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仕绩 一 三
松 江 府 四
清
张安豫
张安豫,字子建,华亭人。父以讷,前有传。安豫,明季恩贡生,选授齐河县丞。以平龙山贼有功,擢齐河县知县。迁保定府同知。时举烽日近,关城戒严,安豫协力固守。蓟辽经略王永吉知其才,举以自随,题授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兼户部事,督理军饷。蓟镇兵哗,安豫晓以大义,咸稽颡归伍。
王师入关,随征杀贼。二年乙酉,诏兵部尚书王鳌永招抚山东。以安豫威信素著,荐授清军右布政,兼理监军事。降人不法,安豫诛首事者。左迁金华府知府。时婺城初下,民情畔疑。安豫设法招来,戢暴兵,严告讦,蠲免力役,民获苏息。越明年,岁大棂,多方赈济,全活无算。郡庠毁于兵,鸠工重建。通济桥为括苍、太末孔道,以兵燹废,修复之。又造营房,筑石坝,严保甲,备储踌,以济征闽大兵。治行推第一,擢分守嘉湖道。
失上官意,继史议。士民倍道走三衢讼冤,事白,补长芦盐运分司。以忤鹾使,拂袖归。卒,年五十六。
(娄县续志)
张安茂 诸舜发
张安茂,字子美,华亭人。顺治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戊子,分校北闱,所得皆知名士,钟陵、熊伯龙与焉。出管清江闸,寻兼七省漕储。时漕政积敝,军弁互为奸利,安茂悉裁一切陋规。八年春,兼理盐政。晋工部员外郎,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与诸生约法六条,刻先正大家文,颁为程式。转陕西布政司参议,缍吏议。事白,授西宁道,夷民畏怀。康熙四年致仕归。
同时青浦诸舜发,字陶叟。顺治四年进士。累官陕西提学佥事。请托不行,以劳卒官。
(松江府志)
王承庚 王辂
王承庚,字丕佑,原姓罗,上海人。天性孝友,耿介不欺暗室。尝馆鹤坡孔氏,夜有女子奄至,叱之,忽不见。
以顺治五年副贡授朝邑令,有惠政。迁沧州知州。晚年栖心禅悦,为邑耆宿。卒祀乡贤。
子辂,廪贡生,望江教谕。
(上海县志)
许缵曾
许缵曾,字孝修,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选庶吉士,升中允,转江西驿盐道。理邮政以豁民累,除鹾蠹以通商引。迁川东道。从征有功,擢河南按察使。莅职勤敏,刑狱一清。以事罢。复补云南按察使。乞终养归。
(江南通志)
陆振芬
陆振芬,字令远,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官惠潮道,招流亡,省徭役。癸巳四月,驻潮,郝尚久围署,誓死不屈,密遣家人赍蜡丸请兵。事定,引疾归里。
(江南通志)
朱绍凤 朱绍模
朱绍凤,字仪圣,上海人。父云升,字奉璇,醇谨笃实,卒祀府学乡贤。
绍凤,顺治六年进士。除临县知县,有惠政。擢居谏垣,直言敢谏。时江南漕事大坏,按臣秦世祯题请官收官兑,每粮百石加米五石,银五两,以为兑军之费,后民间所费百石至数十金。绍凤疏请申明旧制,惟以五两之外,复加五两,著为定例。此外军有勒索,官有增科,皆三尺从事。会巡按御史马腾升亦力为振刷,民困始苏。后因疏救周亮工,降谪建宁司马、腾越,又以别案被诬见逮。比得白,还,卒。
兄绍夔、绍飚,并有声于时。从弟绍模,字铭范。幼失恃,事后母以孝闻。家贫,负土葬亲致疾。弃书学圃,筑梅花别坞,课耕织于中。时绍凤在谏垣,绍凤子廷献又领顺治庚子乡荐,而绍模谨饬奴隶,弗与外事。两举宾筵,谢不赴。性耿介,善规人过,里中严敬之。所著见艺文。
(上海县志)
袁国梓
袁国梓,字丹叔,华亭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出知衢州府。时剧盗林文等啸聚山谷,上官命督兵剿之,歼其魁,余党悉就抚。寻以母老乞归。母亡,服阕,补平阳府知府。
国梓勤于吏治,文书片语裁决,胥中肯綮。勘出绛州无产之税,申请豁免,代偿太平吏何炜然逋欠库银,平反乡宁诸生任宏赞一案,开释大辟罪甚众。会以事解任。起补嘉兴府知府。甫下车,即捐俸修辑府志。以疾卒于任。
(松江府志)
施维翰 施惟纳 施念祖 施光祖 施润
施维翰,字及甫,上海人。顺治九年进士。除临江推官,以最擢职方主事,历山东道御史。疏言察吏宜先大员,镇师衰庸者宜纠,州县供给胥吏诛求宜禁。均议行。康熙八年,掌京畿道。请减苏松浮粮。劾巡抚周召南、闺督刘斗、浙抚陈秉直,罢之。请用科道二人,专理鼓厅事。十八年,巡抚山东。举廉吏陈文学、周根邰等,俱擢台谏。二十一年,授浙江总督。前督参满军鼓噪事,墩锁二百余人半载,维翰即日谳,多所平反。明年,调福建。二十三年,卒于官。维翰得操履清慎,实心任事之旨。赐祭葬,谥清惠。建特祠于郡东门内,仍祀乡贤。
从子惟讷,字子宪。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令兰溪,著廉断声。再任山西荣河县。遇大饥,不待报即以帑赈。或阻之,讷曰:为民请命,虽获谴,奚恤?时朱文端轼抚晋,特重之,以卓异荐。擢大同知府。卒于官。
惟讷子念祖,字聿修。由贡生授湖州府通判。次光祖,字焕之。监生。工诗文楷法,好远游。有征雁诗,为沈德潜所赏。念祖子润,字泽寰。幼孤,事后母沈,以孝称。由副贡充教习。旋中乾隆三十七年进士。以母老就凤阳府教授。逾五年,以母丧归。主讲敬业书院。所著并见艺文。润子承梁,邑诸生,善词赋隶书,与修嘉庆志。
