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

(明)王世贞 撰

○公侯伯表总叙

封建古制也而莫详于周周之天子仅称王而其下为公侯伯子男不能子男者为附庸其命则自九而至五其别则有同姓有异姓而其封则以功徳不以亲疎秦始并天下创尊为皇帝废封建公族无尺寸之土而犹存侯爵为三等以待有功者列侯则如武城通武之类伦侯则如建城武信之类皆有邑名而不称国下者则闗中侯有封食而无邑名然皆金印紫绶而列侯伦侯至位丞相上丞相之尊重者莫如李斯九卿之见幸有大功者莫如蒙恬兄弟而皆不得沾其慎贵可畧推已汉髙豁达裂天下以王诸子弟及大功臣而其次则因秦之旧为彻侯亦有闗内侯凡二等第功臣之为王雅非其意至白马之誓而独侯国存武帝狭海宇鞭诛四夷不爱通侯之印以待有功者即功虽尠细或见录天下之壤地不能侯而国用则益侈于是苛为之禁以伺其过即尠细亦见削而髙帝身与共创业之臣所余无几封拜日下而侯国不日益汉地不小损自武帝而后封拜之与削亦渐寡而终西东二京其制畧相彷佛中间虽以吕氏之擅王与新莽之盗为公未几辄罢自魏氏之末司马擅制始复为五等曰郡县公侯伯曰县子曰县男皆得称开国金印紫绶而闗内侯有不开国者顾反居子男下晋氏以至齐梁陈皆因之若北魏之与北齐皆崇设王爵以待勲旧而其更有功者则别封郡公侯或一人而儋三四爵然同姓异姓皆不得为国王而郡县公侯益卑矣后周宇文泰辞安定王遂以安定公终其身而其子簒魏进封功臣晋赵等大国然皆称公而不王隋氏因之至唐而始定以子弟为亲王正一品其稍疎而有功者为郡王功臣之有功者为国公皆从一品郡公以至侯伯子男则逓降焉如赵公无忌梁公玄龄之类皆得世袭而它以恩赐者或世与否自安禄山之为东平王遂毁周例而隃之然中兴以后王公之格益轻至有佩櫜鞬捧酒炙而趋走于节度之庭者而封亦不复世矣宋兴复唐初之制以宗室之懿叙封王爵而其疎者与文武大臣自国公而下至子男往徃以郊恩逓进徒以媺其名而已户不得言禄爵不得言世然犹斤斤守其制焉自蔡京之公两国而公制紊矣童贯之为王而王制隃矣南渡以后所谓王者遂冒于宰执如桧如侂胄如弥逺矣元承辽金之后王爵尤易即将相非勲徳可以一嚬笑而得之独汉人至国公而止明兴髙皇帝之下建业草创未遑吴元年始拜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为国公而其它功臣之死勤事封疆者有国郡公侯伯子男之赠然徃往一徇元旧洪武三年始大启封建皇帝之子为亲王亲王之从庶子为郡王而功臣则公侯伯三等有世袭有流爵罢子男不置公侯位正一品上伯位正二品上朝服进贤冠加笼巾貂蝉世袭者领铁劵流爵则否当是时封伯者仅二人忠勤之禄仅当侯三之一诚意至不能当六之一而其轻可知矣十年以后封东莞徽光禄遂与侯等至永乐初而始定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勲皆与侯等而伯益重矣凡公侯伯之任入则掌叅五府总六军出则领将军印为大帅督留都筦钥辖漕纲独不得预九卿事大抵视汉以下独隆崇云

