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

太  仓  州

       宋

姚舜元

姚舜元,字景瑞,嘉定人。以武功为保义郎、平江府东南副将,守吴淞。德祐改元冬,元师下平江,舜元语弟舜宾及舜宾子乡贡士应龙曰:国家厚泽在人,大本未去,收合散亡,应援内外,事可图也。遂部伍乡民,为固守计。未几,元偏将东徇,莫敢犯境。十二月十六日,黄雾四塞,袭兵猝至,舜元不及备,与舜宾、应龙及次子兴龙并死之。

(嘉定县志)

陆美中

陆美中,乡贡。任泉州学录,死蒲寿庚难。

(嘉定县志)

       元

顾  观

顾观,字孟颞。元市舶司正。捐家资之半,招徕侠士王子才,赞成海运。自刘家河至南薰关,筑长堤三十余里,名楼列布,番贾如归,武陵桥由此得名。至正十二年,遭方国珍乱,临难不屈,伏剑死。

(太仓州志)

杭和卿

杭和卿,钱塘人。元开海运,徙居太仓,充漕户。家高资。方国珍入寇,和卿散财谷,募死士。僧谬忏首应,奋力格贼,旬日,杀贼数百,枭首半径上,贼少沮,民得间窜。既,冒雨大战,谬忏失足死,和卿一家无少长皆遇害。

(太仓州志)

尤鼎臣

尤鼎臣,州史。至正末,张氏入吴,州悴奉印降,鼎臣阻之不得,为其将所絷。啗以美官,不屈,扶百余,锢之终身。

(太仓州志)

       明

浦维盛

浦维盛,字宜中。正德元年岁贡生,官浙江衢州学训导,以躬行训士。时宁王宸濠在江西宜春,骄恣不法,当道荐维盛德器,召对称旨,擢王府教授。维盛知宸濠将为乱,迭讽,不听,以疾辞,未报可。维盛连上十三启切谏,宸濠怒,使人胁之,自缢。祀忠义孝弟祠。

(崇明县志)

王  经

王经,字伦叙,本姓吴。正德九年进士,除河南道御史。年少列风纪,志在树立。居三月,以忤逆珰刘瑾,死杖下。

(太仓州志)

王  忬

王忬,字民应,倬子。嘉靖二十年进士,授行人,迁御史。皇太子出阁,疏以武宗居青宫为戒。又劾罢东厂太监宋兴。出视河东盐政,以疾归。起按湖广,后按顺天。

二十九年,俺答犯古北口,忬疾驰至通州为守御计,尽徙舟楫之在东岸者。夜半,寇果大至,不得渡。帝廉知状,大喜,擢右佥都御史,驻通,治军饷。寇退,寻召还。

三十一年,巡抚山东。甫三月,以倭寇亟,命仔提督军务,巡视浙、闽。贼首汪直纠岛倭及漳、泉盗连巨舰百余蔽海至,忬逐毁其船五十余艘。寻改巡抚。忬方视师闽中,贼大至,犯浙江,御史赵炳然劾之,帝特宥忬。

时大同适中寇,乃进仔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防秋事竣,加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进右都御史。忬言:骑兵利平地,步兵利险阻。今蓟镇画地守,请去他郡防秋马兵八千,易之以步,岁省银五万六千余两。从之。会所部兵多失事,降兵部侍郎,留任。

时严嵩与兵部计防守之宜,俱称旨,与忬议不合。帝乃下诏责忬,实主兵,减客兵。于是练兵之议起。寻用沈阳却寇功,复仔官,荫一子。已而寇复入辽阳,副总兵王重禄败绩。帝置忬不问,治他将吏如律。

初,帝从杨博言,命蓟镇入卫兵听宣大调遣。忬言:古北诸口无险可守,独恃入卫卒护陵京,奈何听调发?帝怒。部臣因言:蓟镇额兵多缺,宜察补。乃遣郎中唐顺之往核。还奏:额兵不足,又皆赢老,宜按治。乃降忬俸二级。严嵩复以言激帝,帝由是恶仔。

三十八年,把都儿、辛爱数部屯会州,挟朵颜为乡导,声言东入。忬遽引兵东。寇顾由潘家口入,渡滦河西而大掠,驻内地五日。御史王渐、方辂遂劾忬,下诏狱论斩。方逮时,忬遣将破虏,获级八百余,嵩故不报。明年冬,竟死西市。

忬才本通敏。其骤拜都御史,及为督抚,皆帝特简,嵩积不能平。而忬子世贞、世懋负盛名,力持风纪,尤樱嵩忌。滦河变闻,遂致忬死。穆宗即位,世贞与弟世懋伏阙颂冤。得旨,复故官,予恤。

(太仓州志)

武尚文

武尚文,镇海卫指挥。嘉靖三十二年,倭乱,奉檄统所部驻上海。五月,倭逼,尚文率众出东门,遇贼辄败之,乘胜进。贼伏西忧笠桥下,伺尚文过,利刃断马足,尚文死。同时死者,县丞宋鹜、镇抚吴贤。督抚以下临哭甚哀,曰:三人得死所矣。

(太仓州志)

冯举  屈大伦  宗元爵

冯举,吴淞百户。始祖敬,以功世袭,六传至举。嘉靖壬子六月,倭劫掠海上,举与队长屈大伦赴斗,手斩贼首一级,生擒一人。贼大至,举、大伦并战死。

时宗元爵方主巡徼,闻举死,曰:吾义不独生!力战死。元爵始祖杰,以功世袭百芦。

(嘉定县志)

张  治

张治,吴淞百户。始祖祥,以功世袭,六传至治。癸丑闰三月,同知任环御倭海上,治以甲士五十为前锋,遇贼于宝山之麓,斩首十三级。有胡药师者,勇力绝人,身被重铠,治挝杀之。已而贼大至,死斗,治饥疲,下马搏战,被创死。赠副千户世袭。

(嘉定县志)

陶成  卜相

陶成,吴淞百户。始祖茂春,以功世袭,六传至成。癸丑五月,倭寇薄城,成与卜相等伺其惰归,邀击于吴淞。风阻,战不利,堕水死。相,始祖儿只,以功世袭百户。

(嘉定县志)

守城童子

守城童子,倭寇之乱,邑濒于危。一日,贼薄西门,守者已睡,梯而登。方及女墙,有童子挑镫见之,大呼。众惊觉,亟挤石堕梯而退,童子头已断矣。当事哀之,琢一石像,东向坐城闺上,至今存焉。

(嘉定县志)

徐  佩

徐佩,同知任环庖人也。环御倭兵败,单骑殿后,遇危梁不得济,倭迫之急。佩掖环度桥,身自持矛当之,剌一人下水死。群倭益集,遂被杀。环作歌祭之,有生而食予、死也卫予语。

(嘉定县志)

邱将军  丁千斤等

邱将军,佚其名,居罗店。有胆略,身长,且肥,故以将军称之。嘉靖间,倭寇罗店,邱持矛杀数贼,力尽遇害。王道通作传。

同里有丁千斤、马八百者,亦力士也。倭犯江东,丁斗死,马坎土埋之,哭而去。

(宝山县志)

王  街

王街,釜山役卒,义乌人,占吴淞所籍。每战先登,杀倭甚众,气猛务进,弃首级不取。返论功御史幕下,御史以街无首级,叱之。街曰:此易易耳。明日,再战,杀剧倭凡六辈,尽取其首以归,补百户衔。时街以取首级,故身中创数十处,出幕而死。王道通作诗哀之。

(宝山县志)

