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才与张鸿卓词集句始自傅咸集十经诗,明以来遂有专集唐诗杜诗者。竹太史乃效东坡居士集古人语为词,蕃锦一编,众皆敛手。至钱塘柴次山茂才[才]百一草堂词,咸集旧句成篇。近日华亭张啸峰广文[鸿卓]更专意集词,组织之工,几欲突 
-                     王大学士,生平不详。曲家有王和卿, 增补本《录鬼簿》记其名云“王和卿学士”,或即一人。元·钟嗣成《录鬼簿》又有散曲家王继学,其人曾官大学士,此或指王继学。 套数 【仙吕】点绛唇 探卷抽签,看书学剑 
- 天问隅隈之数,注引淮南子言「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此其无稽亦甚矣哉!论衡云:「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如此,则天地之间狭亦甚矣。此王充之陋也。「顾菟在腹」,此言兔在月中,则顾菟伹为兔之名号耳。而上官桀曰:「逐麋之 
- 李逢吉,字虚舟,系出陇西。父颜,有锢疾,逢吉自料医剂,遂通方书。举明经,又擢进士第。范希朝表为振武掌书记,荐之德宗,拜左拾遗。元和时,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改中书舍人,知礼部贡举。未已事,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诏礼 
-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姬文胤,字士昌,华州人。乡试中举,天启二年(1622)授滕县知县。文胤到任刚三日,白莲教徐鸿儒起义,进攻滕县,百姓十分之九都加入了义军。文胤把其吏卒驱赶到城上去抵御,总共不足三百人,他们一看到义军便逃走了,只剩下数十人。文胤 
- 唐纪六十六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公元860年) [1]春,正月,乙卯,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范居植死,刘仅以身免。乙丑,甫帅其徒千余人陷剡县,开府库,募壮士,众至数千人;越州大恐。 [1]春季,正月,乙卯(初四),唐浙东官军与裘甫军在桐柏观前 
-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四歌颂十四【词臣六】圣夀万年普天同庆诗【七言律八首有序】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臣】郑开极【臣】谨按周易恒卦之象曰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盖自古帝王乘乾御籙必上协天心久膺 
-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1)礼乐,乐道(2)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3)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 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道:说。③佚:同“逸”,过分。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 
- 明 张九韶 撰天文【上】屈子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朱子曰沓合也此问天与地合防于何所十二辰谁所分别乎陈列也言日月众星安所系属谁陈列乎今答之曰天周地外非沓乎地之上也十二云者自子至亥十二辰也左 
-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六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唐一之什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郑氏曰今大原晋阳是尧始居比后乃迁河东平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孔氏曰晋世家云成王与叔虞 
- (一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此天光。甚为炽盛。普照祇洹。悉皆大明。尔时此天。却坐一面。而说偈言:住阿练若处,寂灭修梵行。日常食一食 
- 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一以众生心微尘下二颂为流通。以结叹劝信故。二为经来 
- 地理杂志。清仉赞元纂辑。不分卷。赞元曾任该县训导。云林于光绪十三年(1887)自嘉义县析出。光绪二十年(1894)纂成此册,约六万字。全县分十五堡,一堡一门,每门都按积方、沿革、山川、廨署、仓廒、街市、营汛、水利、祠庙 
- 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撰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记同年章献明肃皇后刘氏于茅山崇禧观受上清毕法箓之事。 
- 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简称《难经句解》,南宋李駉注。约成书于成淳五年(1269),七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按《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战国时名医扁鹊(秦越人)所撰。据近人考证,当为秦汉医家经典,最晚在东汉末已成书。该经 
- 词论。清刘体仁撰。一卷。体仁字公,河南颖川人。约康熙初年在世。顺治进士。累官吏、刑二部郎中,有诗名。亦善画山水。著有《七颂堂文诗集》。此编论词札记三十三则,均简短明晰。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 
-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