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史通俗演义

《宋史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中的一部,共有一百回。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宋代的兴亡。经过五代十国漫漫长路,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聪明一世的他,杯酒释兵权也自废了武功。塞北强邻外患不断,一场靖康之难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赵构在天堂之下的苏杭重建了帝国,也失去回归中土的幻想了。

《宋史通俗演义》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回 河洛降神奇儿出世 弧矢见志游子离乡
(2)第二回 遇异僧幸示迷途 扫强敌连擒渠帅
(3)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
(4)第四回 紫金山唐营尽覆 瓦桥关辽将出降
(5)第五回 陈桥驿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禅登大位
(6)第六回 公主钟情再婚志喜 孤臣败死一炬成墟
(7)第七回 李重进阖家投火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8)第八回 遣师南下戡定荆湘 冒雪宵来商征巴蜀
(9)第九回 破川军孱王归命 受蜀俘美妇承恩
(10)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
(11)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
(12)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
(13)第十三回 吴越王归诚纳土 北汉主穷蹙乞降
(14)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15)第十五回 弄巧成拙妹倩殉边 修怨背盟皇弟受祸
(16)第十六回 进治道陈希夷入朝 遁穷荒李继迁降虏
(17)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
(18)第十八回 张齐贤用谋却敌 尹继伦奋力踹营
(19)第十九回 报宿怨故王索命 讨乱党宦寺典兵
(20)第二十回 伐西夏五路出师 立新皇百官入贺
(21)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
(22)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
(23)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
(24)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
(25)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
(26)第二十六回 王沂公劾奸除首恶 鲁参政挽辇进忠言
(27)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
(28)第二十八回 萧耨斤挟权弑主母 赵元昊僭号寇边疆
(29)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
(30)第三十回 争和约折服契丹 除敌臣收降元昊
(31)第三十一回 明副使力破叛徒 曹皇后智平逆贼
(32)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
(33)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
(34)第三十四回 争濮议聚讼盈廷 传颍王长男主器
(35)第三十五回 神宗误用王安石 种谔诱降嵬名山
(36)第三十六回 议新法创设条例司 谳疑狱狡脱谋夫案
(37)第三十七回 韩使相谏君论弊政 朱明府寻母竭孝思
(38)第三十八回 弃边城抚臣坐罪 徙杭州名吏闲游
(39)第三十九回 借父威竖子成名 逞兵谋番渠被虏
(40)第四十回 流民图为国请命 分水岭割地畀辽
(41)第四十一回 奉使命率军征交趾 蒙慈恩减罪谪黄州
(42)第四十二回 伐西夏李宪丧师 城永乐徐禧陷殁
(43)第四十三回 立幼主高后垂帘 拜首相温公殉国
(44)第四十四回 分三党廷臣构衅 备六礼册后正仪
(45)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
(46)第四十六回 宠妾废妻皇纲倒置 崇邪黜正党狱迭兴
(47)第四十七回 拓边防谋定制胜 窃后位喜极生悲
(48)第四十八回 承兄祚初政清明 信阉言再用奸慝
(49)第四十九回 端礼门立碑诬正士 河湟路遣将复西蕃
(50)第五十回 应供奉朱勔承差 得奥援蔡京复相
(51)第五十一回 巧排挤毒死辅臣 喜招徕载归异族
(52)第五十二回 信道教诡说遇天神 筑离宫微行探春色
(53)第五十三回 挟妓纵欢歌楼被泽 屈尊就宴相府承恩
(54)第五十四回 造雄邦恃强称帝 通远使约金攻辽
(55)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
(56)第五十六回 知海州收降及时雨 破杭城计出智多星
(57)第五十七回 入深岩得擒叛首 征朔方再挫王师
(58)第五十八回 夸功铭石艮岳成山 覆国丧身孱辽绝祀
(59)第五十九回 启外衅胡人南下 定内禅上皇东奔
(60)第六十回 遵敌约城下乞盟 满恶贯途中授首
(61)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
(62)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
(63)第六十三回 承遗祚藩王登极 发逆案奸贼伏诛
(64)第六十四回 宗留守力疾捐躯 信王榛败亡失迹
(65)第六十五回 招寇侮惊驰御驾 胁禅位激动义师
(66)第六十六回 韩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举南侵
(67)第六十七回 巾帼英雄桴鼓助战 须眉豪气舞剑吟词
(68)第六十八回 赵立中炮失楚州 刘豫降虏称齐帝
(69)第六十九回 破剧盗将帅齐驱 败强虏弟兄著绩
(70)第七十回 岳家军克复襄汉 韩太尉保障江淮
(71)第七十一回 入洞庭擒渠扫穴 返庐山奉榇奔丧
(72)第七十二回 髯将军败敌扬威 愚参谋监军遇害
(73)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伪主被絷 拒和议忠谏留名
(74)第七十四回 刘锜力捍顺昌城 岳飞奏捷朱仙镇
(75)第七十五回 传伪诏连促班师 设毒谋构成冤狱
(76)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77)第七十七回 立赵宗亲王嗣服 弑金帝逆贼肆淫
(78)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
(79)第七十九回 诛暴主辽阳立新君 隳前功符离惊溃变
(80)第八十回 废守备奸臣通敌 申和约使节还朝
(81)第八十一回 朱晦翁创立社仓法 宋孝宗重定内禅仪
(82)第八十二回 揽内权辣手逞凶 劝过宫引裾极谏
(83)第八十三回 赵汝愚定策立新皇 韩侂胄弄权逐良相
(84)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
(85)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
(86)第八十六回 史弥远定计除奸 铁木真称尊耀武
(87)第八十七回 失中都金丞相殉节 获少女杨家堡成婚
(88)第八十八回 寇南朝孱主误军谋 据东海降盗加节钺
(89)第八十九回 易嗣君济邸蒙冤 逐制帅楚城屡乱
(90)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
(91)第九十一回 约蒙古夹击残金 克蔡州献俘太庙
(92)第九十二回 图中原两军败退 寇南宋三路进兵
(93)第九十三回 守蜀境累得贤才 劾史氏力扶名教
(94)第九十四回 余制使忧谗殒命 董丞相被胁罢官
(95)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
(96)第九十六回 史天泽讨叛诛李璮 贾似道弄权居葛岭
(97)第九十七回 援孤城连丧二将 宠大憝贻误十年
(98)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
(99)第九十九回 屯焦山全军告熸 陷临安幼主被虏
(100)第一百回 拥二王勉支残局 覆两宫怅断重洋