施  珽

施珽,西沙耆民也。慷慨好义,有胆略,邑有大事,必与议。嘉靖三十二年,倭入寇,珽率勇壮与战辄胜,因号耆民兵。会倭复据南沙肆掠,珽率众千人与战。贼酋萧显素患珽,乃设伏以待。战佯北,珽追数里,伏猝起,且战且退。贼先断桥,不得渡,前后受击,珽与其众歼焉。

初,珽尝援太仓,败倭于城南。太仓人思其功,请于总督,即其地建祠祀之,祠在普救寺东。并祀邑忠义孝弟祠。

(崇明县志)

陆  朋

陆朋,亦西沙人,以饶勇著。嘉靖三十三年,倭复犯境,官兵自百户田九畴外皆无斗志。知县唐一岑素以忠义勖其下,人乐为死。倭猝攻城,一岑令有能杀贼者,为上请不次用。朋应募为选锋,率众与九畴力战,创甚,贼即却,解甲死。祀忠义孝弟祠。

(崇明县志)

顾国  樊

顾国、樊,俱邑诸生,家于西沙。嘉靖三十二年,倭犯境,时方建城,未 甃石,千户高某通于倭,知县唐一岑死之。国与方合忠义民兵赴卫,闻难恸哭,谓其众曰:唐公为我民死,我等宜以死报。今日之事,有畏缩者杀之 !民皆誓死受命。倭善长刀,国等以狼筅长枪烟火胜之。昧爽,民兵四入与倭大战,无退却者。不两时,倭二百余人皆死。知府以闻。逾旬,兵备道熊桴至,国、率其众迎,民皆涕泣稽颡,为言高千户逆状。桴请于朝,并其党八十余人诛之,而国、未有所录。

已而倭复犯太仓,时民兵已报册,例如军额给粮,有警调用。桴乃谓国、曰:公等皆义士,向者大功,今犹未录,某之罪也。虽然,某闻好义者不言功。迩者太仓告急,君等复能为国家效力乎 ?皆曰:生死惟命!遂率其众千人与倭遇于娄江,大捷,又败之于嘉定,再败之于苏州。倭闻崇明忠义民兵至,即遁。先是,耆民施珽以民兵战胜,至是国、所领,亦称耆民兵云。

(前志)

徐树声

徐树声,字文岳。万历末,辽事急,树声以布衣谒将军李如松,留幕五年。如松死,孙承宗驻广宁,树声复诣军门献策,承宗悦之,使隶监军袁崇焕。天启七年,宁远之战,遣树声奏捷,崇焕进辽抚,授树声游击。崇焕死,孙元化为巡抚,擢旅顺岛参将。元化遣孔有德等援辽,道新城,作乱,据登州。树声闻报驰救,半渡,飓风大作,军艘覆溺者半。转募赴敌,战于登州之西关,力屈被执,不食死。

(太仓州志)

施凤仪

施凤仪,字孟翔。崇祯丁丑进士,武昌推官,以廉能著。任满入都,未及引见,燕京陷。凤仪南归,阁部史可法荐擢职方郎中,赞画军务,分守扬州北门,城破死之。

(嘉定县志)

张  涵

张涵,字凝之,诸生。尝到臂疗亲。崇祯末,里中姚氏奴倡乱,涵讨平之。应聘入史可法幕,授都司。条上七事,可法用其四:一军淮上为犄角,一择禁军卫陵寝,一募勇靖海滨,一劝捐裕军饷。迁内营游击,行参将事,分守北门。会饷艘阻高邮,被令引兵接应,既达而扬州已破,曳之降,不屈死。

(嘉定县志)

沈率祖

沈率祖,字行叔,署南京备倭营守备。乙酉五月,清兵下南京,率祖赴水死。

(嘉定县志)

侯峒曾

侯峒曾,字豫瞻,一字广成。天启乙丑进士,授南武选主事。与徐石麟、陈洪谧号南部三清。丁外艰归。

崇祯甲戌入都,兵部尚书张凤翼荐补职方郎中,辞,改南文选主事。会陆文声讦张溥,峒曾为言复社本末及文声无赖状,御史丁玮纳其言,祸得无蔓。历稽勋郎,迁江西提学参议。疏陈学政便宜十事。尝黜益宗生二人,益藩怒,峒曾言:学臣祗奉令甲,余非所知也。给事中耿始然督赋至,他监司以属礼见,峒曾独与抗礼。迁广东副使,未赴,起浙江右参政,分守嘉、湖。会漕卒击伤秀水知县李向中,峒曾捕戮首恶,部内肃然。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贤能监司五人,峒曾其一也。擢顺天府丞,未赴而京师陷。

福王起为左通政,辞。乙酉闰六月十四日,清兵徇地至嘉定,峒曾与黄淳耀等率乡兵守城。七月初四日,大雨如注,守陴者不成列,城遂破。峒曾趋归辞先祠,步至后园叶池,其子演泣拜曰:大人非守土臣,可忍以图再举乎 ?峒曾曰:吾意久决,汝辈速行,毋同殉。遂从容自沈死,年五十五。唐王遥赠兵部尚书。

峒曾性至孝。仕宦十余年,屡以母老乞归。清刚绝俗,独喜引援后进,以文章道义相切劘。崇祯乙亥减科举,峒曾上书倪督学,得比上县。丁丑加漕,上书程大司农,得减三之一。壬午复漕令下,赖其力得寝。所著根极理要,至性溢楮墨间。乾隆丙申,谥忠节。

(嘉定县志)

侯  演

侯演,字几道。才情骏发,年十三补诸生,偕群季受经黄淳耀,殚精理学。乙酉七月,及其弟洁随父守城。城陷,父死,兄弟争殉。演曰:吾长子,从父分也,弟盍行 ?弟曰:兄冢嗣,宜守宗祧,吾从父分也。言未讫,峒曾跃入池,遂兄弟相抱,擗踊以从。未绝,而兵至,被刃死,年二十六。学者称孝烈先生。

(嘉定县志)

侯  洁

侯洁,字云俱,诸生。读书过目成诵,诗古文别具神悟,书法神似大苏。佐父守城,飞书走檄,痈发左股,犹立赤日或霖雨中,血流至踵不顾。卒,年二十五。学者称孝毅先生。

同时从死者,仆杨恕、龚元。

(嘉定县志)

侯  瀞

侯瀞,字智含。峒曾三子。年十一补诸生,古藻纷披,宿儒不及。父兄死难,常吁天恸哭,手辑其父年谱,又辑父兄遗书四十卷。通表唐王,事泄被逮,亡命。辛卯,死于灵隐寺,年二十七。学者称孝隐先生。

(嘉定县志)

侯岐曾

侯岐曾,字雍瞻,一字广维。年十一,与兄峒曾、岷曾同补诸生,学使表其庐曰:江南三凤。比长,工文章,重气谊。时娄东、云间坛坫角立,岐曾独无门户见。振兴古学,奖掖后进,为文章名教者三十年。崇祯戌、亥间,奸胥征已赦钱粮,岐曾力言其弊;知县钱默初苛察,致书规之:邑中大事,皆倚重焉。壬午,登副榜。福王立,兵科给事中陈子龙荐其才,辞不就。乙酉,峒曾殉节,岐曾奉母居乡,枝梧家难,须发尽白。

丁亥,陈子龙通表鲁王事泄,亡命投岐曾,岐曾匿之刘驯家数日。总兵巴山等捕予龙益急,岐曾恐事泄,属其婿顾天逵护子龙奔越,会道阻不得行,留天逵家。又数日,山等索子龙不得,得子龙随行童子为乡导,遂执岐曾,并捕刘驯,诘匿子龙罪状。驯慷慨言曰:匿子龙者,驯也,罪当死,无预岐曾事 !巡抚土国宝雅知岐曾,使人具酒脯慰之曰:汝湖海无名,待家信通,得不死。岐曾曰:我已无家,何信为?俄闻母龚太恭人赴水死,乃大恸,骂不绝口,受刃死。侍童鲍超、陆义、朱山、李受、俞儿,皆见杀。翼日,子龙出就系,驯及天逵皆死之。岐曾死时年五十三,学者称文节先生。

