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高梁河宋师败绩 雁门关辽将丧元

  却说刘继元降宋后,太宗命中使康仁宝监督继元,催他部署行装,召齐族属,限日离开太原,驰赴汴都。继元除挈眷随行外,所有宫妓,尽献与太宗。太宗分赐立功将士,仍饬康仁宝监护继元等,赴京去讫。北汉始祖刘崇,本后汉高祖刘知远弟,受封太原,自郭氏篡汉,刘崇乃僭称帝号,传子刘钧。有甥继恩、继元二人,继恩姓薛,继元姓何,都是崇女所出。崇女初适薛钊,生继恩,再醮何氏,生继元。崇以刘钧无嗣,均命收为养子,钧殁后,养子继恩立,继恩被弑,继元入嗣。继元弑钧妻郭氏,幽杀刘崇诸子,又好残杀臣民,至穷蹙乃降。或请太宗按罪加惩,太宗道:“亡国君主,非失诸暗懦,即失诸残暴,否则何至灭亡?这等人只应悯惜,若朕也把他虐待,岂非与他相似么?”此语亦似是而非。随命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往居。复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迁避不及,焚毙甚众。这是何意?

  太宗即出发太原,意欲顺道伐辽,夺取幽、蓟,潘美等多以师老饷匮,不欲北行,独总侍卫崔翰道:“势所当乘,时不可失,臣意恰主张北伐,不难取胜。”太宗遂决计北行,进次东易州,辽刺史刘宇献城出降,太宗留兵千人协守,复入攻涿州,辽判官刘原德亦以城降,乘胜至幽州城南,辽将耶律奚底,一译作耶律希达。率着辽兵,自城北来攻宋军,宋军杀将过去,锐不可当,辽兵败走。太宗乃命宋偓、崔彦进、刘遇、孟玄喆四将,各率部兵,四面攻城,另分兵往徇各地。蓟州、顺州次第请降,但幽州尚未攻克,守将耶律学古,多方守御,经太宗亲自督攻,昼夜猛扑,城中倒也恟惧起来,几乎有守陴皆哭的形景。忽有探卒入报宋营,辽相耶律沙,来救幽州,前锋已到高梁河了。太宗道:“敌援已到高梁河么?我军不如前去迎战,杀败了他,再夺此城未迟。”言毕,即拔营齐起,统向高梁河进发。将到河边,果见辽兵越河而来,差不多有数万人,宋将均跃马出阵,各执兵械,杀奔前去。耶律沙即麾兵抵拒,两下里金鼓齐鸣,旌旗飞舞,几杀得天昏地黯,鬼哭神号。约有两三个时辰,辽兵伤亡甚众,渐渐的不能支持,向后退去。太宗见辽兵将却,手执令旗,驱众前进,蓦听得数声炮响,又有辽兵两翼,左右杀来,左翼是辽将耶律斜轸,右翼是辽将耶律休哥。哥一作格。休哥系辽邦良将,智勇兼全,他部下很是精锐,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况宋军正战得疲乏,怎禁得两支劲卒横冲过来,顿时抵挡不住,纷纷散乱。休哥趁这机会,冲入中坚,来取太宗。太宗亟命诸将护驾,无如诸将各自对仗,一时不能顾到,急得太宗也仓皇失措,幸亏辅超舞着钢刀,呼延赞挥着铁鞭,前遮后护,翼出太宗,南走涿州。宋将亦陆续逃回,检查军士,丧亡至万余人。这是宋军第一次吃亏。时已日暮,正拟入城休息,不料耶律休哥,带着辽兵,又复杀到,宋军喘息未定,还有何心成列,一闻辽军到来,大家各寻生路,统逃了开去,就是太宗的卫队,也多奔散。太宗此时,除了三十六计的上计,简直没法,只好加鞭疾走,向南逃命;偏偏天色渐昏,苍茫莫辨,路程又七高八低,蹀躞难行,后面喊杀的声音,尚是不绝,那时心下越慌,途中越黯,连这马也一跷一突,跑不过去。太宗性急得很,只将马缰收紧,用鞭乱捶,马忍痛不住,不管什么艰险,索性乱窜,扑塌一声,陷入泥淖中,忙呼卫卒救驾,哪知前后左右,已无一人,自己欲下骑掀马,犹恐马足难拔,连自身先坠渊莫测,不禁仰天呼道:“我为崔翰所误,亲蹈危机,目今悔已无及了。”并非崔翰所误,实是骄盈取败。

