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

(明)王世贞 撰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

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万几无所不叅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绶后虽旋复旋改而建武以还遂定与太尉司徒仍三公故鼎足承君矣当御史大夫时有中丞二在内则掌兰台秘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外则督部刺史与丞相司直司隶校尉察举非法自大司空设而中丞废献帝时尊权将曹操并太尉司徒于丞相俾任之而郄虑以御史大夫为之副然不复置中丞至魏黄初建司空官仍罢大夫不置而歴晋宋南北朝以至北齐后周别设中丞主台事而御史府自是称台矣后魏以至北齐改中丞为中尉最号雄峻若李彪崔暹之类纠按贵戚威行朝省琅琊帝子之尊尚假赤棒之威以自张余可推也隋始复置大夫罢中丞唐初亦因之有以其官为大司宪者以台为肃政者而职任如故开元之际复为御史台而大夫与中丞不并设其职俱以振纲纪察奸弊中丞秩虽卑于大夫而雄峻过之至有径入相者宋初有中丞而无大夫其属有侍御史监察里行知杂之类大约三司使学士承旨以为班知谏院司諌正言以为表里叅知枢副丞郎佥院以阶进监司牧守以待退至元而尤重其任设大夫从一品中丞正二品侍御史从二品治书侍御史正三品皆为长官当是时济雅图帝有恒言中书省枢密院吾左右手也御史台治吾左右手病者也旨矣明兴其初制一循元旧当是时左右大夫汤和邓愈数膺斧钺寄外出而中丞刘基章溢理台事其后汪广洋陈宁軰俱迁大夫洪武十三年胡氏之事发而御史台仅设左右中丞俱正二品侍御史正四品而已十四年始改为都察院然仅正七品其官有御史而无都御史十六年仍为正三品明年为正二品于是定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职纠劾官邪申辨寃抑而所属御史分为十三道御史巡按以至它公委出则奏请还则考核然御史独不系都察院以示得相纠察之意建文初改为御史府设都御史一员左右副都御史各一员品如故十三道御史曰左右两院监察御史永乐鼎革悉复洪武之制其后移都察院于北京而留者曰南京都察院畧如六部矣其以左右都御史而下总督提督叅赞巡抚各镇者初自本院出曰公差事完或得代则回理院事其后不胜多则往往自部佐卿寺藩臬迁转亦不复归院以为恒今表御史大夫中丞左右都御史及左右都御史之出镇者