○髙帝功臣公侯伯表

余读髙皇帝洪武之三年功令未尝不三复而叹也曰呜呼厚而裁则贵而可乆矣当是时封公者六人而魏公功最大禄秩亦最重中山侯宿将也以一言之誖而不获公徳庆侯巨勲也以一事之纰而不获公永城封而贬东胜封而夺训词盖凛乎斧钺焉夫孰敢有恣睢而陨于法者然至吉安江夏临川东平之类抑何其殱夷狼籍也三年而后续侯者独西畨之役最盛平云南次之其它以旧勲相错封然至蓝氏之株累而几若扫矣夫以冯宋公傅颍公之雄而卒不免死嫌谓其不蔽法也而讳之即讳之犹不为置后呜呼可叹也太史公言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歴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网亦少密焉旨哉所以称网少密者人主不覩其先得天下之所繇是以轻视其功臣而重利其土地人臣不覩其先得国之所繇是以易为慝而难为守明之国邑薄不过再倍一公卿而已天子无所利之然而至嘉靖百余年之间初所封六公仅一公在二十八侯其二侯进为公者亦絶而余二十六侯亡里土乗驷之奉后封四公二十一侯二伯亦仅西平武定在耳其故何也当是时天子绍明先世之道慨然下明诏太宰大司马追考故实収录故鄂国公遇春曹国公文忠卫国公愈信国公和后俱为彻侯诚意伯基后仍为伯増其秩天下翕然归厚焉而一时奉行之臣不能推广徳意至使宋颍二公遂不获一比肩曹卫而李韩公廖徳庆吴江阴靖海之裔寥寥靳一命之泽将无望于后圣哉夫继絶世举废国天子所以懐诸侯也则自古记之矣夫岂欺我故特纪之而表其兴废云

韩国公李善长直隶定逺人初以书生从起义歴中书省叅议叅政中书左相国吴元年平张士诚以帷幄转饷功封宣国公洪武三年以中书左丞相进封加太师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叅军国事食禄四千石四年致仕十年起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事明年削禄千八百石二十二年坐流言自杀夺封长子祺驸马都尉永乐元年卒子芳留守卫指挥茂指挥佥事芳卒子恒停袭恒子诚诚子宣宣子峦

魏国公徐达直隶鳯阳人从起义为首将歴大元帅同佥枢密院事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中书左丞右相国吴元年以平张士诚功封信国公洪武三年为中书右丞相征北大将军以平中原功进封加太傅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叅军国事食禄五千石仍以大将军北征及守北平十八年薨子辉祖嗣初名允恭永乐元年以不附靖难师下狱削爵五年卒子钦嗣十九年削爵二十二年复封寻薨子显宗嗣正统十二年薨无子弟承宗嗣天顺七年薨八年子俌嗣正徳十二年薨孙鹏举嗣万厯元年薨子邦瑞嗣十六年薨子惟志嗣承宗俌鹏举邦瑞皆数督留京守备

鄂国公常遇春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歴中翼大元帅枢密佥院中书叅政平章政事吴元年以平张士诚功封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洪武二年以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征北左副将军北征薨于军洪武三年子茂袭改封郑国公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禄三千石二十二年以金山惊纳克楚误机事安置广西卒改封弟升开国公永乐元年以不附靖难师安置云南之临安升子继祖继祖子宁宁子复弘治五年诏复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卒子绍袭绍卒子经袭经卒子鳯袭鳯卒子玄振袭见永乐以后列侯表

曹国公李文忠直隶盱眙人帝姊子初赐姓朱寻复歴帐前亲军副都指挥使同佥枢密院浙江行省右丞平章政事洪武三年以征北左副将军平江南中原功封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同知军国事禄三千石进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总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重事十六年兼领国子监事十七年薨子景隆嗣后以征北大将军拒靖难师永乐元年降附加禄一千石四年下狱幽死国除

弘治六年诏玄孙璇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卒子濂袭卒子性袭见永乐以后列侯表

宋国公冯胜直隶鳯阳人初名国胜改名宗异复名胜与其兄国用从起义歴元帅帐前亲军都指挥使同佥枢密院都督同知洪武三年以银青荣禄大夫大都督府右都督太子左詹事征北右副将军平中原功授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同叅军国事禄三千石累为征北大将军常綂兵有功二十八年以有宿过不良卒国除

卫国公邓愈直隶虹县人从起义十六为管军总管歴元帅枢密判官湖南行省叅政右丞平章政事洪武三年以右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徳为征戎将军平江左淮功封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同叅军国事禄三千石进大都督府右都督累为征北右副将军征西将军平西羌有功九年薨于道子镇嗣改封申国公薨无子弟铭指挥佥事子源当嗣寻夭永乐间子继停袭梃子炳弘治六年复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卒子继坤袭见侯表