子涝、洵、涵,与峒曾诸子自相赓和,有上谷六龙之目。洵字文中,诸生,潜心理学,早卒。涝、涵,自有传。

(嘉定县志)

黄淳耀

黄淳耀,字蕴生,一字陶庵。为诸生时,疾科举文浮靡,乃原本经史,一归典雅。当时主持文社者,竞招致之,夷然不屑,独与及门陆元辅辈为直言社。凡显而威仪,微而心术,伦常日用之际,讲论切偲,必求至当。

崇祯壬午举于乡,试礼部时,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成进士,观政都察院,不谒选归。组袍粝食,萧然一室。

甲申,京师陷。福王立,诸进士悉授官,淳耀独不赴选。乙酉,南都破,邑城被围,淳耀偕弟渊耀及侯峒曾集士民固守。城破,入西林庵,将自尽,僧无等曰:公未服官,可无死。淳耀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 ?乃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遂与渊耀对缢死,年四十一。唐王遥授湖南道御史,赠太常寺少卿。

淳耀自少有志圣贤,为日历,昼之所为,夜必书之。语言得失,念虑纯杂,无不备识。充养和粹,造诣益深。诗古文悉轨先正,卓然名家。学者称贞文先生。乾隆丙申,谥忠节。

渊耀初名金友,字伟恭,一字谷帘,诸生,受学于兄。讲求性理,雅善词赋。淳耀在京时,与之书曰:胪传时人见鼎甲先上,皆啧啧称羡。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今人必不肯为,必欲为三年之一人,何也 ?渊耀服膺斯言,每述淳耀吾师,录以自警。甲申闻变,习弓刀,读孙、吴书,慷慨自命。就缢时,见兄头帻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引决。时年二十二。

其兄弟口血喷壁间,遗迹历久不灭云。

(嘉定县志)

龚用圆  龚用广  龚用厚

龚用圆,字智渊。尚书宏四世从孙。父钦仕,字行之,天启元年岁贡,有孝行,娄坚称其清明纯笃。

用圆,举天启辛酉乡试。崇祯末,官秀水教谕。时事亟,弃官归。其兄用广、弟用厚,已挈家人避居石冈村舍。会侯峒曾、黄淳耀谋城守,遂偕用广入城,分守南门,衣不解带者匝月。东门破,左右劝启关出,弗听,抱其兄大恸曰:吾祖、父清节自矢,今日苟图存,何以见祖宗于地下 !并赴水死。用厂幼子元韶甫十岁,从死。翼日,家人觅尸,不获,见二尸相抱不解,一尸肘间有用圆私印,乃殓而殡之。

用广字俭化,请生,方严有志操。用厚,字恕先,亦请生。兵至,不屈,与其子元明、元桂及用圆子元彬,俱自沉于石冈之池。

(嘉定县志)

夏云蛟等

夏云蛟,字启霖,诸生。奇贫,夏夜糊纸筐覆顶拒蚊;严冬以草实瓮,置足读书不辍。侯峒曾雅重之,延致家塾,与黄淳耀讲学,立直言社,籍记所行,月朔互证。云蛟尤伉直,淳耀目为畏友。

乙酉夏,与唐昌全协守南门。城破,云蛟自缢不殊,受刃死。昌全,字元玺,被执不屈死。

同时守城死者,诸生朱元亮字耿初,宣衷恂字子默,汪彦恒字子久,国子生龚孙玹字尔韬,朱昌祚字正甫;巷战全家死者,儒童赵丰;中炮死者,民刘满;战死葛隆镇者,刘敖、王宪、朱六、郭元,孙小溪父子四人。

(嘉定县志)

金德开等

金德开,字尔宗,国子生。读书修行,矩镬先民。乙酉七月,命长子起士助峒曾守东城。城陷,一门死者八人。尔宗被执,犹手持家训不去手。次子堪士,字幼舆,诸生;叔子仲士,字侯在,并从死。起士,字怀节,诸生。城破时,三族并及于难,作后死记呕血死。

同时不屈死者,诸生潘大纶,字仲宣,纵火焚其家,沈醉自溺死。诸生吴跃,夫妇被执,骂不绝口死。诸生朱衮,字公荣,父子三人同死。贾人吴某自焚死。

其余遇兵死者,周鼎实、朱昂、朱振川、王兰、赵维贤、陶恕先、陈师文、张友光、张京,并诸生;王云程字鹏九,拔贡生。

(嘉定县志)

徐文蔚

徐文蔚,字蔚生,县学生。与黄淳耀为亚婿。淳耀叙其文,推为入室。文蔚豪爽,床头常贮酒,客至辄饮,酒半,仰天歌呼。遇大义,侃侃自誓,尝谓:君父不可背,师友不可负,名节不可亏。时寇躏楚、蜀,文蔚切齿曰:纵不能擒贼,定当死守,以报朝廷!

顺治二年夏,清兵南下,昆山、嘉定拒守,兵屯吴淞所。文蔚集西城壮士,饮之曰:义重争先。我与诸君约,往娄塘要击之,务为首功,毋俟薄城下也。众诺。文蔚持帜指挥,人皆鏖战。众寡不敌,少却,或劝以涉河疾走可脱,叱之,植帜立,遂被执死。时为七月二日。是夜,里人收骸还,淳耀题其旌曰:有明义士徐文蔚。

时同死者,为邑生杭文若,乡兵冯满、马玉、王佩、许肱,俱战殁。

(前志)

吴其沆

吴其沆。字同初,诸生。客游昆山,与顾炎武、归庄善。甲申闻变,作崇祯、帝后二二诔。乙酉,清兵至昆山,其沆与庄倡城守。城陷,庄与炎武得脱,其沆死之。

(嘉定县志)

庞  伟

庞伟,字子千,诸生,居黄渡。福王开瞿山,伟献策称旨,擢佐军谋,以母老告归。乙酉五月,清兵徇地至吴,乡里扰攘。伟入城,与知县钱默谋募兵,行至泰北烟墩下,为奸民顾满三等所杀。妻徐与三子恒文仙,俱被焚死。

(嘉定县志)

许  龙

许龙,字云美。有胆略,尝入阁部史可法幕,官都司。乙酉闰六月,李成栋遣部将梁得胜屯城东高冈,南翔乡兵首领李允文及其仆李金先登,清兵射杀之。南翔兵却,龙率王家庄乡兵力战,中流矢死。

(嘉定县志)

唐景曜等

唐景曜,字韬生,诸生,居罗店。乙酉闰六月,李成栋镇吴淞,景曜为榜文数成栋罪,成栋怒,悉锐围罗店。乡兵战溃,景曜被获斫死。

族子培,字自因,崇祯癸酉副榜。先匿其母,率兵巷战,不胜,身被六矢一枪以死。诸生朱霞,字赤城,登屋鸣金,集众复战,为步骑丛剌死。

同日战死者,渚生沈可衍;民马胡、陆文焕、朱之奇、朱鲸支、洪廉及吴县席元斌。

(嘉定县志)

严爱棠

严爱棠,诸生。集耰锄五百人,当邑之东南冲。时李成栋镇吴淞,爱棠诱杀其弟成林。成栋怒,悉兵薄城下。爱棠逆战,不利,退屯城东北荷花荡。成栋围之,尽殪。

(嘉定县志)

