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名宦 八
太 仓 州
宋
高衍孙
高衍孙,字元长,四明人。嘉定初置县,由昆山令调任。衍孙以民多逋税,白台府免之。时方草创,凡廨舍、学宫、仓廪、坛璇、驿递、门关、城隍、坊巷,靡不周饬。致仕后,民不忍其去,固留之,子孙遂家焉。
(宝山县志)
元
月里海牙
月里海牙,蒙古人。皇庆间崇明州达噜噶齐。时两淮运使签州民为灶丁,月里海牙勿听。运司督之再三,终坚持不可,事遂寝。岁旱,出舍宝庆观斋宿祷雨,妻死,不归视含殓,谓家人 曰:天不雨,我且无用生,况妻子乎?甘雨随至,时以为诚感所致。
(嘉庆一统志)
任 立
任立,太原人。授嘉定知州。释冤狱四十九人。岁棂,全活饥民六千余户。
(嘉庆一统志)
董博霄
董博霄,字孟起,藁城人。性耿介刚明。至正十三年,海贼侵太仓,立水军都万户府镇之,博霄由浙江行省参政任副万户事。时方国珍引兰秀山贼来侵,博霄督战舰御之。获数百人,枭首刘家港及平泾山,是后,贼不敢犯。
(太仓直隶州志)
明
张 率
张率,字孟循,临川人。吴元年来知州事。上海豪民钱鹤皋为张士诚余党,遣其徒袭嘉定。率被执,不屈,系松江狱。鹤皋平,率诣军门曰:弄兵自松江耳,嘉定未尝叛也,请以余生丐数十万命。乃还缚松江叛人数辈,而为檄告州人无恐。时俞平章屯兵太仓,闻嘉定失守,领兵来援。率固请还兵,合境安堵。明年,提刑使者诬以罪,率置对,慷慨不屈。罢去,民哭送之。
率雅负诗名,有张嘉定集。初,率在松江狱,贼胁以刃,有集仙宫道士杨仁实,字一溪,素负气谊,奔救之,得免。
(太仓州志)
祖 述
祖述,字尚贤,昌黎人。宣德中,以福建参政左迁知嘉定。邑田数啮于海,赋无所出,上疏蠲之。又岁办粮艘,民力不支,多窜徙,奏上皆罢之。境内水道久淤,禾比不登,次第疏浚,水旱赖以无虑。
(宝山县志)
王 术
王术,字田仁,慈溪人。成化五年进士。为治先教化,勤于簿书,经画具有程法。县故有荒田千顷,赋无所出,责赔里胥。术设法招徕,及劝相有力之家,计亩开垦,不足者给牛种助之。流亡渐复,岁赋以免。其催科,首制清田法,尤为便民。其法,每一甲十户,以粮数多寡为前后,首限完四分,次限末限各完三分。惟大户顽者听比,小户、中户则否。又筑海岸万丈,遍浚河渠。有捕率诬冤家为盗,逮系甚众,术疑之,故寝其狱,竟得真盗,所诬尽释。擢监察御史。
(太仓直隶州志)
倪宗正
倪宗正,余姚人。正德中,由翰林出知太仓州。岁大水,赈活甚众。复条陈地方利弊六事于朝,凡兴水利,均田税,数十年皆用其策。
(嘉庆一统志)
胡士容
胡士容,广济人。知嘉定县。捕豪恶吏民数十人置之法,人情大快。娄江石塘久而倾圮,士容多方拮据,树以坚木,瓮以大石,为塘四十里,直达昆山。
(嘉庆一统志)
王重贤
王重贤,字子尚,交河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由御史出知嘉定。为人沈静,不轻更置,而条理井然。丁忧,服阕,官户部主事。尚书荐其才,被命清理江南宿逋。上疏力言吴民凋敝,方当蠲贷,岂宜更竭民力?忤旨,左调,终按察使司佥事。
(太仓州志)
张守直
张守直,字时举,遵化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初至,值岁祲,亟请发帑赈民。狱讼无留滞。凡学校、水利、沙田、盐课,一切具举。邑故有粮长收头,充役者家辄破,守直首罢之。余如库子、里长、近直、市直供亿,裁省殆尽。升吏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邑人为立景节亭。
(宝山县志)
唐一岑
唐一岑,字惟高,临桂人。嘉靖二十九年以举人任崇明县。先是,县治东北隅海,尹辄卜迁平洋沙,未果,一岑至,筑土城迁焉。御史周如斗请帑四隅甃砖,未就,而次年倭寇突犯,攻东南水门,时城新筑未坚,四面环海,远汛皆按兵观望。一岑亲率军民御贼,斩获甚众,贼遁去。武弁高千户者多不法,与一岑不相能,托募义勇备倭,悉招无赖不逞之徒隶麾下,密诣倭为向导,攻东北栅,烟火烛天,埤毁援绝。一岑方率士民固守,倭已入城,遂率众巷战。身被数创,战益力。手刃二倭,创重而死,于是生员顾国、樊旗等领民兵奋臂呼曰:唐公为我民死,不杀贼,何以报唐公!相与戮力死斗,倭歼焉。兵备道熊桴坐高失机,廉通倭巨逆八十余人,皆弃市,而上一岑死节事于朝。敕赠光禄寺寺丞,建祠祀之,赐额愍忠。
(太仓州志)
熊 桴
熊桴,字元乘,武昌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知州事。三十二年,倭突入刘家港,掠州四境,寻薄城。桴昼夜乘城守。适御史蔡克廉至,倭乃去。复奉台檄,出入兵间,多军功。当倭掠时,掘地夷灶,村镇几无人。倭退,桴百方抚循。复苦旱,请于御史周如斗,疏免一岁税粮,孑遗始全活。以功升苏松兵备道。
(太仓州志)
孙裔兴
孙裔兴,南海人。嘉靖中知崇明县。疏浚各沙河,溉田万顷,积岁硗卤尽为膏腴,民咸德之。
(嘉庆一统志)
张世昌
张世昌,新野人。万历中知崇明县。民、灶争讼,世昌以法持平,无敢哗者。筑海堤七十余里,捍田万余顷。
(嘉庆一统志)
王廷举
王廷举,字心轩,婺源人。万历元年举人。性狷洁,以实行与诸生相砥砺。邑令熊密重之,数咨以政。人因其与令昵,将有所请托,及见其颜色,辄惭沮而退。升国子助教,历博士监丞,南京户部主事、郎中。考满,贫不能具装,致仕归。
