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猜你喜欢
  卷二·陆陇其
  卷九·杨甲
  卷十八·郑玉
  卷三十二·鄂尔泰
  卷二·鄂尔泰
  卷一·李钟伦
  随巢子·随巢子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卷二·佚名
  卷四百八十三·佚名
  無盡意菩薩經〈不分品〉·欧阳竟无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在西恭与甘地先生谈话·太虚
  第五卷·佚名
  大乘方广曼殊室利菩萨华严本教阎曼德迦忿怒王真言大威德仪轨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残叶之歌·戴望舒

    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静静地停在枝头,(湿了泪珠的微心,轻轻地贴在你心头。)它踌躇着怕那微风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 國語卷第二十一·韦昭

      越語下   1 越王句踐即位三年而欲伐吳〔一〕,范蠡進諫曰:「夫國家之事,有持盈〔二〕,有定傾〔三〕,有節事〔四〕。」王曰:「為三者,奈何?」對曰:「持盈者與天〔五〕,定傾者與人〔六〕,節事者與地〔七〕。王不問,蠡不敢言。

  • 卷二十·吴广成

      嘉三年、夏〈奢单〉都二年春正月,契丹使来报哀。  仪天皇太后崩也。  夏四月,西蕃捺罗部来投,纳之。  曩霄向时拒命,不敢深入关中,虑角厮罗为后患也。自讹庞专国,岁获赐遗,因思专制西蕃,会厮罗属下捺罗部阿作率

  • 卷十五·吴广成

    庆历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春二月,侵渭川,诱官军于好水川,败之,杀行营总管任福等。 元昊闻中国师出有期。潜聚兵一路,俟官军出界击之。已,知不果,乃大阅折姜会,令诸将择利进兵,伪使人至泾原请和,韩琦曰:“无故请

  • 卷三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上 【起己亥汉高帝五年尽甲申汉文帝後七年】凡四十六年 【己亥】汉太祖高皇帝五年冬十月王追项籍至固陵齐王信魏相国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二月丙寅朔○丁卯○祭先师孔子 命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李默行礼○戊辰祭 太社 太稷遣太子太保英国公张溶行礼○乙巳祭 帝社 帝稷 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侯顾寰驸马谢诏伯陈鏸方承裕大学士徐阶李本尚书李默王用宾都

  • 卷之一百一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佚名

    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二十日,兰磐守将喀尔喀玛、庆善及驻守岫岩二将,率兵二百,赴镇江至鹿岛沿海蹑踪,执获割芦苇者十一人,解交户部,发尚间堡九人,赏鲍承先二人。二十日,赴朝鲜英古尔岱、马富塔、尼堪及内外诸贝勒所遣之人还。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五·来保

    十月甲辰两江总督防楞奏言【臣】闻【臣】弟讷亲经略军务措置乖谬业经恭折奏请驰赴军营以图稍効犬马之劳现在候防兹又接阅邸杪备悉讷亲于奉命经略之初即不踊跃思奋进抵军营之后又怯懦偷安从未一至军前并敢以帐中望见火

  • 杨秀传·魏徵

    杨秀,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开皇元年(581),立为越王。 不久,转封于蜀,授为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开皇二年,升任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原职依旧。 一年多后作罢。 开皇十二年,又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 不久

  • 张万公传·脱脱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欢读书。其父张弥学,做梦梦到一室,其上贴有一纸,上写“张万相公读书堂”,不久张万公出生,就用此为名。他登正隆二年(1157)进士第,调任新郑簿。因父去世而辞职。服孝期满,他被授予费县簿

  • 卷七·胡世宁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胡端敏奏议>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七 明 胡世寜 撰 病弱不堪重任恳辞恩命疏【时官左都御史】 本年七月二十五日准吏部咨该本部等衙门会题本月初六日奉圣旨胡世寜改都察院左都御史

  • 卷一百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九乐考【十五】乐歌一圜丘乐章康熙十六年定迎神奏始平之章敬承纯佑兮於昭有融时维永清兮四海攸同输忱元祀兮从律调风穆将景福兮乃眷微躬渊思高厚兮恐负鸿则聿章彛序兮夙夜宣通云軿

  • 卷二十七·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七   宋 范处义 撰 鲁颂 鲁颂之异於商周盖不可专以功德优劣而论商周为天下之颂鲁为一国之颂学者当知东周之文不能如古乃世变使然况鲁颂作於史克以史克之才而视周

  • 显示真实相所开的三重方便门·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河南省佛学社讲──  和佛门中人讲佛门中的话,叫做“开示”。这开示二字在法华经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真实相是离言说、绝分别、如如圆成不可建立的。所以要想显示真实,那就非开方便门不可。

  • 佛说玉耶女经之二·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四辈弟子说经。是时国中给孤独家为子娶妇。得长者女名曰玉耶。端正殊特不以妇礼。轻慢公姑及以夫婿。给孤独长者夫妇议言。是妇不顺当云何教。若加杖捶非

  •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下·佚名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复次大王。是沙门瞿昙。成就十八不共佛法。大王。何等十八不共佛法。大王。是佛如来。无有错乱。口无言说。无有失念。无有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退减。进无退减。念无退减

  • 布施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佛在给孤独园,说三十七种布施感果不同并为国王说布施及十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