沈征宪  周鉴封  俞元初

沈征宪,字章甫,嘉定籍,诸生。当鼎革时,预为避兵地,父宏先惮于迁徙,弗从。征宪送母钱于西郊,而身侍父。兵至,挥刃向宏先,征宪急前,抱持曰:吾父也,乞杀吾以代。遂舍父而杀征宪。

初,征宪未举子,置一妾,廉知以讼窘故鬻女,亟还其女,且与以金。后得子,名日丰。

同时周鉴封,父谦培字牧之。鉴封读书颖敏,年十六,孑身随父。乞代死。兵执之,以激烈见杀。

又俞元初,随父世荣避僻所。父被擒,趋出求免,被杀。

(昆新续志)

诸  锜

诸锜,字用湘,初名复萃,字聚之。轻财仗义,壮士如蒋若来、潘君明皆衣食于铸。会淮镇张士仪起兵刘阳城,铸结壮士数百为声援,清兵袭击之,死于西门外迎恩桥。时九月七日。

(嘉定县志)

李春

李春,吴淞营千总,明季侨居吴门。乙酉,与二子瑶、玙战殁安亭。

(嘉定县志)

傅凝之

傅凝之,字令融。崇祯癸酉举人。工诗文,负才略。参总兵吴志葵军,志葵就擒,众悉降,凝之赴水死。

(嘉定县志)

沈芳彦

沈芳彦,字君恺,居诸翟。与总兵黄蜚善,蜚练师太湖,授芳彦水营守备。蜚败殁,芳彦阵亡于豆腐浜。

(嘉定县志)

陈妥等

陈妥,张泾乡农也。性好义,喜脱人难。乙酉闰六月壬辰,剃发令下,妥独不奉令,至丙戌夏,蓄发如故。城守柳某苦劝之,不从,曰:头可断,发不可断也 !竟坐死。

又磨镜者,闻城破,自缢于安亭朝阳庵。丐者某,自投于安亭严泗桥下。卖菜者某,自投于登龙桥下。

(嘉定县志)

李杭之

李杭之,字僧筏。举人流芳子,诗文书画有父风。性放旷,甫强仕,即弃诸生,放浪山水间。父疾,割股以疗。抚从子有恩。救人困,无吝色。乙酉,死难。

(嘉定县志)

吴之蕃

吴之蕃,吴淞所世袭百户。父斗南,以征流寇死王事。之蕃兼署陆营把总。清兵入吴淞,走江东,率乡兵四千人船百余艘,至胡巷桥登岸。兵溃,不能敌,之蕃呼天哭曰:我父子死国,分也,然不得一战,死勿瞑矣 !提枪赴斗,被擒死。

(宝山县志)

沈宁祖

沈宁祖,字季康,居高桥。父绍僖为吏部时,随父入都。由国子监考授礼部儒士。乙酉,城下,死之。

子镆,诸生,亦以护父死。一女年十四,亟以腰带自绞其颈;不死,复以簪自剌其喉而绝。

(宝山县志)

娄复闻

娄复闻,字思修,坚子。幼承家学,工诗古文词。乙酉,太仓浦嶂兵至石冈,被缚,以不屈遇害。土人就义冢瘗之。

(宝山县志)

沈宏先

沈宏先,字右公,居江东,父避倭乱,徙居昆山。宏先以治易,乃入疁庠,举乡饮宾。性淡泊,善画山水,兼工诗,有刘、白风致。乙酉遇兵,刃其肩,子征宪急呼而前曰:宁杀我 !遂杀之。宏先悲愤抑郁而卒。

(宝山县志)

张阳豫  周复培  傅咸  刘古江

张阳豫,字孟和,太仓人。以贡授金坛澡训,历宁国教授归。爱昆山风土,携其子王桂、吴儒来昆,买宅于女夫戈化雍舍旁。清兵围城,阳豫登陴拒守,其子执黄旗麾军,城破,皆死。

周复培,字元之,兵部主事光祖季子。七月六日,复培恸哭誓死,疾铁骑充庭,奋拳与搏,被刃死。

又嘉定籍傅咸,字宜仲,嵊县训导逊曾孙,知州冲次子。兄弟七人,以不善逢迎昆令,不与优免,连充北运,皆赔累破家。城既陷,与妻子俱赴水死。

又吴县庠生刘古江,字生西,陕西参政锡玄孙。乙酉五月,避兵至昆,依妻父葛锡潘以居。七月六日,一门俱投水死。

(昆新续志)

王  湛

王湛,字道光,世居太仓双凤里。兄瀚、淳。瀚,州学生。淳,补学生昆山。

湛少从兄瀚学,补州学生。家贫,以孝事亲。父好饮,湛授经里中,得金皆以为酒肉费。父殁,柴毁逾礼。母病,请以身代,祷于天,良已。烈帝崩,兄弟三人哭于先师庙,尽焚衣冠及所作文章。瀚入华山为僧,后受临济法,称晦山和尚也。湛与淳则奉母隐于乡。

清兵入太仓,下剃发令,湛谓淳曰:我等读书为秀才,终不令发亡而身独存。会师起,湛为檄,告诸村镇,动以忠孝,其言明白易晓,百姓闻之,皆涕泣愿从。旬日,聚数干人,淳、湛与同学生戴亮采、邹伯仁、王露玉及顾瑞、汤丁等分领之。乙酉闰月,薄太仓北门,诸儒披甲带长剑,或握拳指城上大骂。忽城上笳鸣,清帅张孟建蓝旗出甲五十领,众大溃。湛与露玉、亮采、伯仁等被杀,淳左臂创走,投水死。

(忠义录)

赵功伯

赵功伯,州学生。不剃发,遇害。

(忠义录)

王时重

王时重,字威若。清兵至时,重年十八,随父瑛避兵。瑛就擒,将加刃时,重亟前求代,竟与父俱死。

(太仓州志)

吕云孚

吕云孚,字石香。乙酉闰六月,从吴江吴易举义,兵败遁归。清兵至,奉母守舍不去,死之。云孚幼为张溥所称许。熊开元令吴江,试以文,奇之,遂补吴江诸生云。

(太仓州志)

苏应昌

苏应昌,字际之,卫百户。中武举,授颍州守备,告归,居南城。清兵至,走密室自经,两子解之。会乡兵攻城,应昌欲内应,张帅获之,面鞠,不屈,曰:杀则杀耳,特不受叛逆名 !遂受刃。长子愿代死,张义而释之。

(太仓州志)

尚子升

尚子升,就婚昆山沈氏。家马鞍山下。清兵下昆山,谓其妻曰:我必死矣,汝亦不可辱。妻曰:诺。乃先缢其子,次缢其妻,怀练出,自缢于山巅佛阁。

(太仓州志)

顾征甫  汤四

顾征甫,汤四,并乡民。清兵驻州城,二人率直塘镇民,由北关入,与战,被执,皆磔死。

(太仓州志)

王会华

王会华,字元升,在晋子,诸生。乙酉,清兵下苏州.乡老会于明伦堂,为纳款计,会华垂首不答。归,七日不食死。

(太仓州志)

王国璠

王国璠,字露玉,诸生。清兵驻州城,率沙溪民由北关入,众溃,死之。

(太仓州志)

郎星纬

郎星纬,字元翊,诸生。少颖异,美丰姿,为文工俪体。素以忠义自矢。甲申之变,星纬愤朝士有从顺者,草檄致讨,文出,四方竞传之。清兵至,闭户恸哭。会剃发令下,不从,走沙溪,卒就死,年三十余。

(太仓州志)

