首页 / 正文

古诗镜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宋第四

范晔【字蔚宗泰之子也仕文帝时为太子詹事大见信任乃与孔熙先谢综共谋弑逆事觉伏诛】

乐游应诏诗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怅含秋阴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嶔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闻道虽巳积年力互颓侵探巳谢丹艧感事怀春林

吴迈远【好为篇章宋文帝闻而召之及见曰此人聨絶之外无所复有好自夸而蚩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日曹子建何足数哉】

乐府

飞来双白鹄

可怜双白鹄双双絶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絶江濆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羣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

【吴迈远清裁微绪多深衷语大足动人】

长别离

尘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蕙华每摇荡妾心空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富贵貌难变贫贱顔易衰持此断人肠君亦宜自疑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隆凖公仗劒入紫薇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儿女谲讽】

袁淑【字阳源陈郡阳夏人少有风气抟涉多通元嘉中彭城王起为祭酒累迁尚书吏部郎转御史中丞再迁太子左卫率元凶将行弑逆呼淑与萧斌同力淑力谏不从遂遇害孝武立赠侍中太尉諡曰忠献】诗

效古

讯此倦游士本家自辽东昔隶李将军十载事西戎结车高阙下极望见云中四面各千里纵横起严风寒燠岂如节霜雨多异同夕寐北河阴梦还甘泉宫勤役未云巳壮年徒为空廼知古时人所以悲转蓬

王僧逹【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初为始兴王参军孝武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寻出补僧逹自负才地谓当时莫及及为护军不得志乃啓求徐州孝武不悦以为征虏将军吴郡太守孝建三年除太常意尤不悦上表解职後以归顺功封宁陵县侯迁中书令僧逹屡经狂逆孝武因事下之狱赐死】诗

答顔延年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沈寒荣共偃曝春醖时献斟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诵以永周旋匣以代兼金

汤惠休【字茂远初入沙门名惠休孝武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刺史】

【秀色未诏绮情未艶良由衷浅以故韵微】

乐府

白紵歌二首

琴瑟未调心已悲任罗胜绮强自持忍思一舞望所思将转未转恒如疑桃花水上春风出舞袖逶迤鸾照日徘徊鹤转情艳逸君为迎歌心如一

少年窈窕舞君前容华艳艳将欲然为君娇凝复迁延流目送笑不敢言长袖拂面心自煎愿君流光及盛年

秋风

秋风嫋嫋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

秋思引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杨花曲三首

葳蕤华结情宛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长为君刘俣

诗一首

【南史日俣彦卿子也常赋诗云云後彦节与袁粲谋诛齐高帝不尅死俣亦被害】

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鲍令晖【诗品曰齐鲍令晖歌诗往往嶃絶清巧拟古犹胜唯百愿淫矣昭常答孝武云臣妹才自亚於左芬臣才不及太冲尔】

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行行日巳远转觉思弥甚

【古貌新声】

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氊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荆扬春草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巳知南心君不见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顔落风摧电容华一朝改唯余心不变

寄行人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俏甚】

清商曲辞

碧玉歌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慙无倾城色

同前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同前

碧玉上官妓出入千花林林珠被玳瑁感郎情意深

华山畿

【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啓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絶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遂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夜相思投壶不得箭忆欢作娇时

将懊恼石阙昼夜题碑泪常不燥

别後常相思顿书千文阙题碑无罢时

不能久长离中夜忆欢时抱被空中啼

相送劳劳渚长江不应满是侬泪成许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娇怨】

郎情难可道欢行豆挟心见荻多欲绕

松上萝愿君如行云时时见经过

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

【华上歌最浅俚然语各种情】

读曲歌

【宋书乐志曰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义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是也古今乐録曰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讌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

花钗芙蓉髻双鬓如浮云春风不知着好来动罗裙念子情难有已恶动罗裙听侬入怀不

红蓝与芙蓉我色与欢敌莫案石榴花历乱听侬摘

【吴人我汝皆侬莫案石榴花历乱听侬摘此侬盖谓汝也】

千叶红芙蓉照灼緑水边余花任郎摘慎莫摆侬莲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藕之为耦莲之为怜又云余花任郎摘慎莫摆侬莲莲动则爱移故惜之】

