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弇山堂别集卷二

(明)王世贞 撰

○盛事述二

父子封王

陇西恭献王李贞子岐阳武靖王文忠黔宁昭靖王沐英子定逺忠敬王晟东平武烈王朱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凡三家)

三代封王

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孙宁阳恭靖王懋凡三代王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又再世而定襄恭靖王希忠继之亦可称三代也

封三代王

洪武中中山开平岐阳黔宁永乐中河间东平薨后俱封王其曽祖祖父三代俱追封王爵他功臣不得同

一门两公

中山王首佐太祖定天下功业爵位朝班庙享皆第一封魏国公岁禄独五千石世世承袭嗣公辉祖既殉节以终次子增寿复以龙潜翊戴赠爵上公启国于定一门两公往往对握二都兵政诸勲贵无敢埒者又三女一为文皇后一为代简王妃一为安惠王妃

父子三公

太师英公张辅子懋复为太师俱加阶特进俱勲左柱国俱再知经筵事俱再监修国史足称东第之冠其次则朱保公永为太师子晖为太保孙会昌侯继宗为太傅孙铭为太保仅三家

父子赠爵

令典开茅土者公赠王侯赠公伯赠侯其嗣爵者非有竒功异能不能加赠今聊记之除前封王外元帅赠河间公俞廷玊长子平章政事赠虢国公通海魏国公赠中山王徐达次子左都督赠定国公增寿都督同知赠蕲国公康茂才子蕲春侯赠蕲国公铎都指挥初赠荣国公加赠河间王张玉子英国公赠定兴王辅次子文安伯赠文安忠僖侯輗太平侯赠裕国武襄公軏平江伯赠平江侯陈瑄子平江侯赠黟国公豫右都督赠泾国公陈亨子宁阳侯赠浚国公懋武进伯赠武进侯朱荣子嗣伯赠武进侯冕丰城侯赠茂国公李彬子嗣侯赠丰国公贤广宁伯赠广宁侯刘荣子广宁侯赠峄国公安恭顺侯赠邠国公吴克忠子嗣侯赠凉国公瑾会昌伯累赠安国公孙忠子嗣侯赠郯国公继宗抚宁伯赠抚宁侯朱谦子保国公赠宣平王永庆云伯累赠宁国公周能子庆云侯赠宣国公寿

三世知经筵再监修国史

英公辅知宣英二朝经筵监修仁宣二朝实録子公懋知孝武二朝经筵监修宪孝二朝实録至曾孙公溶知今上朝经筵监修世穆二朝实録亦本朝所无

父子兄弟封三国

鄂国常公遇春子茂封郑国公以罪废复封弟升为开国公然皆遇春功也父子兄弟封三国足称盛事又卫国邓愈子申国公镇其国名亦有二

三代尚书

尚书宰执大臣汉则杨震四公唐则张嘉贞三相耳国朝尤不易得惟南京兵部尚书林公瀚瀚子南京礼部尚书庭机庭机子南京礼部尚书燫仅一家

父子尚书

父子俱仕至尚书者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詹公同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徽按詹同见任时尚书尚止三品今以其名职皆尚书故记之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何公文渊刑部尚书乔新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王公文南京礼部尚书宗彛刑部尚书耿公九畴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裕南京刑部尚书周公瑄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经南京礼部尚书倪公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岳刑部尚书施公礼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掌鸿胪寺事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白公圭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恕南京户部尚书承裕南京工部尚书侯公瓒户部尚书观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许公进南京户部尚书诰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赞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论南京兵部尚书林公瀚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庭■〈木昂〉南京礼部尚书庭机南京吏部尚书王公华新建伯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守仁南京刑部尚书吴公洪刑部尚书山户部尚书李公瓒太子宾客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廷相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刘公璟刑部尚书讱南京工部尚书何公诏刑部尚书鳌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公博户部尚书俊民南京礼部尚书孙公升南京吏部尚书鑨先父都察院右都御史王讳南京刑部尚书世贞凡二十二家四十七人内詹许俱太宰倪氏俱学士林氏俱司成又朱复为燕府左相位尚书上而子浚为刑部尚书杨公博为少师而次子俊卿至都督同知虽文武异途然俱腰玉皆可纪也