(上海县志)
王日藻
王日藻,字印周,华亭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掌江宁芦政分司。吕梁自彭城下至安东,河流效顺,报最。迁员外郎。累官至河南巡抚。先后上疏论改折、捐粮、赈饥、平狱、定盐引、免堡课诸事,皆一一施行。又请垦荒田四十四万余顷,悉成沃壤,至今赖之。寻擢刑、户两部侍郎,拜工、户两部尚书。寻以事落职。
(松江府志)
张有光
张有光,字星灿,青浦人。顺治十二年成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时崇建奉先殿,有光为监督,朝夕虔谨,工匠中有老弱赢病,悉放还,工食亲自给发。告祀礼成,赐缎马奖励有加。出榷荆州关税,令商船随到随报,自填流水簿,以绝包揽壅滞之弊。升都水司员外郎,授山东南旺河道。以奏销案归。徜徉山水凡二十余年,卒。
(青浦县志)
叶映榴 叶旉 叶芳 叶房 叶凤毛 叶永年 叶棠
叶映榴,字丙霞,上海人。有声子。顺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转礼部郎。康熙十四年,榷赣关,值吴逆乱,守险要,抚流民,保赣无虞。
二十四年,授湖北粮道。会裁总督缺,并裁标兵。楚素剽悍,有夏逢龙者,尤桀黠,裁檄下,向巡抚索月粮不得,遂聚谋山中,将为乱。武昌同知某倡议捕贼,众怒,露刃入辕门。
映榴急入,曰:请抚之!巡抚出,众语不逊。詈曰:若欲反耶?众挥刃曰:反也!奈何?逐巡抚,逸去。映榴冒刃前,谕以朝廷威德。不应,拥归,逼从逆。嗔目叱之,欲夺刃自刎。贼大呼曰:杀好官不祥!以兵环之。
巡抚既遁,余或降,贼势大振。映榴困孤城中,誓一死。念老母无所托,顾其妻陈氏曰:以付若。遂令陈奉母易服遁出。曰:我乃今可以死矣!即缮遗疏,北向九拜,升公座,骂贼自刎。瞋目良久,乃瞑。贼大惊,罗拜而去。疏闻,赠工部右侍郎,予祭葬,荫一子。明年,南巡,御书忠节以谥之。今祀忠义祠,并祀乡贤。
长子旉,字来青。诸生。以难荫补荆门郁林州知州,调永康。时大容山土贼劫掠,遣卒讨捕,缚其渠,余党悉平。居民失火,焚官廨,吏请如故事加耗, 旉弗许,以己资新之。迁员外郎,擢沂州府知府。罢归。以善画称。卒,年八十一。
次子芳,字洲若。诸生。亦以难荫授蔚州知州,内改员外。未补,以疾归。读书静坐,以必信必果自绳,颜其斋日径。
季子房,字沛臣。诸生。工翰墨。
孙凤毛,字超宗,房子,嗣旉后,雍正八年,以忠节子孙召见,授内阁中书,转典籍。寻引疾归。嗜古力学,兼书画,一时碑版志铭,多出其手。著有说学斋稿。从子永年,字丹书。少有文名,游京师。有以鸿博荐者,举友自代。选授赣榆训导,不赴。著有玉壶诗钞。从孙棠,字召南。康熙五十三年举人。
(上海县志)
宋弼 宋仪
宋弼,字采臣,华亭人。康熙四年,以岁贡生授高苑知县。县多奸民,为地方害,弼取其尤桀骜者杖毙之,余遂敛迹。民贫,多逋赋,虽敲扑至死不能偿,为捐俸代完。改摄益都,复以最闻。丁内艰归,遂不复出。
次子仪,字象可。以岁贡生候选知县。康熙五十一年,赈饥,仪主派发,不遗不滥,当事褒焉。
(重修奉贤县志录旧志)
顾昌祚
顾昌祚,字受周,上海人。康熙己酉举北闱,授江华知县。粤西苗为患,唯猛能御之,前令克减省费,遂不用命。昌祚如额以给,猛悦服,悉力抗御,四境帖然。后以忤上官意,左迁。
(江南通志)
张集 张煜 张端木
张集,字殿英,上海人。祖尚文,字从周。少有至性。父游京师,拮据养母。姊寡、弟亡,代抚诸孤。又尝拒奔女,终不明言。一日,载布入郡,值其叔负官逋,即举舟与之。其阴德多类此。举乡饮宾,卒祀乡贤。父淇,字尔瞻。仿范文正公义庄,置田千亩。
集,康熙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疏免漕田丈量,及厘军政,严州县保题,通铨选壅滞,慎用学臣等事,纠庸懦提镇,不避嫌怨。迁左佥都御史,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转吏部。丁内、外艰。服除,补兵部。寻谢病归。
性朴俭,为大臣自奉若寒唆,好赒恤贫乏。尝建义塾於筠溪。卒,赐祭葬。
从子煜,字昊露。康熙五十二年举人。姿性明敏。雍正五年,以州县需人,侍讲顾成天荐之,请改教职,卒。有有怀堂诗集。
煜子端木,初名若木,字昆乔。苦学负文誉,成乾隆七年进士。时论拟入翰林,以从父照方为大臣,引子弟嫌,出为知县。历任金华、诸暨、镇海、常山、临海,谳狱多雪奇冤,救荒有善政。寻引疾归。其论诗文,与同年沈德潜、窦光鼐最契。所著见艺文。
(上海县志)
曹泰增 曹炯增 曹聂宏 曹培选
曹泰增,字汇初,上海人。康熙十七年举人,授莆田知县。莆民好斗善讼,吏舞末为奸。赋役不均,民田赋轻,盐田赋重,甚或田久沦而粮未除。其俗匠役有征,夫役有钱,弊至征民代匠,子钱半母。泰增初至,吏以例金馈,却之,则倍馈,笑曰:汝曹乃敢略我耶!痛惩之,一署震慑。大姓陈以灯会击人死,前令拟抵,巡抚易辞为病死,而死者子亦易辞。泰增争曰:伤有死骨,狱有初辞。失一官轻,冤一命重。不听,以失入被劾。泰增抱案归,曰:官可黜,案不可易也!先是,泰增条利弊六事,请之上官,尤以清赋役为亟,锐意梳剔。会去官,遂已。莆田思之,祀名宦。