猜你喜欢
  五代史阙文·王禹偁
  文昌杂录·庞元英
  宋论·王夫之
  金台纪闻·陆深
  甲戌公牍钞存·王元稚
  从公录·戴肇辰
  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缪荃孙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佚名
  郑板桥年谱·佚名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
  戊戌六君子传·梁启超
  读律心得·刘衡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刘道荟晋起居注·黄奭
  朝鲜王朝实录[景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丁绍仪

    ○柴才与张鸿卓词集句始自傅咸集十经诗,明以来遂有专集唐诗杜诗者。竹太史乃效东坡居士集古人语为词,蕃锦一编,众皆敛手。至钱塘柴次山茂才[才]百一草堂词,咸集旧句成篇。近日华亭张啸峰广文[鸿卓]更专意集词,组织之工,几欲突

  • 王大学士·隋树森

    王大学士,生平不详。曲家有王和卿, 增补本《录鬼簿》记其名云“王和卿学士”,或即一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又有散曲家王继学,其人曾官大学士,此或指王继学。 套数 【仙吕】点绛唇 探卷抽签,看书学剑

  • 楚辞辩证下·朱熹

    天问隅隈之数,注引淮南子言「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此其无稽亦甚矣哉!论衡云:「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如此,则天地之间狭亦甚矣。此王充之陋也。「顾菟在腹」,此言兔在月中,则顾菟伹为兔之名号耳。而上官桀曰:「逐麋之

  • 列传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杨·欧阳修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诏礼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姬文胤传·张廷玉

    姬文胤,字士昌,华州人。乡试中举,天启二年(1622)授滕县知县。文胤到任刚三日,白莲教徐鸿儒起义,进攻滕县,百姓十分之九都加入了义军。文胤把其吏卒驱赶到城上去抵御,总共不足三百人,他们一看到义军便逃走了,只剩下数十人。文胤

  • 唐纪六十六懿宗昭圣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860)·司马光

    唐纪六十六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公元860年) [1]春,正月,乙卯,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范居植死,刘仅以身免。乙丑,甫帅其徒千余人陷剡县,开府库,募壮士,众至数千人;越州大恐。 [1]春季,正月,乙卯(初四),唐浙东官军与裘甫军在桐柏观前

  • 卷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四歌颂十四【词臣六】圣夀万年普天同庆诗【七言律八首有序】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臣】郑开极【臣】谨按周易恒卦之象曰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盖自古帝王乘乾御籙必上协天心久膺

  •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孔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1)礼乐,乐道(2)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3)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 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道:说。③佚:同“逸”,过分。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

  • 理学类编卷二·张九韶

    明 张九韶 撰天文【上】屈子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朱子曰沓合也此问天与地合防于何所十二辰谁所分别乎陈列也言日月众星安所系属谁陈列乎今答之曰天周地外非沓乎地之上也十二云者自子至亥十二辰也左

  • 卷六·刘瑾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六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唐一之什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郑氏曰今大原晋阳是尧始居比后乃迁河东平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孔氏曰晋世家云成王与叔虞

  • 卷八·佚名

    (一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日常食一食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二·法藏

    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一以众生心微尘下二颂为流通。以结叹劝信故。二为经来

  • 云林县采访册·倪赞元

    地理杂志。清仉赞元纂辑。不分卷。赞元曾任该县训导。云林于光绪十三年(1887)自嘉义县析出。光绪二十年(1894)纂成此册,约六万字。全县分十五堡,一堡一门,每门都按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水利、祠庙

  • 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箓记·朱自英

    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撰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记同年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于茅山崇禧观受上清毕法箓之事。

  •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李駉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简称《难经句解》,南宋李駉注。约成书于成淳五年(1269),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按《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汉医家经典,最晚在东汉末已成书。该经

  • 七颂堂词绎·刘体仁

    词论。清刘体仁撰。一卷。体仁字公,河南颖川人。约康熙初年在世。顺治进士。累官吏、刑二部郎中,有诗名。亦善画山水。著有《七颂堂文诗集》。此编论词札记三十三则,均简短明晰。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

  • 阿弥陀经疏·窥基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