(宝山县志)
丁永祚
丁永祚,号建白,南昌人。万历十七年副榜,授福清知县,升太仓知州。岁旱、潦,永祚疏布徒跣烈日泥涂中,雨、旸立应。羽书急催科,令民无恐,我以官争之。民不忍逋,赋亦办给。定役下里,孤嫠至举案与争。用物给平直,牙户不知官估。先后七年。丁忧去。
(太仓州志)
陈如松
陈如松,字白南,同安人。举人,天启二年由萧山知县升知州。性落拓,绝一切尺幅。然负高才,有强力,事无剧易,五官并给。治大讼,呼两造摇手:何苦冤结?我为若解之。小讼,开两手作势 曰:多事!逐去。州例,官放衙,管库吏治具以进,如松叱去。谒台司候久,出袖中钱市粝食以食。即台司至,供帐简脱,诘责亦不动也。尝试童子卷千余,一日夜,榜发,有诉遗斥者,如松问姓名,即诵其疵句,惊相匿去。书法名家,人乞书,就判案应之。后以忤上官意,拂衣去。
(太仓州志)
刘士斗
刘士斗,字瞻父,南海人。崇祯四年进士,知州事。读书知大体,常时不取一官下物。值生子,市吴绸四尺,人以为异。心慈厚,坐堂上,村妇子皆得至其前。嫉恶最严,以次锄奸猾四、五辈。下车时,衙役衣鲜衣,乘肩舆,其役身宦家者益横,士斗皆绳以法。豪凌良弱,立逮治。他邑枉滞,多乞台司赴太仓讯办。仿前知州赵长单法,邑赋以清。朔望集子弟,甲乙文艺,子弟咸劝。
六年冬,署昆山。适漕卒恣暴,民哗,忌者以闻,左调去。两邑士民号呼负砖石填城门。适巡盐御史行部,群诉且泣。御史特疏辨留,不得,扁舟夜出境。后任成都推官。
十七年,擢建昌兵备佥事。未行,张献忠陷城,被杀。妾张氏,幼子晋,积薪阖署自焚,二十余人同殉义。清初,赐谥烈愍。
(太仓州志)
文祖尧
文祖尧,字心传,呈贡人。以明经授名山训导。崇祯六年,升太仓学正。时师道坏,学宫圮,师弟子视若路人。祖尧至,葺文庙,修尊经阁,整祭器,颁诸生儒学日程。书善过,月朔集明伦堂,考其进退,谆谆以圣贤之道相劝勉。
鼎革后,弃官寓僧舍间,以青乌术自给,州人皆知滇南先生为古君子。久之,南归,道卒。门人私谥贞道先生,即故寓为祠日:思贤庐。后建祠学宫左,废,今祠南园。
(太仓州志)
李玉森
李玉森,字木公,高要人。贡生,崇祯时为嘉定丞。甫至,谒巡按御史于行台,长跪不称大人。巡按怒,玉森极论大人名美,而实未易践,世俗不典之称,非礼所宜。巡按哂而容之。尝摄县事,大得民誉。后以兵略改官将军,驻军岭表。所学邃于易、诗二经,书、画俱可观。
(宝山县志)
清
李作楹
李作楹,字辛木,孝感人。崇桢三年举人,知州事。鼎革时,海氛屡警,苦供亿。作楹储侍粮草,兵过境而民不为扰。时新令未颁,赋役纷杂,讼狱滋兴。作楹剪奸抉弊,综理无滞,众心折服。又以其余,衡文拔士,奖励诸生。迁江西建昌同知,祀遗惠祠。
(太仓直隶州志)
闵有义
闵有义,字感人。顺治二年,新政初下,乡民未尽晓,有义时为典史,遍诣村落,委曲谕之,申报如令。明年,大盗越狱、劫库、燕官廨,巡抚王国宝将发兵剿戮,有义叩头出血,言事由盗贼,官斯土者不谨之罪,民实无辜。乃已,邑赖以全。四年,卒于官,旅殡南城。乾隆间入祀名宦。
(宝山县志)
白登明
白登明,字林九,奉天人。由柘城知县,升授知州。甫下车,立四禁:一衙毒,一地棍,一赌博,一奸淫。浃旬试诸生,令于卷尾陈利弊,以次摘发无遗。时大蠹五、六人盘踞州境,构陷良善,人不自保,复邀结抚按衙门,操官吏短长,莫敢诘。登明先后计擒之,杖毙道衢。又奸人专以假盗、假命,或群摭阴事,思兴大狱,鞫讯得实,必立毙之。割断若神,伺察词色,片言摘发,无不奇中。邻境有冤狱,请上官付州质审。尤以德教民,立讲院,举同善会,赈孤贫、旌孝义无虚日。催科自正供外,毫无羡余。州民之以条丁钱自封投柜,自登明始。冈身高仰,水利壅塞,登明用销圩法,先浚朱泾,继浚刘河六十里。不两月工竣,实为东南七都水利。会以逋赋劾去,士民祖道阗咽。乡、城皆立祠,今祀名宦祠。
(太仓直隶州志)
潘师质
潘师质,字敏慎,宜春人。莅任不携眷属,官舍萧然,日食粗粝。时邑蠹导卫弁为奸,索额外加漕耗若干,师质置不应。会民有愤,击毙其为首者,总督劾师质,下按察使,胥弁窘辱之。自投秦淮河死。有书系臂,极言加耗之害。民闻言,无不感泣。已而,御史交章论加耗病民,遂得查减。乾隆间入祀名宦。
(宝山县志)
陆陇其
陆陇其,字稼书,平湖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四年莅任嘉定。俗尚侈靡,下令禁饬,示以品制。其为政务,以至情相感动。市镇少年朋聚,以拳勇为事,廉其尤者,责而械于门。出入戒谕,察其情色,果悔,即释之。役隶向以千计,后稍稍易业去。催科立甘限法,应输者自限逾若干届,不用杖而输者麇至。性淡泊,一介不取,食米俱自牛湖载来。署中隙地种疏,婢妪治织纴。每公事出,父老夹道看清官。上官嫌其迂缓,以讳盗劾去之。邑民填塞街道,赴巡抚声其冤,乞留,不得。去之日,送者数万人。士人以诗文志之,名公归集。
再起,官御史,复以直言罢。著有困勉录、三鱼堂集等书,尤有功后学。崇祀名宦。雍正二年,奉旨从祀文庙。乾隆元年,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追谥清献。
(宝山县志)
王 枟