泰增介而直,面冷骨峭。每论是非,大声震屋柱,勃间筋暴起,卒以是失官云。
从弟炯增,字世宏。由廪贡生知江西赣县。值岁饥,发仓赈给。吏以成例阻,炯曾曰:吾忍以数万命易一官乎?又修文庙,新濂溪书院,延师设塾,文教大兴。其他设义仓、减浮耗、课农桑、通商惠工、辑兵弭盗诸政,赣民立碑颂之。卒,祀乡贤。
子聂宏,初名培玉,字荆来。娄县学生。端重而阔达,赘於邑。夜读,有婢挑之,凝然不动。性好施,常倾囊济人。试辄高等。以力学早卒。有客过门,愕然曰:大德未报,讵料已作古人!泣而去。竟亦不知其姓名。培选,字燮廷。雍正十年举人。学问渊深,性情坦易。乾隆初,举孝廉方正。一士,另有传。
(上海县志)
邬景超
邬景超,字旷思,华亭人。有胆略,读书耻为经生言,好谈兵任侠。康熙十七年,闽督姚启圣进剿郑成功,景超倾家赀,募敢死百人,诣漳州陈方略。即授守备衔,隶副将蒋懋勋麾下,军於赤岭。值贼列阵索战,景超统所部绕贼后贯其阵,贼披靡莫敢当,遂拔之,连擒伪师。移兵攻狮子山诸堡,皆克。二十年,题擢左都督。二十二年春,克壤投诚,景超奉命赴台,迁郑氏家属及伪将刘国轩、冯锡范等。至十一月,台湾平。
景超在行间六年,豫机谋,经百战。尝不解甲立霖雨中者,十有二日。流矢贯肘,裹创复战,终获全胜。
启圣疾卒,无论景超前功者,遂弃官归。与弟克非耕织养亲,暇则讲论理学,拈题歌咏以为乐。诗词皆清拔。
(南汇县志)
王 原
王原,字令诒,青浦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三十三年,选广东茂名县。旧征粮责之里长,私派民户一石至二三十两,民弃田逃。原令编造业户实名,而里长之弊革。业户弃田遗粮摊诸邻右,原代为输捐,不许派累,而逃户之归者日集。邑有人市,卖子鬻妻,下令有犯者绳以法。设义学,禁巫觋,除强梁,雪冤滞,颁婚姻之式,颂声大作。
移署信化,以解犯脱逃解任。复官,补贵州铜仁县。县故苗地,原建学以训子弟,教治葛以为布,焙茶榨油以为用。溪水湍急,教之造舟以舆贩,设保正、保副训练乡勇,以御苗患。设苗寨长贰,以约束群苗。铜仁大治。
四十一年,行取授工科给事中。时平阳知府马思赞,请以天下钱粮加一火耗,作为正供。原奏言其不可,议遂寝。寻以劾文选司郎中陈汝弼奸贪状,降级归。年八十四,卒。
(松江府志)
廖凤征
廖凤征,字樾阡,华亭人。选拔入都,大学士陈廷敬重其才品,延为二子师。康熙癸酉,举北闱,授林县令。邑素剽悍难治,凤征训以礼法,俗为一变。又均平户役,民怀其德。丁内艰归。
(江南通志)
张 棠
张棠,字南暎,娄县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人。官户部员外郎,迁刑部郎中,出知桂林府。为政简肃,决狱明恕。御棼治剧,斧擘理解,不动声色,而案无留牍。时各府知县,盘查流民男妇老幼二百七十余口,解省候质,羁留日久,饥困欲毙。棠首捐俸廉,详请给赈,民赖以活。猹猛劫掠村庄,真凶往往窜匿山谷,监禁者多无辜牵累。乃检查积案,悉予开释。他案之牵连系狱者亦如之,囹圄顿空。开华掌书院,广集生徒,资以膏火。修筑城东南顺成桥,以便行旅。守桂三载,乞终养归。
棠家本素封,居乡每遇旱潦米贵,设法济贫。前后减价平粜,动以数千石,乡人尸祝之。西陲用兵,请出家赀助饷。雍正八年,朝廷以苏松水道淤塞.大发帑金,开浚吴淞江故道,复请助银三万。世宗嘉奖,特授太仆寺少卿。年七十三,卒。
(娄县志)
徐荣畴
徐荣畴,字武三,娄县人。康熙三十八年,由例贡补镶黄旗教习。复充春秋传说汇纂馆纂修。议叙,授昌黎知县。以治行闻。雍正五年,升朔平知府。内补刑部员外郎,升郎中。乾隆五年,致仕归。卒,年八十有五。
荣畴之令昌黎也,课农桑,敦礼义。代偿民欠籽粮千七百石,曰:无使后令施鞭箠也。朔平为大同右卫地,时值军需旁午,荣畴区画裕如。缉巨盗,决疑狱,有古循吏风。在西曹,每决录,称平允。
(娄县志)
李郁芬
李郁芬,字元音,榜姓郁。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选内阁中书,改知河南商丘县。县当孔道,官用夫马,科派病民。郁芬至,即详禁,立碑永杜后患。学校久废,振兴之。丁外艰归,士民勒石志德。服阕,铨信丰。引见,遵旨条陈,一请复易知田单,以便输赋;一请许盗贼自首,以冀民自新。时粤西多事,需干才,得旨改发,至署柳州来宾县。逾年,调藤县。有豪右恃强占夺民田,廉得其实,即列款申详,置诸法,籍其产还之。民大悦,立石颂之。在粤三载,以积劳染瘴,卒官。
(娄县续志)
蔡 嵩
蔡嵩,字宣问,上海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入词林。雍正元年,纂修实录,直南书房,清勤自矢。督学云南,著四书题解以示法程,劝诸生勤学立品,于是文风日盛,比于内地。向例新进儒童纳棚规银,嵩奏除之。历国子监祭酒,宗人府府丞。侃侃谔谔,无敢干以私。
(上海县续志)
姚培和
姚培和,字钧风,娄县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由太常博士历河东盐运使。会关陕军兴,改调汉兴道,檄理瓜沙屯务。培和招流民,盖房屋,给地亩,建仓设学,四年,边地成乐土。复回汉兴。汉兴俗悍多盗,培和宽猛兼济,人尽化之。以忧归,卒。
(松江府志)
王奕仁