王在中

王在中,字君垣,太仓籍庠生。己酉城破,在中抱所著诗文投井,人莫得而知也。丁亥四月,邻人于阴雨夜见玄冠白衣徘徊井上,即之不见。发井,得在中尸,面目不改,农冠如故。遂告其妻弟,殓而葬之。

(苏州府志)

戚隽升

戚隽升,字子从,居横泾,州学生。乙酉八月朔,清兵至,隽升挺刃格斗死。

(忠义录)

吕云章

吕云章,字石英,居沙溪。乙酉夏,奉父母避远乡。父因欲归沙溪,云章谏,不听,乃随父归。兵至,父被执,云章出抱痛哭,请代,皆被杀。已死,犹抱父不释。

(忠义录)

叶有震

叶有震,字仲起,太仓民。不剃发,兵拔刃将斩,震夺刃剌杀兵,遂遇害。

(忠义录)

王  祁

王祁,字拱哲,太仓人。少为王氏家奴,南京亡,入闽,为僧水北源古庵。

会郧西王常湖落魄至,祁奇其貌,与俱入古田境上,建阳数恶少从之。时降臣高简知建宁府,为政严刻,郡人怨之,镇兵不满千人,方告大桶将激变。而乡绅陈某与简隙,避之古田,遇常湖,告以虚实,许归内应。遂以祁为左国师,李文垣为右国师,招兵得万人。永历元年七月五日,常湖及竹溪王夜屯于东峰。请建宁守将曹总兵、部将于应鹤等出城御战,兵未及交,伏起,大溃。陈某使其党大言于众曰:知府贪酷,民不聊生。城中翕然,皆结约围府署,大索军人之在城者。曹总兵知有变,不敢入,战于城下三日,被覆于水西。遂开门迎常湖,斩简于市,裂其尸。通判唐通归附,即以通知府事。下檄称隆武三年。事闻,封郧国公。

八月,郧西兵入松溪,知县张朝国不降,斩之。北入庆元,声言往浙江。然其兵乌合无纪律,帅领皆科头草履,所至蜂屯求饷,士民逃匿。松溪真御史子金铉,使数人于北门外散发大呼曰:大兵至矣 !各弃兵杖相蹂践。清帅马得功、李荣帅兵三万,自浦城抵松溪。金铉出迎,清兵不入城,竟趋建宁。袭郧西王,不克,属县皆复为郧西守,清兵乃还屯浦城。九月六日,郧西兵复将乐。十八日,复顺昌。是月,清兵复入松溪,杀郧西知县戴应选,遗民真煦时等皆死。真金铉自负翻城有功,亦以隆武贡贡僇于桥下。

十二月二十六日,马得功夜发骑兵五千,步一万,出犁头,且分二道进。郧西兵不利,亡前队五百余人。清兵趋大溪尾,斩首数干级。戊子正月,郧西王在建宁,复遣曾明远、叶和、陈士良等率众数万,由瓯宁、政和夹走松溪。得功出兵驰之,阵斩千余人,生获九十余人。明远等弃甲遁,清师追至寨岭乃还。

十九日,清师自浦城道松溪趋建宁,攻围,自二月至四月,城中百计拒守,问出战,胜负相当。清师乃掘黄华山龙脉,置红夷炮西门,攻裂城垣,梯尸而上。百姓知城破,齐声大呼曰:休矣休矣 !因合府闭门自焚,火三日不灭,尸气闻数百里。主事朱乔秀死之。祁因建宁破,巷战不胜,遂自焚死。清谥烈愍。

(鲁春秋西南纪事)

沈廷扬

沈廷扬,字季明,崇明人。少为县学生。性慷慨,慕忠孝大节。崇祯初,岁饥,廷扬助赈四千金。后游虎丘,遇江东豪士沈茂之,纵谈方略,因出箧中海运书示廷扬。廷扬拊掌曰:方今天下多故,饷道梗塞,计莫急于此。遂偕茂之赴京师,授中书舍人。

疏海运事,略云:臣生长海滨,习知海道。若沿岸而行,多岛屿礁浅。宜从元、明故道,自刘家河出海,泛舟黑水大洋,转成山,至天津杨村,路甚便。议格不行。复以策干兵部侍郎倪元璐。略云:请以家资先办二舟,每舟千余石,率先海运,倘损朝廷粒米,请伏司寇;若小试无失,后请大举。元璐以闻,乃命往运。

六月朔,率舟自淮出海,抵天津,才十日。往见元璐,元璐惊曰:我于帝前谓公去,何犹在此?廷扬曰:运已至矣。元璐以闻,因授户部郎中,旋加光禄寺少卿。

十七年,京师失守,时廷扬方驻淮北,向北恸哭,欲自裁,茂之力沮乃止。

福王立,史可法开府扬州,命与田仰至崇明纠集水师。部署未定,而清兵已下金陵。廷扬屯据舟山,依黄斌卿,唐王命总督水师。明年,廷扬选水师三百艘北上,战辄胜。及崇明,复大战四昼夜。至福山,飓风忽起,舟胶,乃与麾下七百人俱就擒。

先是,洪承畴与廷扬善,时为江南总督,欲脱之,诈曰:我闻沈廷扬已为僧,若敢诳乎!廷扬语讦承畴,承畴怒,遂下之狱。苏州巡抚土国宝亦劝之降,不可。因驱其麾下于娄门李王庙骈戮之,无一人屈者。黄仲融,廷扬所抚遗孤甥,时从廷扬,泣询后事,不答。固问之,乃曰:我受国恩,誓以死报,无所恨。第恨二亲藁葬,兹以属汝,此外何言 !嗣子元泰,并就戮。仲融收其尸归葬。妾张氏奔视含殓,庐墓数十年,及卒,遂祔葬。别见列女传。

廷扬卒年五十三,葬于虎丘五人墓之西。清谥忠节。

(前志)

黄铭丹

黄铭丹,字丹侯,县学生。崇祯八年,凤阳陵毁,铭丹愤激,与妻、子诀,誓不破贼不归。因谒总督,献平寇策,署兵备道、史可法参谋。十七年,京师陷,光禄寺少卿沈廷扬方督饷淮上,因投谒曰:铭丹在史公幕无所表现,愿借一旅自效。廷扬命返里募水师。将发,而福王以江北军分隶四镇,廷扬无分地,遂罢募。

弘光元年,南都不守,吴中瓦解。铭丹方抵浙,探鲁王,及归,知廷扬已入舟山,抚膺叹曰:事不可为矣。南向恸哭,蹈海死。祀忠义孝弟祠。妻施氏,亦殉节。

(崇明县志)

樊养昂

樊养昂,字震瀛,县学生。性宽厚,而廉介不苟,兄弟析产相让。崇祯甲申国变,蹈海死。子耀邦葬其衣冠,知县刘纬铭其墓。

(崇明县志)

徐  三

徐三者,农家子。少患痘创,痪其脚,人皆呼三痪脚。恶释氏,见僧,持椎逐之;遇诸途,则痛詈之。

明亡,闻四方多起义者,语其父曰:吾家何不起义?父曰:痴儿,我辈乡人耳,欲何为?徐三走寻村塾师,求书忠义字,归用白布为方旗,摹其字画,大书旗上。翌晨,揭竿陇头,号召里中少年,大呼起义。父急出,裂旗,挟之归。乃愤卧不起,与之食,不食,越五日,竞死。

(崇明县志)

