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弇山堂别集

历史著作。明王世贞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州。太仓 (今江苏属县) 人。本书初刻于万历十八年 (1590),虽名为“别集”,但并不是王氏个人的诗文集,而是一部记载明代典故的史料汇编。与作者另著的《弇山堂正集》区别,故称别集。全书一百卷,有盛事、异典、奇事、史乘考误、帝系帝历帝统、表考六部分内容。其中皇明盛事述五卷 (1—5卷)、皇明异典述十卷 (6—15卷)、皇明奇事述四卷 (16—19卷),为笔记体史料,记朝章典故、君臣事迹、社会经济、人物轶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史乘考误十一卷 (20—30卷),前八卷考国史、野史之误,后三卷考家乘之误,这部分内容作者用力甚勤,考证精辟,为全书精彩之处。帝系帝历帝统六卷 (31—36卷),记述明代帝系及其宗藩。史表二十八卷(37—64) 分七十二目,所列上自功臣公侯伯,下至督抚守备,比清修《明史》 中的史表完备。诸考三十六卷 (65—100卷) 中有皇帝、巡幸的记载,备述洪武至万历时的重大军事活动; 有皇帝各种赏赐的数量、等级和被赏人的功绩; 有一些文不雅训、不登诏令的书檄文件; 有明初以后兵制变化和军队数目、马驼驴骡的数目; 有洪武七年 (1374) 至隆庆五年 (1571) 明王朝与国内边地民族及邻国的马匹交易情况。全书诸多方面的记述,不但有许多宫廷方面的内容,而且有考证,为后来撰史者提供了宝贵史料。比如,王世贞对明初傅友德、王弼、冯胜等人“暴卒” 中的隐讳评加考证,大胆揭露了明太祖朱元璋兔死狗烹、诛杀功臣的残忍面目,尽管作者仍跳不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窠臼,但这种修史据事直书,为还历史本来面目所作的努力却使本书增添了难得的史料价值。本书于王世贞去世那年(万历十八年) 出版刊行。《四库全书》将本书收入《史部·杂史》 类。

《弇山堂别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弇山堂别集原序
(3)弇山堂别集卷一
(4)弇山堂别集卷二
(5)弇山堂别集卷三
(6)弇山堂别集卷四
(7)弇山堂别集卷五
(8)弇山堂别集卷六
(9)弇山堂别集卷七
(10)弇山堂别集卷八
(11)弇山堂别集卷九
(12)弇山堂别集卷十
(13)弇山堂别集卷十一
(14)弇山堂别集卷十二
(15)弇山堂别集卷十三
(16)弇山堂别集卷十四
(17)弇山堂别集卷十五
(18)弇山堂别集卷十六
(19)弇山堂别集卷十七
(20)弇山堂别集卷十八
(21)弇山堂别集卷十九
(22)弇山堂别集卷二十
(23)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一
(24)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二
(25)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三
(26)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四
(27)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五
(28)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
(29)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七
(30)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八
(31)弇山堂别集卷二十九
(32)弇山堂别集卷三十
(33)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一
(34)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二
(35)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三
(36)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
(37)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
(38)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六
(39)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
(40)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八
(41)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九
(42)弇山堂别集卷四十
(43)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一
(44)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二
(45)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三
(46)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四
(47)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五
(48)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
(49)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七
(50)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八
(51)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九
(52)弇山堂别集卷五十
(53)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一
(54)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
(55)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三
(56)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四
(57)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五
(58)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六
(59)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七
(60)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
(61)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九
(62)弇山堂别集卷六十
(63)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一
(64)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二
(65)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三
(66)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四
(67)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五
(68)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六
(69)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七
(70)弇山堂别集卷六十八
(71)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九
(72)弇山堂别集卷七十
(73)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一
(74)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二
(75)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三
(76)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四
(77)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五
(78)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六
(79)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七
(80)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
(81)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九
(82)弇山堂别集卷八十
(83)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一
(84)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二
(85)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三
(86)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四
(87)弇山堂别集巻八十五
(88)弇山堂别集巻八十六
(89)弇山堂别集巻八十七
(90)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八
(91)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九
(92)弇山堂别集卷九十
(93)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一
(94)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二
(95)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三
(96)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四
(97)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五
(98)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六
(99)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七
(100)弇山堂别集卷九十八
(101)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九
(102)弇山堂别集卷一百

猜你喜欢
  北狩见闻录·曹勋
  史通·刘知几
  五代春秋·尹洙
  资治通鉴纲目前编·金履祥
  投瓮随笔·姜南
  法军侵台档案·佚名
  竹叶亭杂记·姚元之
  明太宗实录·杨士奇
  崔鸣吾纪事·崔嘉祥
  日本国志·黄遵宪
  亲征录·周必大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佚名
  西夏记·戴锡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乙卯入国奏请·沈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五 宋 王十朋 撰 咏史 咏史和刘道原【十朋道原刘居士涣子也涣筠州人天圣中进士第居官有直气不屑辄去上居星渚】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演庄子骈拇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

