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太白诗集注

李白诗注本。清王琦辑注。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李白、杜甫均为唐伟大诗人,但后世对其诗集的注释多寡不均。清杭世骏曰:“注杜者,自宋以后已有千家……太白之集历五百年而始有萧、杨二家,又历五百年而始有盐官胡氏孝辕。孝辕亡后,今且百馀年矣,文士林立,未有起而补其阙者。”(《李太白集辑注序》)王琦正是鉴于此种情况,积数十年时力重为编次,参合诸本,汇集杨、萧、胡三家注之长,而纠其错讹疏漏,益以逸篇,厘为三十卷。其前二十五卷略依萧士赟本次第,但删去分类标目及题下所注作者游踪;杂文四卷依郭云鹏本次第,参订以缪曰芑本,并详加注释。别以序志、碑传、赠答、题咏、诗文评、年谱、外纪为附录六卷,而将缪曰芑本的《考异》一卷散入各篇文句之下。该书补刻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续有重刻。校勘方面,善于取资文义及有关旁证,作出精确判断。其注释考证详于典故与地理。王琦自序云:“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至于山川古迹之地形、鸟兽草木之名状,尤加详考,不厌繁复,盖将以为多识之助”,故虽知有“绮碎鳞杂”之议,而仍坚持详尽综博,以“搜罗轶典,抉发奥思”。王氏又精通道书佛典,用以注释“才兼仙佛”的李白,正“足以发太白难显之情,而抉三家未窥之妙”(杭世骏《李太白文集序》)。对于前人的见解,王氏能慎重斟酌,去短从长,融入自己的心得,成为新注,总观全书,持论平正,客观可信。是书又名《李太白全集》、《李太白文集辑注》,是当时李白诗文合注最完备的本子,历来得到学术界重视,除王氏自刻者外,有多种翻印本,如《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商务《国学基本丛书》本、《万有文库》本及中华书局1979年标点整理本等。今人瞿蜕园、朱金城为李白集作新校注,即以此为底本。

《李太白诗集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23)卷二十二
(24)卷二十三
(25)卷二十四
(26)卷二十五
(27)卷二十六
(28)卷二十七
(29)卷二十八
(30)卷二十九
(31)卷三十
(32)卷三十一
(33)卷三十二
(34)卷三十三
(35)卷三十四
(36)卷三十五
(37)卷三十六
(38)跋五则

猜你喜欢
  黑旋风双献功·高文秀
  词征·张德瀛
  参寥子集·道潜
  夷白斋诗话·顾元庆
  古诗源·沈德潜
  苇航漫游稿·胡仲弓
  复古诗集·杨维桢
  唐子西文录·强行父
  诗人主客图·张为
  诗学禁脔·范梈
  无弦琴谱·仇远
  东野农歌集·戴昺
  临春阁·吴伟业
  学诗百法·刘坡公
  山歌·冯梦龙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汉会要原序·徐天麟

    臣顷于嘉定四年九月表进臣所编西汉防要七十卷际遇宁宗仁文哲武恭孝皇帝稽古右文日新圣学既尘渊蠖之覧乃十一月丁卯有防付尚书省藏之秘阁窃自惟念臣猥以庸愚妄效前贤纂辑遭逢圣明不弃葑菲俾得晋联广内之储岂意书生有此

  • 第十二回 假神道鱼腹藏书 收众心狐鸣篝火·黄士衡

    话说大泽乡本是冷僻地方,客商无多,贸易不盛。因为地近水滨居民大抵以鱼为业。平日出产鱼虾甚多,价值甚贱。此次又值大水,江湖中水族随流泛溢而来,遍地皆是。居民家家张网,户户攀罾,三餐下饭,无非此物,愈觉得不值钱。所以虽然添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正德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上视郊祀牲○夜流星如盏青白色光烛地○丙寅改南京刑部尚书洪钟为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张宪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调刑部广东司主事高贯为山西辽州知州东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万桢为河南都司经

  • 明名臣琬琰録卷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叅赞军务高巍传  失名高巍山西辽州五指里人也性倜傥尚志节事二亲以至孝闻洪武十五年壬戍愿入太学为时効用十七年甲子诏旌表巍孝行之门寻授前军都督府试左断事乙卯秋八月上疏欲垦河南山东北平兵后荒田及抑

  • 一百九十二 江宁织造曹(兆页)代母陈情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谨奏:为皇仁浩荡,代母陈情,恭谢天恩事。 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於二月十六日

  • 第一○三供词同治十三年十月三日一一三○四-一二·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三求宽限据温天送供:现在小的母亲甘愿认赔,因银项未齐,不敢缴案。今蒙提比,总求再限三日,备齐缴案。如无,甘愿坐罪。恩典就是。堂谕:提比,据称:伊母承认,求再限三日呈缴。姑准免究,着仍交差带

  • 青燐屑上卷·应廷吉

    慈谿应喜臣著思宗御极之元年,五凤楼前,获一黄袱,内袭小画一卷,题云:天启七,崇祯十七,还有福王一。清晨,内侍检得,即奏御前。思宗因传巡皇城各官,究所从来。时,袁槐眉先生以省垣隶皇城事,奏上曰:此事不经,何由得至大内。且臣等巡视,俱

  • 檀韶传·沈约

    檀韶字令孙,高平郡金乡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京口。最初他被任命为本州从事、西曹主簿、辅国司马。刘裕起义时,檀韶和弟弟檀祗、檀道济随同平定京城,代理高祖建武将军事。都城被平定后,檀韶当镇军将军、加号宁远将军、东海太

  • 卷六·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六恤降天聪四年庚午二月壬申上谕贝勒诸臣曰明之土地人民天已与我是其民即我民也以我之人民而我顾加以侵暴则已服之国将非我有他国人民亦无复有来归

  • 序·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

  • 原序·袁俊翁

    四书疑节原序强学待问儒者分内事也顷科塲文兴文台以经史疑为课集愚生平癖嗜研究之学庠序书考有问必对科目行首以四书设疑次以经史发防公试私课时与门生儿子相讲肄积而之乆藁帙滋繁暇日因取新旧藁合而为一四书经史门

  • 卷二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八神总论程子曰聚为精气防为游魂聚则为物防则为变观聚防则神之情状着矣万物之终始不越聚防而已神者造化之功也 是往而不反之义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神

  • 论语卷二·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O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季氏以大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国轮王先行品第五之余复次大王。有四种法。若圆满者。即能安住大乘。成就不放逸行。心无流散。何等为四。一者戒护诸根。二者观欲过失。三者摄受一切

  • 华盖集·鲁迅

    1926年6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该书收集作者在1925年写的杂文三十一篇。当时,工农群众运动和爱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封建复古主义者和资产阶级“现代评论派”右翼胡适、陈源等人,则充当封建军阀的帮凶。他们宣扬

  • 表度说·熊三拔

    一卷。明熊三拔(1575—1620)撰。熊三拔,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传教士。万历三十四年来华,随利玛窦习汉语,成为利氏的重要助手。后协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行星说,并测量北京经度,制造取水蓄水诸器。

  •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

  • 医学发明·李杲

    综合类著作。金李杲撰(一本误作元·朱震亨撰)。一卷。杲有 《脾胃论》 已著录。书分医论、方论两部分。包括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本草十剂、中风同堕坠论、呕咳气喘、饮食劳倦论、四时用药加减法等二十余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