父子至三品九卿

若三品九卿则翰林院学士朱公升子礼部右侍郎大同兵部右侍郎锺公朂户部右侍郎永吏部尚书赵公好德工部左侍郎毅户部尚书王公钝户部右侍郎瀹工部左侍郎陈公寿户部右侍郎常礼部左侍郎仪公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铭工部尚书黎公澄右侍郎叔林礼部左侍郎蒋公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琳工部尚书毕公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昭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万公安南京礼部左侍郎翼兵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程公信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赠尚书敏政户部右侍郎李公暹南京户部左侍郎益吏部右侍郎杨公守陈刑部右侍郎茂元南京吏部尚书王公■〈亻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沂太子太傅刑部尚书白公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公介兵部左侍郎昆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时品従三在侍郎上谨身殿大学士谢公迁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丕南京礼部尚书江公澜工部右侍郎晓兵部右侍郎边公镛都察院左都御史宪右副都御史宪礼部尚书刘公春右副都御史彭年南京工部尚书董公越大理寺卿天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公珣右副都御史崇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公燧礼部尚书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公洪右副都御史臬刑部尚书杨公志学兵部左侍郎守谦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王公宪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汝孝兵部左侍郎陶公谐右副都御史大顺吏部右侍郎大临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严嵩工部左侍郎世蕃(以嵩荫)刑部左侍郎刘公玉南京工部右侍郎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公瀚通政司通政使三乐兵部尚书王公邦瑞南京刑部右侍郎正国大理寺卿汪公文盛南京吏部尚书宗伊署兵部尚书李公燧佥都御史材亦可附见

三代三品九卿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孙忠烈公燧南京礼部尚书文恪公升南京礼部右侍郎铤先大父用检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先父民应公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而贞不肖亦忝南京刑部尚书次则少师大学士徐文贞阶子太常卿球孙太常卿元春

三代司马中丞

先大父以正德甲戌擢右副都御史先父以嘉靖庚戍擢右佥都甲寅转右副都至右都兵左侍贞不肖亦以万厯甲戌忝转右副都与先大父前后相去六十年俱转侍郎皆兵部

三代大司成

林文安瀚子庭机孙燫俱为国子祭酒三代国师惟王俭有之近世罕见

三代翰林

林文安瀚为编修庭机为检讨燫亦为检讨至学士三代翰林亦国朝所无

四代尊官

刑部尚书刘公广衡子湖广左布政使乔乔子刑部左侍郎玉玉子南京工部右侍郎悫二品三品合四代亦近世所无

父子文选郎中

黄公孔昭子俌成化弘治中俱为文选郎中皆乆任

父子翰林

父子同在翰林者唐应奉肃侍讲之淳胡阁学广检讨穜金阁学幼孜检讨达王学士直检讨■〈禾资〉曹学士鼐修撰恩倪学士谦学士岳杨中允鼎学士时畅商殿学辂侍讲良臣邹少詹济礼部右侍郎兼左庶子干焦殿学芳侍读黄中刘阁学宇编修仁谢殿学迁学士丕江学士澜修撰晖杨殿学廷和修撰慎伦谕德文叙谕德以训孙中允升谕德铤晁洗马栗庶吉士东吴陈殿学以勤学士于陛张殿学居正编修嗣修修撰懋修内胡氏金氏曹氏皆以荫叙得之而倪公父子光学尤为盛事

父子提学

父子提学凡八家北直隶御史顾潜河南副使梦圭湖广佥事蔡潮云南副使云程贵州佥事刘彭年湖广副使起宗山东副使杨博河南副使俊民广西佥事袁袠山东副使尊尼广东佥事潘恩陜西副使允哲湖广副使乔世宁浙江佥事因阜江西副使金贲亨福建副使立敬

父子同科

会稽陶大顺前名大壮举癸卯顺天第九人回籍复举戊午浙江第四人又与子允淳嘉靖乙丑同榜御史萧廪榜其门曰畿省两举经魁父子同科进士先君同年陆主事杲与子尚书光祖同顺天丁酉

子先父登进士

子先父登进士者成化戊戌杨少师廷和又三年辛丑父佥宪春嘉靖丙辰包宪副柽芳曾尚书省吾又三年己未包之父郎中汴又三年壬戌曾之父参议璠万厯庚辰董礼部嗣成又三年癸未父给事道醇

五世甲科

仁和江玭子澜孙晓曾孙圻玄孙铎巴县刘规子春孙彭年曾孙起宗玄孙世赏凡五世甲科

父子赠官一品

父子生前无俱一品者赠则有之太子太保仪智太师铭太子太保邹济少保干太子太保许进太子太保诰少师讃太子太保林瀚少保廷■〈木昂〉太子太保李瓒太子太保廷相实以尚书赠者三家耳若仪邹二公以三四品得之则东宫恩也