王奕仁,字鲁公,华亭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提督贵州学政,疏请添设苗童进额,以示鼓励。黔属黎平府治在五开卫,中卫隶楚,疏请属黔就试,不得占两藉。升左春坊左赞善。试竣,以终养乞归,卒。
(松江府志)
杨 城
杨城,字薇中,华亭人。康熙甲午举人。官儋州,历万、崖两州抚黎同知。
其在儋州也,旧例,官甫下车,书役例缴白金三百六十两;每岁正赋外,民献白金数百两於官。城皆革去之,吏民大悦。崖州归化黎民,纳粮无定额,亦无执照,每粮一石,或收银十余两,又或收而复征。城为立额,给以执照,一如内地。充军崖州者,水土不习,多死。城请於上官,谓:朝廷既不欲置之死,而仍不免於死,恐圣心必有恻然者。上官允其请,申部改发,全活甚众。州向无学宫,城始请建立,教化大行。
在任数年,卒,年六十有八。
(重修奉贤县志录旧志)
张 钺
张钺,字南吕,华亭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累官至御史。条陈利弊,多所建白。巡查万安仓,厘剔积弊。转户科给事中。巡直隶保定、真定、河间三府,平反重案,一无枉纵。又於定兴县北河设立义渡,至今赖之。后以疾归,卒。
(松江府志)
毕 谊
毕谊,字原复,娄县人。康熙五十七年进士。累官至礼、兵两科给事中。两校礼闱,称得士。乾隆元年,设总理事务处,满、汉四人入直,谊与焉。数议国家大典礼及大政事,淹雅精确,政府昆倚之。在台垣前后章奏二十余上,如弛铜禁、缉赌具、条奏科场事宜,一一施行。又奏请条陈经史,以裨圣学,及江南河工两疏,皆洞中机要。在军机多年,谨慎练达,号称职。
出为凤阳道,颇著声绩。以事镌级。事白,以主事衔充平定金川方略馆纂修官。年六十五,卒于京邸。
(松江府志)
吴王坦
吴王坦,字衷平,娄县人。雍正元年进士。由庶吉士改官行人,出知广西永福县。永福猺、獞杂处,凋敝号难治。王坦劝垦辟,崇教化,民大悦服。权知义宁。前令因苗乱入山招抚被害,王坦至则集吏民谕以大义,分门守御,昼夜巡视。贼知有备,他窜。荐举博学宏词,行取,擢中乐府同知。旋以病乞假归,年六十七卒。
(娄县志)
张仕遇
张仕遇,字秉均,华亭人。雍正元年进士。改吏部主事,升员外郎,授云南曲靖知府。以熟练部务,奏留。寻升郎中,兼文选、考功二司。奸弊剔除,吏胥无得上下其手。旋擢御史。一切条奏,如接任州县缉凶应分别处分;讳盗、讳命,道府等官徇隐疏忽,分别议处;举人候选截取,仍令该抚验看;吏员考职,弊窦滋多,请改本省巡抚就近考试数事,俱下部议允行。
乙卯,典试江右。仕遇素为高安朱轼器重,轼孙五人与试,仕遇皆不录。及反,谒轼,有加礼,仕遇亦弗为谢,时人两贤之。提学湖南,有故交以微言探意,仕遇指洞庭湖为誓,客惭而退。仕满,调四川学政,选古今文若干卷镌布蜀中,文风丕变。后以楚任苗生滋事,诖吏议,罢官归。卒,年七十一。
(松江府志)
胡宝瑔 胡宝 胡宝琳 胡鼎蓉 胡鼎臣
胡宝瑔,字泰舒。世籍徽州府歙县,父廷对为娄县教谕,宝瑔随父官学,遂隶籍焉。举雍正元年乡荐。乾隆二年,考授内阁中书,入军机里行。
宝瑔素博洽,通世务。凡直省土俗、官职、兵制、因革利弊,无不详核,鄂文端尔泰深倚重之。时有旨度地奉天三省,奏请以宝瑔同往。自土默特、噶尔沁诸部落,经医无闾,松花、黑龙二江,行二万二千余里,审其山川形势,辨其物宜,了如指掌。复命升内阁侍读,寻拜福建道御史。在谏垣四载,遇事侃侃,知无不言。转户科给事中,擢顺天府丞。时金川土番跳梁,上命大学士傅恒经略军务,宝 瑔从行。羽檄旁午,瘴毒交侵,或三昼夜一食。宝瑔竭力奉公,不知瘁。凯旋,以军功升府尹,转宗人府丞,寻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奉命谳狱中州,开释无辜,有神明之称。晋兵部右侍郎,仍管府尹事。
寻擢山西巡抚,历调湖南、江西、河南诸省。所至理冤狱,饬戎行,抚饥民,纠墨吏,谨关隘,除奸豪。其尤大者,在江西两任,则编湖船以救行旅之患;通商贩以济江浙之荒;严广信开采之禁,以杜弊端、绝奸宄。两抚豫省,则筹赈恤以拯被涝之民;亟疏浚以善防河之策,一时干、支诸河六十七道,咸就深通涸,出民田数万顷。最后堵塞杨槁决口,救五十余州县之民,速告合龙。大工底定,以过劳成疾,卒于官。年七十。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予祭葬,谥恪靖。
兄宝,乾隆十二年举人。三十六年会试榜后,时恩赐翰林院检讨。弟宝琳,山东盐法道。
子鼎蓉,乾隆三十年钦赐举人,赣州府知府。宝子鼎臣,与宝同榜举人。广东试用盐大使。
(娄县志)
周吉士
周吉士,字蔼公,娄县人。思兼六世孙。雍正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刑部员外郎,升郎中,兼提牢厅事。严束狱卒毋虐罪囚,躬给衣粮,周视拳梏。冬月,被敝裘,一隶携灯,夜巡行圜土中,晓钟动始返,冰索索满身也。所谳爰书,当于法而止。以念母请假归,环堵依然,馇粥不继。海上富人有丧,持五百金请往护视,吉士笑不应,其人持金去。乃晓家人曰:吾岂不知留金可佐衣食乎?吾世守遗训,不可一日辱先人之故。其操履如此。
性孝友。母疾,露祷北辰。兄弟同居,至老弥笃。学者称孝洁先生。
(娄县志)
王丕烈 王芳
