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纂言卷五      元 吴澄 撰深衣

【郑氏曰名深衣者以其记深衣之制也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素纯曰长衣有表则谓中衣澄曰玉藻篇内已略记深衣之制此则专记深衣而致详焉今以次玉藻之後孔氏曰余服上衣下裳不连此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吕氏曰古者衣裳殊所以别上下也唯深衣衣连裳而不殊盖私燕之服尔如冠之冠武殊至於居冠则属武而不殊皆尚简便也】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古者深衣明此衣古圣人之所作非今始有也深犹长也凡物之长如水之深故地南北之修亦曰深礼服上衣下裳殊上衣止二尺二寸加以带下一尺仅可掩裳上际盖衣之短者衣连於裳下垂至踝此衣之长者故曰深衣亦名长衣深长二字名义一也用为吉服则名深衣用为凶服则名长衣衣之制并同但袂口及纯之色不同尒几布帛以刀裁其衣短谓之制以尺量其长短谓之度应犹中也合也?矩绳权衡五则也?者运以为圆之筵矩者度以为方之尺今工人谓之曲尺绳者重其下而悬之以取直权称锤也衡以横木为称俾权与物钧而取平者深衣之应五则见下文】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毋音无见贤遍切】

【此言裳之下际衣有尺寸裳无尺寸者以人之长短不同也随人之身而定其长短但毋令太短而露见其体肤亦毋令太长而覆被於地上可矣】

续衽钩边【祍而审切钩古侯切】

【此言裳之旁际续犹属也祍谓裳之旁际钩谓覆而缝之边谓其旁之无布幅处裳以六幅之布交解裁之为十二片每片一旁有布幅一旁无布幅将此两旁相合缝之缝毕又将有布幅一旁覆掩无布幅一旁而重缝之谓联属裳之旁衽者必须钩缝其所裁之边也左右各六片依此法缝毕唯当背处二片皆有布幅则不须钩边但削幅而已】

要缝半下【要一遥切缝扶用切】

【此言裳之上际要者裳之上际当要处也下即裳之下际有齐处布幅广二尺二寸六幅裁之为十二片狭头广八寸阔头广一尺四寸相合而缝两旁各缝入一寸十二片狭头当要者广七尺二寸十二片阔头在下者广一丈四尺四寸要中之缝比下际之广为一半也】

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袼音各肘竹九切】

【此言衣袖直下之度运转动也肘臂节当腕可屈处也孔氏曰袼谓当臂之处袂中宜寛大袂二尺二寸肘尺二寸可以运动其肘也】

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袂弥世切诎科郁切】

【此言衣袖横伸之度袂者袖之末左右各以布二幅为袖每幅除削幅二寸共长四尺人肩至肘一尺一寸肘至掌後一尺一寸掌後至中指端约九寸弱共三尺一寸弱反屈及肘又二尺弱共为五尺一寸弱袖之四尺并衣幅之旁覆臂一尺一寸内除削幅一寸亦共五尺也孔氏曰袂属於衣衣幅广二尺二寸身脊至肩但尺一寸从肩覆臂又尺一寸也】

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髀必婢切又步啓切厌於甲切此言衣带高下之度在髀骨之上胁骨之下正当二者中间无骨之处】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祫音刼踝胡瓦切齐音咨】

【十有二幅自郑氏以来皆谓裳之六幅每幅分为二近年吴兴敖继公独谓衣六幅裳六幅是为十二幅今按裳以六幅布裁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幅尤不可敖说良是衣裳各六幅象一岁十二月之六阳六隂也从袖口自下而上一尺处於内缝之以渐而杀使如规之圆缝至袖下端近里一尺处止曲祫交领也礼服上衣之领垂而下此深衣之领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胁左襟之末斜交於右胁二领既斜则领不直垂而两领交会自如矩之方谓之曲祫孔氏曰负绳谓衣之背缝与裳之後缝上下相当如绳之直非谓真负绳也裳之下齐如权之衡低昂平也】

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

【郑氏云政或为正与易文合今从之举手为容者应接之恭外无圭角也负直於後者宅心之正内无斜倚也抱方於前者制事之义外无亏缺也安志平心者存主之定内无低昂也言以者三谓以之律己也其五法已施於衣圣人所以服此衣而身其法也】

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为圆为方必以?矩而後成易其法则不可无私也绳以直物之不直权衡以平物之不平言取者三谓取之范物也其所取真可为法先王所以贵此法而制其衣也圣人服之谓有德而能称此者先王贵之谓有位而能作此者】

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相去声】

【可以为文谓服之而摈相也可以为武谓服之而治军旅也完谓完牢而难敝坏不费谓易有而不伤财方氏曰端冕可以为文而不可以武介胄可以为武而不可以文兼之者唯深衣然可以为文非若端冕可以视朝临祭也特可以赞礼为摈相而已可以为武非若介胄可以临难折冲也特可以运筹治军旅而已郑氏曰深衣者用十五升布锻濯灰治纯之以采善衣朝祭之服也自士以上深衣为之次庶人吉服深衣而已】

右记衣之制度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大音泰纯音凖】

【郑氏曰尊者存以多饰为孝缋画文也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孔氏曰具父母父母俱在也大父母亦然若其不具一存一亡不必纯以缋唯有父母而无祖父母故饰少而纯以青若无父母唯祖父母在亦当然也】

