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八卷 仕绩 二 九

扬  州  府  五

       清(上)

王永吉

王永吉,字修之,高邮人。明天启五年进士,授福建大田县。累迁户部郎,以才望备兵通州。州多大侠亡命,凭内珰为不法,永吉严治不少贷。崇祯末,巡抚东省,寻迁蓟辽总督。

清兵定燕,召永吉,授大理卿,升工部侍郎,以辞职违例罢归。寻召为户部左侍郎。入见,上十三疏,皆允行。晋兵部尚书,转左都御史,拜秘书院大学士。规画大政,凡十七事。旋以公事,左迁为仓场侍郎。条上十九疏,佥报可。复进国史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兼领吏部尚书。上诠政二十余疏,多著为令。以科场事自劾,左迁太常少卿。擢左副御史。

卒于官,赠少保,谥文通。

(扬州府志录康熙志)

田显吉

田显吉,原名毓蕙,泰州人。明崇祯间举人,清朝成进士。知山东峄县,多惠绩,邑人德之。督抚交荐,内擢。会以疾卒,年六十三。祀乡贤。

(泰州志)

戎  政

戎政,字惕庵,原名之清,兴化人。为诸生,豪于文。屡试锁院不遇。顺治初,选贡生,参征广军幕。三年,知福建归化县。时汀、漳间不靖,归邑孤立无援,骁贼屡攻城。政精敏强干,与贼相持一载余,守御有方,全城无恙。白沙、九龙诸寨,皆贼巢穴,抚镇大兵进剿,以政随军资其筹策,归化民为勒去思碑。两署莆田县篆,亦著劳绩,士民有纪德录。丁外艰归。

十二年,起补广西藤县。藤多山贼,叛服不常,政先振兵威,继则开诚抚谕,贼悉遵令。治藤二载,卒于官。

为人孝友。自闽归,于交戚无弗推解者。善论文,其莅官所拔士,咸登显仕。而才具宏硕,挥霍有余,未竟其用,乡评惜之。

(兴化县志)

董大用

董大用,字仰山,辽东籍,泰州人。顺治初,任赣州镇中军官。金声樵叛,围城数月,石米五十金,大用预储米数千斛,尽以饷卒赈民;时乘间出兵奋击。围解,以功升广东总兵,予世职。调守海澄,宣布威德,海上归附者甚众。

康熙中乞休,入籍泰州。屡岁水涝,大用捐银米以赈,活饥民百余万口。又修建学宫,葺复海阳楼。州人德之。

(扬州府志)

杨捷  杨景素

杨捷,字元凯,其先宝应人,以世袭指挥家辽左。顺治初,授山西游击。破太行贼有功,升总兵官,镇九江。寻征讨粤东,克潮州。累加左都督、太子少保,移镇扬州。改山东提督,平东莱之乱。

福建海氛未靖,再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提督福建水陆军务。至则先攻定梅,以分贼势。随和师从惠安捣贼老营,克之。先是,泉州陷于贼,既克,制府欲屠之,捷力阻得免。以功加昭武将军。时贼尚屯渐山等处,分十九寨。捷先取诸岛屿,连建七营,调集八浆各船,示以欲渡。贼受制不能分应,遂破十九寨。

寇平,以原衔管江南提督事。给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入籍江都。仁庙南巡,捷迎谒道左,御书丹诚二字额旌之。卒,赠少傅,谥敏壮。

曾孙景素,援例为县丞,积官至直隶布政使。与平山东贼王伦,终直隶总督。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暨别传)

戴廷徽

戴廷徽,字山子,江都人,占籍莱州。由顺治二年恩贡,授福建汀州司狱。清兵定闽,以才能补宁德县。禁军士抢掠,凡被执妇女,悉勒还。招抚赈恤,葺城垣,兴学校,士民乐业。有报德者,密于米炭中裹金以馈,力却之。调建阳,会建阳失守,波及之。民为罢市,诉台省。再补粤东吴川县。

母老,乞养归,即不复仕。以己产所入,分赡宗族姻党。卒,崇祀乡贤,宁、建两邑俱祀名宦。阅六十年,子梦麟主福建乡试,宁人观叹,道旁犹有焚香献酒醴者。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张幼学

张幼学,字词臣,泰州人。顺治三年举人,知浙江鄞县。时军事旁午,需饷孔亟,又值造战舰,幼学处之裕如。凡有征输,听民赍镪自投,侵渔顿绝。治邑八载,迁大兴。去时,攀留盈道。寻卒,鄞人为位而哭,祀名宦。

(泰州志)

石  玮

石玮,字雯丰,兴化人。顺治四年进士。任漳州府推官,有德政,漳人称为石佛。时海氛未靖,洋艘环伺境上,玮竭力守御,得无恙。既,补东昌,不数月,迁兵部郎。擢守顺德,未抵任,卒于京邸。

(扬州府志录康熙志)

朱克简

朱克简,字澹子,宝应人。顺治四年进士,授中书。八年,典试广东。时岭南初入版图,镇兵不戢,孝廉多诣克简,泣言其情。克简怒责诸镇,稽查诸被掠者,还之。

十二年,考授御史,巡按八闽。时山贼焚掠,攻陷城池,则请仙霞增兵,禁沿海接济;筑漳浦十邑之城,拨游击分防枫亭等处;上防海八议。在军中数旬,擒获海贼辄立决。其中有非尽为贼者,验其发不过五寸,仍编为民,免诛戮者万余人。至汀州,闻海寇数万环攻福州,统汀镇兵兼程进。贼稍退。寻侦知援兵无多,复围攻。克简与巡抚宜永贵屡战克捷,城得全。至漳州,左布政以军饷匮乏,详请定远将军追征十一、十二两年钱粮,克简力阻之。至福清,以闽安镇为要地,设重兵守之;连江、罗源、福清、长乐分汛派兵,为指臂应。至福宁,多置屯兵为城守。至兴化枫亭驿,严禁勒充夫役。与太守张彦珩议赈,捐俸以倡,活者万二千人。至泉州,以崇武、獭户为泉之门户,安海、大盈为泉之藩篱,分设汛兵,与同安联络。至邵武,裁省夫役。至延平,知延船梢工多为山贼线索,令沿江府县设循环簿稽查。至建宁,与诸生讲明朱子圣学。汀州、延平、建宁三郡,山川相连,贼据险肆劫。克简与地方道府李元萃、涂应泰等,离其党援,捣其巢穴。魏福贤败亡,黄素禾、陈德容、周立次第归诚。

前后上疏,如禁株连、蠲盐课、陈驿困、革带办等,无不道民疾苦,预为保护。又立六规、二十四维、八恤、七清、七革、十三余,以及盐政、屯政诸规条,皆有裨实政云。

秩满归,筑环溪草堂,奉二亲徜徉其中。年七十八卒。

子二:约,副榜,知江西南丰县;经,岁贡生。

(扬州府志录王熙撰墓志)