王丕烈,字述文,娄县人。雍正五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寻迁御史,巡视通州漕务。凡所建白,悉见放行。癸丑会试,充同考官。转吏科给事中,视广韶学政,识刑部尚书庄有恭於青衿中。转户科,补福建泉永道。乾隆六年,擢福建按察使。时有韶安县民人聚党煽动,及漳浦奸民戕害县令两大案,丕烈至,甫一月,尽获渠魁。闽地多高原,雨泽愆期,田禾易槁。丕烈为立补种杂种及通融平粜之法,奏请颁行。七年,调河南按察使。禁重刑,严囤户,开筑沟渠堤堰,又酌定小盐禁例,以裨穷黎,民甚赖之。十年,丁内艰归,卒于家。长子芳,乾隆九年举人。荆溪县教谕。
(娄县志)
王兴吾
王兴吾,字宗之,华亭人。雍正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乾隆三年,擢广西道监察御史。巡视西城,敷奏皆极剀切。出视南漕。漕政自明宣德间,以长运为定法,然余耗并载,往往抑勒轻赍,因短价而赔垫,兴吾悉厘其弊。又上言:临时捞浅起拨,不若先事而图。凡可潴之水,可引之泉,豫为酾浚而堰闸之。使得常留五天许,不时运丁,无虞起拨,而漕运亦倍迅。事多施行。
使还,迁吏科给事中,寻改户科掌印给事中,出为河南按察使。俗尚拳勇掊斗之习,兴吾绳其豪猾,置诸法,境内帖然。旋擢布政使。时开 、归、陈、许诸州郡大水,兴吾悉心赈恤,民沾实惠。丁父忧去。将服阕,即家起复江西布政使。在豫章七年,多善改。两遇官兵过省,民无驿骚。岁歉,拨运赈米数万,民不至悬磬。瑞州、新昌、宁州,棚民杂处,密为侦察,饕设悉靖。二十二年,召为吏部侍郎。卒于舟次。时年五十五。
(松江府志)
陈文锦
陈文锦,字彩重,奉贤人。官四川成都通判。大府知其能,委监夔府榷务。夔税每年缺额,文锦清厘积弊,课遂赢。旋檄督理宝川局。严炉头匠役,毋敢以铅、锡参铸。署郫县事。地当孔道,往来者借民间赢马,文锦捐俸廉,请添设马站,郫人德之。卓异,升打箭炉同知。其地即前明松潘卫,为西藏出入门户。时值军兴,文锦筹画储胥,转输馈饷,目不交眦者数月,以劳成疾。台使矜之,量移潼川。力疾抵任,卒于官。
(重修奉贤县志录府志)
朱 椿
朱椿,字大年,娄县人。祖琦,以军功历官凤翔府知府,有善改。
椿幼失怙恃,能自立,入赀以通判注选。时建海塘石工,以劳议叙授湖北荆州府同知。旋擢浙江金华府知府。广义仓,兴社学。有仕人贫不能娶,与妇家讼,椿命於公庭成婚礼。义乌民堕水死,其族子假以诬所仇,椿至,白其冤。
升温处道。被议。起授湖北驿传盐法道。裁水驿以省劳费,疏调引盐以宽商税,筑黄梅江堤以御鄱阳水患。迁广西按察使。上林民闰里能等,煽惑愚氓,劫掠拒捕,贼焰甚炽,旋就缚。椿手定大狱,诛殛凶恶,而被诱株连者得末减,全活多人。不匝月,信谳定。上益信其才,复廷见,屡询及之。
转云南布政使。会土夷迁入内地,日糜官廪。椿虑其生息繁衍,游手为患,议请贷官钱以谋生,而编精壮入营伍,得旨嘉纳。滇南多旷土,椿著江南农具图说颁郡县,民便之。改广西布政使,升巡抚。严重廉静,属吏翕服。旋以兵部侍郎内召,迁都察院左都御史。八年之间,中外迁转者凡六。乾隆四十九年,卒于官。
(娄县志)
王祖庚
王祖庚,字孙同,金山人。顼龄孙,与兴吾同榜进士。授山西兴县知县。值岁旱,申请开仓平粜,不待报即令民赴仓买谷。三日大雨,民以安集。
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充武英殿经史馆校书。出知隰州。除户书盐课诸弊。逾年,调平定,以卓异擢直隶顺德府知府。累调宁国府,卒。
(金山县志录宋志,参鹤征录及自订年谱)
乔光烈 乔钟沂 乔钟吴 乔钟霍 乔钟晋 乔漴 乔冠宗 乔芳 乔重禧
乔光烈,字敬亭,上海人。祖恩,生有至性,九岁即知孝养。诚笃好善,重然诺,以服贾致饶。常於冬夜愁苦家,投以银,不使知。卒,年八十三。道光十八年,得旌祀孝悌祠。父起凤,好学务施。
光烈,乾隆二年进士。除宝鸡县知县。减释狱囚百余人,著便民条约以示民。故事,商人助公费,户民纳官膳,悉除之。李村田无水,岁旱即芜弃,捐廉凿石穿土,引汧水成渠,人称惠民渠。劝民垦荒,不宜稼者使种药。教民蚕事,郊野艺桑万株,人号乔公桑。取江南吉贝子,教之锄艺纺织。子午谷居民推鲁不学,筑舍延师教之。秦巩流民入邑境,设糜散药,麦熟归之。治陈仓栈道偏桥,皆夹以石,施石阑马墙以利行旅。
调渭南,迁乾州知州,同州知府。所在有声。如创冯翊书院,定夹沙滩界,除潼关杂役,修津河,判华州渠道,减唐陵地租,政绩尤著。巡抚陈宏谋疏荐之,擢山西河东道。所属水灾,详请动平绛溢米十六万,豫米二万赈之,全活无算。又请浚涑水、姚暹五姓诸河,变污潦为沃壤者四百里。擢长芦盐运使,改补直隶按察使。积案顿清。勘漳卫河决,陈奏分消、零消二法,又上赈恤急务十六条,皆奉允行。擢河南布政使。值黄河杨桥口决,汴城不没者三版。亲率属弁涉水驻堤下者百余日,救难民以万计。擢贵州巡抚。禁汉奸之欺苗民,止属吏之代买土贡。
调湖南。有凶苗仇杀三命,苗例衡尸骨偿值,奏请按拟如法,著为令。修岳麓书院。奏办洞庭湖留折私垸,以恤贫民,以平水患。时宝庆知府有罪自缢,部议落职。仍起甘肃布政使。甫履任,兰巩二十九邑旱,力疾厘赈事,手按公牍,端坐而逝。
光烈少贫甚,耐饥力学。居官三十年,忠勤自矢,惟以民事为急。不名一钱,廉声达宸听。著有最乐堂文集。
子钟沂,字朴园。候选光禄寺典簿。孝友颖悟,居丧尽礼。伉爽有干济才。能急人之急,当路有大事,必造访之。殁之日,临哭者数百人。有道冲堂稿。