勋臣累世不絶谥

东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阴武愍王勇勇子太师庄简公仪仪子太传恭僖公辅辅子太傅荣康公凤凤从子定襄恭靖王希忠太傅忠僖公希孝

文臣父子赐谥

父子俱得谥者凡十五家朱忠定复荣愿浚仪文简智忠襄铭邹文敏济康靖干王毅愍文安简宗彛周庄懿瑄文端经耿清惠九畴文恪裕白恭敏圭文裕钺倪文僖谦文毅岳王端毅恕康僖承裕许襄毅进庄敏诰文简讃恭襄论林文安瀚康懿庭■〈木昂〉孙忠烈燧文恪升陶庄敏谐文僖大临杨康恵志学恪愍守谦又宋忠肃崇禄仕元而子文恪讷按倪父子同谥文尤为竒絶

武臣父子同谥忠

河间忠武王张玉子定兴忠烈王辅文安忠僖侯輗威逺忠毅伯方政子南和忠襄侯瑛

祖孙尚书

祖孙至尚书者工部尚书薛公祥南京兵部尚书逺工部尚书王公永寿少师吏部尚书琼兵部尚书孙公原贞南京吏部尚书需太子宾客户部尚书刘公中敷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机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刘庄襄公天和荫孙守有至太子太傅左都督掌锦衣卫事虽文武异途而皆至文衔一品亦可附见

祖孙三品九卿

刑部尚书刘公广衡刑部左侍郎玉兵部右侍郎乔公毅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宇工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黄公孔昭礼部尚书绾礼部左侍郎李公嘉兵部左侍郎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曹公凤南京工部尚书亨兵部左侍郎赠尚书陶庄敏公谐吏部右侍郎赠尚书文僖公大临

兄弟封爵

赠郢国公冯国用宋国公胜楚国公廖永安徳庆侯永忠赠虢国公俞通海南安侯通源越隽侯通渊江阴侯赠江国公吴良靖海侯赠海国公祯巩昌侯赠陜国公郭子兴武定侯赠营国公英归仁伯陈友富懐恩伯友直(陈友谅兄弟也)沐春西平侯弟晟袭进封黔国公弟昻左都督赠定边伯弟昕驸马都尉英国公赠定兴王张辅文安伯赠文安侯輗太平侯赠裕国公軏嗣魏国公徐钦衍定国公景昌恭顺侯吴克忠广义伯管者赠遵化伯克勤昌平侯赠颍国公杨洪武强伯赠武强侯能已上各自积战功开茅土而辅輗軏三人为尤盛沐氏亦几焉彭城伯张■〈日上永下〉惠安伯升庆云侯周寿长宁伯彧瑞安侯王源崇善伯清安仁伯浚昌国公张鹤龄建昌侯延龄系戚畹若泰安伯张富安定伯容髙平伯谷大寛永清伯大亮皆阉人推恩者也附记于后

兄弟尚主

永乐中西宁侯宋晟子琥瑛一时尚公主拜驸马都尉相继嗣父爵镇守甘肃

兄弟尚书

南京工部尚书蒋公升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冕太子少保户部尚书石公玠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珤南京户部尚书许公诰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赞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论太子太保工部尚书林公庭■〈木昂〉南京礼部尚书庭机(系亲昆季)按许氏既三人而少傅宫保复腰玉尤人间所希

少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彭公时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华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费公宏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宷工部尚书掌大理寺杨公守随南京吏部尚书守址南京礼部尚书李公机南京兵部尚书遂(系従昆季)

兄弟三品九卿

少保彭公时尚书华工部右侍郎礼大理寺卿章公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律吏部右侍郎杨公守陈南京吏部尚书守址工部尚书守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周公季麟右都御史季鳯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葢殿大学士杨公廷和兵部左侍郎廷仪礼部尚书汪公俊吏部左侍郎伟少保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席公书吏部右侍郎春吏部尚书罗公钦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钦忠工部右侍郎陈公珤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瑛吏部右侍郎欧阳公铎礼部尚书徳南京工部侍郎塾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公渠及臬南京户部尚书张公珩户部右侍郎玭工部左侍郎郭公鋆工部右侍郎鎜少师大学士徐公阶南京刑部右侍郎陟都察院副都御史万公潮礼部侍郎浩通政使汪公宗元南京户部尚书宗伊兵部尚书陈公瑞右侍郎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陶公大壮吏部右侍郎大临若南京兵部尚书刘龙弟左佥都御史夔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髙捷弟少师中极殿大学士拱礼部尚书陆树声弟右佥都树徳右副都御史张禬右佥都御史禴南京工部尚书翟公瑄弟太常卿瑛近时南京吏部尚书孙公鑨南京礼部右侍郎铤通政使徐公元气兵部侍郎元泰亦可附见

