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二

(明)王世贞 撰

○谥法三

二字谥

文皇太子讳标(洪武)

右温柔贤善修德来逺

懿荘

(郡王)汉世子瞻坦(永乐)

右温柔贤善履正志和

懿安

(郡王)渖府平遥王幼■〈土量〉代府隰川王逊熮(成化)

右温柔贤善和好不争

懿定

(郡王)辽府宜城王宠濵

右温柔贤善纯行不爽

懿简

(郡王)秦府永兴王尚烈(永乐)楚府永安王孟烱(宣徳)辽府益阳王豪■〈土几〉蜀府汶川王友■〈土詹〉(俱成化)周府信陵王安■〈氵窣〉(正徳)韩府追封襄陵王旭橦(嘉靖)

右俱温柔贤善平易不訾

晋府宁化王济焕(景泰)

右温柔贤善一德不懈

郑府庐江王见湳(嘉靖)

右温柔贤善正直无邪

(文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张鹏(弘治)

右柔克有光一德不懈

昭靖

(郡王)晋府河东王锺鏸(成化)渖府稷山王胤柯宁府建安王拱榐(俱隆庆)

右容仪恭羙寛乐令终

(武臣)西平侯赠黔宁王沐英(洪武)

右容仪恭羙柔徳安众

昭定

(郡王)晋府永和王济烺(正统)宁府乐安王奠垒(弘治)赵府获嘉王载培楚府永安王显梧渖府沁水王恬烆(俱嘉靖)

右俱容仪恭羙纯行不爽

昭僖

(郡王)渖府黎城王佶燏(正统)周府胙城王同■〈厥上金下〉秦府永兴王公鉐(弘治)晋府方山王锺铤韩府西德王偕瀞(正德)

右俱容仪恭羙小心畏忌

昭安

(郡王)辽府沅陵王豪塶(弘治)唐府荡阴王芝■〈土瓦〉周府义宁王安涘(俱嘉靖)

右俱容仪恭羙和好不争

昭简

(郡王)楚府东安王均钸(正德)韩府髙平王旭樽(嘉靖)

右俱容仪恭羙平易不訾

昭宪

(郡王)辽府松滋王宠洌唐府郾城王宇清(俱嘉靖)

右俱容仪恭羙博闻多能

昭穆

(郡王)周府富阳王安濯(嘉靖)

右容仪恭羙中情见貌

昭和

(郡王)靖江王规裕周府河清王同鐪秦府保安王诚渌(俱弘治)辽府长阳王豪■〈土显〉渖府吴江王诠铿赵府襄邑王佑榉(俱正德)伊府方城王许洼淮府崇安王佑干鲁府髙宻王观煐(俱嘉靖)鲁府新蔡王健榔

右俱容仪恭羙不刚不柔

昭毅

(郡王)唐府承休王弥鋠(嘉靖)

右容仪恭羙果而能断

昭裕

韩府褒城王范堮(成化)

右容仪恭羙强学好问

昭顺

周府镇平王安泭(嘉靖)

右容仪恭羙和比于理

(皇妃)文庙贤妃喻氏(永乐初谥)英庙丽妃章氏(弘治)

右俱容仪恭羙慈和徧服

昭荣

代府宣寜王俊相(隆庆)

右容仪恭羙宠禄光大

昭献

(皇妃)文庙贵妃王氏(永乐)

右容仪恭羙向惠内德

昭懿

(皇妃)英庙贤妃李氏

右容仪恭羙温柔贤善

昭静

(皇妃)英庙恭妃刘氏(弘治)

右容仪恭羙柔德教众

宣武

(武臣)巩昌侯赠陜国公郭子兴(洪武)

右善闻周逹折冲御侮

宣靖

(郡王)庆府安塞王秩炅(成化)周府胙城王安浏赵府南乐王佑槚(俱嘉靖)

右俱诚意见外寛乐令终

宣懿

(郡王)唐府新野王弥镉(弘治)鲁府乐陵王阳錧(正德)周府会稽王睦杉(嘉靖)

右俱诚意见外温柔贤善

代府和川王聪潪(弘治末年)晋府襄阴王表楗(正德)荣府惠安王载塾(嘉靖)

