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辞辩证下

天问

隅隈之数,注引淮南子言「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此其无稽亦甚矣哉!

论衡云:「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如此,则天地之间狭亦甚矣。此王充之陋也。

「顾菟在腹」,此言兔在月中,则顾菟伹为兔之名号耳。而上官桀曰:「逐麋之犬,当顾菟耶?」则顾常为瞻顾之义,而非兔名。又庄辛曰:「见冤而顾犬。」亦因菟用顾字,而其取义又异,盖不可晓。兔与菟同是一字,见于说文,而其形声皆异,又不知其自何时始别异之也。

补注引言山海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帝令祝融殛之羽郊。」详其文意,所谓帝者,似指上帝。盖上帝欲息此壤,不欲使人干之,故鲧窃之而帝怒也。后来柳子厚、苏子瞻皆用此说,其意甚明。又祝融之后,死而为神。盖言上帝使其神诛鲧也,若尧舜时则无此人久矣,此山海经之妄也。后禹事中又引淮南子言「禹以息壤寘洪水,土不减耗,掘之益多。」其言又与前事自相抵牾,若是壤也果帝所息,则父窃之而殛死,子掘之而成功,何帝之喜怒不常乃如是耶?此又淮南子之妄也。大氐古今说天问者,皆本此二书。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书本皆缘解此问而作,而此问之言,特战国时俚俗相传之语,如今世俗僧伽降无之祈、许逊斩蛟蜃精之类,本无稽据,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实之,明理之士,皆可以笑而挥之,政不必深与辩也。

补注引淮南说增城髙一万一千里四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尤为可笑,岂有度万里之远而能计其跬步尺寸之余者乎?此盖欲览者以为己所亲见而曾实计之,而不知适所以章其谲而且谬也。柳对本意,似有意于破诸妄说,而于此章反以西王母者实之,又何惑耶?

补注引淮南子说昆仑虚旁有四百四十门,而其西北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皆是注解此书之语,予之所疑,又可验其必然矣。

「雄虺九首,倐忽焉在」,此一事耳,其词本与招魂相表里,王注得之,但失不引招魂为证耳。而柳子不深考,乃引庄子南北二帝之名以破其说,则旣失其本指,而又使「雄虺」一句为无所问,其失愈远矣。补注虽知柳说之非,然亦不引招魂以订其文义之缺,乃直以庄周寓言不足信者诋之。周之寓言,诚不足信,然岂不犹愈于康回、烛龙之属!乃信彼而疑此,何哉?一语之微,无所关于义理,而说者至三失之,而况其有深于是者耶!

「雄虺」「倐忽」,或云:「今岭南有异蛇,能日行数百里以逐人者,即此物。」但不见说有九首耳。

补注说:「今湖州武康县东有防风山,山东二百步有禺山,防风庙在封、禺山之间。」洪君晚居霅川,当得其实。

巴蛇事下注中食鹿出骨事,似若迂诞,然予尝见山中人说:大蛇能吞人家所伏鸡卵,而登木自绞,以出其壳者。人甚苦之,因为木卵着薮中,蛇不知而吞之,遂绞而裂云。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洪引归藏云:「羿彃十日。」补注引山海经注曰:「天有十日,日之数十也。然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虽有十日,自使以次迭出,而今俱见,乃为妖怪。故羿仰天控弦,而九日潜退耳。」按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传者误以为十日并出之说,注者旣知其误,又为此说以弥缝之,而其诞益彰。然世人犹或信之,亦可怪也。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王逸以益失位为离蠥,固非文义;补以有扈不服为离蠥,文义粗通,然亦未安。或恐当时传闻别有事实也。史记燕人说禹崩,益行天子事,而启率其徒攻益夺之。汲冢书至云益为启所杀。是则岂不敢谓益旣失位,而复有阴谋,为启之蠥,启能忧之.而遂杀益为能达其拘乎?然此事要当质以孟子之言,齐东鄙论,不足信也。

「启棘宾商」四字,本是启梦宾天,而世传两本,彼此互有得失,遂致纷纭不复可晓。盖作山海经者所见之本「梦天」二字不误,独以宾、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三百一十·彭定求
  选外集·丘逢甲
  ◆匊溜生周砥(荆南倡和集 履道集)·顾嗣立
  第二折·李直夫
  到我这里来·戴望舒
  卷十九·陈耀文
  厉鹗·龙榆生
  卷二十六·佚名
  三十三岁了·刘半农
  二薇亭集补钞·管庭芬
  卷五十五·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二十五·康熙
  樵云独唱巻六·叶颙
  严武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陈端生

    第三十回刘国丈全家下狱诗曰:人莫知其子之恶,害人党恶用奸谋。恢恢天网疏难漏,空戴南冠学楚囚。话说金銮殿上封功已毕,忠孝王奏道:僧善保刘奎璧等尚在军营,要求裁夺。元天子即下一道圣旨,将刘奎璧囚一监中,与其父刘侯同狱。