左御史大夫

汤和直隶鳯阳人元末起义吴元年任洪武三年封中山侯解任

汪广洋见丞相表洪武七年任十年转右丞相

陈宁湖广茶陵人初名亮洪武十年自右转左十三年坐法

丁玉不知何许人元末归附洪武十二年自右转左本年转大都督府左都督

李善长见丞相表洪武十三年以致仕太师韩国公总理台事寻解

李文忠直隶临淮人洪武十三年以左都督曹国公同总理台事寻解

左都御史

詹徽见吏部洪武十三年以左都御史掌院二十四年以吏部尚书兼任二十六年坐法

杨克明河南灵寳人洪武初举明经二十四年任二十五年免

曹铭陜西会宁人洪武乙丑进士二十七年任二十八年免

杨靖直隶山阳人洪武乙丒进士二十九年任三十年赐死

暴昭山西浮山人洪武乙丑进士三十年任改刑部

景清本姓耿陜西真宁人洪武甲戊进士建文元年任复为御史大夫四年死难

陈瑛直隶滁州人洪武中以人才举永乐元年任十年下狱死

刘观见前永乐十二年任同领院事后掌院宣徳(阙)年安置辽东

王文见前正统十三年升任掌院景泰四年入阁

陈镒直隶吴县人正统十四年升任掌院景泰四年致仕

王翱见前景泰三年升任同掌院事四年升吏部

萧维祯见前景泰四年任天顺元年升南京兵部

马昻见前天顺元年任本年改兵部

冦深直隶唐县人永乐中监生天顺二年任五年死难

李秉见前天顺八年任

李宾见前成化五年任十三年致仕

项忠见前成化七年任同掌

王越见前成化十年任同掌十三年掌院十六年封伯十七年出镇

马文升见前成化二十三年任弘治二年升兵部

屠滽见前弘治七年以右都升任八年改吏部正徳二年起复任

闵珪见前弘治九年任十三年改刑部

戴珊见前弘治十三年任十八年卒

张敷华见前弘治十八年任正徳元年致仕

刘宇见前正徳二年任本年改兵部

陈金见前正徳四年任本年丁忧十三年自两广再任十六年致仕

洪锺见前正徳四年以刑部尚书兼任院事五年出督

马中锡直隶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正徳六年任本年出督

陆完见前正徳七年任八年改兵部

彭泽见前正徳十年任十二年落职

王璟山东沂州人成化壬辰进士正徳十三年任十六年致仕

金献民见前正徳十六年任嘉靖二年改刑部

边宪见前嘉靖三年升未任卒

张璁见前嘉靖六年以兵侍掌寻以文渊阁大学士掌

胡世宁见前嘉靖六年任

李承勋见前嘉靖六年任

王宪见前嘉靖八年任本年闲住

王廷相见前嘉靖十二年任寻以兵部尚书兼任

周用见前嘉靖二十三年任二十五年改吏部

宋景见前嘉靖二十五年任本年卒

王以旗见前嘉靖二十六年任二十七年出督

屠侨见前嘉靖二十七年任三十四年卒

周延见前嘉靖三十四年任四十年卒

欧阳必进见前嘉靖四十年任本年改吏部

潘恩见前嘉靖四十年任四十二年致仕

张永明见前嘉靖四十二年任四十五年致仕

王廷见前嘉靖四十五年任隆庆四年致仕

赵贞吉见前隆庆四年以文渊阁大学士掌本年致仕

葛守礼见前隆庆四年任万厯三年致仕

陈瓉见前万厯三年任六年致仕

陈玠江西临川人嘉靖辛丑进士万厯六年任十一年致仕

赵锦见前万厯十一年任十四年丁忧

辛自修河南商城人嘉靖丙辰进士万厯十四年任十五年致仕

吴时来浙江仙居人嘉靖癸丒进士万厯十五年任

总督军务者

王翱李秉朱英邓廷瓉陈金彭泽以太子太保兼洪锺以刑书兼王守仁以南兵书兼金献民胡宗宪(阙)