  言未已,但见前面火光荧荧,有一队人马到来,也不知是南军,是北军,越觉惶惑不定。待来军行至附近,方见旗帜上面,现出一个杨字,又不觉喜慰道:“大约是杨业来了。”原来杨业降宋后,本已从征幽、蓟,只因太宗命他再赴太原,搬运粮械,接济军需,所以去了好几日,至此才运粮回军,适值太宗遇险,中途接着,太宗急忙呼救,杨业跃马入淖,把太宗轻轻掖起,递交岸上的小将,然后再去牵引御马,好容易才得登岸。太宗早在岸上坐着,业复率小将拜谒,自称:“救驾来迟,应该负罪。”太宗道:“卿说哪里话来,朕非卿到,恐性命都难保哩。”随问小将何人?业答道:“这是臣儿延朗。”太宗道:“卿有此儿,也好算作千里驹了。”说着,后面尘头起处,似有辽军赶至,太宗皱眉道:“追军又至,奈何?”业答道:“请陛下先行一程,由臣父子退敌便了。”言已,即去牵御马过来。哪知马已卧地,不能再骑,乃返奏太宗道:“御马不堪再驾,请乘臣马先行。”太宗道:“卿欲退敌,不能无马,朕看卿装载饷械,备有驴车,可腾出一乘,由朕暂坐先行罢。”杨业遵旨,遂命部卒腾出驴车,请太宗坐入,命部卒保护前行。所有饷械,亦一律载回,自与延朗勒马待敌。未几,有军马趋至,乃是孟玄喆、崔彦进、刘廷翰、李汉琼等一班宋将,并带着败兵残卒,均已垂头丧气,狼狈不堪。又未几,潘美等亦复驰到,且问杨业道:“皇上到哪里去了,将军有无遇着?”你为招讨使,如何连主子也不顾着。杨业述明情形,潘美道:“后面尚有追兵,如何是好?”杨业道:“业父子二人,尚思退敌,今得诸将帅到来,怕他甚么?”潘美自觉怀惭,即命杨业部勒残兵,列阵以待。不到一时,果有辽兵追至,前队二将,一名兀环奴,一名兀里奚,杨业策马抡刀,当先出阵,大呼“胡虏慢走!”兀环奴、兀里奚大怒,上前迎战,杨业双战二将,毫不惧怯。延朗恐乃父有失,急挺枪出战,与兀里奚对仗。杨业与兀环奴,战不数合,被杨业一刀砍死。兀里奚心中一慌,把刀一松,被延朗当胸一枪,也刺落马下。宋将等见杨业父子,杀毙辽将,统来助阵,辽兵见不可支,慌忙退去,当由宋军追杀数里,夺还赀械若干,方才收军,驰至定州,得遇太宗。太宗命孟玄喆屯定州,崔彦进屯关南,刘廷翰、李汉琼屯真定。又留崔翰、赵延进等,援应各镇,自率军返汴梁,整日里怏怏不乐。

  武功郡王德昭,曾从征幽州,当宋军败溃时,军中不见太宗,多疑太宗被难,诸将谋立德昭为帝,未成事实,偏被太宗闻知,愈加愤闷。德昭尚未察悉,因见太宗还京,已有多日,并不闻战下太原的例赏,且诸将多怀怨望,恐不免有变动情形,乃入谒太宗,即请叙功给赏。太宗不待词毕,便怒目道:“战败回来,还有甚么功劳?甚么赏赐?”德昭道:“这也不可一概论的。征辽虽然失利,北汉究属荡平,应请陛下分别考核,量功行赏罢!”语虽合理,然适中太宗之忌。太宗复怒道:“待你为帝,赏亦未迟。”这两语是把心中的疑恨,和盘说出。看官!试想这地处嫌疑的德昭,如何忍受得起?他低了头,退出宫廷,还至私第,越想越恼,越恼越悲,默思父母早逝,无可瞻依;虽有继母宋氏,季弟德芳,一个是被徙西宫,迹类幽囚,一个是才经弱冠,少不更事,痛幽衷之莫诉,觉生趣之毫无,一时情不自禁,竟从壁间悬着的剑囊中,拔出三尺青锋,向颈一横,顿时碧血模糊,晕倒地上,渺渺英魂,往鬼门关去寻父母去了。自寻短见,愚等申生。及他人得知,已是死去多时,无从解救,只好往报太宗。太宗亟往探视,但见他僵卧榻上,目尚未瞑,不觉良心发现,涕泪交横,带哭带语道:“痴儿痴儿!何遽至此?”恐尚不免做作。随即命家属好生殓葬,自己即还至宫中,颁诏赠德昭为中书,令追封魏王,于是论平汉功,除赏生恤死外,加封弟齐王廷美为秦王,算是依从德昭的遗奏,这且慢表。