李宗孔

李宗孔,字书云,江都人。濂之子。顺治四年进士。由部郎授御史,迁给事中。在台垣,先后疏凡四十余上。每同九卿奏事,侃侃直言,不附不阿。后请假归。康熙三十八年,仁庙南巡,即家晋大理寺少卿,御书香山洛社额以宠异之。

子锦、钥,孙梦昺、同声,皆先后登科第。

(扬州府志录雍正志)

陈  卓

陈卓,字懋修,江都人。顺治丁亥进士,由刑部郎,迁四川提学佥事。时蜀新定,诸王文业荒废,卓出所携经集,令传写转相教授,由是文风日振。按试保宁府,值剧贼刘文秀猝至,卓乘城分守,拒却之。叙功,擢陕西临巩道副使。核驿传侵渔之弊,复官商分茶之法,辨部民受逆回伪札者,民咸德之。再擢湖广尚荆南道参政,告归。乡里矜式焉。

(江都县志)

俞  

俞,字天水,泰州人。顺治五年举人,任延安府推官。未几,丁内艰。服阕,补广西太守府推官。甫下车,平反大狱,安辑苗民,全活千人。诛锄强暴,政绩具载省志。祀名宦。康熙二十八年,崇祀乡贤。

(扬州府志录泰州志)

郑为旭

郑为旭,字方旦,本歙人,世居江都。顺治辛卯拔贡。授中书,迁工部主事,榷广东太平桥税,减耗恤商。擢监察御史,巡视东、北两城,多所建白。如选官,须加验看;视学,应遣词臣;申讲读律令之条,以厚民俗;分进士、举贡援例班次,以疏诠政;饬臬司遇命案不得率结:罪人发乌喇减等者,即中途遇赦,并在部未结诸人,皆应照例宽恤等疏,俱次第举行。

卒,祀郡乡贤。

(江都县志)

徐  炟

徐炟,字符禺,兴化人。顺治六年进士。时两广初入版图,遴才能官抚绥,炬甫释褐,即授广东督粮参议。时大兵集粤东,炟备糗粮,供刍茭,大著劳绩。迁陕西参政。立州县更番转运之法,士马藉以饱腾,官民胥便。

晋山东按察使。狱囚多诬枉,滞数十年不能理,炟讯出之,咸欢跃庆更生。臬司堂前有松柏久枯,至是复荣,父老传为炟祥刑之验云。转山西右布政,迁贵州左布政,复补广东。以丁艰归,卒于家。

(扬州府志录兴化县志)

李嘉荫

李嘉荫,字尔止。顺治六年进士。知安定县。值大兵西讨,筹备军需,百姓毋扰。捐俸修学宫,与诸生讲贯,事载安定县志。迁河南归德府同知,雪宁陵冤狱。

母老归养,复起为陕西宁夏卫同知。时响马贼遍山野,有地名九冈十八凹,为其巢穴。盗魁王良弼,剧狡勇,屡奉旨缉拿,未克获,嘉荫以计擒之,边境始安。升贵州黎平府知府。黎平清溪洞苗民倡乱,有司议剿,嘉荫谕以恩威,许其投顺。命军士所取财物,悉还群苗,苗民感服,兵遂罢。贵抚持疏荐之,迁守顺德。

康熙九年,以病乞归。卒,祀乡贤。

(泰州志)

沈奕琛

沈奕琛,字石友,高邮人。明崇祯九年举人。顺治中,授直隶唐山县。唐有硗地三千顷,水沙壅淤,不能敛获,民苦虚粮赔累,奕琛力请除之。又屯田八百余顷杂民间,屯田多熟,县地多荒,县有差役,而屯则无,奕琛请并屯归县,遂得其平。

报最,擢户部广西司主事,升郎中,分司天津,榷关北新。出守卫辉府,旋晋兴屯副使,因公左迁。

(高邮州志)

俞  铎

俞铎,字天木,泰州人。顺治九年进士。改庶吉士,逾年,授御史。时值秋谳,上疏停刑。巡按宣、大,疏罢监司之不职者。又念淮、扬素苦水患,凡修堤勘灾,官每以供应扰民,请单骑减从,永著为令。疏入,报可。转口北道参议。以估计独石城工染疾,卒于官。

(扬州府志录泰州志)

郭  础

郭础,字石公,江都人。顺治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知顺德府。府东北有古大陆,岁涨为田庐害。础至,先挑牛尾河三百余丈,渐浚大郝、黄扬诸口。自是夏无横溢,其积水可灌田数万顷,邢台、南和各属邑皆赖之。又修学宫,备祭器,时与诸生论文课艺,士民咸诵之。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沈乔生

沈乔生,字国望,泰州人。顺治十一年拔贡。授中书,历处州同知,保定知府。擢陕西副使,抚治肃州营,办军需,清勤自励。以积劳成疾,乞休归。萧然一身,至不能给衣食。有州牧某稔其名,屏驺从,造庐访之。时届严冬,乔生栖败屋中,裹 缊袍曝日。牧愕然,曰:固知公清贫,诚不意一寒至此!乔生笑谢而已,终无所干请焉。

(扬州府志录泰州志)

金怀玉

金怀玉,字式如,江都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泉州府推官。时海氛未靖,沿海州邑数十里外筑墙为界,有逾墙出者,以通海论。怀玉至,录释系狱千余人。白上官曰:此小民资渔利为活者,保无他也。未几,弛禁,人咸服其得政体。迁瑞州府同知,卒。

(扬州府志录雍正志)

郑为光  郑侠如

郑为光,字晦中,本歙人,世居江都。父侠如,明末官工部司务,有才能。

为光,登顺治乙亥进士。改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巡视中城,能禁强横,出冤狱。以州县赋税丛蔽,请设循环簿稽之。剔扬州关钞积弊,及请科举广额收推升实效,节凤米浮费诸疏,皆报可。卒于官,祀郡乡贤。

(江都县志)

王有容

王有容,字远度,宝应人。少侍东林高、顾诸正人,力学砥行。久之,不遇。膺岁荐。康熙二年,选江西泰和县。时年七十有八,子凝鼎等阻其行。有容曰:余年虽老,志存利物。今得做亲民官,敢以老辞耶?遂赴任。至新县,吴城镇人役来迎,供亿一无所受。抵治时,值暮,微雨,索灯及盖,不得,取舟中所携者用之。宿斋,日为文告神,有云:古人不能学而愿学,惟矢志之在余;廉吏不可为而必为,幸神明之掖我。治泰和一年,却耗羡,薄徭役,修葺学宫及杨文贞、罗文庄、王文端祠。卒之日,民为罢市。

长子凝鼎,以岁贡官训导。

孙式旦、式丹。式丹,中康熙四十二年进士第一人。式旦子懋兹,翰林院编修,崇祀乡贤。

(扬州府志录雍正志、宝应县志、家传)