王枟,字文重,黄平州人。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有文名,任嘉定。励志法陆陇其。绝苞苴,除坍赋,葺学校,立黄淳耀祠,修复思贤祀典。岁余以忧去。起补江西上高县。
(太仓直隶州志)
陶士偰
陶士偰,字伦宰,宁乡人。雍正元年进士,以庶吉士授知县。时镇洋新立,士偰至,规模多所刨定。为治静正,一时安之。在任四年,以罣误去。后开复,升广西太平知府。
(太仓州志)
唐尊尧
唐尊尧,字际虞,龙里人。康熙四十年举人,雍正七年知县事(镇洋)。性强敏,善折狱,部民一见,即识其人,吏不能欺。十年,海滥,漂没田庐,溺死三万余人。尊尧躬至海上,殓埋之。灾民汹汹,不及上请,急出俸市粟食之。有桀骜者藉众恣肆,阴识其魁,痛扶之,众乃定。嘉定民入境众掠,亲自逐捕,遂散去。任五年,劾去,士民思之。
(太仓直隶州志)
江之炜
江之炜,字葵峰,晋江人。举人,雍正十一年由嘉定知县升任。州故无当铺,时被鼻祖,贫民缓急不便。之炜招苏郡大铺,分开州境,民至今赖之。州之田赋,旧设图书、册书、里书、区书,催科则有里差、地差、坐差诸名目,民苦其扰。之炜勒碑永革,并檄四邑通行之。每朔望,必课诸生于尊经阁下,手定甲乙,一时有人伦之鉴。乾隆五年,以事劾去。
(太仓州志)
胡仁济
胡仁济,号省斋,山阴人。大兴籍贡生,由江都令调宝山。时县初建,诸凡草创,仁济下车,修城池,筑土塘,建仓廒、桥梁,及武庙、鼓楼,次第修举。在任八年,洁已爱民。先是,邑岁屡棂,自仁济莅任迄其去,无水旱灾,强暴绝迹。男女得安耕织,市鲜游惰,渐以富庶。乾隆五年,以县治逼近海洋,议筑护城石塘,力请具题发帑,建造自吴淞炮台至车家园一千三百丈,悉力经理。工未竣,以被劾罢。官橐萧然,侨居城外,父老争馈薪米以给朝夕。阅三载,工成,始促装归。士民攀留不得,乃塑像立祠以事之。后遇风涛,舁像海塘祈祷,辄应。手书劝民十则,至今传诵。嘉庆十一年,奉旨崇祀名宦祠。同治元年,粤逆东窜,以神灵默佑,克保危城,加封显应伯。
(宝山县志)
蔡长沄
蔡长沄,字巨源,漳浦人。以官生考试京畿知县。(职官表作优贡生)乾隆九年,由无锡知县升任太仓州。父礼部侍郎世远,为理学名臣。长法本家学,施之政事,勤恤民隐,廉正自持。时州境有民妇王徐氏,以邪教煽众,其党蔓延。事觉,捕之,诛其首,余置不问。性侃直,不少依附。升松江知府。(职官表作江宁府)后仕至刑部侍郎。
(太仓州志)
赵 酉
赵酉,字文山,秦州人。以选贡生来知县事。邑分自嘉定,规模草创,前令胡仁济,次第修举,犹未具备。酉莅任后,知民力瘠弱,土风僻陋,一以教养为己任。先后建庙学,辑县志,行乡饮,筑土堤,勤水利,设养济院,而民以大和。乾隆十二年,海潮为灾,发赈以济贫民。协浚刘河,以宝山不沾水利,力请于上官,宝山当其一,嘉定当其二,定议勒石,民力以纾。十三年,升太仓知州,旋擢苏州知府。
(宝山县志)
洪 基
洪基,字莲川,稷人其号也,山阳人。以岁贡生选任宝山训导。时庙学未建,士之励学行者,靡所程式。基学问淹博,勤于课士,甫至,即遣人持启约诸生为文会,兼勖以立品。知县赵酉,创建学宫,基实赞其成。复与知县田联芳捐建黄、陆二公祠于杨行镇,春秋致祭。称师表者,必以基为首推焉。在任几二十年,升吴江教谕。
(宝山县志)
冷时松
冷时松,字茂公,临桂人。雍正八年进士,乾隆十年任县事。性廉介明察,杜绝苞苴请托,吏胥不得夤缘为奸。二十二年秋,潮灾,时松亲历沿海乡镇,便宜发粟设赈,灾黎始得存活。刘河杨林,潮汐易淤,时松以时深浚,民不劳而事集。又创建娄东书院,邑人闻风捐助田亩,以资膏火。规制粗就,旋调常熟县去。
(镇洋县志)
于中行
于中行,字鲁瞻,掖县人。乾隆十一年,以进士特简莅崇(崇明县)。绝苞苴,屏请托,四境肃然。明年秋,海潮灾,躬历勘视以闻。巡抚为之飞章请赈,且檄阳湖县令黄建中至县协办。建中素称干练,中行与和衷商榷,部署悉当。自秋至夏,民困以苏。方中行之初至,未数月,邑人为颂曰:于青天,不爱钱。至是,帑费几及百万。吏胥思染指,中行谓建中曰:从古朝廷非无蠲恤之典,而恩膏不能下逮者,皆有司罪耳。且使我两人稍有不肖心,吏胥遂得缘以作奸。今与若辈约,敢有侵民粒米者,当剜肉以偿之!行道闻之,皆感泣。十三年,有麦,岁稍稔。乃新文庙,整书院,置膏火田,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寻丁艰去,邑人立去思碑,兼歌诗以颂其德。
(太仓直隶州志)
宋楚望
宋楚望,字荆川,当阳人。进士,乾隆十七年由扬州府同知调太仓。初下车,咨访民瘼,沿海屡被潮患,请借帑筑塘捍御。南自宝山,北至常熟支塘界,绵亘五十里。事竣,著海塘纪要一书,于善后事宜,尤极周悉。捕役豢贼,每窃盗案发,过限期不获,即禁系其妻孥。役惧,盗风寝息。岁除,单骑赴回乡,给鳏寡老疾之无告者。在任二年,擢常州府。送者绘双旌图以赠焉。
(太仓州志)
李长青
李长青,字松村,黄冈人。乾隆十三年进士。为政悖崇文教,尤轸恤贫民。听讼无成心,有一人而涉两案者,此责其曲,彼断其直,民服其至公。性伉直,炮台工竣,巡道某驻塘收工,横索不遂,面谯诃之,长青正辞不屈。于塘外筑双桩夹坝,捍卫石堤。建节烈祠,表扬风化。某氏墓翁仲为祟,令断其首,怪遂绝。(事见去思吟)其他政绩颇多。嗣获邻境巨盗。以卓异升苏州同知。绅士作诗送之,名去思吟。(邑人浦翔春梓以行世)寻擢陕西同知、知府。嘉庆九年,呈请入祀名宦,部议以子钧简现任九卿,暂行扣除,十年,奉旨入祀。