  且说辽军杀败宋军,回国报功,辽主贤尚欲报怨,遣南京留守韩匡嗣,与耶律沙、耶律休哥等,率兵五万,入寇镇州。刘廷翰闻警,忙约崔彦进、刘汉琼等,商议抵御方法。廷翰道:“我军方败,元气未回,今辽兵又来侵扰,如何是好?”彦进道:“若与他对仗,胜负未可逆料,不如用诈降计,诱他入内,然后设伏掩击,定可取胜。”廷翰道:“我闻耶律休哥,素有才名,恐他持重老成,未必纳降。”汉琼道:“先去献他粮饷,令他信我情真,料无不纳之理。”廷翰点首道:“且依计一试,再行定夺。”当下差人至辽营中,赍粮请降。匡嗣见有粮饷,问他何日出降?差人答以明日,匡嗣允诺,差人自去。耶律休哥进谏道:“宋军未曾交锋,即来请降,莫非具有诈谋,元帅不可不防!”也不出廷翰所料。匡嗣道:“他若用诈降计,怎肯到此献粮?”休哥道:“这乃是欲取姑与的计策。”匡嗣道:“我兵锐气方盛,杀败宋师数十万,理应人人夺气,今闻我军复出,怎得不惊?我想他是真情愿降哩。就使诈降,我也不怕。”休哥见他不从,只得退出,自去号令部兵,不得妄动,待有自己军令,方准出发。只匡嗣与耶律沙,约定明日入城,很是欣慰。仿佛做梦。

  且说宋将刘廷翰,得差人回报,整点军马,令李汉琼率步兵万名,埋伏城东,掩击辽兵来路,崔彦进率步兵万名,埋伏城北,截断辽兵去途。再约边将崔翰、赵延进,连夜发兵,前来夹攻。分布已定,安宿一宵。翌晨,大开城门,自率兵往伏城西,专待辽兵到来。辽帅韩匡嗣,当先开道,耶律沙押着后军,望镇州城前来。将到城下,见城门开着,并无一人,匡嗣即欲挥众入城,辽护骑尉刘雄武谏阻道:“元帅不可轻入,他既请降,如何城外不见一人?”匡嗣闻言,恰也惊异,猛听得一声号炮,响彻天空,城西杀出刘廷翰,城东杀出李汉琼,匡嗣料知中计,拍马便走,部众随势奔回,冲动耶律沙后队。耶律沙也禁遏不住,只好倒退,忽然间炮声又响,崔彦进又复杀出,截住辽兵去路。辽兵腹背受敌,好似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痛,那时无法可施,没奈何拚着性命,寻条血路。不料宋将崔翰、赵延进各军,又遵约杀到,人马越来越众,把辽兵困在垓心。韩匡嗣、耶律沙领着将校,冒死冲突,怎奈四面八方,与铁桶相似,几乎没缝可钻,宋军又相继射箭,眼见得辽邦士卒,纷纷落马,伤亡无数。层层反跌,为耶律休哥作势。韩匡嗣与耶律沙,正当危急万分,忽有一大将挺刀跃马,带领健卒,从北面杀入,韩匡嗣瞧将过去,不是别人,正是耶律休哥,不觉大喜过望,急与耶律沙随着休哥,杀出重围。宋军追了一程,夺得辎重无数,斩获以万计。比前日所献之粮,获利应加数倍。直至遂城,方收兵回屯原汛,随即报捷宋廷。