右俱诚意见外柔克有光

宣和

(郡王)宁府宜春王奠坫(弘治)韩府宁逺王旭栓(正德)代府广陵王聪汉

右俱诚意见外不刚不柔

宣穆

(郡王)辽府沅陵王恩铈(弘治)渖府辽山王幼墏(弘治)

右俱诚意见外中情见貌

宣惠

(郡王)韩府褒城王征巨(弘治)代府潞城王聪蒗(嘉靖)徽府嘉定王厚焃(阙)

右俱诚意见外柔质慈民

宣僖

(郡王)周府鄢陵王安沅(嘉靖)

右诚意见外小心畏忌

宣思

(郡王)周府汝阳王睦槿鲁府馆陶王当漗(俱嘉靖)

右俱诚意见外念终如始

宪穆

(郡王)周府武阳王有炥(成化)

右博闻多能布德执义

赵府秀水王厚炯(嘉靖)

右博闻多能中情见貎

宪懐

太子翊釴(隆庆)

右行善可纪慈仁短折

纯靖

(皇妃)宣庙贤妃赵氏(宣徳)

右中正和粹柔德安众

敬顺

(夫人)赠夫人邵氏(弘治)

右恭事夙兴和比于理

毅愍

(文臣)少保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赠太保王文(弘治)

右强而能断在国逢难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赠右都御史马炳然(正徳)

右强而能断在国逢难

毅敏

(武臣)左都督赠固安伯刘玉(成化)

右致果杀敌应事有功

毅勇

(武臣)都督佥事赠右都督李桂(嘉靖)

右致果杀敌率义共享

敏肃

(文臣)工部左侍郎赠尚书陈寿(洪熙)

右应事有功正已摄下

敏毅

太保定西侯赠梁国公蒋琬(成化)

右应事有功致果杀敌

敏靖

(武臣)太子太保黔国公赠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师沐绍勋(嘉靖)

右应事有功寛乐令终

恭懿

(郡王)郑府追复盟津王见漗周府胙城王睦栀淮府顺昌王见漽秦府保安王秉栈唐府卫辉王弥鋿渖府唐山王勋澄代府进贤王充炨赵府江宁王厚炼韩府宁逺王融焕楚府东安王荣淑(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温柔贤善

鲁府邹平王阳鎕(正徳)

右不懈为德柔克有光

(皇妃)宣庙惠妃赵氏(景泰)宪庙敬妃王氏(正徳)

右俱敬顺事上温柔贤善

恭简

(郡王)秦府兴平王尚烐(永乐)代府襄垣王逊燂(天顺)辽府湘阴王恩鍖德府泰安王佑樬(俱正德)周府新会王同锵崇府瑞安王佑桓蜀府石泉王申鏄晋府追封交城王竒洢淮府德兴王佑槤赵府洛川王载硗周府保宁王朝堵鲁府阳信王頥埔郑府崇德王载升益府铜陵王载壤(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平易不訾

唐府新野王芝城(成化)

右不懈为德平易不訾

(文臣)吏部尚书前太子太傅赠太保尹旻(弘治)太子少保右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朱英(正德)吏部右侍郎赠工部尚书欧阳铎太常寺卿赠礼部右侍郎魏校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韩邦竒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屠楷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王钫兵部尚书李钺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髙友玑(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一德不懈

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珊(正徳)

右不懈为德平易不訾

恭裕

(郡王)韩府通渭王偕浢(正德)蜀府德阳王申銈周府博平王安泧渖府永年王胤橚晋府庆成王表栾鲁府滋阳王观炜肃府金坛王真洵荆府樊山王厚焌(俱嘉靖)辽府长阳王宠游(隆庆)渖府灵川王勋潪徽府景宁王佑椀岷府唐年王膺録(万厯)

右俱敬顺事上强学好问

晋府新化王表槏(正徳)

右不懈为德强学好问

恭襄

(文臣)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赠少保马昻(成化)工部左侍郎赠尚书刘丙(正徳)

右俱敬顺事上因事有功

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王琼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太保张瓉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少保江东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聂贤(俱嘉靖)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许论(隆庆)