(宝山县志)
赖 晋
赖晋,字锡蕃,广昌人。进士,乾隆二十二年由安东调镇洋。邑境故有洼地芦课,因开浚刘河,并建军工船厂,挖占芦田,荡涂地少于前,乾隆初,两次清丈案内题请豁免,户部以无年月可核照旧征收。晋莅任,力请大吏题咨者四,中经部驳者三,卒邀恩旨永远豁免,至今民德之。
(镇洋县志)
赵廷健 秦廷堃
赵廷健,字乾若,富平人。乙丑进士,乾隆二十四年任崇明县。公廉勤敏,治大有声。崇邑时有潮患,廷健筑海岸,自十滧东三沙至蒲沙套百余里,防秋汛之泛溢,拒斥卤之内侵。重建瀛洲书院,置膏火田,延名公主讲,文教斐然。增辑县志,文献赖有考证。
后秦廷堃,号复生,汉军镶黄旗举人。由苏州海防同知迁知州。性豪直,赏罚严明。时州民某有佃为仇所毙,佃属诬之,邑令不察,漫加刑鞠,谳已定。值廷堃引见回,廉得实,竟雪其冤,而正凶亦不漏网。士民颂之。升绍兴府。
(太仓直隶州志)
冯圣世
冯圣世,字畴九,汉军镶黄旗举人。乾隆四十三年补镇洋县。性慈善,听讼务宽平,爱民重士。邑滨海,筑塘以御潮患,圣世随时修葺,塘工以固。阅兵台前石塘最险要,圣世筑为神卦形以镇之,自后潮无冲突。四十六年夏,飓风陡作,近海皆被淹没,死者无算,圣世出资掩埋。被灾田亩,详请缓征,民皆戴之。年七十余,卒于任。
(镇洋县志)
杨可春
杨可春,字问渠,长清人。由举人知嘉定,以廉能称,调任宝山。时前宰以重敛被劾去,可春至,首轻粮价,悉除浮勒,岁省民钱十余万。(额征银一钱,收制钱一百三十文,余如盐典,杂税陋规尽革)尤尊礼士子,加意寒唆,择有学行者,优给膏火资,士无失所。吏治明察,恩而有威。访知不法者,著姓氏榜之公堂。有犯者绳以法,系堂之两旁,人给纺车一部,出入必视其色,果愧悔则释之。公余微服出,察书吏邪正,问民生疾苦。有持牒来者,面受其词,立判是非,狱无留滞。时石塘外江豚鼓浪为害,作文祭之,患遂绝。前令胡仁济孙礼焯来,依其祖祠中,延为义塾师,厚给修脯,令奉仁济祀。两载,以忧去,士林歌诗颂之。后官云南广南知府。
(宝山县志)
田 钧
田钧,字若谷,山东人。由举人知镇洋县,有能声,调任宝山。初至,粮浮价,积三年,省民钱数十余万。时海盗蔡牵欲犯吴松口,文武大吏驻节海上,羽书络绎,钧措画裕如。练乡勇,备器械,制炮位,筹粮饷,招集豪士,讲求守御克敌计。次年,逆复入口,知有备,不敢窥。事平,则投戈讲艺。邑无书院,特延山长,课士明伦堂,识拔皆知名士。公余手不释卷,如老诸生。在任十载,以忧去,贫不能治装,称贷而归。服除,改官关中,后迁广西河池州。
(宝山县志)
周虎拜
周虎拜,山东人。由进士任福建浦城县,有抗直声。嘉庆十八年调宝山。尝乘驴周视县境,土民良楷,风俗美恶,无不知。每夜出微行,见室庐有灯火,屏息潜听。或闻妇女纺织声,及儿童诵读声,则欣然悦。坊市夜无行人,酗酒、斗殴、赌博、奸盗之迹顿息,乡镇亦惴然畏若神明。尝涂遇一老妪,牵衣缕述其子不孝事。越日,呼子至,训而斥之。有与邻争地者求勘,谕曰:尔地若此,彼地若斯,其东西南北四址又若是,昨已亲阅,何以勘为?争者咸帖然服。其明察多类此。未半载,以忧去。
(宝山县志)
赵 曾
赵曾,字北岚,莱阳人。举人,嘉庆二十年摄邑篆。性端严,明吏治,疾恶如仇,矜全名节。有抢醮者,得实,严治以法,械系之,使周游境内,强暴绝迹。捐廉三千金,采木石修筑塘外坦坡数百丈。未及半载,解任,留工两月,躬亲督率,塘得巩固,事竣始去。士人赋诗颂之。
(宝山县志)
毛正坦
毛正坦,字循斋,麻城人。道光十五年秋,飓风大作,海塘冲决。正坦援例请帑,格于议,总督陶澍、巡抚林则徐,饬令地方筹办。正坦邀集绅富,劝谕多方,首捐廉俸以为倡,悉心区画,克济大工。余如天后宫、海神庙及随塘河,亦以次修浚。居恒讲求吏治,恩威交济。尝大书榜于公门云:士农工商,尔等各安本分;是非曲直,我终不昧良心。前后凡八载,政绩颇著,邑人歌诗介寿,训导张肇辰序之,题日淞阳豳雅。十九年,升太湖同知。
(宝山县志)
曹锡
曹锡,字晴湖,汲县人。道光二十三年任典史。咸丰三年,土匪滋事,勾结青浦巨魁为乱。八月初七日,城陷,知县金衍照逸,锡奉母在署。贼至,语贼杀己而舍其母。贼义之,并拽之出。旋集兵民,于二十一日克复县城。历署主簿,专办团防。十年,以县丞擢知县事。时粤匪东窜,郡县相继失守。十一月,贼悉锐攻城,锡督率兵登城,贼知有备,解围遁。同治元年,贼再犯,以西兵击却之。贼平,筹办善后事宜,悉心区画。四年,以老病乞休,回籍卒。
(宝山县志)
王鸿训
王鸿训,字子蕃,井研人。道光癸卯举人,同治初任山阳令。总督曾国藩特器重之,念宝山为海疆要地,题请以鸿训任县事。十年莅任,即访问邑中利弊,务得其细。是秋,海塘为风潮冲坏数千丈,石塘亦多刷损。鸿训以工费甚巨,地方瘠薄,独力不支,详请大吏援华亭塘工例,饬各州县摊捐,按亩带征。大工克举,民不为病。邑遇浚河,蠹役横索诸费,积弊难返,鸿训首革之,不假役手。尤留心士习,有不守卧碑者,严加惩责,不稍宽假。甫一载,卒于任。
(宝山县志)
蒯德模
蒯德模,字子范,合肥人。诸生,以军功保举至直隶州知州。同治七年冬,来署州事。时盐枭横甚,未履任,微行至海上,获其魁,置诸法,群枭悚息,不敢逞。既下车,修举废坠,疏浚河渠,日不暇给。缉获上海私铸凌泰,平反宝山瞿鉴泉狱,人尤服其明察。性坦直,勇于任事。常带笠策骑,不携慊从,周历城乡,问民疾苦。有游惰者,立惩之,无赖为之敛迹。曩例冬漕开征,由苏粮道发给漕斛,有司官往往斛面浮收,至三四升不等,州民苦之。德模令粮户自行执概,悉除前弊,并泐石永禁。镇洋县亦一律遵办,至今诵遗惠焉。后调镇江府去。