田敬锡

田敬锡,字公燮,泰州人。由岁贡考中书,迁刑部主事。历升员外郎、郎中。时浙省一朝贵窝贼事觉,有为行数千金求宽解者,却不受,卒案治如律。秦、蜀起大狱,株连至千百人,力持不可,活无算。归里后,捐腴产一庄,价值千余金,为乡学及囚粮之费。殁后崇祀乡贤。

子广军,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福建惠安县。

(扬州府志录泰州志)

张  瑾

张瑾,字去瑕,江都人。少掠于兵,展转至王参军叙宾幕下,久之始归。

中康熙二年乡试,谒选知云南昆明县。时军兴辍耕,徭赋累重,瑾为招流亡,给牛种,三年垦田万余亩。旧例,里民于县署供帐外,日助公费十金,瑾悉除之。昆明池受高山之水,夏秋暴涨,挟沙石,怒流入昆明闸河,由金沙江达海。砂石既壅,水乃溢侵滨海诸田,岁用民力浚之。晋宁州界于昆明,受东南诸箐之水,旧迹有河道入江,上官议凿之,以通闸河。瑾诣台司力陈其不便状,议乃寝。县有止善村、登利城诸里,其田凹凸错出,苦雨苦旱。瑾廉知沙、马、清水三河,可以时旱潦,故道久湮,乃亲操版插,躬行劳来,三月而河复,田遂得熟。大、小东门外旧皆市,墟于兵,为盗贼穴。瑾创造室庐,以居流亡,移骡马羊市实其中,盗亦绝。阜园者,逆藩之囿也,土旷而不耕,瑾为请于台司耕之,以食孤寡废疾。

两大府将出观兵,抚军以街狭不容两舆,令知府毁云津桥南北市屋。民大哗。瑾令止之,诣抚军日:六千军耀武而同出一门,迫于隘,是巷战之兵也。不如制府以一军出南门,大府以一军出小东门,其旗鼓一军腹出之,会于鹅房,观者不测,可耀十万军容也。抚军悦,屋得不毁。善听讼,他郡疑狱,上官悉下瑾理之。

以劳卒于官。士民奔哭者数千人,皆图其形祠之。滇人最重名宦入祠,自庄屦、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以下,皆可指数。至是,请祠。祠之日,诸司与祭,范制府承勋哭而奠之。及丧归,空城泣送。

(扬州府志录家传。雍正志云:祀江都乡贤。子元干,岁贡生,望江教谕。孙祖云,康熙五十九年举人。)

宫梦仁

宫梦仁,字宗衮,泰州人。伟镠子。十岁善属文,长益博极群书。康熙九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授御史,疏十数上。尤诸河务,因淮、黄泛溢,急请疏理海口,且绘图入告。出为河南督粮参议,补湖北驿盐参议,晋山东提学副使,皆清勤有德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察台湾之勒派,稽通省之盈虚,禁人命之株连,严兵饷之扣克,俱有功于闽疆。逾年,罢归,卒于家。

弟鸿丽,四十五年进士,官编修。

孙雝,五十四年进士,官中书。

(扬州府志录泰州志)

王以鳌

王以鳌,江都人。从军屡著劳绩。康熙十五年,逐海寇于金山卫,又逐之下浦。十七年,随征,克复台湾,以首功授昭勇将军。

(江都县志)

戴梦麟

戴梦麟,字占弼,山东籍,世居江都。康熙十六年举人。官大理寺评事,擢御史。条奏刑部不得行外省提犯。又请饬有司听狱时,当堂宣读供词,使案犯质成,以杜招胥舞弊。四十三年,监试北闱,请多置印卷,以补遗误。后俱垂为定制。四十七年,典试福建。累官至奉天府尹,卒。

子思纳,康熙四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思训,雍正元年举人。思训子汝槐,乾隆元年山东解元;汝棻,雍正八年进士。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魏曰祁

魏曰祁,字子传,兴化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授四川高县。兵燹后,民多逃亡,曰祁出示招徕,且出资代纳租赋,流民渐安集。更修学宫,葺县署。县向有虎,入市为害,曰祁为文,告于神,虎遂匿迹。殁于官。

(扬州府志录兴化县志)

高克谟

高克谟,字述三,江都人。父以估,乡里称笃行君子。

克谟,中康熙二十七年举人,授山东蒙阴县。邑洊饥,蠲赈缓征,出俸钱筑堤。历署昌乐、莱芜,调日照等县,超擢汉阳府。岁疫,为设药厂疗民病。江水涨,安集其生者,而收浮尸瘗之。寻以上官属其征贿盐埠,即以病归。定例,凡外吏在告者不再补,奉特旨:高克谟居官谨慎,病痊日仍以原官补用。盖异数也。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方  觐

方觐,字近雯,江都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督学四川,葺文翁讲堂为书院,令多士肄业其中,月给薪米费,远近就者甚众。雍正二年,改御史,转户科给事中。巡视船厂,觐条陈事宜十一款,皆报可。使竣,随差通州坐粮厅。宪庙语辅臣可任督抚者十人,觐名与焉。擢浙江按察使,署布政使,兼护理两浙盐政。

未几,晋西安布政使。病已剧,扶病就道,至六合县,卒旅舍。奉恩旨:加太常寺卿衔,给帑金五百两治丧,仍赐祭葬。

子梦骃,五十九年举人,尝蒙召对。次子梦骐,选云南通判。宪庙语廷臣曰:方觐好官,朕不忍使其弱子赴万里也。改授建昌同知。卓异,升汉中府。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朱  扆

朱扆,字劻孺,宝应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浙江诸暨县。诸暨田地滨湖,岁忧旱、涝。扆夙谙河务,为仿南河规制,于泌湖建石闸,随时启闭,由是水利大兴,邑为立生祠。时巡抚赵申乔极器重之。郡守某与康素不合,且奉职无状,屡被巡抚督责,守疑扆之下石也。适有僧出入制府幕中,守贿僧文致扆款,制府遂劾罢扆,万民为之称冤。里居十八年,尚书张鹏翮将以扆列荐剡,以年老婉辞。卒于家。

(扬州府志录雍正志)

刘师恕

刘师恕,字秘书,宝应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由检讨考取御史。与修三朝国史、康熙字典、政治典训诸书。五十年,典试广西。五十二年,督学河南。差旋,历迁中允、祭酒。

宪庙御极,出为贵州布政使。时有奏请丈量田亩升科者,部檄到,师恕谓苗疆要地,一经清丈,必致惊扰。俟有田土告争者,饬流、土各官因事丈量。事遂寝。

雍正四年,内升通政使。蒙询贵州将弁可胜提督任者,师恕以总兵蔡成对。是时,蔡方密劾师恕,乃力荐之。又问:石礼哈奏请古州用兵,恐属孟浪。师恕对:古州苗夷剽悍,抗拒官兵,宜加惩创,比奏并不孟浪。录署吏部左侍郎,补右副都御史,主试顺天。历转礼、工二部,协理直隶总督。

永定河决,不俟奏闻,即饬藩司发帑赈济,并饬州县不拘何项钱粮,先行动用。督标各营兵饷,例俟部拨,值岁暮,师恕奏请将存司库之项借给,后遂遵为成法。庄头人凌虐良民,俱案名奏请擒治。