兄弟翰林

兄弟三人入翰林者凡二家王编修琏赞善璲侍讲琎在洪武永乐间汪尚书俊以学士侍郎伟以侍读太常卿佃以侍讲在弘治正徳嘉靖间

若二人入翰林沈学士度庶子粲周庶子述编修孟简彭学士时学士华杨学士守陈学士守址费学士宏学士宷许编修讃检讨诰孙中允绍先检讨绍祖刘学士龙检讨夔秦中允鸣夏学士鸣雷何学士洛文检讨洛书张编修嗣修修撰懋修内沈氏以善书荐然在翰林供奉直三十年实为史职周虽従昆季然同年及第上御批云兄弟齐名古今罕比而费氏宏侄懋贤及第为宫赞子懋中为庶吉士张氏居正居首揆而嗣修兄弟复以及第凡三人亦一时盛事

兄弟赐谥

文臣彭文宪公时文思公华杨文懿公守陈康简公守随周僖敏公季麟康恵公季鳯费文宪公宏文通公宷凡四家而周为同产武臣则江国吴襄烈公良海国襄毅公祯陜国郭宣武公子兴营国威襄公英邠国吴壮勇公克忠遵化僖愍伯克勤太傅庆云周恭和侯寿太保长宁荣僖伯彧定襄朱恭靖王希忠太傅忠僖公希孝若兄弟三人赐谥者文臣许庄敏公诰文简公讃恭襄公论武臣西平沐恵襄侯春黔国公定逺忠敬王晟定边武襄伯昂定兴张忠烈王辅裕国勇襄公軏文安忠僖侯輗而皆同产尤为竒絶

庚辰首甲兄弟

万厯庚辰第一甲第一人江陵张懋修兄敬修第二人汉阳萧良有弟良誉第三人华州王庭譔弟庭谕皆同科进士又同胞也古今所稀

叔侄尚书

従父犹子相继至尚书者屠宫傅滽宫保侨章宗伯懋司空拯张大司马时彻大司马邦竒闵少保珪宗伯如霖闵礼书楷刑书煦

叔侄封爵

洪武初归仁伯陈友富懐恩伯陈友直侄归德侯理以降附封又景泰天顺间石亨以忠国公总禁兵而侄彪以定逺侯为征西前将军镇大同杨洪总禁兵封昌平侯及弟武强伯能従子信封彰武伯为西北大将

父子同时

大位国朝分宜在相位而子为侍郎然是荫官耳若万文康安以少师居首揆而子翼为兵部右侍郎李文敏廷相为南吏侍父瓉为右副都林公庭机为南大宗伯子燫为北少宗伯武臣则李贞为恩亲侯而子文忠封曹国公昌平侯杨洪与子左都督俊同总京营兵马差可记也

父任内阁长吏部子孙登第

父见任内阁而子及第者弘治乙丑谢文正子丕正德辛未杨文忠子慎万厯丁丑张文忠子嗣修庚辰懋修成进士者正徳戊辰焦少师子黄中正德辛未杨文忠子慎丙戌费文宪子懋贤甲辰翟文懿子汝俭汝孝隆庆戊辰陈少傅子于陛万厯丁丑吕文简子兴周庚辰张少师子敬修张少傅子嘉征癸未少傅次子甲征申少保子用懋孙成进士者成化丁未万文康孙弘璧见任吏部尚书而子成进士者嘉靖己未吴太保子绍武进士第一者隆庆戊辰杨襄毅子俊卿可谓一时之盛然成化以前皆无之

妇翁与婿同在大位

国朝妇翁与婿同时大位者洪武初宋国公冯胜以大将军北讨而婿郑国公常茂参其军事正德中周文端经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婿曹元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入阁孙需为南京吏部尚书婿费宏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陈金为少保左都御史婿蒋冕为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成国公朱仪守备南京三十年而壻太子太傅魏国公徐俌代之又洪武中刘学士三吾预机密而壻赵勉为户部尚书以勉累得罪嘉靖中吴太保鹏为吏部尚书而壻董公份为学士无何亦迁部尚书