(太仓州志)
吴承潞
吴承潞,字广庵,归安人。同治乙丑进士,改直隶州知州。九年,来知州事。政尚宁静,催科不扰,而民皆乐输。理狱讼不事鞭扑,卒成信谳。书院课士,亲自校阅,拔其尤奖励之。大比之年,集邑中之秀者,结社会文,诱掖不倦,文风以振。州产木棉,不谙蚕桑事,承潞捐购桑枝,设局饬民领种,并教以饲蚕缫茧之法。州有弊俗,市井无赖,设博具于茶寮以诱乡人。承潞初下车,即申厉禁。一日,巡行至璜泾镇,有作摴蒲戏者,杂稠人中,得间获一子去,人知为州尹也,惧罪遁。四乡闻之,终其任无敢犯禁者,实未尝惩一人也。去之日,士民感且泣,走而送者,途为之塞。历官至苏州按察使。卒于任。
(太仓州志)
通 州
后周
边 珝
边珝,华州郑人。显德二年,以职方员外郎出知通州。岁鬻盐于狼山等处,增课万余石。设州置守自翊始。
(清嘉庆一统志)
宋
钱 冶
钱冶,字良范。进士,知如皋。民不农桑,以盐为业,冶曰:使民足以衣食,盐犹农也。悉求盐利害,为条目,盐骤增积至四十五万石。居官恬淡,不希进。迁判宣州,未行,卒。
(通州直隶州志)
曾易占
曾易占,字不疑。鞏之父。知如皋。岁大饥,请于郡,得越海转粟,所活数万人。明年,少稔,郡赋民如常,占不肯听。岁尽,又立孔子庙,讽如皋人兴于学。
(通州直隶州志)
王 随
王随,字子正,河南人。进士,历官给事中,知杭州,降调通州。患州学者少,徙孔子庙,广斋舍。州人喜,悉遣子弟就学。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通州直隶州志,参江南通志)
胡安国
胡安国,字康侯。崇安人。靖康中,为耿南仲、何桌所恶,以安国素苦足疾,海门地卑湿,遂除右文殿修撰知通州。履任,事无大小,见义必为,民咸说。会金兵寇都城,子寅为郎,在城中,或忧之。安国愀然曰:主上在重围中,臣子恨效死无路,敢爱子乎?高宗即位,召为给事中。
(通州直隶州志)
马 尚
马尚,建炎初知泰兴。廉仁字民,修城增埤,不扰而事集。以最判通州。
(通州直隶州志)
乔行简 朱彦
乔行简,字寿朋,东阳人。进士,历官知通州。条上便民事。州有试廨,在壮武营前,守蒋雝建也,简嫌其湫隘,移之西。嘉禧二年,郡士得第者五,简实押敕。
故事,州取解三人。朱彦谪知通,缮学广生徒。政和二年,士贡京师皆上舍选,守及校官转一官,广道解额为十。士论两荣之。
(通州直隶州志)
王 爚
王爚,字仲潜,新昌人。进士,知泰兴。李全寇扬州,募孙益等环雉堞拒守。金兵至,益等战殁,城获全,语在益传。爚为人清修刚劲,人乐用命。官至平章军国重事。
(通州直隶州志)
姜 才
姜才,濠州人。为通州副都统。元兵攻扬州,才为三迭阵战于三里沟,有功。又与战扬子江,流矢贯才肩,才拔矢,挥刀而前,所向辟易。宋亡,瀛国公至瓜洲,才与李庭芝誓将士出夺之。以四万人夜捣瓜洲,战三时,众拥瀛国公避去。元将阿尔珠招之降,才曰:吾甘死,岂作降将军耶?与庭芝东至泰州。阿尔珠兵追及,才疽发肋不能战,都统曹安国执以献。阿尔珠爱其忠勇,欲降而用之。才肆为谩言,阿尔珠怒,剐之扬州。
(嘉庆一统志)
元
张宏纲
张宏纲,字宪臣,东安人。从父禧累战有功,袭万户,为江阴水军招讨使,移镇通州。在州二十年,练军抚民,号令严肃。听决之下,鞭扑不施。喜读书,内外矜式。从征八百媳妇,战没,赠齐郡公。
(适州直录州志)
明
郑 重
郑重,字本宏,慈溪人。进士,知通州。恺悌君子也。兴水利,尤加意学校,广斋舍,生徒便之。迁刑部员外郎。
(通州直隶州志)
蔡 暹
蔡暹,零陵人。进士,成化间知泰兴县。政洽民隐,邑南滨大江,每岁江水浸啮民田,遏筑堰捍御,长万六千余丈。贷他粟赈济,全活无算。
(通州志,参嘉庆一统志)
刘文宠
刘文宠,玉田人。知如皋。邑编种马额百二十有七,永乐时檄代六安寄牧,十倍其旧,沿为厉。文宠请于朝使,得除如故额。
(通州直隶州志)
王世臣
王世臣,昌邑人。进士。知如皋。莅事之明年,大水,禾尽没。请赈,亲诣村落散之。卒官,垂橐凄然。后七年,大旱、疫,都昌徐相方知如皋,青衣步祷,赍药委巷中药病者。会入觐,匹马戒涂,行色萧索,其清勤相类。
(通州直隶州志)
张承恩
张承恩,字君赐,易州人。进士,知通州,有吏才,节浮黜靡,程诸生课,讲解不倦。州有军,所讼故不入于州,承恩并听军讼,骄弁帖然。有献沙田于戚畹者,戚畹至,承恩不为礼,献者慑而止。官至苑马寺卿。
(通州直隶州志)
朱篪 姚邦才
朱篪,字守诸,山阴人。王守仁弟子。进士,知泰兴。博击豪强,邑中利害,兴革殆尽。讼无大小,片言立判,人称神明。
后四年,归安姚邦才遇事不挠,亦果于其职者。
(通州直隶州志)
曹 金
曹金,字汝砺,祥符人。进士,知通州。令行禁止,剖判无冤抑。修百废,课诸生欧阳、大小夏侯学,士民行亲迎礼,世服其务大体。
(通州直隶州志)
丰 坊
丰坊,字存礼,鄞人。以解元射策高等,主吏部事,谪同知通州。工诗古文词,淹博无俗吏态。喜诵胡氏春秋,谓通为过化地,专祠之。尤精书法,郡中珍其遗墨。
(通州直隶州志)
许希孟
许希孟,固始人。进士,知泰兴。邑赋役不均,希孟亲行畎亩,割强置匡以五等定则。仿古役法,诸徭悉均之田,著令民疑之。以裁损供馈忤上官,调密云去。民诣部泣留,不得,生祠之。画像而私祀之,又数千家。