钟吴,字云门。幼有异禀。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授满城知县,调迁安。为政识大体,尤加意人材,报最去。大学士阿文成桂指之曰:此直隶第一廉吏也。寻升甘肃岷州,署盐茶同知。小山回变,有堵御功。以母老,告养归。丁艰,不复出。性肫挚和易,自奉约而好周急。学有根底,兼精琴理。有宜亭诗草,洮南随记。
钟霍,字岳封。年十三奔父丧,跣行三十里,一恸几绝。长为西城兵马司副指挥,有治办声。
从子钟晋,字兰成。诸生。性方介不苟,工诗,光烈器之。从逾太行,入巩洛,益豪放奇丽。著有香浦诗稿,越游草,东轩随笔。
钟吴子漴,廪贡生;侄冠宗,并与修嘉庆县志。钟霍子芬,字香岭,附贡生。漴子重禧,字鹭洲,廪贡生。入监肄业,期满,议叙训导。工诗古文,兼精楷书。直隶彭学使浚,聘襄校,遍览北方山川之胜,诗益进。黄勤敏铖,尝命恭缮御制诗文集。旋以母老归。著有陔南池馆诗文草。
(上海县志)
乔 照
乔照,字书田,上海人。光烈从弟,亦恩孙也。少孤贫,从光烈学,饥饿不废。长英伟,弃举习弓马,成乾隆二年武进士。历官山西靖安营都司。遇歉岁,助理赈务。累擢甘肃金塔寺营副将,赴伊犁屯田。升凉州镇总兵,仍留伊犁,辖屯务前后十五年。赐花翎,擢安西提督。调浙,卒于官。年七十三。
照练达军务,宣劳万里外,暇辄事吟咏,有古儒将风。
(上海县志)
钱源龙
钱源龙,字北江,号政亭,金山人。家贫力学。乾隆乙丑进士。有朝贵欲致门下,托座师以纨扇命书画,源龙画纸鸢题诗讽之。朝贵怒,与外任。选山西稷山知县。廉洁爱民。二年余,卒于任,至不能举丧。上官知其廉,助资回籍。奠者盈路,出境犹有追哭者。
(重修奉贤县志)
王绍曾 王显曾
王绍曾,字衣闻。金山人。顼龄曾孙。乾隆二十二年进士。由翰林典试云南,充功臣、通考两馆提调,寻充方略馆纂修。丁父忧归。起知宁波府。郡滨海多盗,捕卒纵弛,或因以为利。绍曾廉得,案治之。拳勇斗狠者,榜之通衢,郡大治。未几,以会劾事被议,命往云南效力,卒于腾越。
弟显曾,字周谟。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由翰林累擢给事中。出视南漕,巡台湾,并多建白。移疾归。
(金山县志录宋志)
丁朝雄
丁朝雄,字柏宜。本通州籍,以父国升官苏镇游击,移家南汇六灶镇,遂为南汇人。
朝雄,起家行伍,乾隆四十一年,尝任南汇营都司,累迁至福建副将。林爽文反,朝雄请兵剿东港,断贼吭,总督某未许,而先令攻凤山贼,克之。进平鲲身,禽其渠。佐提督柴大纪力守台湾城三阅月。既,又奉檄以八百人趋东港,当贼众数万,大小七十余战。东港平,以功擢海坛镇总兵官,两署水师提督。获海盗林明灼等,置诸法。五十九年,入京陛见,未至,道卒。年六十七。子孙遂隶籍焉。
(松江府志续志)
张国珍
张国珍,字宝廷,金山人。以县丞发四川,累升满城令。浚大栅河,修汉张苍祠,葺玉山书院。邑困徭役,国珍於例支外日给米一升。民大悦,肖像方顺桥,尸祝之。乾隆四十六年西巡,迎驾称旨,赐文绮。四十八年,治涞水道,上遣内大臣询职名,赐绮如前,皆异数也。调东安。巨猾倪三林子者,数犯罪,援例赎免,至是,殴其季父,国珍按律拟上。上官意在末减,故诘责之。国珍争益力,卒遣戍。以年逾七十,投劾归。
(金山县志录宋志)
蔡万龄 蔡汝锦
蔡万龄,原名鉴,字心澄,上海人。沈毅有武力,中乾隆五十四年武举。授福建兴化营守备,历官至台湾总兵。时海盗蔡牵滋事,万龄截获海口济匪奸民,歼之。贼无赢粮,突围欲出,万龄整军列营,以不战胜之。发牵祖墓焚其骨,又以计捕余党朱渍,施三品于云霄,海岛肃清。继捕大盗林花鼓於莲池尾,民用安堵。大府举其功,简授四川川北镇总兵,留补建宁总兵,拣调台湾。行抵澎湖,闻凤山县匪徒滋事,驰往平之。以一等军功加级注考。旋以彰化淡水闽、粤奸民械斗案,罢职归。优游十余年,卒。
子汝锦,庠生,能文。早卒。
(上海县志)
周蔼联
周蔼联,初名爱莲,金山人。乾隆五十四年举人。时廓尔喀与西藏构兵,孙士毅摄川督,随办军务,奏授内阁中书。事平,升主事。湖北教徒扰川境,参士毅军,以功赏戴花翎。调赴滇黔军营,升云南蒙化厅同知。檄赴缅宁边外猛猛土司地方,帮办夷务。升贵州思州府知府,调兴义府,累迁四川永宁道。道光八年,以病乞假归。卒,年七十二。
初知思州,能体苗民种类。知酿叛半由土目,严禁客民朘削,惩吏役侵渔,讼则立剖,苗民悦服。及官广西左江道,忠州民有敛钱结拜事,株连人众,蔼联奉勘各村无叛迹,乃治为首者,论死一人,流十人。狱上,同官咸惴惴,蔼联毅然辞曰:设有意外,蔼联独任其咎!卒无事。
(重修金山县志)
龚镇海
龚镇海,字秋舫,华亭人。以武生入行伍,累官至浙江定海镇总兵。定海孤悬海外,多盗贼,镇海沈勇有智略,时率舟师出巡,禽斩殆尽。性嗜义,出俸金修文庙,置宾兴田。又捐赀为育婴、掩骼、旌棺、施药诸事,民为建生祠。
(松江府续志)
王承基
王承基,字竹侯,上海人。道光丁酉选贡。以七品小京官分刑部,涛升广东司员外郎,办事热河。丁内艰,归。
时海氛甚恶,冒险督海运江、浙漕两届,叙劳,铨广西平乐府知府。以赴粤道梗,改道员,分陕西。甫到省,丁本生父忧,归。捐钜资,又劝集十万金助饷。寻简陕西督粮道。并以创办厘金捐,集京协钜饷,旋擢按察使,署布政使。
适太平军由浙川西进,距城仅四十里,承基布置完密,敌不敢犯,遁去。而回乱又猝起,逼肘腋。承基督兵登陴,亲巡街巷,目不交睫者七昼夜,得便血证。力疾督防,凡两月,事平,而疾不支。乞休至再,乃许。