     清

陈金揆

陈金揆,字度臣,宝山县人。清光绪元年,上海设有出洋肄业总局,金揆往应考,获选列优等。是冬,奉派赴美国,入小学校,习英文、地舆、术数。三年,升入中学校。七年,入大学校。学业粗有成就,即奉召回国,派入天津水师学堂。旋派赴威远练船见习,遍历南北洋各港,练习风涛沙线枪炮阵法。九年,委充扬威二副。十一年,保千总,部议改为把总。十月,升补扬威军舰大副。十二年,奉派出洋,接收新购舰械,帮同驾驶致远军舰回国。补充本舰大副,保蓝翎千总。十五年,海军成立,奉署中军中营都司。

二十年八月,中日战于大东沟,致远骤受重伤,管带邓壮节公率舰冲锋陷阵,致为敌雷所中,舰旋沉没,金揆亦殉焉,年三十有三。事闻,得旨照总兵例赐恤,给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

(海军纪实)

金大廷

金大廷,字巨卿,居江湾乡阙五图。光绪初,由文童应出洋之选,与陈金揆同时赴美留学。八年回国,入天津医学馆肄业,旋充直隶武备学堂医官,升西医学堂监督。历充京津铁路旗兵学堂总医官。甲午之役,派办前敌行军医局,积劳累保至四川知府,尽先选用。二十六年,联军至津,陷武备、旗兵两学堂,救护不及,为流弹所中,堕河殒命。事闻,照四品官阵亡例议恤,追赠太仆寺卿衔,给予云骑尉世职。

(宝山县续志)

通    州

    宋

孙益  顾绪  顾绚

孙益,泰兴人。绍定中,李全犯扬州,薄泰兴,益应县令王爚募,率众守城。贼至,势甚盛,益呼曰:王令君募我来,将以护城邑也。我辈不为一死,何面目见令君乎 !遂身先赴敌死。同时顾绪、顾绚,俱战死。赠益保义郎,绪、绚承节郎,各官一子。

(通州直隶州志)

    明

朱显忠

朱显忠,如皋人。洪武初,以功授濠梁卫指挥佥事。从傅友德征蜀,克文州,遂留守。夏将丁世贞合番兵数万来攻,力战却之。益兵复攻,城中食尽,部众劝忠姑弃城,忠叱曰: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岂有怕死将军耶 !诘旦,出东门拒战,被伤,裹创力战死。赠镇国将军、都指挥使。

(通州直隶州志)

茅  

茅,字大方,泰兴人。父子刚,元海宁尹。得家学,能诗文,有奇名,父友陈尧道亟器之。尝谒孟庙作诗,一时推服。洪武三年,辟召本县训导。秩满入对,擢秦府长史。制词褒美,勉以董仲舒相江都王事。奋激尽心辅导,榜其堂日希董,方孝儒为记。二十九年,主陕西乡试。建文元年,擢右副都御史,兼吏部右侍郎。

燕师起,驸马都尉梅殷镇淮安,遗诗劝殷,忠愤激烈,闻者壮之。燕王称帝,逮赴京师,不屈死。四子,长彭,及家人自沈于井;次延、明、斌,论诛。妻张,二孙胜、昱,并逮系死。后赠左都御史,谥忠愍。著有希董堂集五卷。

(光绪泰兴县志)

许  孚

许孚,字恒二。建文元年举人,出方孝孺门。官工部主事,榷芜湖。四年,闻金川门不守,孝孺殉节,北向再拜痛哭曰:吾师获死所矣,吾敢负所知哉 !饮鸩死。

(通州直隶州志)

周  臣

周臣,字元弼,其先宜春人,隶通州千户所。登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刑部。大臣子坐事,诸司莫敢决,臣正其罪。左迁蓟州同知。清军屯田没豪家者,以边功进顺天推官。刘瑾党罹罪,穷治不少贷。瑾诬之,下狱,无所坐,以辨章字画不谨,罚俸而已。有匿名书数瑾罪恶,瑾矫旨责朝臣,五品以下廷跪。时酷暑,臣愤愤跪烈日中,遂死。世宗即位,诏复其家。

(通州直隶州志)

曹  顶

曹顶,通州余西场亭户也。少从父育于土人曹大宾家,宾儿视之。发际有三顶,人呼顶儿,及长,遂以名焉。顶所居产盐地,受募直为输贩驾艘舶出没江海。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太仓,总督张经征兵于通,顶应募,隶千户姜旦部下。与倭接战江中,先以长矛剌其操舟者堕水,跃登其舟,沈其铁缆焚之。倭乱,江南兵乘之,大败去。明年,倭三千余人寇通,顶率水兵五百壁城外,迭出挠倭。如是二十余日,城围解。顶临战果敢,独居阵前,矢石交至不为动。敌仆其檐,众失色,顶徐夹枪树楯,拾石卵回击之,敌不敢逼。敌至,势如风雨,诸军莫能支,顶以闲暇应之。勇常百倍,前后陷阵,斩倭几百余级,身被数十创,功当录为头领,辞不受。

三十六年四月,与倭战于城北五十里,追奔至单家店,自辰至午,酣战不已。天雨泥淖,蹶堑中,遂及于难,年四十有四。事闻,赠都指挥使。

顶慷慨慕义,时以一死自许,卒如其志。每战论功,多让侪辈,无所较。所得赏赐,辄以奉宾家,囊无余蓄。州人倚顶为长城,闻其死,无不痛泣者。

(通州直隶州志)

朱  寅

朱寅,通州人,随曹顶逐倭,力竭死。

(通州直隶州志)

苏应先

苏应先,袭百户。剿倭阵亡,赠指挥使。

(通州直隶州志)

何  忠

何忠,应募为乡兵,手刃数倭。倭奔踞一大室,迹之,入门,受剌死。临死,呼其后者曰:此间贼众,慎毋前!

(通州直隶州志)

顾业经

顾业经,御倭受十八创死。

(通州直隶州志)

吴兆唐

吴兆唐,字省南,海门人,籍武庠。以海防应募,副使熊尚文命督战舰北往,隶贺世贤麾下,屡有战功。天启二年,殁于军。赠游击。

(通州直隶州志)

戚世嵩等

戚世嵩、世奇,同为史可法裨将,从死扬州。

有从阎应元死江阴者义士三十人,莫知其姓氏。其招集滩民,隔江为江阴声援,并及于难,日戴氏兄弟,名亦逸。或日朱一冯之戚也,朱、戴盖世姻云。

(泰兴县志)

程履端

程履端,字于始,诸生。甲申, 闻国变,大恸曰:君歾矣,吾独存乎?号泣呼天,绝粒

数日,谓其妻马曰:吾有二子,长名曾,次名卜,一未娩,如生男,可名闵,以教孝也。言讫,入文庙,焚巾衫,投泮池死。

(通州直隶州志)

保荐等

保荐,字君聘。例袭扬州卫指挥同知,不得就。顺治二年,清兵南下,或趣之避,荐曰:吾祖、父受国恩,尝感激思报,以不获马革裹尸为恨,今得死所矣。遂捐躯。

同族死者,万安、孕元、凤鸣、景晖四人。

(通州直隶州志)

李我彭

李我彭,海门人,居扬州。母彭惊绝,我彭一恸而绝。

季一乾

季一乾,字健吾。有至性,倜傥负气节。甲申之变,闻思宗死社稷,即以头抢地,恸哭几毙。子正利率家人扶而慰之曰:僻壤无确音,盍姑待之?既而,清兵陷南直,犹闭户著故衣冠。乡人惧祸,摘告之。扬郡大尹诘其情,曰:匹夫有志,断头何妨 !尹复诘正利,正利曰:父子不一心,忠何成忠,孝何全孝!大尹怒而杖之,父子先后死。冒襄为之传。

(如皋县续志)

顾春台

顾春台,失其名。闻国变,同妻、女赴水死。

(如皋县志)