(通州直隶州志)
包柽芳
包柽芳,嘉兴人。隆庆初为通州运判。时海潮大作,由石港至马塘,堤岸崩圮,溺死人畜无算。柽芳建议筑堤,自彭家口直接石港,萦纡十六里。凡各灶场产在堤外者俱得全,民田遂免溧没之患。
(嘉庆一统志)
清
陈秉彝
陈秉彝,字天伦,奉天人。以荫知如皋。少不知书,始至,谒者询行理,慰尘劳,瞪目不答。导之礼,亦不省。专任威,人病其猛。久之,折节读书,日有惠声。淫雨江溢,民多死,倡募设赈三月。冒襄以赈病,为祷于神。迁礼科给事中,特疏请恤。
王廷机
王廷机,字定一,岐山人。进士,知通州。有吏才,尤洞民隐。首均田赋额,及捆甲法。清沙田逃绝九百余金,唬船马夫盐斤诸冗费,裁汰几尽。尝言:政在绳吏,缓之足以枉法,急之愈足以丛奸。惟随事觉而随罚之,不待绳而自服矣。又言:士大夫异于齐民者,以廉耻之心胜也。吾历畿、赤,绅户、庠户皆免杂役,庶几稍示等威耳。论者谓近代循良,罕出机右者。
(通州直隶州志)
宋 生
宋生,固始人。举人,知泰兴。性尔雅,洞悉艰苦,政必便民。尝权通州,有黠卒侮士,诡诉于镇,生逮而置之法。镇怪之。曰:君为朝廷爱兵,吾为朝廷爱法,各行其是耳。
(通州直隶州志)
李光泗
李光泗,字泗水,荆门人。知如皋。慎鞠狱,善培士气,驭吏和而正,吏卒无敢骫法。
(通州直隶州志)
诸嘉乐 朱一慊
诸嘉乐,仁和人。进士。知泰兴。性和易而执法严,苞苴请托,不绝自杳。
朱一慊,泾人。以举人代乐,治声类一。泰中称茂宰者,辄曰诸、朱云。
(通州直隶州志)
周 焘
周焘,字听松,都匀人。附贡。知通州。日食菜茹。好微服巡察市廛,宵小为之匿迹。寒夜有无衾而叹者,裹金密掷之,署其上曰:速市衾。许氏妇贫其婿,字女他人,畀四十金,完如初。盖喜察而性祥者。
(通州直隶州志)
许仕盛
许仕盛,字士升,陕西人。总兵狼山。伟貌长髯。喜习劳,不时部兵练之江中。夜张幕宿沙上,支木为床,茵簟不御。尝日:身为武臣,惰其肢体,恐不堪事事。性惠爱,官渡税不便于民,前官王安国欲除,不果,盛尽革之。岁旱,米直昂,以余糈平粜。迁提督陕甘去。
(通州直隶州志)
谢朝恩
谢朝恩,云阳人。总兵狼山,彬雅有儒风。夷扰浙洋,总督裕廉檄守金鸡山,夷艘突至,朝恩御之。援兵不至,遂蹈海死。
(通州直隶州志)
海 州
汉
袁 安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初为县功曹,后举孝廉,除阴平(今沭阳县)长、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爱之,后官至司徒。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隋
房恭懿
房恭懿,字慎言,洛阳人。性沈深,有局量,达于从政。开皇初,卢恺奏恭懿政为天下最。上赐物百段,因谓诸州朝储集使曰:恭懿体国爱民,百姓视如父母,此乃天之赐朕,当令天下模范之,卿等宜师敩也。于是下诏曰:德州司马房恭懿,出宰百里,毗赞二藩,善政能官,标映伦伍。班条按部,实允佥属,委以方岳,声实俱美。可使持节、海州诸军事、海州刺史。未几,为何妥诬奏罢任,天下冤之。
(海州直隶州志录隋书循吏传)
唐
元 暧
元暧,字徽明,河南人。开元初,为东海令。于境内筑两堰,西南接苍梧山,东北至巨平山。外捍海潮,内潴山水,民获灌溉之利。
(海州直隶州志录寰宇记、方舆纪要,并依郁林观石刻改隋为唐)
杜令昭
杜令照,海州剌史。开元十四年,海潮暴涨,百姓漂溺,令昭于朐山东二十里筑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潮,民获其利。
(海州州志,参唐书地理志、南畿志、方舆纪要)
五代 吴
陈 宣
陈宣,海州剌史。太和二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八月,海州都指挥使王传极叛降唐,宣死之。先是,传极有威名,得士心,徐知诰征传极还江都,传极疑宣毁之,遂率麾下入斩宣,以其众五千出奔唐。(原注按五代史作刺史,通鉴及吴春秋作团练使,盖带衔也)
(海州志)
宋
祖无择
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进士高第,知海州。自庆历诏天下立学,徒文具,无择首建学宫,置生徒。郡国弦诵之化,自此始盛。无择经术宗孙复,文章宗穆修云。
(海州直隶州志节宋史本传)
刘 彝
刘彝,字执中,福州人。少从胡瑗学,瑗称其善治水。第进士,为邵武尉,调高邮簿,移朐山令。治簿书,恤孤寡,作陂池,教种艺,平赋役,抑奸猾,凡所以惠民者,无不至。邑人记其事,目曰治范。
(海州直隶州志节录宋史本传)
张叔夜
张叔夜,字稽仲,开封人。侍中耆孙也。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迁知海州。大观中为开封少尹,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历官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卤获。叔夜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士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靖康中知枢密院,从二帝金军中,不食死。谥忠文。