右开国六王与约生封公死封王者也

袁国公欧普祥江西人庚子以伪汉丞相举袁州降附因故封授之吴元年薨子文广为江西行省叅政系流爵不得袭

楚国公廖永安直隶巢县人以舟师降附为同知枢密院破张士诚兵深入被执不屈诏遥封之寻卒无子弟永忠代任

信国公汤和直隶濠州人从起义为管军总管歴大元帅同佥枢密院御史台左御史大夫太子谕徳偏将军洪武三年以定中原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中山侯食禄千五百石寻为征西将军下四川迁大都督府左都督十一年进封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禄三千石二十八年薨长子都督佥事鼎先卒追赠信世子鼎子晟蚤卒晟子文瑜文瑜子杰病废无子弟纶纶子绍宗弘治六年诏复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见侯表

颍国公傅友徳直隶宿州人以陈友谅行省叅政降附授指挥洪武三年以江淮行省叅政从平中原功多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颍川侯禄千五百石进大都督府都督同知四年为征北前将军平蜀十七年以征南将军平云南进封禄三千石勲为特进右柱国世袭累总兵厯战阵有功二十七年以嫌不良卒国除

凉国公蓝玉直隶定逺人鄂国公常遇春妇弟从军有功歴指挥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二年破西畨功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柱国永昌侯禄二千石流爵十七年以左副将军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世袭二十一年以征北大将军破平可汗进封禄三千石二十三年再以功加禄五百石二十六年坐不轨族诛国除

中山侯汤和见国公表

延安侯唐胜宗直隶濠州毛城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同知大都督府事平江淮等处功多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世袭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二十六年薨追论奸党国除

吉安侯陆仲亨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同知大都督府事平江淮等处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二十六年坐奸党死国除

江夏侯周徳兴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湖广行中书省右丞平江淮等处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八年坐乱宫死国除

淮安侯华云龙直隶濠州定逺人洪武三年以同知大都督府事燕王府左相北平等处行中书省叅知政事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镇广东召还夺禄薨国除

济宁侯顾时直隶濠州人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副使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二年薨子敬嗣后追论奸党时国除

长兴侯耿炳文直隶濠州人元帅君用三子从起义洪武三年以秦王府左相兼陜西行省右丞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永乐二年以旧嫌自杀国除

临江侯陈徳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一年薨子镛嗣从征云南战死无子国除

巩昌侯郭子兴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六年薨二十二年子振袭薨无子国除

六安侯王志直隶临濠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平阳卫指挥使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佥事禄九百石七年増一千六百石十九年薨子威嗣二十三年坐法失侯为安南卫指挥卒子域调清平卫

荥阳侯郑遇春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朔州卫指挥副使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九百石七年増一千六百石二十三年薨平

凉侯费聚直隶临淮人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二十六年薨子超先战死孙宠袭指挥使坐法谪交址国除

江阴侯吴良直隶定逺人从起义先为江阴卫指挥使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佥事战守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四年薨子髙嗣永乐二年坐嫌失侯洪熈元年谪戍海南

靖海侯吴祯良之弟从起义洪武三年以吴王府左相兼大都督府佥事战守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进同知大都督府事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二年薨子忠嗣永乐初坐法失侯

南雄侯赵庸直隶庐州人巢湖归附洪武三年以中书右丞兼太子副詹事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徳庆侯廖永忠直隶巢县人楚国公永安弟巢湖归附洪武三年以中书省平章政事兼同知詹事院事平楚浙闽广功多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四年以征西左副将军平蜀功多七年増禄千石八年坐奢僭僇死秘之子权嗣十七年薨党事发国除

南安侯俞通源直隶巢县人赠虢国公通海弟巢湖归附洪武三年以江淮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从平闽楚等功多封阶勲号袭同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二十二年薨党事发子祖从诛不得嗣