寻以内阁学士,出为观风整俗使。沿海之民,贪台地肥饶,奸民往往包揽偷渡,名曰客头,人各醵金,行至海中,多遇害。师恕请定包揽者罪,拟军,此风渐息。台湾逼近诸番,有大甲西社番众作乱,号召沙辘牛骂朴仔篱等相犄角,势甚猖獗。时,提督领兵三千,师恕请益兵三千接应,番众悉平。罗源、古田因米价昂贵,饥民攘夺为患。两院欲以上闻,师恕曰:此愚民耳,急则恐有他变,某请抚之。至县,擒为首者数人,众皆戢服。

以疾告归。会淮扬大水,饥民求赈,以从弟某连累,部议革职。乾隆二十七年,恭迎高庙南巡,予侍读学士衔休致。遂卒,年七十九。

(扬州府志录行状)

杨  谦

杨谦,字先豫,仪征人。父揆,善医术。顺治己亥,邑有大案,被冤者甚众,为白于官,官廉得其情,多所释免。谦入武库,仪观甚伟。康熙壬午解元。南巡迎銮,奉旨带入都。越四年丙戌,会试中式,廷试第一。授头等侍卫,历官天津总兵。勤训练,多仕绩,尤折节下士。与弟凯并称儒将。

(仪征县志)

宫懋言

宫懋言,字书升,号澹庵,泰州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知山西临汾县。蠲免逋负,案无积牍。一日,建治事厅,见堂前一大木,询吏所自,答以购自木商。责曰:价未给,何自来也?还其木于商。自是,胥吏肃然。平阳三十四州县,有控府者,必 曰:求如临汾令乃获伸。后擢江西吉安府通判,署袁州府,卒于官。刻有柱笏楼诗集。

(泰州志)

田广运

田广运,字右君,号谨斋,泰州人。敬锡子。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献诗赋,召入武英殿纂修。辛卯顺天乡试举人。壬辰会试,钦赐进士,授福建惠安县令。惠安为海疆岩邑,广运莅位,多异政,士民畏怀,远人悦服。督抚会疏屡荐,奉上谕:田广运尽心公务,勤劳可嘉。将次擢用,入京需次,卒于邸中。

(泰州志)

杨凯  杨文渊

杨凯,字廖起,仪征人。由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选侍卫,出为镇筸前营游击。至则擒凶苗龙老四等,戮之。五年中,三攻苗寨。迁辰州协副将。以办改土归流,升本镇总兵。拿获客美土司田曼如等,十九土司悉归化,黔苗亦以次剿平。乾隆初,补授提督。以事免官。起复河北镇总兵。甫任事,河内、武陟两邑河涨冲决,凯率官弁抢筑堤岸,一日合龙。因擅收灾黎呈报,罢职归。寻给三品衔。

子文渊,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知福建延平县。

(扬州府志)

王邦鼐

王邦鼐,字洪基,高邮人。性孝谨,兄早殁,事孀嫂如母。康熙甲午举于乡。雍正丁未,世宗宪皇帝拣选直省举人,分各省试用,邦鼐分发楚省,任嘉鱼县事。甫受事,江上溃堤,岁大棂。邦鼐抚绥其民,赖以全活者无数。又捐俸修江岸三千余丈,屹然完固。

移篆汉阳,旋陟武冈州牧。武冈素犷捍,土豪曾子义手刃其兄,越十七年狱未发,邦鼐一夕据案治文书,隐若有匍匐阶下者。翌日,其弟某自蜀归,以状闻,即追系子义,具狱抵罪。

寻摄宝庆守。以汉阳狱事镌级。乾隆元年,奉皇上特旨,引见,擢湖广靖州知州。时苗贼猖獗,所在劫掠,贼首蒲寅山、凤老一,居万山中,丛林深箐。邦鼐率乡勇随大军深入,前后夹攻,贼首就擒,诸苗骇散。

丁巳,丁内艰。服阕,补岳州同知,寻改澧州知州。甫下车,雪邓百万冤狱。邓遭仇人诬陷,一门拟辟,且六人。邦鼐极陈元辜,上官驳饬再四,持之益力,卒报如议。被檄谳监司狱,一时同谳者皆诖吏议,邦鼐褛被归。逾年,诸罢职者次第开复,而邦鼐已老病,无意于复出矣。

邦鼐仕宦二十年,更七州县。所至兴利除弊,循声翕于全楚。

子四人:长国霖,别有传;次国梁、国斌,皆太学生;国璋,邑庠生。孙绍唐、绍兰,俱庠生。

(高邮州志)

许光震

许光震,字电青,泰州人。康熙五十四年进士,知凤翔县。会水灾,民艰于赋,遣人回籍鬻产,代输银数千两。后以亲老告归,乡人称孝友,无间言。

(泰州志)

阮玉堂

阮玉堂,字履廷,仪征人。始祖当明神宗时,由山阳迁江都,明末居郡城北公道桥。玉堂生而倜傥,有志概,行止伟岸。少能挽强驰射,矢无虚发。尤喜读书,为古文词、诗歌,援笔立就。康熙五十年,占籍仪征,中武举。五十四年,成进士,分镶蓝旗教习。

雍正元年,授三等侍卫。出为湖北抚标中军参将,调湖南九溪营游击。乾隆五年,城步、绥宁两县,苗匪数万,盘踞山谷,杀伤官兵。玉堂奉檄随镇筚总兵掩剿苗匪,悉精锐屯山口。玉堂身先士卒,毙贼甚多,贼大溃。复进攻树寨,及南山大箐、横坡诸险隘。贼积木石,断山路,玉堂探知间道,攀藤越岭而入。坠,伤膝,以布缚膝,进益力,遂克之。余党八百户退据南岭,出数十人近营跪哭,乞降。玉堂察其诚伪,请于总督张广泗,以死任之。广泗命发三炮,毙数十人,众莫敢转侧,始受降。又搜获横坡男妇子女千余人,欲尽诛之,玉堂力请妇女及男子十六岁以下者皆免之。

是役也。前后十余战,突入数百里,谋勇并著,兵无稍挫,功为诸将最,而不杀降贼,保全尤多。

九溪城北山,周数十里,兵民皆仰给北山。有明季指挥豪姓之子孙,讼言山本指挥旧地。总督委勘,将为所夺矣。玉堂至省,力言绝万家之葬窆樵苏,而以资豪姓利,大不便,乃止。兵民感其德,家祀一主,尸祝之。

十三年,升河南卫辉营参将。营务废弛,兵贫而惰,玉堂限期操练,相率辞粮去。大吏劾免官归。

十六年,高庙南巡,跪迎于高曼寺,蒙垂询:可是鄂客安所参者?谨对曰:是。十七年,起用广东罗定协都司,升钦州营游击。年六十五,卒于官。诰授招勇将军。著有珠湖草堂诗集三卷,琢庵词一卷,箭谱一卷,阵法二卷。嘉庆四年,以孙元官户部侍郎、浙江巡抚,累赠光禄大夫、户部侍郎。