(海州直隶州志节录宋史本传)
元
沂 川
沂川,至元二年知沭阳县。规创县治,增修学宫,招徕流亡,教之树畜。民至今称之。
(海州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臧梦解
臧梦解,庆元人。宋末进士第。至元十三年,浙东宣慰司举梦解才兼儒吏,可试州郡。诏知海宁州。时浙东安抚副使王庆之按行,至其州,见梦解刚直廉慎,而学有渊源,自任职以来,门无私谒,官署萧然;凡有差役,皆审其贫富,而吏无预;于是民以户计者,新增七百六十有四,田以顷计者,新辟四百四十有三;桑梓榆柳,交荫境内;而政平讼减,为诸州县最。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而御史台亦以其廉能,抗章荐之。后官至湖南宣慰副使。
(海州直隶州志节元史本传)
明
郎廷珪
郎廷珪,湖广人。洪武初知赣榆县。政严明,民敬而畏之。开国之初,百度皆所创建。卒,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南畿志)
马希颜
马希颜,浙江人。知沭阳县。务德化,不尚威刑。兴利除害,六事修举。
(海州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孙 忱
孙忱,慈溪人。知沭阳县。宽济以猛,修学校,劝农桑,讼简盗息,民赖以安。
(海州直隶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陶 昺
陶昺,字文熙,南城人。由举人历知海州。以廉能称,众务具举。秩满而去,民思之。卒,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江南通志)
刘 魁
刘魁,高唐人。以进士知赣榆县。秉心公廉,政教兼举。擢监察御史。卒,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淮安府志)
王 举
王举,邹县人。以进士知赣榆县。廉明有威。擢监察御史。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盛 鹏
盛鹏,襄城人。由举人知赣榆县,正德初以治才调沭阳。均徭薄税,兴学恤民。三载考绩,擢御史。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林廷玉
林廷玉,侯官人。弘治十二年,以工科都给事中,因劾副主考程敏政场屋阅卷可疑六事,令敏政致仕,廷玉谪判海州。刚明果断,民服其公。修理学校及祠庙坛蝉,政声丕著。后累官至都御史。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录南畿志,参旧州志)
易 瓒
易瓒,肃宁人。正德间知沭阳县。时经流贼之后,政尚宽,省刑薄税,民之逋逃者悉归。居官四载,擢户科给事中。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江南通志)
王 同
王同,字一之,固始县举人。嘉靖甲辰知海州。岁荒民困,仁威并行。州原一百一十六里,同疏请改并。其略曰:
海州原额一百十六里,节年灾累,仅存三十余里。原额人户一万二千七百余户,节年逃亡,仅存三千五百余户。原额官民田地一万一千四百六十顷有奇,积年逃绝荒芜,成熟仅存一千五百余顷。今年灾伤尤重。见今夏税、秋粮、马草、农桑丝绢、户口盐钞、协济夫银、均徭里甲、备用马价、插站船头,又该银一万五千余两。民无抵准,不能存住。今一甲止仅一、二丁,一里止存三、五户,仍以一里一甲粮差,尽责见存包赔。至今全里全甲道无人户者,各项粮差亦照原额科派。以致积年拖欠,旁及均摊,攀扯句扰。上司督催未完,参官提吏,殆无虚日。杖毙淹禁,种种情苦,小民无辜包赔,逃绝粮差,鬻产倾家,市儿卖女。富者因累渐贫,贫者莫可支持,惟逃与亡而已。遗下粮差愈重,见在残民愈累,以致本州民逃殆尽,往往坐此去官。若臣复畏罪不言,将来必至无民,州事尽废。乞查本州人户,吊取军、黄二册,谕集里老逐一从公体实。计见户以并里,量丁力以科差。成熟田地,照旧科征,见今抛荒者,减免分豁。后如同奏,并为六十里。由是减岁粮、轻马价,民赖以苏。他如疏河渠,葺学宫,救荒赈贷,皆实政及民。后迁南京都督府经历。
(节录海州直隶州志)
陈治典
陈治典,东平人。由举人知赣榆县。招抚流移,省刑简讼,禁胥役之扰。祀名宦。
(海州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杨 凤
杨凤,字虞廷,安宁人。由举人任海州。劝农桑,抚流移,捐薪俸,祗候并拟议节省,抵解辽饷,减笞革例,禁蠹胥,赦小过,凡可为民例者,不遗余力。尝活山东流移数十万,掩道殣无算。民间所苦,如廒户使费、镇店中伙、地方什物、长短夫役、铺行供应,皆禁绝之。修城垣,立官渡,葺学宫,建闸坝,设学田,助婚丧,尤多实政。后迁南康府同知,士民吁留,得旨仍牧海州。又四年,迁知太原府。去之日,老幼号泣。境内立生祠,所在建碑。天启四年,入名宦祠。