右俱敬事供上因事有功

(皇妃)英庙淑妃梁氏(嘉靖)

右敬事供上柔质慈民

(王妃)赵王髙燧妃沐氏(永乐)

右敬事供上柔质慈民

恭献

(武臣)

驸马都尉曹国公赠陇西王李贞(洪武)

右敬顺事上智质有操

(皇妃)文庙贤妃权氏(永乐)

右敬事供上聪明睿智

(畨王)日本国王源道义(永乐)

右敬事供上向惠内德

恭毅

(文臣)永丰知县赠光禄寺少卿邓颙(景泰)

右执事坚固致果杀敌

刑部尚书王槩(成化)

右执事坚固强而能断

南京礼部左侍郎赠尚书章纶(成化)

右责难于君果而能断

恭端

(郡王)周府义阳王安汥唐府郾城王弥鈱(俱嘉靖)

右不懈为德守礼执义

恭懐

韩府汉阴王征鍉(成化)

右不懈为德慈仁短折

恭恪

(郡王)鲁府东瓯王健楸(隆庆)

右敬顺事上威容端严

恭敏

(文臣)刑部左侍郎赠尚书廖荘(阙)

右责难于君应事有功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赠少傅白圭(成化)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马森(阙)

右不懈为德应事有功

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赠太保李鐩(嘉靖寻夺)

右敬事供上应事有功

(武臣)

驸马富阳侯赠景国公李让(永乐)襄城伯赠太子少保李全礼(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应事有功

恭荣

(皇妃)文庙羙人王氏(永乐)

右敬顺事上小心恭慎

(皇妃)仁庙顺妃谭氏(洪熙)英庙成妃张氏(弘治)世庙丽妃王氏(嘉靖)

右俱敬事供上小心畏忌

(畨王)朝鲜国王李铎(嘉靖)

右敬顺事上小心恭慎

恭肃

(郡王)周府河阴王睦橘(隆庆)

右敬事供上执心决断

(文臣)刑部右侍郎赠尚书林鹗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张润(俱嘉靖)南京刑部右侍郎赠尚书曾钧(隆庆)右俱敬顺事上正已摄下

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周用(嘉靖)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熊浃(隆庆)

右俱敬事供上正已摄下

(武臣)武靖侯赠容国公赵辅(成化)

右敬事供上刚德克就

(皇妃)仁庙贵妃郭氏(洪熙)

右敬事供上正已摄下

恭安

(郡王)赵府临漳王祁鋆(成化)代府宣宁王成■〈釒右〉(正德)鲁府翼城王当澐韩府乐平王征铔韩府建宁王旭■〈木肴〉(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好和不争

周府遂平王(同鐎)

右不懈为德好和不争

(皇妃)英庙和妃宫氏(成化)

右敬顺事上好和不争

恭惠

(郡王)岷府江川王徽煝鲁府乐陵王泰■〈与上土下〉辽府衡山王贵煘(俱成化)韩府襄陵王范址(正德)周府鲁阳王同铌代府和川王俊■〈龙上木下〉徽府遂昌王佑樌(俱嘉靖)靖江王邦薴(万厯)

右俱敬顺事上柔质慈民

(文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信民(成化追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范镛(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爱民好与

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章拯(嘉靖)

右敬顺事上施勤无私

恭襄

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赵炳然(隆庆)

右卑以自牧因事有功

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军务赠太子少保石茂华少傅太子太傅彰武伯赠太保杨炳(万厯)

(武臣)平江伯赠侯陈瑄(宣徳)

右敬顺事上因事有功

恭荘

(郡王)周府内乡王有焵(天顺)

右敬顺事上履正志和

恭和

(郡王)淮府永丰王祁钺周府项城王子堰(俱成化)代府懐仁王成钯追封庆府安化王邃墁(俱弘治)襄府阳山王见淓周府曲江王安渫(俱正德)辽府益阳王恩铜渖府福山王勋■〈氵壮〉秦府永寿王秉欓(俱嘉靖)沾德府宁海王载■〈土予〉(俱隆庆)