父子兄弟有文名

弋阳汪鳯以进士至参政而子郎中僎大宗伯俊少宰伟太常佃髙科有文行吾郡皇甫重庆録博雅而子乡进士冲按察涍汸工部濓俱以古文辞名于世又青州冯按察裕子乡进士惟健行人惟重郡倅惟敏光禄卿惟讷亦庶几焉其词翰彪映自谓逾于貂珥之连绵也惟重子至仪为按察副使孙琦为侍讲

公侯父在受封

洪武中李文忠以浙江行省平章封曹国公而父贞以恩亲侯进封如之胡显以都督佥事封梁国公而父泉以致仕都督封亦如之永乐初郑亨以都督佥事封武安侯父用以致仕千户封亦如之嘉靖初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封新建伯封其父南京吏部尚书华如之又宣德初会宁伯李英封其父右都督南哥亦如之南哥降虏也

孤卿封父

内阁则黄公淮李公贤杨公廷和父封少保刘公珝严公讷父封太子太保李公春芳父封少傅张公四维父封少师独张公居正父自少保少师以至加特进左柱国凡四膺诰命封尚书则彭公时刘公吉内淮珝及严公李公皆得归政终养彭公父毓义后公七年始卒而二李彭杨二张俱首揆尤为卓絶

尚书则吏部屠公滽郭公朴梁公梦龙户部黄公福贾公应春高公耀兵部白公圭翁公万逹杨公博张公学颜刑部开公济张公子麟工部胡公松曾公省吾南京兵部则王公守仁礼部则林公燫王公封伯见前内滽父封太子太傅子麟梦龙父封太子太保燫父庭机自为尚书其它尚有未及封或封止三品者

嘉隆万之际吏部则郭公内阁则严公李公二张公咸父母具庆尤为一时之盛而李公状元及第时见其祖父子孙罢相时又见其父子孙曾江陵张公封其父母仅六十余士林以为美谈

若恩礼之盛新都公以封少保公老疾乞归不许特诏遣医驰驿问疾赐少牢上尊白粲宝钞令守臣存问兴化公父没治塟外加二祭江陵公父没加三祭命子编修及司礼太监代治丧遣官祭塟

一门髙第

谢文正迁以解元会魁中状元而子丕复以解元会魁及第伦谕徳文叙以会元中状元而长子通参以谅复领省解次子祭酒以训会元及第此其最盛者也黄行人干亨子御史如金伍参政(阙)子都御史符史佥事俊子尚书道毛文简纪子太仆渠张侍郎志淳子副使合俱父子解元曾状元鹤龄孙追费状元宏从子懋中罗文庄钦顺从子珵俱进士及第孙文恪升及第而子铤乡荐第一矿会试第一升弟堪武会举第一至都督刘尚书龙祖副使洁父刑部凤仪俱乡试第四人龙及子郎中承恩俱第二人葛少保守礼与其孙庶吉士曦俱山东解元若兄弟髙科如永乐甲申周庶子述长史孟简同科及第正统景泰中彭文宪时中状元文思华中会元然是从弟兄耳杨文懿守陈尚书守址刘文简春参政台王文庄鸿儒布政鸿渐俱解元而守址春复及第其三兄俱谥文杨光禄惟聪己卯解元辛卯状元而兄庶子惟杰丙戌及第尤为盛事吾州王宫保锡爵经魁会元及第而弟鼎爵复会试第五人宫保子衡北京乡试第一人江陵张嗣修第一甲第二人弟懋修第一甲第一人王刑侍宗沐以春秋中第三人而子郎中士琦知州士崧知县士昌俱连以春秋中第五人俱成进士叅政曹楼与祖父俱应天解元

三代甲科同时俱在

少师大学士万安戊辰子南京礼部右侍郎翼丙戌孙翰林庶吉士弘璧丁未致仕提学佥事杨春辛丑子少师大学士廷和戊戌孙翰林修撰慎辛未南京兵部尚书林瀚丙戌子右参政庭■〈木昂〉己未孙礼部主事炫甲戌抚州知府林春泽甲戌子户部右侍郎应亮壬辰孙提学副使如楚壬戌礼部尚书董份辛丑子南工科给事中道醇癸未孙礼部郎中嗣成庚辰三代俱无恙

弇山堂别集卷二

猜你喜欢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二十六·王当
  九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雨水粮价情形摺·佚名
  四八五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卷七·班固
  五十一、记蒯礼卿先生·包天笑
  楼钥传·脱脱
  都任传·张廷玉
  卷十二下·沈枢
  卷五十六·佚名
  卷第二十二·佚名
  卷十八 礼十三(凶礼 )·龙文彬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楚辞后语卷第四·朱熹