  太宗闻报,语群臣道:“辽兵入寇镇州,不能得志,将来必移寇他处,朕看代州一带,最关重要,须遣良将屯守,才可无患。”群臣齐声道:“陛下明烛万里,应即简择良将,先行预防。”太宗道:“朕有一人在此,可以胜任。”随语左右道:“速宣杨业入殿。”左右领旨,往召杨业。须臾杨业传到,入谒太宗,太宗语业道:“卿熟习边情,智勇兼备,朕特任卿为代州刺史,卿其勿辞!”业叩首道:“陛下有命,臣怎敢推诿?”太宗大喜,便敕赐橐装,令他指日启程。业叩谢而出,即率子延玉、延昭等,出赴代州。延昭即延朗,随父降宋后,受职供奉官,改名延昭,业尝谓此儿类我,所以屡次出师,必令他随着。既到代州,适值天时寒冻,业亲督修城,虽经风雪,仍不少懈。转眼间已是太平兴国五年了,寒尽春回,塞草渐茁,那辽邦复大举入寇,由耶律沙、耶律斜轸等,领兵十万,径达雁门。雁门在代州北面,乃是紧要门户,雁门有失,代州亦危。杨业闻辽兵大至,语子延玉、延昭道:“辽兵号称十万,我军不过一、二万人,就使以一当十,也未必定操胜局,看来只好舍力用智,杀他一个下马威,方免辽人轻觑哩。”延昭道:“儿意应从间道绕出,袭击辽兵背后,出他不意,当可制胜。”杨业道:“我亦这般想,但兵不在多,只教夤夜掩击,令他自行惊溃,便足邀功。”当下议定,即挑选劲卒数千名,由雁门西口西陉关出去,绕至雁门北口。正值更鼓沈沈,星斗黯黯,遥见雁门关下,黑压压的扎着数大营,便令延玉带兵三千人,从左杀入,延昭带兵三千人,从右杀入,业自领健卒百骑,独踹中坚。三支兵马,衔枚疾走,一到辽营附近,齐声呐喊,捣将进去。耶律沙、耶律斜轸等,只防关内兵出来袭营,不意宋军恰从营后杀来,正是防不及防,几疑飞将军从天而下,大都吓得东躲西逃。中营里面,有一辽邦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自恃骁勇,执着利斧,从帐后出来抵敌,凑巧碰着杨令公,两马相交,并成一处,战到十余合,但听杨令公大叱一声,那萧咄李已连头带盔,飞落马下。萧咄李,一译作萧绰里特。小子有诗咏道:

  百骑宵来捣虏营,刀光闪处敌人惊。

  任他辽将如何勇,一遇杨公命即倾。

  萧咄李既死,辽兵越觉惊慌,顿时大溃,俟小子下回再详。

  ----------    高梁河一役,为宋、辽胜败之所由分。宋太宗挟师数十万,乘胜伐辽,而卒为辽将所乘,几至身命不保,宋军自此胆落矣。镇州之捷,雁门关之胜,均不过却敌之来,不能入敌之境,且皆由用智徼功,然则全宋兵力,不能敌一强辽,可断言也。德昭之自刎,本应与廷美之死,联络一气,然事相类而时有先后,太原之赏不行,德昭之言不纳,于是德昭愤激自刎,作者依时叙入,免致混乱。坊间旧小说中,有称德昭为八大王,至真宗时尚辅翊宋廷,此全系臆造之谈,固不值一辩也。

猜你喜欢
  卷十一·齐四·佚名
  曾静、张熙供词二条 一、我曾静这个文弱书生是怎样成·雍正
  第九十六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 害故妃史立售奸·蔡东藩
  卷三·张九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列传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一百二十四·郑麟趾
  卷五十五 蜀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陈寿
  王勇传·令狐德棻
  麻九畴传·脱脱
  ●自序·周明泰
  卷十三·楼昉
  卷第一百十七·佚名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李宗仁
  三、姜姓在西周的事迹·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折 泣遣·李玉

    【忆秦娥】[旦上]奇殃炽,分飞一旦身家碎;身家碎,悬悬望眼,涓涓珠泪。[贴上] 【前腔】[换头]巢倾一息身余几,思亲万绪愁相对。[见介][旦哭介]儿呵![合]愁相对,他乡父子,穷村母女。[旦]自你爹爹被逮,虑切覆巢,你哥哥又舍命入京,更愁祸起不测。近