先是,陕抚某议粜各州县仓谷之半以济饷,承基力持两首县储谷不可动。又请复已停之官钱铺。戒严时,难民来城就食,及官私支放钱款,皆恃以无恐。藩司有耗余款,甚钜,历任入私,承基独储库。至是,充守城饷赏焉。又尝修灞桥堤,建江苏会馆,置义园,皆独力成事。
解组后,叠办陕、甘、黔、皖军饷,及直、豫、秦、晋、江、浙、闽、粤、齐、皖等省义赈,辄首捐为倡。他若修文庙礼乐,校刊邑乘,整理书院,提倡善堂,以及筹积谷,创宾兴,浚城濠,兴蚕桑,靡不率先领袖。享年八十有九。
(上海县续志)
王维圻 王庆棠 王维藩
王维圻,字荪甫,上海人。父庆棠,字棣庵。监生,候选郎中。幼工举业,偶患咯血,遂辍试。与人无崖岸,性尤淡泊。以维圻官膺一品封,不以为荣。惟春秋主家祠祭,一冠服之。
维圻,甫成童,下笔千言立就。会寇乱,不得试,乃由监生援例以花翎同知分浙。咸丰庚申,太平军围杭,城中粮绝,维圻创用轮船,由沪运米千百石,冒鳖子童险,直抵江干。既而,提督张玉良阵亡,城旋陷。维圻再往,不及而返。苏抚李鸿章方驻沪上,留办转运兵米。而宁绍台道史致谔,前道张景渠,力邀赴甬。於是助守宁波,攻复属邑,进规绍兴,两郡肃清,多其谋勇。而当道阻格,功竟不叙。惟李鸿章深知之。后马新贻抚浙,亦曰:通省文员知兵者,蒋方伯外,维圻而已。蒋谓益沣也。
同治乙丑,台州南田匪党筑垒盘踞,出洋肆劫,新贻特属维圻会知刘墩,水陆进剿。维圻督兵轮截擒匪党,复登陆歼其渠,始得保以知府用,加盐运使衔。寻充海运沪局总办,米干洁逾昔。巡抚杨昌浚知其能,委提调通省牙厘总局。历充绍兴、湖州等府厘局总办,所至私弊尽绝。在湖,手订章程,至今为法。
光绪己卯,以道员引见回浙,盐运使惠年借委会办纲盐局。总办某道,恶其不便,会巡抚为其同乡,乘间进言。维圻时创办松属化私为官,查板收盐事,力不足,收未及额。巡抚遽入劾,以同知降补。
法越之役,昌浚督闽,以书招之。维圻无复官情,辞不赴。庚寅秋,卒。
弟维藩,字价人。监生。花翎盐运使衔,分省安徽候补知府。董浙江海运沪局二十余年,以勤慎称。甲午之役,浙江道员李光久率师前敌,办运兵米,尤赖其力。以前办招商文报局案,保补用道,加二品衔。卒,年六十有八。
(上海县续志)
刘锡温 刘培仁 刘锡煜
刘锡温,字汾南,上海人。家世武秩。父一品封职,名培仁,字超亭,号菊山。习骑射,司提右营文牍。生平慷慨好义,临卒悉焚逋券,为里党所重。
锡温,先与仲弟锡沅,号芷舫,同应文童试,继入右营行伍。官泗泾汛把总,奉委协修邑城。嗣以叠次获盗剿匪叙功,擢狼右、庙湾等营游击,署吴淞营参将。咸丰十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宝山,锡温守海塘之小沙背,与都司姜德作犄角势,毙敌无算。明年四月,太平军将李秀成大股来攻,时姜德已移嘉定,锡温独力据守。又于小沙背击退之,城赖以全。大吏上其功,诏以副将补用,赏花翎,加总兵衔,寻署提中营参将,补提右营参将。勤於训练,尝捐修南郊演武厅。未几,致仕,卒。
季弟锡煜,字耀文,号剑华。以孝弟称,尝割股疗父疾。承父遗命,代戚营葬十余柩。咸丰三年,太平军踞邑城。一夕,闻欲谋焚城外庐舍,时西门外晏公庙淹柩甚多,急与邑绅王揆督工掩埋。自卯至午,埋二百余具。而太平军已至,尚余数十具,与庙俱烬。城上炮弹纷下,裾袖皆有灼痕,而身未受创,若有呵护之者。十年冬,避难周浦,贼至,仲嫂褚氏、戴氏同投河死。锡煜冒大雪备棺成殓,遇贼,刃伤肩项,负刨竣事。
(上海县续志)
姚 曦
姚曦,字晓岩,上海人。幼服贾。咸丰时以九品职员督练勇,会战太平军,克复邑城。寻带天平轮船,出洋捕盗,及护送江浙漕运,凡五载。复奉檄驶入长江助剿捻军。同治甲子,随克金陵。累保至道员,留浙补用,加二品顶戴。服官余暇,效力桑梓,创办救生局,清节堂
及其他各善堂,皆尽心赞助。静安寺被毁重建,曦力尤多。
(上海县续志)
奚松林
奚松林,号如山,上海人。少负勇略,隶行伍。嗣入常胜军营,积功累官至副将。
福建漳州镇总兵章高元,本其旧部。光绪十年,法人肇衅,章以专阃调防台湾,松林往为营官。鸡笼失守,松林落职,章调镇山东青州。叙青岛筑炮台功,复松林职。
中日事起,从章出关助守盖州。日本人尝称章为健将,惜不得大用,知者谓章功出於松林之力居多。及媾和,松林归,闲散以终。
(上海县续志)
陆凤翔
陆凤翔,字竹溪,川沙人。少有胆略。由行伍历官川沙营把总,转千总,擢苏松镇中军守备,补南汇营都司,复授苏松镇中军游击,寻补吴淞营参将。军纪严明,凡节麾所至,四野风清。后以江防吃紧,题补京口协副将。受任后,以整顿防务,迭膺上考,仕至海坛镇总兵。为人黜华崇实,廉介自持。喜读书史,有古儒将风。以积劳卒。
(川沙县志)
萧云经
萧云经,字卿台,上海人。以监生助饷,叙知县。咸、同间,从戎十有五年,积功累保花翎、三品衔,即补知府。历委江西饶州、九江、临江、南昌等处厘差。裕课恤商,商民争出其途,故收入常赢。
初任萍乡,适乐平袁姓与弋阳马姓械斗,毙十余命。云经奉檄剿抚,先陈祸福,令交正凶,不听,则入山搜捕。阅八月,罪人斯得,置之法,由是械斗之风衰息。继任庐陵,力清积案。尝断结梁姓上十余年争山案,一时有神君之称。又擒哥匪,惩魁释从。调赣县时,西士筑教堂於大坝,地方绅民汹汹,云经理谕西士自毁之。向习,吏役随令下乡,需索烦扰,至是勒石永禁。复修建桥梁,创设云龙书院,并捐廉俸为之。后调龙南,土沃宜桑,而人工未修。云经延教习,购器具,教以蚕缫。期年,民能织丝绸,生计裕焉。