章  某

官隶章姓,失名,国变,携妻、女投水死。

(如皋县志)

张  达

张达,一名达善,又名九达,善拳棒。时靖江兵败,淮抚田仰檄朱长源借达兵三千渡江而来,清兵放牛马于两石湾,达率亲信三十余人登岸收之。伏发,达与三十人无一脱者。

(泰兴补志)

李  皓

李皓,县学生。从阎应元守江阴,城陷,死之。同时有戴姓兄弟,佚其名,北兵入境,与朱长源共起,纠集滩兵抵拒,事败就死。长源不知所终。

(泰兴补志)

许德溥

许德溥,字元博,如皋人。少喜读周钟文,闻钟从顺,即毁其稿。北京破,痛哭数日不食。扬州破,又痛哭数日不食。每食必以崇祯钱置几上,祭而食,食已复哭。会严剃发令,溥截发如头陀。

为双甸镇吴生师,感岳少保事,剌字两臂曰: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又剌其胸曰:不愧本朝。久之,吴生仇家借以倾吴,首于官,捕溥验治。袒示之曰:吾实不忍忘先朝。反复辩诘,自比宋谢叠山。谓:叠山有老母在,不即死。今日亦为有老父在也。系狱论死。临刑,谓所亲曰:被间有银半钚,亟持去给老父游红桥,勿令见儿齿剑也。坐地歌曰:

忿我高帝兮,祚启灵长。夕宗瓒绪兮,文德辉煌。国步多艰兮,贼寇跳梁。龙驭升

遐兮,使我痛伤!志矢金石兮,镂骨靡忘。壮怀未展兮,罹此祸殃。囹圄空阔兮,枷锁

馨香。我节已明兮,视死如常!含笑九原兮,得见先皇。予虽幽暝兮,魂魄翱翔。歌已,遂死。

妻、子罪戍。胥王熊当遣送,悲惋终夜,素嗜酒,为之罢饮。妻询其故,请代戍。熊喜,竟以妻往。逾岁,里人冒襄赎之归,遂为夫妇如初。

(通州直隶州志)

李之椿

李之椿,字大生,号徂徕,新泰令上林孙,光禄署丞伯龙子也。神彩奇丽,志意介然。万历壬戌登文震孟榜。合王遂东、倪鸿宝、黄石斋、王觉斯为天崇五才子。由行人选入司勋曹,甄奇录异,人不敢干以私,以直道取忌见谪。萧散夸旷,与伯氏道生倡和霞起园,天下慕其风流。福藩立南京,起玺卿,督粮浙东。

鼎革,解官自归,而难作,以藏故明敕印未缴,逮狱论流。顺治六年,下诏书曰:胜国初亡,人人未免有故主之心,况居官食禄者乎?凡顺治五年以前犯者,勿作叛论罪。既雪,即担簦入武夷山。后中蜚语,复被收,门户愤裂,宗族毁败。絷之石城狱中,遂绝粒,勺水不入口,积十四日而死。

弟石生,奉旨释归。

(如皋县志)

缪九凤

缪九凤,字鸣冈,号威仲。生平尚气节,博学师古。年十二,游乡校。由选贡中庚午、癸酉两科乙榜。释褐,授於潜令。时年未及冠,体清赢如童子。於潜掾吏群谒于里第,九凤绯衣乌帽,出厅事。群吏以其齿稚,有慢容。九凤危坐,正色诃责之,吏咸畏服。履任视事,精明通敏,以和出之,民被其泽。擢瑞州府同知,屡署太守、监司事,皆能其官。时值军兴,羽书旁午,裁决如流,而自视欿然。

国变,弃官,不知所往,其家人亦无还者。清籍其田宅入官。

(如皋县志)

     清

倪中美

倪中美,字竹虚,号筠谷,家乘名步云。由行伍历官两江督标蓝翎都司。中法之战,阵亡于福建马江。福州将军穆图以闻,恤、荫如例。

(泰兴续志)

海    州

     南朝  梁

鲍  泉

鲍泉,字润岳,东海人。父机,湘东王咨议参军。

泉博涉史传,兼有文笔。少事元帝,早见擢任。太清三年,元帝命泉征河东王誉于湘州,泉至长沙,作连城以逼之,誉率众攻泉,泉据栅坚守,誉不能克。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尽俘其众,遂围其城,久未能拔。世祖遣平南将军王僧辩代泉为都督。寻复其任,令与僧辩等率舟师东逼邵陵王于郢州。

郢州平,元帝以长子方诸为剌史,泉为长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之。城陷,执方诸及泉,景害之于江夏。

泉于仪礼尤明,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

(海州直隶州志)

     宋

孙  傅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中词学兼茂科,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倚不能用。迁秘书少监,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然与轼合,意亦无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读丘浚感事诗,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市人中访得无忌,龙卫兵中得京。好事者言京能施六甲法,可生擒敌,朝廷深信不疑,命以官,赐金帛数万,使自募兵。未几,京败,引余众南遁,金人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数十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傅寓直皇城司,其子来省,叱之曰:使汝勿来,而竟来邪 !吾已分死国,虽汝百辈来何益!挥使速去。子亦泣曰:大人以身殉国,儿尚何言?遂以留守事付王时雍,而从太子出。至南薰门,范琼力止之,金守门者曰:所欲得者太子,留守何预 !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卒于朔庭。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定。

(海州直隶州志)

耿世安

耿世安,海州人。为武翼大夫、淮东副总管、两淮都拨发官。初,谍报元兵至,制置使贾似道调世安提兵往涟水军增戍。众方犹豫,世安径迎,至渔沟,以三百骑入阵鏖击。自午至酉,身被七创,犹追杀溃兵。收兵还,至数里没。事闻,赠五官,立庙淮安,谥忠武。

(海州直隶州志)

单公选

单公选,赣榆人。祥兴二年,拜参政。帝在崖山,元张宏范袭破舟师,丞相陆秀夫负帝溺海中,公选从死。

(海州直隶州志)

     明

周  恕

周恕,海州人。与何洲同为中官,素以忠义相勖。建文初,燕世子来朝,恕与洲请留之,不从。未几,兵起,帝悔不用其言。壬午六月,帝逊去,至神乐观,恕约洲追侍焉。帝命散去,各变姓名,走湖、湘间。恕忧病死萧寺。

(海州直隶州志)

陈  升

陈升,海州人。征倭,率其徒五人力战,没于阵。通判范永官祠于东陬山,日六勇庙。

(海州直隶州志)

丁  澄

丁澄,海州人。少孤,事母孝,母疾,割股疗之。官西海所百户。以征倭阵亡。

(海州直隶州志)

周日健

周日健,海州人,诸生。有文名,性孝友。崇祯壬午冬,清兵攻城,众惊走,日健以母老不能去。城破,被执,不屈死。

(海州直隶州志)

高拱奎

高拱奎,海州人,诸生。笃学能文。崇祯壬午,城破,拱奎守父柩,被执不屈,与周日健同日死。

宋可权等

宋可权,沭阳人,武生。崇祯十五年,清兵下山东,直抵海州、赣榆、沭阳。刘士璟知沭阳县,竭力捍城。可权请侦清兵,回至滥泥洪,马陷于淖,家人止之。可权曰:吾以身许刘侯,义不可背 !驱马入城,与廪生张国纶、监生鲍世芳、生员葛尔寿等佐士璟守。或劝之去,国纶曰:吾辈于刘侯,子也,子可去父乎?城陷,士璟殉节,四人皆死之。国纶妻郑氏自经。世芳弟世烈、世熙及子国玮、国 璠,俱死。

(海州盲隶州志)