    登楼赋第二十一登楼赋者,魏侍中王粲之所作也。归来子曰:「粲诗有古风。登楼之作,去楚词远,又不及汉,然犹过曹植、潘岳、陆机愁咏闲居怀旧众作。盖魏之赋极此矣。」登兹楼以四望兮,聊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 新乐府(续前卷)·白居易

    骊宫高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玉甃暖兮温泉溢。袅袅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吾君在位已五载,何不一幸乎其中?西去都门几多地,吾君不游有深意。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宫从兮

  • 七言巻六十·洪迈

      七言  六朝咏史        孙元晏  呉黄金车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䜟来  赤壁  㑹猎书来举国惊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鲁肃指囷  破

  • 歳时杂咏巻四十三 ·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正月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杜 甫野外堂依竹篱邉水向城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药许邻人劚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正月三日闲行白居易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氷欲销【黄鹂坊名乌鹊河名】緑

  • 诗女史纂卷之五·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苏蕙苏蕙字若兰扶风窦滔妻陈留道质女也精明秀丽年十六归窦氏滔甚敬之滔字连波符坚时历秦州刺史以忤旨謪戍炖煌后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苏性急颇妬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妙絶滔置之别所苏求得之苦加捶辱滔深憾

  •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七十二·赵尔巽

      王紫绶 袁州佐 黎士弘 多弘安佟国聘 王繻田呈瑞 张孟球   王紫绶,字金章,河南祥符人。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乞养归,侨寓苏门山中,从孙奇逢讲学。居十有七年,母殁,服阕,康熙十二年,授江西赣南道副使。  

  • 纲目续麟卷一·张自勋

    【戊寅】周威烈王【午】二十三年【秦简公十二年晋烈公止十七年齐康公贷二年楚声公当五年燕闵公二十一年○魏文侯斯二十二年赵烈侯籍六年韩景侯防六年皆始为侯○统旧国五新国三凡八大国】秦简公名悼子分注不书疑漏或曰

  • 名山藏卷之八十三·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关柝)◆臣林记(关柝)卢熙青文胜冯坚周公辅陈雅张昭徐珪叶录卢熙青文胜冯坚周公辅陈雅张昭徐珪叶录○卢熙卢熙昆山人洪武四年以人材被荐为睢州同知时天下初定户口雕耗岁复洊饥熙到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九·纪昀

    列传元 【四十三】○元四十三张珪李孟张养浩敬俨张珪李孟张养浩敬俨△张珪张珪字公端宏范之子也至元十六年宏范平广海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将赴水死宏范救而礼之命珪受学 【按虞集撰珪墓志叙此 于平诸盗之后云军中无事得

  •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真按:纪昀的行踪】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奴才董椿跪奏,为查办书籍情形,恭折奏闻事。窃查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内,前经尚书纪昀奏准有添缮、挪归、改刻匣盖,更拟面

  • 提要·裴骃

    【臣】等谨案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宋裴骃撰骃字龙驹河东闻喜人官至中郎外兵曹参军事迹附见宋书裴松之传骃以徐广音义麤有发明殊恨省畧乃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众书之目别撰此书其所引证多先儒旧説张守节正义尝备述所引

  • 八年·佚名

    (丁未)八年清康熙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丙子,以朴長遠爲刑曹判書,趙復陽爲吏曹參判,姜栢年爲大司諫,尹絳爲工曹判書,李敏采爲奉敎,李慶徽爲兵曹參判,李慶億爲大司憲,尹文擧爲左副賓客,李時術爲兵曹參知,李翊爲兼輔德,沈梓爲兼弼善

  • 卷二十二·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二 孟子【下之四】 万章章句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聼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

  • 卷十六·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六宋 朱子 撰学礼十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謏思了反闻音问 宪法也言发计虑当拟度于法式也謏之言小也 今按动众谓耸动众听葢守常法用

  • 光赞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光赞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千俱,皆阿罗汉也&mdash;&mdash;诸漏已尽,无有尘垢,而得自在;心安解脱,智慧善度,逮得仁和,为大开导;所作已办,所设究竟,弃捐重担,逮得己利

  • 卷第七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通品第二十八之余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通知一切法远离色相无

  • 柳毅传·李朝威

    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朝威撰。《太平广记》卷419采入本篇,题作《柳毅》,注“出《异闻集》”。曾 《类说》卷28自《异闻集》收入,题为《洞庭灵姻传》,应是作品原名。后来通行本如《说郛》本、《虞初志》本、《五朝小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