广徳侯华髙直隶和州人巢湖归附洪武三年以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从平江淮功封阶勲号袭同延安职如故禄六百石四年薨无子国除

营阳侯杨璟直隶合肥人巢湖归附洪武三年以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从平中原功多封阶勲号袭同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五年薨子通嗣二十年坐法失侯为普定卫指挥使

蕲春侯康铎湖广蕲州人故大都督府同知兼太子左率府使赠推忠翊运宣力懐逺功臣光禄大夫柱国蕲国公茂才之子以父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五年南征薨于军子渊嗣坐法失侯

永嘉侯朱亮祖直隶六安人为元将被获赦不诛洪武三年以浙江行省参知政事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千五百石七年増千石十三年自广东召还杖死子暹以府军卫指挥使坐法同杖死国除

颍川侯傅友徳见国公表

临川侯胡美湖广汉沔人初名廷瑞以避髙帝字改伪汉陈友谅丞相举南昌降附洪武三年以中书平章政事兼同知詹事院亊累平南功封豫章侯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三年复以犯帝字讳改封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东平侯韩政河南睢州人吴元年降附洪武三年以山东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宜春侯黄彬不详其里辛丑降附洪武三年以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九百石七年加千六百石十七年薨追论奸党国除

宣宁侯曹良臣直隶安丰人壬寅率众降附洪武三年以山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职如故禄九百石五年北征战殁子泰嗣薨无子国除

汝南侯梅思祖河南归徳人洪武三年以浙江行中书省右丞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九百石七年加一千六百石十五年薨子义不得嗣以指挥累迁辽东都指挥使

河南侯陆聚不知何许人仕元为同知枢密院事举徐邳二州降附洪武三年以山东行省参政累战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九百石七年加一千六百石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永城侯薛显直隶沛县人自盱眙归附洪武三年为江淮行省右丞累北征功封阶勲号袭如延安禄千五百石以拉杀人谪海南削禄三分之一四年召还七年加千石二十年薨二十六年追论蓝党除

东胜侯汪兴祖直隶巢县人初为张徳胜义子冒其姓后复洪武三年以大都督府同知从平中原功封禄千五百石有过不给劵六年征蜀战殁还其封无子国除西平侯沐英直隶定逺人初以义子赐姓名朱文英后复洪武十年以大都督府同知讨西畨功封禄二千五百石是时除特进荣禄阶勲柱国号袭同洪武三年功臣例镇守云南二十五年薨子春嗣三十一年薨弟晟嗣见国公表

安庆侯仇成直隶含山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破西畨积旧功封勲号同西平禄二千石流爵子孙为指挥使十七年从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世袭二十三年薨子泰嗣后絶

永昌侯蓝玉见国公表

永平侯谢成直隶濠州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安庆侯禄二千石二十七年坐法下狱死

鳯翔侯张龙直隶濠州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安庆侯禄二千石十七年从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世袭三十年薨

安陆侯吴复直隶合肥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番封勲号同安庆侯禄二千石流爵十六年从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世袭薨子杰嗣三十一年坐法失侯为南宁卫指挥

景川侯曹震不知何许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安庆侯禄二千石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宣徳侯金朝兴直隶巢县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十五年从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予世袭薨子镇不得侯为平埧卫指挥

懐逺侯曹兴不知何许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靖宁侯叶升直隶合肥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禄二千石流爵后以数平峒冦受上赏二十四年追论胡党论死除

会宁侯张温不知何许人初以指挥守兰州有声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禄二千石流爵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雄武侯周武不知何许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府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禄二千石流爵二十三年薨子兴袭龙江右卫指挥同知