右俱敬顺事上不刚不柔

(武臣)太傅庆云侯赠宣国公周寿(正徳)

右敬顺事上不刚不柔

(夫人)辅圣夫人魏氏(成化)

右正德羙容不刚不柔

恭穆

(郡王)周府应城王睦桎(嘉靖)

右敬顺事上中情见貎

恭僖

(郡王)周府汝阳王有煽(正统)晋府庆成王羙埥(景泰)宁府瑞昌王奠墠代府隰川王仕燧(俱成化)蜀府庆符王友墂(弘治末年)渖府内丘王幼■〈土寅〉晋府云丘王竒渲(俱正德)辽府光泽王致榞徽府阳城王佑栾蜀府汶川王宾沙鲁府乐陵王观燔淮府髙安王厚炅(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小心畏忌

楚府岳阳王季境(天顺)

右不懈为德小心畏忌

(文臣)兴府左长史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景明(嘉靖)

右敬顺事上小心畏忌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赠少保许绅(嘉靖)

右敬事供上小心畏忌

(武臣)少师隆平侯赠郧国公张信(正统)太傅成国公赠太傅朱辅太子太保黔国公赠太师沐朝辅(俱嘉靖)

右敬事供上宠禄光大

恭康

(郡王)周府临汝王同衔(嘉靖)

右敬顺事上温柔好乐

恭慎

(夫人)赠夫人韩氏(成化)

右敬事供上曰恭慎有其文而无其义

恭顺

(郡王)辽府长垣王恩钾周府崇善王安■〈氵宫〉周府原武王安淇(俱正德)楚府永安王英焌代府吉阳王聪注蜀府华阳王宾泟(嘉靖)周府邵陵王安涠(阙)

右俱敬顺事上和比于理

(文臣)兵部左侍郎赠尚书卢渊(洪熙)

右不懈为德和比于理

(皇妃)宣庙充妃李氏(宣德末)

右敬事供上慈和徧服

(畨王)浡泥国王麻邪惹加那乃(永乐)朝鲜国王李珦(景泰)

右俱敬顺事上慈仁和民

恭愍

(文臣)御史赠大理寺左寺丞锺同(成化追谥)

右责难于君在国逢难

左布政使赠光禄寺卿陈选(正徳)

右敬顺事上在国逢难

(武臣)泰宁侯赠宁国公陈瀛(天顺)

右敬顺事上在国逢难

(畨王)

髙丽国王王颛(洪武)

右敬顺事上在国逢难

恭介

(文臣)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赠少保陶琰(嘉靖)

右敬事供上执一不迁

恭宪

(郡王)辽府沅陵王贵燏(成化)追封晋府河东王表枋(正德)代府河内王廷堄周府追封益阳王勤煜(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博闻多能

秦府永兴王志■〈土仆〉(景泰)

右不懈为德博闻多能

(武臣)会昌伯赠侯再赠太傅安国公孙忠(天顺改谥)

右尊贤贵义行善可纪

(畨王)朝鲜国王李峘(隆庆)

右敬顺事上行善可纪

恭定

(郡王)渖府沁源王佶■〈火阜〉(正统)楚府东安王季塛(天顺)赵府襄邑王祁锃(成化)鲁府巨野王阳蓥(正德)周府永宁王睦橪郑府繁昌王见■〈氵寝〉庆府弘农王台泙晋府西河王竒溯辽府湘阴王致梠(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纯行不爽

(郡王)户部尚书年富(天顺)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潘恩(万厯)

右俱敬顺事上纯行不爽

(皇妃)宣庙丽妃袁氏(宣德末)

右敬事供上纯行不爽

(畨王)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荅刺朝鲜国王李芳逺(俱永乐)

右敬事供上纯行不爽

恭靖

(郡王)秦府兴平王尚烐(正统)周府镇平王有爌宁府石城王奠堵(俱成化)伊府西鄂王吁漈唐府文城王弥钳(俱正德)襄府镇宁王见瀷益府玉山王厚■〈火巽〉渖府定陶王诠鑨鲁府邹平王观爁肃府延安王缙焮韩府宁逺王谟垙(俱嘉靖)