(扬州府志录阮玉堂家传)

宫耀亮

宫耀亮,字武乡,泰州人。康熙五十六年举人。授陕西醴泉县。县有龙泉里,石田不可耕,力请上官,奏免九十余顷银粮。唐昭陵、建陵陵户,各给田数十亩,乾隆十一年,有令陵户退地筑墙之议,耀亮请参以通融,乃听民耕如故。修县城,七阅月成功。纂县志。于蚕织一条,留心巡野董劝。自是,懿筐满纤陌。邑人为绘像,供沣之北山, 曰宫爷庙。

(扬州府志录家传)

方愿瑛

方愿瑛,字实村,江都人,出身怀庆。决疑狱如神。时豫省议以军需税亩,愿瑛独持檄不下,民赖以安。河南贼亢珽因缘为奸,特命重臣出按之。使者知愿瑛有干济才,调摄河南府。寻歼亢埏于新安山谷中,释被胁者数百人。委谳兰阳叛案,全活亦数百人。

康熙五十九年,卓异,升赣南道。怀之军民泣送者数十里,立祠肖像祀之。莅赣三月,以母忧去。

雍正二年,补惠潮道。值岁大棂,邻郡皆荒,愿瑛发巨舟航海抵厦门,购粟以济,闻风就食者数十万口。署布政使,榷税海关,清节传外洋。转按察使,风操益著。忌者中伤之,诬陷,拟重辟,羁狱八年。乾隆初,特简云南候补,一署驿盐,再署迤西。以劳瘁卒于官。

(扬州府志录江都县志)

沈  遴

沈遴,字辑之,泰州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初署贵州施东县,浚城东诸葛硐河五十里。县民常被九股生苗烧害,亲统官兵擒获。补普安县。宗勉之子被盗杀,四捕无踪,为文祷城隍神,立捕巨盗置之法。三次乡试同考官。

在任十三年,缓催科,革陋规,修学课士,以疾归,遂卒。

子均,岁贡生,蒙城县学博。

(扬州府志)

刘  谦

刘谦,字子牧,江都人。雍正元年举人,官河南沈丘县。县民垍山与弟妇常氏奸,杀其弟垍虎,灭迹。谦访闻,研鞫无佐证,将常氏母女拘入城隍庙殿前,谦潜入神座后听之。夜半,具得其女向母私诉投尸井中状。次日,一讯即服,沉冤立雪。

徙封丘。值霖雨坏田庐,谦凿渠宣泄。因假道下游之长垣,引入大河,县民让地二十里,两邑民踊跃赴工,计四十余里,舟楫皆通,旱可灌田,至今人号刘公河。擢守归德。隶九属频年苦饥,府试按临各属,办赈不假书吏手。有积贼,尝招饥民为盗,至是,皆不肯从曰:吾不忍负刘太守也。

历擢云南盐道、臬司。卸事时,士民赴两院吁留。

归扬后,于城北筑号舍二十余间,择亲族中有造者,会课其中。年七十七,卒。

(扬州府志)

唐绥祖

唐绥祖,江都人。雍正元年,由举人授河南封丘县知县。屡迁至太常寺少卿。乾隆元年七月,疏言:学政选拔贡生,率委任教官。旧例,选拔务在廪生文行兼优。今则附生,及三等生员,概许入选。但取身家殷实,服饰鲜明,仪容修伟。士论遂有三种取士之说。请敕选人品端方,学问优长;不得委任教官,以开奔竞。部议从之。

十一年,授浙江布政使。奏言:御史汤聘奏请严禁囤当米谷丝棉,部议允行。惟是杭、嘉、湖民以养蚕为事,官粮及一切日用,皆藉此立办。如需用孔亟,必须问典质银,请除大贾囤积仍实力查禁外,如有在数十斤内,照当衣物例,分别多寡行息,庶商、民两便。报可。

十三年,迁江西巡抚。时九江长江北岸陡涨沙洲,民请承业升科。绥祖以九江府城,正当江流之冲,如听民承业,必将筑埂修围,江流受其迫束,势必直趋南岸,府城虞有冲啮。乃将新洲存为官洲,水盛任其漫流,冲复旧泓;傥壅聚成洲,即于北岸挑引河,俾江水分流,以杀其势,南岸石磡不至受冲。

十四年,调湖北巡抚,暂署湖广总督。沔阳州魏、蔡二河中包举七垸,为内湖外江宣泄要区,乃于河口设石闸一,因时启闭。

绥祖以失察左迁。十九年,卒于西安布政使任所。

(清史列传)

乔  汧

乔汧,字秦川,宝应人。雍正元年举人。授湖北长阳县。散毛土司与黔民争田界,结讼数载,汧为稽券籍,分疆界,苗民贴然。调江陵。除押差重征之弊,革一切陋规,代偿民欠漕米八百余石。卒于官。

(扬州府志录行状)

王安国

王安国,字书城,高邮人。父曾禄。母车夫人,梦神锡古鼎,遂生安国。雍正二年,会元榜眼,授编修。充一统志、八旗志书馆纂修。十年,典试福建,所拔士成进士者四十八。冢宰蔡新,总河李清时,其尤著者。累迁司业、侍讲,视学肇高。旋晋学士、佥都御史。罗定学正某以补廪索士金,劾之,一时肃然。旧制,院门严启闭,安国曰:人之欲窦在心,苟无欲,虽日启门,何患?乃设西斋, 日延见诸生,导之重廉耻,长气节。提学六年,士风丕变。

乾隆四年,受代,晋左副都御史。寻升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凡所陈奏,手自书写,无有知者。是年冬,巡抚东粤,以父年七旬,乞迎养。御赐五言律诗一章,并丰貂内纡,以示异数。安国至,吏治一新。于疑狱尤矜慎。高要有劫贼逸,逻卒执疑似者塞责,连系累累。安国识其冤,悉纵之。越日,而真盗得。振兴粤秀书院。遇岁旱,祷雨,辄应。太平诸关钞岁入若干,粮储官岁供白米,皆不受。察吏举士不苟,每 曰:官数易,则民不静,而吏滋奸。且大吏平昔董戒何事也?