定逺侯王弼直隶定逺人洪武十二年以大都督佥事从平西畨功封勲号同禄二千石流爵十七年从平云南加禄五百石予世袭二十一年破北虏功多受上赏二十七年坐蓝党不食死国除

崇山侯李新直隶濠州人从起义洪武九年为大都督府佥事以营孝陵功封勲号如定逺禄一千五百石流爵

武定侯郭英直隶濠州人巩昌侯子兴弟洪武十七年以前军大都督府佥事从平云南功封武定侯勲阶级世袭如洪武三年例禄二千五百石从破塞北功多受上赏永乐元年薨子镇尚公主薨停袭子珎次子铭铭子玹以女弟为皇贵妃得复爵正统十二年薨天顺三年珎之嫡孙昌得嗣爵五年薨子良复以玹子争弘治十七年始得嗣正徳二年良薨子勋嗣歴掌营府位师傅进公爵下狱死子大诚嗣

普定侯陈桓直隶濠州人洪武十七年以后军都督府佥事从平云南功封勋号袭如武定禄二千五百石后平峒冦受上赏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东川侯胡海初名海洋直隶定逺人洪武十七年以右军都督府佥事从平云南功封勲号袭如武定禄二千五百石二十三年薨子斌先以战功至都督同知位海上从征云南战殁赠左都督无子国除

鹤庆侯张翼直隶临淮人洪武十七年以前军都督府佥事从平云南功封勲号袭如武定禄二千五百石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航海侯张赫直隶濠州人洪武二十年以右军都督府佥事岁督海运功封勋号袭如武定禄二千石二十三年薨二十六年追论蓝党国除

舳舻侯朱寿不知何许人洪武二十年以后军都督府佥事岁督海运功勲号袭如武定禄二千石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海西侯纳克楚故元丞相据金山洪武二十年以其众四万余降附封授推诚辅运钦承効力武臣柱国子孙世袭禄二千石二十三年从征峒蛮卒于武昌舟中子察罕改封沈阳侯禄如故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国除

全宁侯孙恪直隶鳯阳人以父大都督府副使赠燕山侯死北敌之战予武徳卫指挥使累官后军都督佥事二十一年为右叅将破敌封勲号如武定禄二千石世袭后不知所终

永宁侯张铨洪武二十三年以右军都督府佥事追论云南功封勲号如武定禄二千石世袭(系定逺人)

西凉侯濮玙直隶庐州人以父左军都督府佥事追封金山侯再封乐浪公英陷北境不屈死二十一年封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柱国西凉侯禄二千五百石世袭二十六年坐蓝党论死减戍国除

越隽侯俞渊南安侯通源之弟初名通渊洪武二十五年以右军都督府佥事录旧功封钦承父业推诚宣力武臣柱国禄二千石世袭二十七年夺爵

歴城侯盛庸不知何许人建文中以都督同知充平燕将军拒破靖难师于济南封世袭勲号禄米无考永乐元年以旧将嫌下狱死国除(建文封附)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宣五王·房玄龄
  卷二百三十二·表第二十三·脱脱
  卷一 母仪传·刘向
  卷第九十九·胡三省
  卷之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一五四 履郡王永珹等奏酌拟存留武英殿修书处库贮各种书籍折·佚名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卷五·议委员留署办事·丁曰健
  曲靖土司传·张廷玉
  张辅传·张廷玉
  卷二十八 李通奸佞·李有棠
  卷五十八、通使及选派留学·黄鸿寿
  卷十·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十二回 万里故乡还松楸展拜 一声河满子涕泪难禁·萧晶玉

    且说梦鸾小姐不意中会着寇生,心上又惊又喜,矇胧一夜,至次日五鼓起身梳洗,传令回兵。众将齐集帅府,石总镇设宴饯行。小姐派骁将十员行监金太子寿山,吩咐小心仔细;将汪国恩打入囚车,令两员健将、五百兵丁围随防护。驼轿一乘,假公

  • 跋 钱陈羣·乾隆

    钦惟我皇上文思光被久道化成宵旰时几寄情篇什焕然蔚炳与岁俱增要皆本至诚无息之一心发为大圣多能之余事而卷帙之富亦遂超轶古今盖自御极以来丙辰至丁卯一纪所作四千有奇订为初集戊辰至己卯一纪所作八千有奇编为二集以