奈何不可言朝看莫牛迹知是宿啼痕

所欢子莲从胷上度刺忆度欲死

思难忍络甖语犹壶倒写侬顿尽

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风骚揺荡】

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娇爱语 关情处色色是侬惊心中声声是怨】

披被树明灯独思谁能忍欲知长寒夜兰灯倾壶尽

【标格絶胜萧瑟无那语】

忆欢不能食徘徊三路间因风覔消息

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结撰妙絶 恁地欣喜自在欢情入手乐极忘忧任意从容描画】

百花鲜谁能怀春日独入罗帐眠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自连唤欢复欢两誓不相弃

【千情万爱极意颠倒】

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衘碑不能语

白门前乌?白?来白?郎是侬良不知乌?郎是谁

【是侬是彼说得三三两两情事撩人】

音信濶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合冥过藩来向晓开门去欢取身上好不为侬作虑

【秽情?语轻轻俊口一迸道出】

五鼔起开门正见欢子度何处宿行还衣被有霜露

【何处宿行还衣被有霜露冷而隽 古诗情深多是不曾说破】

自我别欢後欢音不絶响茱萸持捻泥龛有杀子像黄丝咡素琴泛弹弦不断百弄任郎作唯莫广陵散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诈我不出门冥就他侬宿鹿转方相头丁倒欺人目欲行一过心谁我道相怜摘菊持饮酒浮华着口边语我不游行常常走巷路败桥语方相欺侬那得度濶面行负情诈我言端的画背作天图子将负星历君行负怜事那得厚相於麻纸语三葛我薄汝麤疎黄天不灭解甲夜曙星出漏刻无心肠复令五更毕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执手与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百忆却欲噫两眼常不燥蕃师五鼓行离侬何太早娇笑来向侬一抱不能已湖燥芙蓉萎莲汝藕欲死欢心不相怜慊苦竟何巳芙蓉腹里萎莲汝从心起下帷掩灯烛明月照帐中无油何所苦但使天明侬

【无已之情】

执手与欢别欲去情不忍余光照已藩坐见离日尽种莲长江边藕生黄蘖浦必得莲子时流篱经辛苦十期九不果常抱怀恨生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自从近日来了不相?博竹帘裲裆题知子心情薄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黄蘖万里路道苦真无极侬亦粗经风罢顿葛帐里败许麤疎中

闺合断信使的的两相忆譬如水上影分明不可得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心苖语 情有万端古今人袛道得一二古歌都是实情故可讽可咏唐人抛却真情别求假话古】

【人存诗教人寻情後人存诗便人?话则流传之本反开人假借之门矣】

慊苦忆侬欢书作後非是五果林中度见花多忆子

石城乐

【唐书乐志曰石城乐者宋藏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为竟陵郡於城上眺瞩见?少年歌谣通畅因作此曲】

大艑载三千渐水丈五余水高不得渡与欢合生居

【喜甚】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蘖藩恶闻苦篱声

莫愁乐

【唐书乐志日莫愁乐者出於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和中复有忘愁声因有此歌】

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断不流

【苦情语】

乌夜啼

【唐书乐志曰乌夜啼者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於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文帝开而怪之徵还庆大惧伎妾夜闻乌夜啼声扣斋合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因此作歌故其和云夜夜望郎来笼窻窻不开今所传歌似非义庆本旨 临川王义庆当作彭城王义康】

歌舞诸少年娉婷无种迹菖蒲花可怜闻名不曾识笼窻窻不开荡户户不动欢下葳蕤龠交侬那得往

襄阳乐

【古今乐録日襄阳乐者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扬州蒲鍜环百钱两三丛不能买将还空手揽抱侬女萝自微薄寄托长松表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纒绕

西乌夜飞

【古今乐录曰西乌夜飞者宋元徽五年荆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攸之举兵发荆州东下未败之前思归京师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还去来送声云折翅乌飞何处被弹归】

阳春二三月诸花尽芳盛持底唤欢来花笑莺歌咏

【妙丽之极情色两絶】

感郎崎岖情不复自顾虑臂绳双入结遂成同心去

古诗镜卷十五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七十一·吴景旭
  古今诗话 十·李颀
  第十五出 逆氛·李渔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陈汝元
  第一齣~第十齣·邵灿
  废园·闻一多
  卷九·徐世昌
  卷208 ·佚名
  卷九·冯琦
  卷七十七·陈思
  卷四十三·徐倬
  86.章碣:诗三首·施蜇存
  十一集 四卷·钱德苍
  第二出·徐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出版说明·魏庆之