光绪二十四年,假归,寻卒。年六十有三。
(上海县续志)
刘至善
刘至善,字庆农,上海人。增生烜长子。同治三年举于乡,联捷成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改直隶州知州,署江西崇仁县事。崇莠民多倚西教凌良儒,将构讼,辄先入教牒,首署教民字为挟制。至善惩其稔恶王某、刘某等,并以案情宣告西主教。西人服其公,不复袒,俗为一革。光绪初,以知府改分浙江。历管嘉、湖、金、衢榷务,摄温州府篆。首禁唆讼,刁健之风戢焉。
性爱才,癸酉分校赣闱,得东乡涂官俊卷,亟荐之,谓可冠场。主试某固执弗录。乙亥恩科,长沙王先谦司文衡,涂果领解,次年礼闱中魁选。至善在浙,尝力荐同乡知县黄安海可用,巡抚某诮为私,至善曰:知府职在承启。下有贤能而不荐,是溺职也。人难其不避嫌云。
返松后,邑城宗祠灾,乃就郡居后圃建新祠,成祖枢遗志也。暇辄与从弟至健、至顺诣季父娘,叙谈一室,时有刘氏四皓之目。卒,年七十有一。
(上海县续志)
周晋堃
周晋堃,原名载堃,字纪方,上海人。同治十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知赞皇县事。地瘠,介万山间,民常苦盗。甫抵任,请大府檄兵驻要地,捐廉助饷,民赖以安。在任十二年,修县志,葺文庙,廓书院,百废具举,尤以听讼明决称。去官日,攀送塞道。
历署平山、抚宁槀城、玉田等县,张弛兴革,如赞任。大府嘉之,调丰润。故事,国家玉牒成,命王大臣赍送,所由道例支公项率有赢。晋堃报销独以寔,曰:吾不忍以公款饱私囊。
中法和议成,霆军撤归,数十万回翔抚宁县郊,民大恐。既而出境无事,佥曰:周知县真好官,于我一无所苦也。光绪十五年,升吏部文选司主事。俸满,保送河南,补陕州直隶州知州。卒于官。
性廉而慷慨,禄入不使有余。师疏广意,曰:吾誓不以多财累子孙。殁后,竟无寸椽尺土云。
(上海县续志)
刘至顺
刘至顺,字简行,上海人。廪生炜字小鸿挛生次子,祖枢以嗣堂侄诸生灼后。中同治十二年举人,大挑知县。历署甘肃宁夏、张掖县事,补秦安,调山丹,擢固原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加盐运使衔。
山丹、固原未赴任。任秦安时,值回匪煽乱,陷河州,攻狄道,县属回民,蠢然将动。至顺缮城浚隍,授兵登陴者经年。匪知有备,不敢犯县境。山路崎岖,罕通车辙,同治问回乱,奉当道檄运军粮,贫民苦负送,多道毙,富民则困于勒捐。至是,至顺出厚值雇驼骡济运,耗由官补,不累一民。事平,创设安廉书院,月课亲为评改。去任后,绅民建生祠以祝。
其在宁夏,出前令移交诬服凶犯四人於狱。在张掖,露宿祷雨三昼夜,雨沛而蹇疾大剧。
生平廉以律身,惠以布政,尽心教养,历任一辙。乞归后六年,获甘督毛庆蕃奏请起用,宣统元年冬咨到,至顺适卒。
(上海县续志)
于长华
于长华,字心田,上海人。诸生。以海运浙振等劳绩,累保花翎同知衔,授陕西醴泉知县。调白河,又调安塞。未赴,委秦州土税局厘务,卒於差次。
长华随地为宽猛。宰醴泉,一任慈惠。及治白河,则用威克,以地连楚北,为盗薮故。任事年余,萑苻绝迹,民为立碑以志去思。
性诚挚,尝襄台湾令黄承乙抚番事宜,番人感之,无疑贰焉。
(上海县续志)
秦锡圭
秦锡圭,字镇国,上海人。光绪二十一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四年散馆,改官知县。选山西寿阳县知县,二十五年履任。寿当道冲,地瘠徭繁,民多溺女,锡圭严禁之。复筹设保婴局,贫民生孩月给钱米,弊俗渐革。
二十六年,直隶义和团起,锡圭惧其蔓延,清查户口,严禁客店容留不良之徒。乃邑西榆次义和团突入邑境,杀教民,焚教堂,急请省兵驻县,获其首正法,余遂骇散。
会京津失守,两宫西狩,勤王之师络绎于道。邑故有清徭局,锡圭命编设分局,储备刍粮,平价发售。分檄各乡,举办民团,扼守险要。复募壮丁一百名,朝夕训练,督往四乡巡查,客军咸敛手奉法纪。
二十七年,联军入晋境,州县悉闻风遁。溃兵西下,沿途抢掠,盂县测石驿之驿马被劫一空。未几,获劫马匪数名,讯实正法,枭示驿门,马仍归驿,驿路始通。
巡抚嘉其处置有方,命兼全省营务处。乃召集各军将领,令收集溃卒,分守要塞,各军咸慑服。旋坐教案落职。
(民国上海县志)
猜你喜欢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蔡东藩 纲目续麟彚览题辞·张自勋 路史卷一·罗泌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第六十四卷 忠节 八·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纪昀 第三节 物权之得失·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陈寿传·房玄龄 周炅传·姚思廉 西魏文帝纪·李延寿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卷三十一·黄训 卷一百十一·宋敏求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