  • 卷八十一·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一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八 元帝【二】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泛芜湖 桂

  • 卷十四·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四 丙子周简王元年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甯相郑人伊雒之戎陆浑蛮氏侵宋 左氏曰以其辞会也师于鍼卫人不保说欲袭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论正体之道·陈亮

    臣闻君以仁为体,臣以忠为体。遍复包含如天地之大,仁也;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忠也。故君行恩而臣行令。庆历间,杜衍辅政,遇有内降,辄封还之,仁宗以杜衍不可告之而止者,又多于所封还。治平初,任守忠离间两宫,韩琦乘间开悟上心,斥之远方

  • 第二卷吴·缪荃孙

    二十六年,始置丹阳郡。自宛陵迁于建业。魏以吕虔为徐州刺史。二十七年,孙权自公安徙都鄂,更名曰武昌,称藩于魏。十月丁巳,魏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邢贞至吴,孙权受之,遣中大夫赵咨使魏谢。魏以曹休为征东将军

  • 六七二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缴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六七二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缴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广西巡抚臣李世杰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后刊刻书目,分发各学教职,令其向本地读书旧家暨绅士人等,逐一细查。如有全部书籍,并残篇

  • 六七 日本的衣食住上·周作人

    我对于日本的平常生活方式,即是衣食住各方面的事情,觉得很有兴趣,这里有好些原因,重要的大约有两个,其一是由于个人的性分,其二可以说是思古之幽情吧。我是生长于东南水乡的人,那里民生寒苦,冬天屋内没有火气,冷风可以直吹进被

  • 卷六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雍正五年八月上谕三十道初一日刑部等衙门奏李茂卿打死胡君彩拟绞监候奉上谕李茂卿打死胡君彩之案若非尔部驳令覆审竟照廵抚等原审结案则凶犯李茂卿竟脱然无罪而屍亲胡君星反坐以

  • 卷14·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定难节度使李彝兴入贡。李氏自思恭历唐末、五代,世有夏州。周显德中,封彝兴西平王。至是,加太尉。乾德五年,李彝兴卒,子克睿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李克睿卒,子继筠立。四年,王师伐汉,继筠遣其将李光远、光宪率蕃、

  • 子路篇·孔子

    子路问政,子曰:&ldquo;先之,劳之。&rdquo;请益,曰:&ldquo;无倦。&rdquo;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ldquo;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rdquo;曰:&ldquo;焉知贤才而举之?&rdquo;曰:&ldquo;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rdquo;子路曰:&ldquo

  • 张子正蒙注卷四·王夫之

    大心篇  此上六篇,极言天人神化性命之理;自此以下三篇,乃言学者穷理精义之功。明乎道之所自出,则功不妄;反诸学之所必务,则理不差。君子之道所以大而有实也。此篇乃致知之要,下二篇乃笃行之实,知之至而后行无不得,又学者知止

  • 哀公·哀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夏四月甲午,地震。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宋乐髡帅师伐曹。秋七月丙子,季孙斯卒。蔡人放其大夫公孙猎于吴。冬十月癸卯,秦伯卒。叔孙州仇、仲孙何忌

  • 卷二十·道世

    △致敬灾第九(此有七部)▲述意部第一原夫上圣垂慈,至人利物。意欲导四生於宝所,运三有於大车。师弟异轨而同归,法俗殊途而一致。所以立像表真,彝训常俗;寄指筌月,出道恒规。但以妄著我人,惰慢沿流,随业漂沦,无思悛革。良由封迷累

  • 柏斋集·何瑭

    诗文集。明何瑭(1474—1543)撰。十一卷,文十卷, 诗一卷。嘉靖己酉(1549)郑王所刻。其论学以格致为 宗,这一思想集中在《送湛若水序》中,谓:“甘泉以存心 为主,予以格物致知为先。”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 良知之说,

  • 幼仪杂箴·方孝孺

    幼仪杂箴(《幼仪杂箴》)乃杂著,为明方孝孺所撰。见于《逊志斋集》卷一。《幼仪杂箴》二十首,共列了坐、立、行、寝、揖、拜、食、饮、言、动、笑、喜、怒、忧、好、恶、取、与、诵、书二十项,前边有序。在《幼仪杂箴》二十

  • 清宫十三朝演义·许啸天

    现代长篇章回历史小说。许啸天著。分上、下册。上海国民图书公司1926年初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修订本。将原竖排版改为横排,加标点符号,分自然段,个别地方参照《清史稿》加以订正。删去原有的施济群

  • 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上经同本新译。佛在阿耨达龙王宫,师子游戏菩萨问佛功德,及供养佛功德?佛为分别,并说咒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