      南宋魏庆之的《詩人玉屑》,是宋诗话中较著名和规模较大的一种,和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齐名。   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属福建)人。他无意仕进,与当时的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著《诗人玉屑》二十一卷。  

  •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姜夔

      自制曲  扬州慢【中吕宫】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一□□一□□□□□□

  • 感天动地窦娥冤·臧懋循

    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元)关汉卿撰●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 感天动地窦娥冤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

  • 卷九·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九 宋 王十朋 撰 贻赠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倬超然台在密州】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演後汉郑玄传玄梦见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悟以?合之知命当终注引北齐刘书

  •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为代王,以参为太原王,以胜为梁王。二岁,徙代王为淮阳王。以代尽与太原王,号曰代王。参立十

  • 卷第二百六·胡三省

    唐纪二十二〔起强圉作噩(丁西),尽上章困敦(庚子)六月,凡三年有奇。《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六九七)时以契丹破灭,九鼎就成,以九月大享,改元为神功。〕1正月,凹亥朔,太后享通天宫。2突厥默啜寇灵州,以许钦明自随。〔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九月。丙子朔。上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  ○奉皇太后幸颐和园驻跸。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岑春火滟宣、李经羲奏悉。该省主客各军。既不得力。何以不早为整

  • 第一二八申光绪九年九月廿六日一一三一二-二四·佚名

    新竹知县周,申台北知府陈,已将粮丁纪禄押令登舟内渡五品衔、代理新竹县为详覆事。本年七月十三日,奉宪台札,奉臬宪解札开,奉抚宪张批据府详,卑县革役杨祥上控徐祥因案斥革(云云照札叙至)切切,特札等因。(注

  • 卷第四·习凿齿

    北津襄[阳]城,本[楚之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楚(国)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衞之道;其东,则从汉津渡[汉,经]江夏出[平]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战地刘表嗣子北降,襄阳﹑[沔](〓)北为

  • 宇文化及传·魏徵

    宇文化及是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 性情凶狠陰险,不遵守法度,喜欢乘坐肥马,手持弹弓,在路上驱马乱跑,因此长安人说他是个轻佻浅薄的公子。 炀帝做太子时,化及任禁卫官,出入卧室。 屡屡升迁,到当太子仆。 化及因接受他人财

  • 耶律吼传·脱脱

    耶律吼,字曷鲁,六院部夷离堇蒲古只之后代。正直诚谨,乐善好施,不事治理产业。太宗对他给以特别的倚重和任用。会同六年(943),任南院大王,处事清正而不苛细,人们都不敢因他年少而小看他。时逢晋主石重贵上表不称臣,言辞之间颇

  • 翰苑羣书卷十·洪遵

    宋 洪遵 编学士年表【自建隆至治平】建隆元陶谷【正月自翰林学士承防吏部侍郎迁礼部尚书依前充职】窦俨【正月自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依前充职六月卒】王着【正月自翰林学士金部郎中为中书舍人依前充职】李昉

  • 卷一百八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孝宗时右司谏王居安论韩?胄以预闻内禅之功窃取大权童奴滥授以节钺嬖妾窜籍於宫庭剏造亭馆震惊大庙之山燕乐语笑彻闻神御之所忽慢宗庙罪宜万死托以大臣之

  • 卷六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四    宋 卫湜 撰旅币无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锺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郑氏曰旅衆也迩近也锺金也献金为作器锺其大者以金参居庭

  • 卷第五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二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彼一切诸佛剎中於一佛剎一方一处一毛端量有

  • 客窗闲话·吴炽昌

    笔记小说。清吴炽昌撰。正续集各八卷,共十六卷,一百○五篇。有些篇章各有数则,实收笔记小说一百五十多篇。炽昌号芗厈居士,浙江盐官(今海宁)人。长白山人门生,后放弃科举之途,从事游幕生活。此书自序云:“仆好闲话,与客言言,奇

  • 五蕴皆空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初为五比丘说苦空无常之义。亦出杂阿含经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