(海州直隶州志录旧淮安府志)
高 瀌
高瀌,胶州人。由选贡知赣榆县。为治严明,人不敢犯。时值变乱,多盗贼,捕获辄生瘗之,贼由是戢。崇祯壬午,清兵至,拒守,力竭,登鼓楼衣冠北向拜,自经死。
(海州直隶州志录赣榆县志)
清
穆尔谟
穆尔谟,奉天人。由进士知赣榆县。精明严毅,听决如流。时羽山盗猖獗,尔谟亲率乡兵剿之,民赖以安。内迁部主事。
(海州州志录江南通志)
刘兆龙
刘兆龙,字六御,江西安福人。曾祖佃,官湖广布政使,入湘乡籍。由贡生任广西知县,迁知海州。州民苦逋赋,兆龙清查钱粮如烛照,数计纤悉不遗,因请轻徭,并折色以便民。偶有荒歉,赈恤兼行。其听讼折狱,物无遁情。
(海州直隶州志录陈宣州志)
粱文焕
梁文焕,乾州人。由进士知沭阳县。才干敏练。沭有漕粮、递马、解银三差,民苦之,文焕皆官办,不以累民。他如抚流移,垦荒芜,均丈量,减盐引,培学校,皆尽心焉。暇则修学宫。复念县志始于徐可达,慨然收七十余年之散逸,纂订成书。其后通志、郡邑志皆取征焉。
(海州直隶州志录沭阳县志)
崔方韩
崔方韩,献县人。由举人任赣榆县。先是,邑分四乡,继分八乡,每乡各分图甲,承催粮赋,岁以农民轮充,名曰料理,即里长之别名也。当时户口迁徙,移甲易乙者,不可胜计。图甲既改,无从稽查,里长不胜追比,一轮是役,即受刑破产,甚至鬻儿卖妻,以赔官税,供私索。方韩悯之,为分三十镇,统以各庄,顺庄编里。民有迁徙,其赋即拨归迁处。征时按庄给单,粮差照户催纳,永除里长之弊。邑民至今诵之。
(海州州志)
钱汝恭
钱汝恭,嘉兴人。由举人任沭阳县。为政清严,建厚丘书院以造士,亲为讲导。立节孝祠以厚风俗,开柴米河以通食货。扶持良善,惩豪猾。承办南巡宿迁供帐,未尝役民一夫,敛民一钱,人以为难。
(海州州志)
何廷模
何廷模,仁和人。乾隆丁卯举人,知海州。公正严肃,劝息讼,戒轻生。留意崔科,因民欠重累,设法清厘,宿逋渐豁。又地丁项下有米麦折一款,别立一册,民苦其扰,详请并入地丁,汇征分解,闾阎稍免追呼。后引疾去,而民思之。
(海州直隶州志)
海 门 厅
清
刘伯埙
刘伯埙,任丘人。乾隆辛未进士,权厅事。不及一年,廉明公正,不寄耳目于人,而一时有神君之目。案牍纷繁,手判口决,不逾晷而毕。乾隆三十六年,潮灾,通详督抚提请发帑振济,蠲缓钱粮,贫民存活无算。
(海门厅志)
徐文灿
徐文灿,汉军旗籍,奉天铁岭人。乾隆三十五年补海门同知,以疾去,逾年复任。时厅与通州隔海洪而治,文灿谋筑堤扦潮。治所距堤二十里,日昧爽埭工,宵分始还。沙土虚浮,屡筑屡圮,绅民有退志。文灿持之益坚,卒成堤二千余丈,南北水滩,悉成沃壤,增赋数千顷,公私赖之。至今称徐公堤。先是,同知寄治通州,文灿始度裙带沙高敞地,建官寺,并构横舍以栖士,海壖彬彬弦诵矣。性廉介而和易,民忘其官,至以乾糇莱把跻公堂而献。文灿笑弗却,转以馈上官,上官亦弗却也。在官八年,去之日囊橐萧然。士民私立祠祀之。
(海门厅志)
章建枫 安纯仁 俞颖达
章建枫,字晓河,大兴籍,会稽人。乾隆甲辰进士,嘉庆九年、十一年再任海门。资性明敏,阅案牍一目数行。两造纷争,建枫不加声色,且谕且听,得其情,辄疾书牍背,顷刻数百言,朗诵而谕解之,争者悦服。十一年春振,析灾乡为数十区,豫立条目七则,区各为振,终事无扰。以卓异升知颍州府事。
建枫之先后,有要化安纯仁、山阴俞颖达,皆四任海门,有能名。
(海门厅志)
桂透衡 屠楷
桂迓衡,字穆堂,贵池人。咸丰壬子进士。同治五年权同知。时前任以捐输酿巨案,绅士株连赃罚,民情汹汹。迓衡随事申解,镇以清静,期年帖然。政不尚苛察,而吏不敢欺。时届芦洲大丈,综核科则,革除陋规,吏民怀之,时称桂青天。
继之者宣城屠楷,以廉谨称,名亚迓衡。
(海门厅志)
卢骧云
卢骧云,字鹗秋,密县人。咸丰辛亥举人,居官悃幅无华,而急民之急如水火,每勘案,闻报,裹蒸饼立行。往返百十里,不丝粟扰民。尤疾奸胥、蠹役,厅承积敝之后,吏受赇髋法,出入人罪,以为固然。骧云察其情,发必严惩之。事无大小,竟日坐堂皇判决。召讼者至案旁,且诫且谕且扑责。?官不匝月,颂声大起。会海口有无名男尸,先是海、崇互推,案发,厅、县皆夺职,至是,檄骧云复验。暑月触秽,得疾卒,在官仅两月。子某,承遗命不受赙赠。丧还之日,巷哭野祭相属,村氓释耒追送数十里不绝。
(海门厅志)
张开祁
张开祁,字绍京,桐城人。文端公英裔孙。历宰剧邑,以善折狱名。器识闳达,议论信其胸臆,而曲尽物情。光绪三年,补同知。每鞫狱,未尝厉声色,情辞繁猥,往往旁征他语。初若不经意,徐出一言证折之,坐者惊服。无赖陈锡光,初以争沙洲纠党自卫,既而侵暴乡里。开祁甫?任,即捕置之法,远近肃然。六年,卒于任。
(海门厅志)
猜你喜欢 卷六羽部·赵璘 ●卷二·王世贞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第三十五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一·纪昀 世家卷第四 高丽史四·郑麟趾 十国春秋卷十一·吴任臣 卷一百八·雍正 卷三十·雍正 卷六十六·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贾诩上·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