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缘悦绢切广去声】

【郑氏曰纯谓缘之也缘袂谓其口也缘緆也缘边衣裳之侧广各寸半则表里共三寸矣唯祫广二寸孔氏曰缘字读如緆谓深衣下缘也郑注士丧礼下篇云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右记纯之制度

礼记纂言卷五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宣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提要·公孙龙
  提要·林岊
  修身第二·荀况
  卷四·惠士奇
  尚书疑义卷五·马明衡
  学蔀通辨提纲·陈建
  卷十六·王质
  第十七章道德--人生的实践(上)·梁漱溟
  修行方便道升进分第五·佚名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卷三百四·佚名
  律学要略·李叔同
  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太虚
  卷第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致虚·唐圭璋

      致虚字谦叔,建阳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徽宗朝,为尚书左丞。靖康中,知京兆府。高宗即位,为资政殿学士,知鼎州。建炎三年(1129)卒。   满庭芳慢   紫禁寒轻,瑶津冰泮,丽月光射千门。万年枝上,甘露惹祥氛。北阙华灯预赏,嬉

  • 卷四百二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八 吕 ? 弘治改元有感 我生正统末十九干天阍尚倚大臣子深承宪皇恩供奉余二纪典牧滁山原曷忧去国远抱此涓埃存奈何及四十目覩四改元有鬓早潘皓无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吐蕃·欧阳修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

  • 卷二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忠义二·张廷玉

        ◎忠义二   ○王冕 陈闻诗 王鈇 钱錞朱裒 孙镗 杜槐 黄钏 王德 叔沛 汪一中苏梦昜 张振德 董尽伦龚万禄 管良相 徐朝纲 姬文胤 朱万年 张瑶 何天衢   王冕,字服周,洛阳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除万安

  • 卷一四三 齊紀九·司马光

      上章執徐(庚辰),一年。   東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五OO年)   春,正月,元會,帝食後方出;朝賀裁竟,卽還殿西序寢。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飢甚。比起就會,怱遽而罷。   乙巳,魏大赦,改元景明。   豫州刺史裴叔業聞帝數誅大

  • 卷四十九·黄以周

      徽宗   △宣和七年(乙巳,一一二五)   1、正月(案:《宋史·本纪》及李〈上直下土〉《十朝纲要》正月系癸酉朔,钱氏《四史朔闰考》同。) 丙申,金国贺正旦使、卢州观察使孛堇高居夔,副使太中大夫、守大理卿杨意见於紫宸殿

  • 卷三十三·谷应泰

      ○景帝登极守御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召百官入集阙下,谕曰: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成阝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成阝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辛未,太后诏立皇长子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成

  • 椒生随笔·卷二·王之春

    ◎惜字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有遗事否?”萧曰:“惟一小事,尚宜办。”贺肃然曰:“愿闻。”萧曰:“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

  • 卷二百四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秋九月辛酉朔○壬辰升左春坊左庶子邹济为詹事府少詹事右春坊右中允黄宗为右庶子○癸亥升工部给事中戴希文为太仆寺卿刑部郎中沈潼为山西布政司左参政宿州知州徐崇威为山西按察司佥事○乙丑敕辽东总兵官

  • 第四六一谕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大溪墘庄总理刘兆棠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本年九月初六日,据大溪墘生员廖赞元、黄龙伸,暨庄耆、结首等等禀称:「伊等大溪墘,原设总理刘必

  •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卷一·吴大廷

    沅陵吴大廷(桐云)道光四年(甲申),十二月初八日辰时生(时在小关庙老屋西厢)。曾祖(讳)仿圣,字绍臣;妣胡氏。祖(讳)元佐,字相周;妣张(氏)、杜氏。父(讳)谐,字金章;前母氏聂,母氏邓。先是,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人;始祖升二公官辰州卫,后遂为辰州府沅陵

  • 民国五年(1916)七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四日·胡适

    一、答梅觐庄--白话诗(七月二十二日)一“人闲天又凉”,老梅上战场。拍桌骂胡适,“说话太荒唐!说什么‘中国要有活文学’!说什么‘须用白话做文章’!文字岂有死活!白话俗不可当!(原书中语)把

  •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司马迁

    (表略)【索隐述赞】高祖初起,啸命群雄。天下未定,王我汉中。三杰既得,六奇献功。章邯已破,萧何筑宫。周勃厚重,硃虚至忠。陈平作相,条侯总戎。丙魏立志,汤尧饰躬。天汉之后,表述非功。

  • 孔子为什么要出国?·孔子

    【原文】 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①归女乐:归,同“馈”,馈赠。女乐,歌妓舞女。②季桓子:季孙斯,鲁公国自定公五年至哀公三年时的执政上卿。 【译文】 齐国送给鲁国一批歌妓舞女,季桓子接受了

  • 第十五章 21·辜鸿铭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辜讲孔子说:“聪明人自负却不虚荣 ,合群却不会结党营私。”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近代梁启超著。梁启超(1873~1929),近代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二十四年(1898)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博通经史,又善于吸取

  • 来子·来鹏

    来鹄,又作来鹏,豫章人。少有大志,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又能为政,有汉张子房之风也。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后入韦保衡幕中。韦不纳其言,转投田令孜,认为主公。然其心早在帝侧也。故帝招之即应。乾符元年三月,帝拜其为

  •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佚名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   具画像法,护摩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