三年,擢兵部尚书。值丁父忧。制府白于朝,公赙二千金,然后受。

服阕,迁礼部。适闽抚疏奏侯官县天宁麓有龙谭出,请敕封立庙。安国议曰:祭法所谓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者,指山林川谷之神而言,非指所见之怪物以为神也。闽省龙潭,正所云不在祀典者。且建庙必招僧道,夺民之田以奉游手,尤非政体。濒海之民易惑于鬼神之事,正当示以常道,不应更创淫祀。事遂寝。东粤又请封陈文玉为雷祖,复建议辟之。

旧有通礼一书,未尽允协,安国时充会典馆总裁,每进会典,附以通礼,折衷今古,越十载告成。

二十年,迁吏部,寻兼工部。二十二年,终于邸第,年六十四。事闻,特诏褒其清勤,给内库银五百两,谥文肃。

安国生平孤介,位通显,门庭阗寂,燕会不预,请托不行。中年丧偶,不畜妾媵。甫释褐,座师高安朱文端轼语之曰:学人通籍后,留得本来面目为难。安国奉为模楷,故其节操与高安相类云。居家孝友,三族之贫者,多蒙其惠。学宗紫阳,尝欲编订朱子大全,未果而卒。嘉庆十二年,入乡贤祠。

子念孙,孙引之,自有传。

(扬州府志)

张发生  张发青

张发生,字柱石,江都人。与弟发青同举癸卯武举、丁未进士,发生廷试二甲第一,与弟同官侍卫。由提督巡捕营守备,历定州参将。乾隆初,又与弟同随怡亲王督办永定河。同告养归籍,发生时年才三十有五。布衣力田,日与名儒高士相倡和,不复补官。善书、工诗。在直隶时,制府李敏达最爱其楷法,延请缮折。先是,应乡闱,主试见其内场所书卷,大惊异之,遂定榜首。发青之告养也,官巡捕营游击,在籍十八年,补贵州参将,累擢镇远总兵。卒。

(江都县续志)

吴之彦

吴之彦,字硕夫,仪征人。诸生。以孝谨著。雍正五年,举孝廉方正,授江西武宁县。宁邑逋赋,二十余年盈数万,先后令皆坐累。彦携一役,历诸乡,召集父老,开诚劝导,不匝岁而旧逋顿清。又躬履田间,绘田家四时工作图,分给诸乡。乾隆三年,卓异,膺首荐,蒙特赐朝衣一袭。再补直隶安平县,升刑部江西司主事。年五十九,卒于官。

(扬州府志录仪征续志)

罗  愫

罗愫,字素心,甘泉人。附贡生,考授正红旗教习。选浙江乌程县,有政声。雍正十一年,旱,愫捐给籽粒,劝民补种。程邑仓米旧有贴例,愫革除旧弊,立分票法,自是漕务肃清。地汗下,禾稼不植,民多弃农业。旧例,凡已荒之田,悉派赔租。愫力请上官,厘定浮额,于乾隆四年题请减免地丁额银二万两有奇,士民尸祝。愫家素丰,尝捐赈二万余两,躬履穷檐置立印簿,吏无从上下其手。又捐俸筑阮颦三圩堤五丈,康山坝石塘百七十丈。建育婴堂、四门义学,葺青塘桥,重修乌程县志。去官日,邑民刻碑岘山之麓,歌颂不衰。

(扬州府志)

宫焕文

宫焕文,字观成,泰州人。雍正十一年进士。由工部都水司主事,乾隆三年擢山东道御史。十三年,充文、武会试同考官。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晋奉天府丞,太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病归。四十五年,高庙南巡,特蒙存问,赏赐有加。卒,年八十九。

(扬州府志)

杨开鼎

杨开鼎,字玉坡,甘泉人。乾隆四年进士。由编修授山东道御史。劾江南河道总督白某匿灾不报,白落职。转户科给事中,出为大顺广兵备道。值岁饥疫作,开鼎煮赈合药救之。调湖南驿盐长宝道,署臬司,平反桂阳、安仁诬栽大辟之案。调衡永郴桂道。修岳屏、莲湖两书院,增立义学,添设育婴堂,挽溺女恶俗。创水龙器具以防火患。卒于官。

(扬州府志新增)

谢溶生

谢溶生,字容川,仪征籍,家江都。晋太傅文靖公五十五世孙。幼孤,读书聪颖,九岁而五经毕。桂林陈文恭公守扬,校士,心器之,遂妻以女。乾隆七年,联捷成进士。由编修历官礼部左侍郎。十八年,典试广东。二十年,督学山东。倡建四氏学、明伦堂。二十五年,督学江西。格除陋规,培养士气。尝劾巡抚某,推勘得实。风节凛然。

会以事降光禄寺卿。转太常。时本署有挑缺事,同官某私所亲,溶生将劾之,未上,某知而衔之。故事,朔望日太常寺官职司坛庙点香,适溶生有长兄服,拘泥未诣。某即弹奏,免官归。

五十五年,进京恭祝万寿,赐三品衔。嘉庆六年,重赴鹿鸣宴。是年卒,年八十七。

子三:士松、士樗,廪生;士树附生。长孙承炳,贡生。

(扬州府志录年谱)

陈大复

陈大复,字敦来,宝应人。乾隆七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擢御史。巡中城,傅文忠恒家人酗酒滋事,擒治之。公卿中颇为之缓颊,不听。翼日,文忠投刺谢。人两贤之。出为河南陕汝道,裁一切陋规。

以年老,致仕,授徒自给。年八十余卒。

(扬州府志录宝应县补传)

张  和

张和,字履中,江都人。发青子。乾隆乙丑进士。由侍卫出官山西吉州都司,升游击,累擢河南参将、湖南副将。历总兵者八镇,狼山尤近乡邦,世以为荣。当官训练精能,而雅歌投壶,所至有儒者气象。其卒于云南也,方提督陕西、贵州二省兵,奉特旨,悯恤照从前瘴亡例议赐祭葬。

性好吟咏,冲口而出,若不经意,自然朴老有真味。

(江都县续志)

江  恂

江恂,字于九,仪征人。乾隆十八年拔贡。授湖南清泉县。县新置,恂建白沙、东洲两书院。迁乾州同知。乾故苗疆,地险而瘠。恂修城郭,建仓廪。与游击江登云议筑边墙二十余里,以御苗顽,会左迁不果。既而知毫州。淮水决,城内外深丈余,恂设箪拯溺,给粥赈饥,全活无算。事定,复筑护城长堤,自是毫无水患,至今人呼江公堤。擢知徽州府。以劳卒于官。

子德量,另有传。

(扬州府志录家传)

吴重光

吴重光,字宣三,江都人。父千为,好施予,每岁暮,裹金纳怀中,昏夜以投贫室,岁以为常。亲族赖以举火者尤众。

重光中乾隆二十四年举人。三十七年,拣发山西太原县。太原去省四十里,民多充上官胥隶,重光一断以法,无所顾忌。有从兄弟争水道,居间者殴其兄死,畏罪贿其弟顶认。重光反覆究得实,论如律。太原有剧盗,久未获,重光引市井无赖子弟犯法在籍者,察其材可任,开以自新,擒治无遗。调阳曲。禁官钱,止官当。旧有七十二约支应马草,仅存其半,皆凋敝瘠薄之村,其余皆巧脱。重光复旧制以均之。署绛州。有河津县豪衿杀人,县令故宽之,重光提讯得实,明治其罪。川师凯还,夫马不以累民。擢知代州,复斗山书院。署朔平府。以事戍军台。后其幼子庆仁迎归,卒于家。

(扬州府志录北湖小志)