  • 第二十六出·李开先

    (末上白)道院清幽鹤梦长,黄庭诵罢更添香。自从识得玄中理,坐破石牀不下堂。本庙观主是也。今乃三月三日,本庙香火之辰,打扫乾净,看有甚麽人来。(净上唱)【普贤歌】不为商客不耕田,终日追游只爱闲。老婆口又馋,孩儿要吃穿,依靠高衙

  • 二集 一卷·钱德苍

    缀白裘二集序古人云:人生如戏,聚散无常。富贵功名,撒手便假。堪叹举世营营,终其身缰锁于其间,岂不怪哉?金刚经上有曰:如梦幻泡影,如电复如露,正警人勿错认眞耳。所以古人秉烛夜游,坐花醉月,慨光阴之有限,娱情致于当躬,良有以也。玩

  • 卷八十·志第四十七·柯劭忞

      ○食货十三   △赈恤下 入粟补官内外诸仓 惠民药局   灾赈:   中统元年,平阳旱,赈之。   二年转懿州米万石,赈亲王塔齐尔部饥民。赈桓州饥民。   三年,甘州饥,给银赈之。发粟三十万石,赈济南饥民。   

  • 卷五十七·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七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四 吴臣 孙邵 顾雍【子邵 邵子谭 承 雍孙荣族人悌 殷礼】步隲【子阐 周昭李肃】 诸葛瑾【少子融】 孙邵字长绪北海人也伟

  • 读例存疑卷三十四·薛允升

    刑律之十人命之三戏杀误杀过失杀伤人夫殴死有罪妻妾杀子孙及奴婢图頼人弓箭伤人车马杀伤人庸医杀伤人窝弓杀伤人威逼人致死尊长为人杀私和同行知有谋害戏杀误杀过失杀伤人:凡因戏(以堪杀人之事为戏。如比较拳、棒之类。

  • 魏汉津传·脱脱

    魏汉津,本是蜀地被黥面的士卒。自称唐代仙人李良、号“李八百”的人是他的老师,传给他音乐技法。他曾经过三山龙门,听到水声,对人说“:这下面必有宝玉。”就脱衣入水,抱出一块石头,果然是宝玉。皇..中期,他和房庶都因擅长音乐

  • 六·钱穆

    西方人在十八世纪时,却看重中国考试制度。但他们自有他们的历史渊源,不可能把中国制度彻底抄袭。英国最先模仿中国考试制度,但只事务官须经考试,各部门行政首长,则仍由政党提名。照理论言,海军应用海军人才,外交应用外交专长

  • ●皇朝通典卷一百·佚名

    邊防四 ○邊防四 北序畧 △北序畧 (臣)等謹按杜氏邊防典北方四十一部五朝續典分北及正北凡十八部葢以北方事游牧數移徙所居不常唐以後皆屬於遼元則起自沙漠諸地皆歸統攝明代北方之地盡為元裔所據故史載北方唯韃靼一傳而

  • 礼八·徐松

    〔诞圣节〕《太公金匮》: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民谏曰:「凿山穿陵,是泄天之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岑山崩为大泽,汤率诸侯伐之。 《含神雾》:唐地处孟冬之位,得常山、泰

  • 卷二十三·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三    宋 卫湜 撰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後也郑氏曰虑居谓卖舍宅以奉丧危身谓憔悴将灭性严陵方氏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後故曰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而死

  • 五经蠡测卷五·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周颂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即其地而观助祭德容之盛则先王德泽之在人心而不可忘者可知也盖宗庙所以萃人心之地也文王不可得而见矣而德泽之在人心者

  • 卷九十八·佚名

    释萨陀波仑品第八十八之下【经】“是时,十方诸佛安慰萨陀波仑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我等本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得是诸三昧,亦如汝今所得。我等得是诸三昧,善入般若波罗蜜,成就方便力,住阿鞞跋致地。我

  • 俱舍论疏 第五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五卷沙门法宝撰分别根品第二之三论。如是已辨至同分者何。已下第二一句明同分也。同是其界。分是其因。同之分故名为同分。故正理云。此中身形.业用.乐欲展转相似。故名为同。分是因义。有别实物。是

  • 卷第一百一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三若成就法智。彼类智耶。答若得。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谓苦类智现前以后。后诸得言皆准此释。设成就类智彼法智耶。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我以净三业  为利诸众生  令得三身故  归命礼三宝  金刚身语意  遍满生死中  秘密金刚界  大悲依护者  雄猛阿閦鞞  最胜宝生尊  大悲阿弥

  • 龙树菩萨传·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餔之中。闻诸梵志诵四围陀典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讽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综。契友三人

  • 随息居饮食谱·王士雄

    养生学著作。1卷。清·王士雄(孟英)撰。刊于1861年。撰写此书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际,“石米八千,齑四十,茫茫浩劫……枵腹无聊,丐得枯道人秃笔一枝,画饼思梅,纂成此稿”。因此,其选材合于民情,切于实用。书中对饮食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