  • 江南春暮怨词·刘半农

    杨花雪样飞满天, 桃花血样流满川。 杨花桃花一齐落, 冷静关门任泪落。一九二三,六,一一,巴黎

  • 序·杨亿

    翰林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杨亿述余景德中,忝佐修书之任,得接群公之游。时今紫微钱君希圣、秘阁刘君子仪,并负懿文,尤精雅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余得以游其墙藩而咨其模楷。二君成人之美,不我遐弃,博约诱掖,寘之同声。因以历览遗

  • 卷三十七·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七高转运德裔【一首】德裔字曼卿鹤野人高才博学弱冠擢第累迁登闻检院同知太府少监平阳少尹开州刺史丰王傅卒于西京路转运使工于为文字画尤有法所题卷轴今犹有存者尝以樗轩所书

  • 序·佚名

    元诗若干卷合古诗歌行律诗若干首宁波孙原理采辑陈孟诚编选定海邑丞张侯中达校正其子再昌再隆请锓梓侯俾予叙诸篇端予谓侯之诗已板行于时脍炙人口孟诚以科第进宰古田而归尤精于诗原理亦精于诗者也用心若是予可已于言哉

  • 卷第三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三王应熊 吕大器(子潜) 文安之王应熊吕大器(子潜)文安之王应熊字非熊,巴县人。万历癸丑(一六一三)进士。天启中,历官詹事;以忧归。崇祯三年(一六三○),召拜礼

  • 苏逢吉传·薛居正

    苏逢吉,长安人。父亲叫苏悦。苏逢吉母亲去世得早,苏悦没有再娶时,身边没有服侍的人。苏悦特别爱喝酒,虽然酒量不大,但整天都要有酒润口。别人做的饭菜,都不能称他心意,要等逢吉下厨煮饭炒菜,他才肯拿起筷子。苏悦当初在蜀国做

  • 卷七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三恩赉【十二】【臣】等谨案燕以示慈惠诗小雅鹿鸣以下五章皆君燕臣之词而臣子祝报之忱必以诒福徧德为善颂至如南山蓼萧诸什每歌夀岂并誉德音蒸蒸然

  • 陈辛恒·周诒春

    陈辛恒 字醒盦。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松江。兄铭恒。任上海美孚油公司事。永久住址。苏州天赐庄十三号。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尚贤堂。并任该堂教员。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温达必大学。习理理。

  • 政事第十卷·朱熹

      1、伊川先生上疏曰:"夫鍾怒而擊之則武,悲而擊之則哀。"誠意之感而入也,告於人亦如是,古人所以齋戒而告君也。臣前後兩得進講,未嘗敢不宿齋預戒,潛思存誠,覬感動於上心。若使營營於職事,紛紛其思慮,待至上前,然後善其辭說,徒

  • 卷四·杂著汇·李贽

    〔十三篇〕  ● 东土达摩  东土初祖,即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自西天来东,单传直指明心见性直了成佛之旨,以授慧可,遂为东土初祖。盖在西天则为二十八代尊者相传衣钵之祖,所谓继往圣之圣人也,犹未为难也;在此方则

  • 卷八十八·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十八宋 陳祥道 撰天帝之辨上周禮太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祀大神示亦如之【五帝謂天神示謂天地】掌次王大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大旅上帝祭天於圜丘國有大故而祭亦曰旅此

  • 第十章 6·辜鸿铭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络,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亵裘长;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辜讲孔子认

  • 卷六十八·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八   宋 王与之 撰小行人下大夫四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刘执中曰礼籍所以载五等诸侯及其孤卿上下大夫四等入觐之礼随其爵命为之降杀大行人用

  •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识阴十魔·印光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1],幽清扰动,同分生机[2],倏(shū)然隳(huī毁坏)裂,沉细纲纽[3],补特伽罗[4],酬(酬答)业(宿业)深脉(脉络),感应悬绝[5]。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最后的)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十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密印品第九之余次右手舒指。令如铎形向下垂之。阎罗后印也次以左手。握地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次如前印相。但

  • 杨忠愍集·杨继盛

    三卷。《附录》一卷,明杨继盛(1516—1555) 撰。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进士。历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贬官。后复起为刑部员外郎改兵部武选司,劾权相严嵩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