(郡王)太子少师赠太师荣国公姚广孝(永乐)太医院判赠院使蒋用文(洪熙)右副都御史贾铨(成化)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李敏(弘治)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洪逺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赠少保王璟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朱希周太子少保工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蒋瑶(俱嘉靖)

右俱敬顺事上寛乐令终

(武臣)兵马指挥赠彭城伯张麒镇抚赠右都督王忠(俱永乐)太师英国公赠宁阳王张懋(正德)太师成国公赠定襄王朱希忠(万厯)

右俱敬顺事上寛乐令终

(皇妃)仁庙充妃黄氏(洪熙)景庙贤妃李氏(景泰)英庙庄妃赵氏(正徳)

右俱敬事供上恭已鲜言

(夫人)佑圣保母张氏(正统)

右敬顺事上恭已鲜言

(畨王)朝鲜国权署国事李曔(永乐)

右敬事供上寛乐令终

壮武

(武臣)右都督赠景城伯马荣(永乐)

右胜敌克乱折冲御侮

壮勇

(武臣)左都督赠邵阳伯马聚清平侯赠渠国公吴成(俱宣德)恭顺侯赠邠国公吴克忠(正统)左都督赠任丘伯梁成(景泰)宣城伯赠侯卫颖(弘治)

右俱胜敌克乱临难不惧

壮毅

(武臣)临江侯赵馘都督佥事赠庐江侯何德(俱洪武)

右俱胜敌克乱致果杀敌

壮敏

(武臣)太保昌宁伯赠侯赵胜(成化)

右胜敌克乱应事有功

壮靖

(武臣)右都督赠绵谷伯高文(正统)

右胜敌克乱寛乐令终

壮愍

(武臣)赠都督佥事冯恩(嘉靖)

右屡征杀伐在国逢难

(武臣)都督同知赠少保左都督岳■〈樊,心代大〉(嘉靖)

右胜敌克乱在国逢难

壮节

(武臣)都指挥同知赠崇安侯谭渊(永乐初)

右胜敌克乱谨行制度

顺简

(郡王)晋府西河王锺鑅代府广陵王成■〈釒疑〉成化(嘉靖)

右俱和比于理平易不訾

顺靖

(郡王)楚府景陵王孟照(正统)

右和比于理寛乐令终

顺僖

(郡王)晋府永和王锺铗(成化)

右和比于理小心畏忌

哀冲

皇太子载基(嘉靖)

右早孤短折曰哀冲有其文而无其义

哀简

(亲王)懿文太子季子瓯宁王允■〈火熙〉(永乐)

右早孤短折平易不訾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志第七 礼四·沈约
  唐本纪第七·欧阳修
  辅政第三·陆贾
  四库未收书提要·杨仲良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之二·佚名
  附录·徐学聚
  五五七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续经查获应禁书籍解京销毁折·佚名
  卷七十三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范晔
  王俭传·萧子显
  颜之推传·李百药
  孔·李延寿
  李辅国传·欧阳修
  卷之四十一  立齋閒錄三(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卷四十九·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出 庵遇·李渔

    〖谒金门〗(小旦上)人中了,只等香车来到。(净)想是灵鹊寻人寻未着,为甚不听檐外噪?(小旦)奴家来到庵中,得了两番喜信:妒妇已经病死,才郎又捷春闱。只是一件,如今接我的人也该来了,为甚么不见一毫信息?(净)只在一二日间,定然到了。〖前腔

  • {遇摘牡丹}·佚名

    『旦丑』【黑麻序一】春景色新,见许百花百草似锦铺茵。听见黄莺枝上,叫声相闻,又畏催春卜去紧。见许庭前,凤竹筛金,车共马来去,踏起满地都是香尘,『又』有几个带酒纷来去,尾蝶飞舞成阵黄蜂双宿定,在只花心。那亏咱三人守孤单,

  • 郑光祖·隋树森

    小令 【正宫】塞鸿秋 门前五柳江侵路,庄儿紧靠白苹渡。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雨余梨雪开香玉,风和柳线摇新绿。日融桃锦堆红树,烟迷苔色铺青