宫晋飏 宫履基

宫晋飏,字穆蕃,泰州人。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官山西长治县。尝录一重囚,以诚动之,囚忽感悟自供。清厘粮册,删去浮丁二万余口,免胥吏影射。沁河水暴涨,捐俸赈济流民。富户输金川饷,有溢额银二万,立召其人还之,人服其廉。后以进秩主事。告养归。

弟履基,字应乾。与晋飏同举与乡,官浙江常山县。十年孑处,勤慎自持。葺定阳书院,办理海塘,两膺同考。卓异,候升,以乞养归。著有素轩集。

(扬州府志新增)

杨景素

杨景素,字朴园,甘泉人。入资为县丞,累迁至福建汀漳龙道。漳浦民蔡荣祖欲为乱,景素率营卒擒斩之。调台湾道。厘定汉民垦种地,并生熟番址。革游民为通译而不法者,代以熟番。又禁入山采木,借修造战船材料为名,累诸番。

乾隆三十五年,调直隶布政使。三十九年,寿张民王伦为乱,大学士舒赫德督兵讨之。高宗命景素具车马济师,令分守河西。贼以粮艘结浮桥,欲渡,景素与总兵万朝兴等督兵御之,董劝回民助师。夜焚桥,贼不得渡,事旋定。

擢山东巡抚。疏请编查保甲。四十年,疏请选京师健锐火器营裨佐,发山东司营伍教演。汶上宋家洼旧渠淤垫潴水淹民田,景素奏请浚旧渠,并开支河。疏上,下部议行。

四十三年,调闽浙总督。疏言:浙西歉收,台湾拨谷,因风未能即到,请于福、福、兴、泉四府拨仓谷十万,听商运赴嘉、湖出粜。仍饬台湾运归四府补仓。得旨嘉奖。四十四年,调直隶。十二月,卒。

(清史稿列传)

王嵩高

王嵩高,字少林,宝应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湖北利川县。有告女兄被杀者,无邻里可推,独遗一三岁儿。嵩高携至署,以刀作杀人状,示之,曰:谁为此者?儿曰:舅也。明日,捕告者,一鞫具状,论如律。苗民争山界,前令屡勘不决,嵩高巡行丛薄间,指一处曰:此当有异。掘之,果得界碑,案遂定。以捕获邻境巨盗,补武黄同知。历署郧阳、施南知府。缘事降补直隶河西务同知。白河水迅急,五十四年,堤几决,嵩高防护稳固。升广西平乐府。丁内艰。寻卒,年六十六。

(扬州府志、行状)

唐侍陛

唐侍陛,字赞宸,江都人。祖绥祖,两湖总督。父扆衡,迤西道。

侍陛于乾隆三十年以荫补山盱通判。时湖水暴涨,而正阳未报涨。有正阳报涨而湖不涨者,大府檄侍陛勘之。归呈图说曰:淮出桐柏,千里至正阳,所并之水已多,正阳涨落,固可为志。但由正阳、怀远,则颍、肥、洱、洛、天芡诸水注之。又至临淮,则涡、淝、澥,东、西、南濠、月明湖诸水注之。又下则合沱、浍、潼、漴四水注之,始迄于临淮。诸所并水,颍、涡为大。若正阳以上水未涨,而颍、涡骤涨,湖必涨,正阳不知也。正阳报涨,而颍、涡不涨,淮至正阳下,且将倒盈诸水之科而复进。迢归湖,十仅二、三,是以湖不与正阳相应。宜增设怀远、临淮南志桩,与正阳相证,乃不偾事。从之。

署宿虹同知。夏家马路,黄、运交逼,里河水浅,将漫堤。侍陛效黄河清水龙法,疏河底积淤,徐州城外增筑石工,石矶嘴增烂石工。卫河水弱,漕艘不利,请掘地千二百丈,引沁挟济,以助卫河。立捕蝗法,蝻尽而民不扰。于其去也,民争送者万人。

寻调里河,复调铜沛。决下游,使水回流停淤,两堤合一。卓异,升勋阳府。惩钞关苛索之弊。凡空船皆不征,人载但稽其人,舟载税百钱,舟大者一再倍为限。

四十七年,内艰。服阕,将入都,时河南青龙冈屡筑城圯,阿文成公桂特奏侍陛悉河务,奉旨发河工。建议开兰阳引河,至商丘,归正河。复请于仪封十六堡增开引河,曰史村。夏水发,果分为二派:一由新引河,一绕仪封旧城之南达所增引河。又于毛家寨增筑月堤千余丈,睢汛七堡建挑水坝,溜势乃畅下,无溃决。

次年,功竣,擢开归道。调河北。时屡奏安澜,侍陛测河势,知将有变,请于铜瓦厢工大堤后增筑撑堤二百四十丈,河督以无故忽兴大工难之,固请乃行。次年夏,铜瓦工内塌,决不移踵。侍陛请于新筑撑堤内掘数丈,使水回流而入,俾大堤、撑堤合为一。从之,堤合而险平。修书院,增膏火,辑三郡志。

调山东运河道、兖沂曹济道,以失察前曹县民欧毙饥民案降官,遂以疾归。年七十二卒。

侍陛尝论治河之要曰:河行挟沙,治法宜激之,使怒而直,以畅其势;曲以杀其威。无废工而不可逼,无争土而不可让,守此岸则虑彼岸,治上游则防下游。皆名言也。

子莹。

(扬州府志录揅经堂文集)

张晖吉

张晖吉,字若临,仪征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三十七年进士。以中书充四库馆荟要总校,钦赐庶吉士。奉优旨:各馆均照荟要办理。颁赐诸品珍物。寻授编修,改补刑部山西司主事。

授贵州镇远府。时松桃红苗吴天臣谋逆,晖吉在站调拨屯军堵遇,松桃旋平。续官贵东兵备道。米价昂贵,苗民姜文深等率众滋事,惩治示禁,米价乃大减。黎民欧桃等阻十二硐苗民考,几至激变,悉擒治之。历官贵州、浙江按察使,三署贵州布政使。其待人推心布诚,同馆中有江南夫子之称。殁后,家无长物,堆书盈架而已。

(续纂扬州府志录家状)

刘荣庆  刘汝梅  刘国庆

刘荣庆,字豪弼,泰州人。乾隆四十七年进士,殿试第一名,授头等侍卫。外擢广东参将。以追获贼有功,迁总兵。历任徐州、宣化、东营、兖州、木原等镇。道光元年,擢黄州提督。寻调广东陆路提督。八年,入都,召对三次,钦赐克什。其在官,多惠政。如仕黔时,捐廉生息为公费,设义学,课兵丁子弟,军民为建生祠于武担山。去黔之日,焚香送者趾相属。十九年己亥,重宴鹰扬。

子四。长汝梅,以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

弟国庆,字沐园。乾隆己亥武会元,亦以一甲一名进士授头等侍卫。昆弟巍科,江南艳称之。嘉庆元年,擢福建邵武营参将。时海疆不靖,征剿有功,提升浙江嘉兴协镇,署衢州总兵。岁饥,捐廉赈济。旋授贵州安义镇总兵。调补山西大同挂印总兵。道光八年,新疆蠢动,带兵进剿奏捷,记名以提督用。年六十五,卒于大同官署。