周廷献

周廷献,沭阳人,诸生,居邑南乡。清兵至,乡人凶惧,廷献疾呼曰:若辈速遁,吾以一身当之!奋身赴斗,身中十余矢,邻族得脱,廷献乃自刭死。

(海州直隶州志)

黄宗显等

黄宗显,赣榆人,贡生。与诸生邵际时、李仲、张云树、张蕴踦、张必奎、董宗春、程雅化、阎名题九人,于崇祯壬午佐知县高濂守城,同时殉节。

(海州直隶州志)

刘肇基

刘肇基,字鼎维,赣榆人。嗣世职指挥佥事,迁都司佥书,隶山海总兵官尤世威麾下。崇祯七年,从世威援宣府,又从剿中原贼。进游击,戍洛南兰草川。明年,遇贼,战败伤臂。未几,世威罢,肇基及游击罗岱分将其兵,与祖宽大破贼汝州,斩首千六百有奇。后从宽数有功,而其部下皆边军,久戍思归,与宽军噪而走。总理卢象升乃遣之入秦。其秋,畿辅有警,始还山海,竟坐前罪解职,令从征自效。俄以固守永平功,复职,屡迁辽东副总兵。

十二年冬,蓟辽总督洪承畴请用为署总兵官,分练宁远诸营卒。兵部尚书傅宗龙稍持之,帝怒,下宗龙狱,擢肇基都督佥事任之。明年三月,锦州有警,承畴命吴三桂偕肇基赴松山为声援。三桂困松、杏间,肇基救出之,丧士卒千人。七月,与曹变蛟等战黄土台及松山、杏山。九月,复战杏山,肇基军稍却。承畴甄别诸将,解肇基职,代以王廷臣。

十七年春,加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及福王立,史可法督师淮、扬,肇基请从征自效。屡加左都督、太子太保。可法议分布诸将,奏荐李成栋、贺大成、王之纲、李本身、胡茂桢为总兵官。成栋镇徐州,大成扬州,之纲开封。本身、茂桢隶高杰麾下,为前锋。而令肇基驻高家集,李栖凤驻睢宁,以防河。栖风本甘肃总兵,以地失留淮、扬间也。阁标前锋,则用张天禄,驻瓜洲。十一月,肇基、栖风以可法命,谋取宿迁。初八日,渡河,复其城。越数日,清兵围邳州,军城北,肇基等军城南,相持半月,清兵引去。

顺治二年三月,清兵抵扬州,可法邀诸将赴援。独肇基自白洋河趋赴,过高邮不见妻、子。既入城,请乘清兵未集,背城一战。可法持重,肇基乃分守北门,发炮伤围者。已而城破,率所部四百人巷战,格杀数百人。后骑来益众,力不支,一军皆没。副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等皆同死。

(海州直隶州志)

袁  鼎

袁鼎,海州人。崇祯壬午武举第一,癸未成进士,授江西游击。明亡,时守金华府,清兵临城,不屈死。

(海州盲隶州志)

猜你喜欢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赵尔巽
  卷一百三十一 志一百六·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上·王称
  卷第二百八十五·胡三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十八·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覆制军台疆经理书·丁曰健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倭人传·房玄龄
  月赤察儿传·宋濂
  岁时广记后序·陈元靓
  卷之十一  奉天靖難記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一百·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虞俦·唐圭璋

      俦字寿老,宁国人。隆兴初,入太学。举进士。绍熙元年(1190),国子监丞,直秘阁。绍熙五年(1194),知胡州。庆元二年(1196),知婺州。六年(1200),以太常少卿使金。嘉泰间,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有尊白堂集。   满庭芳   蜡梅   色

  • 弹词注后跋·杨慎

    弹词注后跋先王父汲古嗜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史,簿书之暇,手不停披。宦游所至,未尝不以全史自随。生平训子弟,必援据史传,举古忠臣孝子以为法。尝谓升庵先生弹词一书,言简而义该,其入人也深,其感人也易,一

  • 卷九十六 西域传第六十六·班固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出,一出于阗。

  • 卷十七·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巻十七宋 张九成 撰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毁誉乱真浮薄之俗也浮者轻誉故多不察而伤义薄者轻毁故多求全而害仁卜兴亡者屡有丧师之耻称庐墓者乃有生子之污不深考其用心而轻誉者类多如此心存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凡例·邹漪

    一、野史从来不废。是编悉纪明末遗事。其先帝朝事无关于鼎革者,兹不尽载。另有崇祯纪事一刻,大书而特书之。至新朝大政,洋洋洒洒,别载国史纪略,以自附于蒙诵瞽议之义。一、明运告终,实由流寇,蹂躏海内,几十余年。自秦晋而蔓延

  • 柳彧传·魏徵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 他的七世祖柳卓,随晋室南渡,寓居于襄陽。 他的父亲柳仲礼,为梁国将领,因战败归顺北周,回到本乡本土河东居住。 柳彧小时爱学习,读了不少经书史书。 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召他为中外府记室。 过了很久,他

  • 张公谨传·欧阳修

    张公谨字弘慎,是魏州繁水县人。初任王世充洧州长史,与刺史崔枢一道举城归附朝廷,授职检校邹州别驾,历任右武侯长史,未为知名。李责力、尉迟敬德多次启奏秦王,方才用为秦王府官员。秦王准备讨伐隐太子与巢王之乱,命卜筮占卦,公

  • 周镗传·宋濂

    周镗字以声,浏阳州人。学问渊博,精通《春秋》。泰定四年(1327)进士及第,授衡阳县丞,再调任大冶县知县。大冶的豪强,掌握吏员的是非优劣,以要挟官府,向称难治。镗虽貌似疾病文弱之人,但毅然有威不可犯之状。他在抑豪强、施恩贫

  • 石美玉女士·周诒春

    石美玉女士 年四十四岁。生于江西九江。侄道生。初学于九江及镇江教会学校。光緖十八年。以教会资助。自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医科。光緖二十二年。得医士学位。为教会会员。光緖二十二年。回国。任九江医院医生

  • 第七章 26·辜鸿铭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辜讲孔子有时出去钓鱼,却总是只带着钓竿和鱼钩,从来不用渔网。有时他出去狩猎,但只射正在展翅飞翔的鸟,而从不射杀幼鸟。

  • 卷二十五·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五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一【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周【简王十四年○鲁襄公元年简王崩子灵王立襄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立】郑【成公十三年○鲁襄公

  • 卷八·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八    元 许谦 撰颂四清庙【颂一】祀文王经○骏音峻○语録问或疑清庙祀文王之乐歌然初不显颂文王之德者何也某应之曰文王之德不可名言几一时在位之人所以能敬且和与执行文王之德者即

  • 瑜伽论记卷第十七(之上)(论本第五十九至第六十二)·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卷第五十九上来解烦恼杂染有三之中初二门讫。自下第三释九门之义。于中先别解九门后以颂收。前中初解九门。后结余句门此处不现。前中初明发业门。景云。若依小乘修惑发业彼云。外门烦恼能发业等。若依

  • 法国国王的秘密·莫里斯·勒布朗

    亚森·罗平的藏宝处的空心岩柱真的是空的吗?罗平是否确有其人?他与莫里斯·勒布朗到底有何关系?十五世以来未被解开的一系列谜团是什么?

  •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倪瓒

    古代食谱。元代倪瓒(1301—1374)撰。倪瓒,初名瑛,字元缜,号云林,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为元代四大画家。晚年隐居。著有《清闷阁集》等。《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辑录有关主食糕点、菜肴、茶酒、

  • 博济方·王衮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 ·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俱作3卷,《郡斋读书志》作5卷。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

  • 尹文子·尹文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