  • 卷一百四十一·徐世昌

    戈渡戈渡,字兰舟,河间人。诸生。有《天花乱落山房诗钞》。秋日黑窑厂晚眺斜阳扶我上荒台,天外青山列障开。万里云阴随雨至,九边风色送秋来。水流今古同悲响,诗吊幽燕有霸才。几处暮碪催翦尺,白杨衰草雁声哀

  • 运命的逻辑·徐志摩

    一前天她在水晶宫似照亮的大厅里跳舞—— 多么亮她的袜! 多么滑她的发! 她那牙齿上的笑痕叫全堂的男子们疯魔。二昨天她短了资本, 变卖了她的灵魂; 那戴喇叭帽的魔鬼在她的耳边传授了秘诀, 她起了皱纹的脸又搽上不少男子们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 下半卷原阙·杨仲良

      太祖皇帝   亲征河东 太宗朝附   建隆元年。先是,北汉诱代北诸部侵掠河西之地,诏诸镇会兵以御之。三月,定难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李彝兴言:遣都将李彝进援麟州,北汉引众去。北汉主知昭义节度使李筠有异志,潜以蜡

  • 中州人物考卷八·孙奇逢

    容城孙奇逢 撰○补遗王待制僎僎字幼度祥符人元末为国子助教洪武初征为修撰四年开科取士僎与典试又命于大本堂授呉王经寻迁待制同宋濂修辑洪武正韵昭鉴录诸书八年秋上悯其老赐致仕归后以子宏为龙江递运官忤丞相胡惟庸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孝景本纪第十一·司马迁

    解惠全白晓红译注【说明】这篇本纪以大事记的形式,简略地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间所发生的要事。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本纪虽然记载简略,但从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国策上对文帝的继承和发展。如“除

  • 裴寂传·欧阳修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县人。小时成为孤儿,由诸兄抚养。十四岁时,补任郡主簿。长大成人后,容貌魁伟,粗知书传。隋开皇年间,调赴左亲卫。因家贫,徒步前往京师,经过华岳祠庙,祈祷神灵,自卜其命。夜里梦见白发老人对他说“:你年过四十

  • 卷第八·朱熹

    二先生语八「传不习乎」,不习而传与人。「学则不固」,连上说。「有马者借人乖之。」吾力犹能补史之阙文。当史之职而能阙疑以待后人,是犹有马者借人乘之也。能言不怍者难。「君子义以为质」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可使之

  • 卷十·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十宋 司马光 撰丧仪六祭凡祭用仲月【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时荐以仲月今国家惟享太庙孟月自享六庙濮王庙皆用仲月以此私家不敢用孟月】主人【即目在此男家长也曲礼支子不祭曽子问宗

  • 卷三百八十一·佚名

    △初分诸功德相品第六十八之三善现,云何名为四无所畏。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自称我是正等觉者,设有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若馀世间。依法立难或令忆念。佛於是法非正等觉。我於彼难正见无缘。以於彼难正见无缘。得安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四百一十一卷尽四百六十凡五十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四百一十卷  忻乐(上许斤反司马法曰善者善之忻人之善或作欣诉三体并同埤苍忻察也)。  第四百一十一卷  骸骨(

  • 卷第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五卷二十六  曹洞宗青原下第四世 云岩晟禅师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青原下第五世 洞山价禅师法嗣  曹山本寂禅师 云居道膺禅师卷二十七青原下第五世 洞山价禅师法嗣  疎山匡仁禅师 青林师虔

  • 长安志图·李好文

    西安历史地志。元李好文编撰。 好文,字惟 中,东明(今山东东明)人,至正二年(1342)任陕西行台治 侍御史。在长安,因有感于千余年来长安城的沧桑巨变, 撰成是书。书原名《长安图记》,后人以与宋敏求《长安志》 合刊,改名

  • 春秋大全·胡广

    明胡广等于永乐十二年 (1414年) 奉诏纂集,次年告成。70卷。《四库全书》本为37卷,卷首载有《春秋大全序论》、《春秋大全诸国兴废说》、《春秋大全列国图说》、《春秋大全年表》。其书沿袭元人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