(续修泰州志)

王征

王征,先世歙人,入仪征籍。由贡生授庐江教谕,预修江南通志。升贵州铜仁令。至数日,平峒苗狱百余件。红苗肆逆,三省会剿,转饷不匮,士民得安堵。历任七年,卒于官。铜人祀诸名宦。

(扬州府志录节略)

宫秉鉴

宫秉鉴,字宝塘,泰州人。乾隆五十三年顺天举人。知广东连山县,署琼州府同知。琼州四面巨洋,洋盗出没,久为民患。秉鉴募民数千人,时加训练,教以水战法,往来巡哨,剿捕殆尽。权崖州时,昭雪武生某冤,崖民至今称之。后以解饷四川,次云阳,遘疾卒。

(续纂扬州府志录州志)

黄  洙

黄洙,字依宣,甘泉人。中乾隆五十三年举人,五十五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居京师,不乐事权贵。归,主如泉、雉水书院讲席。嘉庆初,改官知县,历官山东清平、泗水、阳谷、肥城、章丘诸县,均有惠政,大吏重之。后官汶上县,值白莲教匪作乱,邻邑皆陷,洙独婴城固守,请援兵至,城赖以完。逾年,以劳卒于官。著有四书经注考证、澹人诗文集,藏于家。

(续纂扬州府志录行状)

猜你喜欢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范晔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李延寿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赵尔巽
  第一百十二回 领事官袒凶调舰队 特别区归附进呈文·蔡东藩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二百五十三 曹(兆页)奏陈知州王承勋控案由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纪昀
  七八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违碍书籍并请展限一年及查察剧本情形折·佚名
  卷十·司马迁
  始建王刘禧传·沈约
  晋平剌王刘休祐传·李延寿
  达奚武传·李延寿
  耶律题子传·脱脱
  卷八·乾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友古词 全文·蔡伸

      一剪梅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嫋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一剪梅  高宴华堂夜向阑。急管飞霜,羯鼓声乾

  • 高克礼·隋树森

    高克礼,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省)人,一作济南(今属山东省)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县尹,至正八年(一三四八)任庆元(今属浙江省)理官。治政以清净为务,不为苛刻,以简淡自处。与乔吉、萨都刺、杨维桢交游, 年辈

  • 丁卷·梁启超

    国朝词〈贺新郎〉 万事催华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梅村固知自爱者。〈疏影〉 空庭雨积体物入微,碧山却步。

  • 周序·佚名

    周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风晨雨夕之间,时而镗镗鼓喧、时而虺虺雷轰、时而千鼎共沸、时而万马奔腾惊心动魄者,海音也。静渌渟渊,波纹不起;迭浪飞涛,忽焉以兴。其叱咤之生耶?其刺船之移我情耶?颓波欲东,中流有赖;其以之为发聋振聩

  • 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脱脱

        李显忠 杨存中 郭浩 杨政   李显忠,绥德军青涧人也。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由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初,其母当产,数日不能免,有僧过门曰:"所孕乃奇男子,当以剑、矢置母旁,即生。"已而果生显忠,立于蓐,咸

  • 卷一百九十七·毕沅

      ◎元纪十五 ∷起上章掩茂正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二年。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   至大三年年   春,正月,癸未,省中书官吏,自客省使而下一百八十一员。   李孟入见于玉德殿,帝指孟谓宰执大臣曰:“此皇祖妣命为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四年九月庚子朔滁濠镇抚使刘纲言本军阙食事属危急诏建康府赐米二千斛仍毋得渡江时纲已率所部自采石济江屯于溧阳其徒乏食往往抄掠以自给辛丑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兼知池州吕颐浩请兵五万人分屯建康等处内

  • 第四十八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蔡东藩

      却说河北群盗,一体荡平,免不得又要酬庸。陆完、彭泽,俱得加封太子少保,仇钺竟封咸宁侯,内阁李东阳、杨廷和、梁储、费宏俱得加荫一子,连谷大用弟大宽也得封高平伯。还有太监陆殪内掌神枪营,说他督械有功,贻封弟永得为镇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艺文略 【七】 文类第十二上 【楚辞 别集】○文类第十二上 (臣)等谨案郑志文类自楚辞别集总集之外诗赋赞颂箴铭之类俱各自为目考宋元以来名家专集杂见诸体未便分析今并收入 别集总集二门其余如制诰表章四六之属闲有自

  • 论语纂笺卷二·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八佾第三凡二十六章通前篇末二章皆论礼乐之事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音逸】季氏鲁大夫季孙氏也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毎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毎佾八人未详孰是【左隐公五

  • 三礼图卷二·刘绩

    明 刘绩 撰 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大朝觐大享射凡封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郑曰纷如绶有文而狭者缫席削蒲蒻展之编以五采若今合欢矣画谓云气也次席

  • 卷十四·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四宋 王昭禹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治直吏反】【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使之懋迁有无阜通货贿者莫大于市然利之所在民所竞趋茍无官以司之则智诈愚勇陵弱攘夺诞慢决性命之情以争无所

  • 因缘品第一·佚名

    今粗颁宣法,慈心专听受。佛众经要义,圣师之言辞。传佛之典籍,最利益於世。受者蒙大庆,润及一切生。普一切诸佛,仙圣明王智。慈心称名者,获福不可量。今故演吉祥,忧苦永灭亡。所至之方域,莫不得安隐。捡情专守心,各各静意听。其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初转法轮。度五苾刍已。将诸苾刍往嚩啰迦河岸。游止暂住。时波罗奈国中有俱梨迦长者子。名曰耶舍。家中巨富广有财宝。母氏眷属皆国中豪族。多畜奴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五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如诸菩萨摩诃萨已下至辞退而去。有十六行经。约分为四门。一明推德于前。二示善知识方所及国土。三举善知识名号。四善财敬恋善友流泪辞去 第一推德于前者。明解脱长者推德于前位善知识有十种殊胜。劝

  •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法藏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夫真心寥廓。绝言象于筌蹄。冲漠希夷。亡境智于能所。非生非灭。四相之所不迁。无去无来。三际莫之能易。但以无住为性。随派分岐。逐迷悟而升沈。任因缘而起灭。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

  • 卷之二·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乙巳季春望旦丰主源忠真大檀越暨明洞上座请师进寺至三门云大道兴方便立从信入者永无退失有超方便的一任丹霄独步。世尊拈香云一尘一佛国一花

  • 花烛闲谈·于鬯

    笔记。清人于鬯(1854—1910)撰。一卷。鬯字醴尊,号香农。南汇(今属上海)人。曾举秀才,拔萃科,终生未仕。勤于撰述,著作颇多。是书为光绪间作者婚时所作,一夕即成,几万余字。内容专载古今婚俗礼仪,旁征博引,考证明晰。其论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