  •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律历二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步月离入先后历   离总:五万五千一百二十、秒一千二百四十二。   转日:二十七、五千五百四十六、秒六千二百一十。   历中日:一十三、七千七百七十四、秒三千

  • 卷七 宏帝殇帝附·王夫之

      〖一〗   司马迁有言:“伯夷虽贤,得孔子而名益著。”吾于泰伯亦云。三代以下不乏贤者,而无与著,贤不著而民不兴行,世无有师圣人乐善之心者也。汉清河上庆其贤矣。夫庆之废,章帝之私也。庆废而安于废,母以诬死而不怨,怡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弘治十一年十月癸亥朔孟冬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蔡震于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周钺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升大理寺右少卿王鉴之为本寺左少卿左寺丞何钧为右少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四十年四月乙丑朔享太庙遣英国公张维贤恭代○兵部覆贵州抚臣胡桂芳奏金筑土司改流应每年选拨营兵八十名防守从之○丙寅兵部题覆督臣涂宗浚陈御虏机宜谓自扯力克故后六载之中我无日不言封事也卜酋未婚虏妇犹以未婚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佚名

    万历三十三年六月甲辰朔大学士沈一贯条上灾异修省事宜并求罢斥以应天变不报○保定督抚按官议修天津卫城垣合用料价等银六千一百八十余两于该卫库贮部发支剩备倭安家杂流廪粮等银内动支其夫匠等役将左营今岁秋防并三十

  • ●东林十八高贤传序·佚名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

  • 刘怀珍传·萧子显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寿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赵伯符出来打猎,老百姓都跑去

  • 李孟传传·脱脱

    李孟传,字文授,是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四儿子。李光被贬到岭海时,李孟传才六岁,他侍奉母亲住在乡间,立志学习。贺允中、徐度都认为他是奇人,曾几乎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他。龙大渊被降官担任浙东总管,知道李孟传是名门子弟,偶然相遇

  • 第二节 族 制·吕思勉

    宗族百口,累世同居,论者多以为美谈,此不察名实之过也。考诸史,聚族多者,非地方豪右,则仕宦之家。力耕之细民,则率不过五口、八口耳。《旧唐书·沈法兴传》云: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郡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元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一·高晋

    褒赏乾隆十六年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公傅恒奏言【臣】钦奉谕防今日查得预备河工打桩下埽官兵游撃一员守备四员兵五百名夫三百名应赏伊等之处酌量议得游撃赏奨武金牌一靣官縀一疋守备四员每员赏奨武银牌三靣兵五百名每名赏

  • 卷二·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二左庶子叶酉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鲁桓簒立而王讨不加圣人伤王法之不行故但书正月而王则削而不书宜矣顾其元年正月何以仍书王谷梁传有王以治桓也果如其说则庄闵以下诸公无罪之可治者其元年

  • 卷三十四·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四礼器第十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録云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此於别録属制度通论张子曰礼运云者语其达也礼器云者语其成也 又曰礼

  • 卷二·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二桞州府知府范家相撰总论下荀子古儒者之名盛于始而替于后者在汉莫如扬防在周莫如苟子实则荀非扬比也古礼多传于荀如劝学三年问等篇几于有大醇而无小疵矣而传诗之功尤莫大于圣门鲁申公少从楚元王事

  • 第十九章 菩提树来岛·佚名

    御者之主[王]为守护大菩提树,十八王族、八家臣族、八婆罗门族、更又八庶民族、牧牛者、贵金属工、库邻伽等之各族、同又织匠、及陶工、各种之军兵并龙、夜叉,(一、二、三)授荣誉之[王]与金银瓶各八个。大地之王者于恒河上积大

  • 南华真经循本·罗勉道

    南华真经循本。明期罗勉道撰。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勉道将《刻意》、《缮性》、《让王》、《盗跖》、《说剑》和《渔父》六篇刊为“黜伪”。其注结合先秦名物故训典制,融通本义。

  • 诃利帝母真言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鬼子母之修法。

  •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佚名

    巴看落目瓦传,元甘泉马蹄山沙门释智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