提督京营者

刘焘

右御史大夫

汤和直隶鳯阳人元末起义吴元年任洪武三年封中山侯

邓愈直隶鳯阳人吴元年任洪武三年封

卫国公陈宁见前洪武六年任十二年转左

丁玉见前洪武九年任十二年转左

安然河南祥符人元末归附洪武十二年任右御史大夫十三年改左中丞本年免

右都御史

汤友恭直隶懐逺人洪武中以人才举十七年任同理院事二十二年免

凌汉河南原武人洪武中举秀才二十二年任同理院事本年降刑部侍郎复为佥都御史

袁泰山西万全人洪武辛亥进士二十四年任同理院事二十五年以忧去

解敏河南阳武人洪武乙丒进士二十六年任同理院事二十八年免

王平四川新繁人洪武中举人才二十八年任同理院事二十九年免

严震直见前洪武三十年任本年降御史

吴中见前永乐二年任同理院事

王彰河南郑州人洪武丁夘举人入太学永乐十九年任同理院事宣徳二年卒

向寳江西进贤人洪武乙丑进士永乐二十二年任兼詹事府詹事洪熙元年调南京

顾佐河南太康人建文庚辰进士宣徳三年任右都御史掌院事八年致仕

熊槩江西丰城人初冒胡姓永乐辛夘进士宣徳八年任掌院事九年兼任刑部本年卒

陈智湖广咸宁人永乐丙戌进士正统元年任掌院事六年卒

王文见前正统六年任掌院事

陈镒见前正统八年任代掌院事

俞士悦见前正统十四年任同陈镒掌院事

罗通江西吉水人永乐壬辰进士景泰四年任同理院事天顺元年守制

耿九畴见前天顺元年任掌院事本年出为江西左布政使

李宾见前天顺五年任掌院事八年升南京兵部尚书

林聪详刑部尚书福建宁徳人成化三年任掌院事七年出抚大同致仕项

忠见前成化九年任同理院事

董方见前成化九年任同理院事

王越见前成化十一年任同理院事出督

戴缙见前成化十七年任右都御史掌院事十八年改南工部

李裕见前成化十九年任掌院事二十年调南院

朱英湖广桂阳人正徳乙丑进士成化二十年由两广召掌院事

屠滽见前成化丙戌进士二十一年任掌院事二十三年调南院弘治二年再任养病六年再任俱掌院

刘敷江西永新人景泰辛未进士成化二十二年任掌院事二十三年致仕

白昻见前弘治四年任掌院事

佀钟见前山东郓城人弘治十一年任同掌院事

王宗彛见前弘治十三年任同掌院事

史琳浙江余姚人成化丙戌进士弘治十五年任同掌院事

屠勲见前弘治十八年任右都御史同掌院事

张宪见前正徳三年任同掌院事四年调南院

李士实江西丰城人新建籍成化丙戌进士正徳六年起掌院事本年致仕后伏诛

林俊详刑部尚书福建莆田人正徳十六年起未任升工部尚书

王鼎福建福州卫籍直隶定逺人成化辛丒进士正徳六年任掌院事七年致

仕陆完见前直隶长洲人正徳七年升任掌院事

彭泽见前正徳七年升任同掌院事寻出督

石玠见前直隶藁城人正徳八年任掌院事

王璟山东沂州人成化壬辰进士正徳八年任同掌院事

张纶直隶宣城人容峪卫籍成化甲辰进士正徳十二年任同掌院事十六年掌院事本年致仕

俞諌浙江桐庐人弘治庚戊进士嘉靖二年任掌院事三年卒

李钺见前嘉靖三年任掌院事伍文定见前嘉靖六年任同掌院事

熊浃见前嘉靖八年任右都御史掌院事本年闲住二十二年以兵书兼任仍掌院事

汪鋐见前嘉靖九年任十年加兵部尚书仍掌院

毛伯温见前嘉靖十五年任同掌院事十六年以兵书兼任仍同掌二十年南征还掌院

周叙见前嘉靖十五年任寻出督王尧封见前嘉靖十六年任同掌院事十七年迁户部尚书

赵锦见前万厯十三年以兵书改兼

镇守

陈镒王文

总督军务者

王翱王来韩雍朱英邓廷瓉屠滽马文升闵珪秦竑刘大夏熊翀杨一清刘宇陆完彭泽邓彰林廷选周南王宪王琼姚镆张珩张经贾应春杨博王忬冯岳胡宗宪郭干陈其学王之诰刘焘王崇古戴才殷正茂石茂华杨兆凌云翼郜光先方逢时梁梦龙呉兑郑洛郭应聘周咏呉文华张国彦萧大亨

总理河道者

盛应期王杲潘季驯

巡抚

王彰洪英李实王恕余子俊林俊张缙马旻李士实俞琳呉廷举陈鳯梧吕光升刘世曾

总督漕运者

马文升陈儒喻茂坚周金王暐马森江一鲲王廷瞻

提督仓场者

温纯兼户部左侍郎

掌大理寺者

戴金分督三营者

陈其学

协理戎政者

郑晓

管兵侍事者

呉兑

张佳胤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二·胡三省
  唐鉴卷十五·范祖禹
  第四十七回 孙逸仙造革命排满兴汉·黄士衡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十三·陈均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三·纪昀
  忠贞录原序·李维樾
  附录一·佚名
  ·上孔兵备论办贼事宜书·丁曰健
  武昌王刘浑传·沈约
  刘荣传·张廷玉
  卷02·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卷一·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古歌谣辞上古帝王之世徳化下洽民乐无事故击壤之老人康衢之童子与夫卿云之瑞南风之时民莫不因之而成歌其后风衰雅缺而妖淫靡曼之声起至周衰有秦青复有韩娥卫之王豹齐之绵驹皆称善歌世传其能然并徒歌也尔

  • 原序·纪容舒

    玉台新咏考异原序六朝总集之存于今者文选及玉台新咏耳文选盛行而玉台新咏则在若隠若显间其不亡者幸也自明以来无善本赵灵均之所刻冯黙庵之所校悉以嘉定宋刻为鼻祖然观所载陈玉父防则传冩踳駮自宋已然防又称得石氏录本

  •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欧阳修

    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国子祭酒后胤五世孙也。父齐丘,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镒以廕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迁累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谯责邑人齐令诜。令诜,宦人也,衔之,构枞罪。镒按验当免官,有司

  • 卷七十三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1010)·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癸丑,天慶節。詔兩京諸路宮觀道士每十人度一人,不及十人亦如之。   甲寅,賜戎、瀘州巡檢軍士緡錢。   丁巳,邊臣奏韓德讓死。上曰:「德讓頗有智謀,專任國事,今既喪國母,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景泰元年春正月丁丑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以 太上皇帝在迤北免朝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直隶松江府上海

  • 征引书目·沈起

    钦定贰臣传、三藩纪事本末(杨陆荣)、逊国纪(郑晓)、杭州府志、扬州府志、海宁蔡志(蔡完)、海宁金志(金鳌)、海宁许志(许三礼)、海昌外志(谈迁)、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吴寿旸)、海昌艺文志(管庭芬)、老父云游始末(闺秀陆莘行)、东山七秩乞言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中,齐国是封地最大的一个。吕后专权时,把它分割为四。吕后去世,文帝即位,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又把被吕后分割的土地复归于齐。齐文王时,齐国再被分割。文王死后无子,文

  • 卷九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典礼志十三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二【坤宁宫月祭仪注 坤宁宫月祭祝辞 祭神翌日祭天仪注 祭神翌日祭天赞辞】坤宁宫月祭仪注正月初三日每月初一日坤宁宫祭朝祭神预将镶红片金黄縀神幔用黄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七奏议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四日大学士管两江縂督髙晋等奏言窃惟地临吴越分星稍逺尧封迹界江淮行水每烦禹画遡昔圣祖翠华六度徧咨谋而共予安恬蒙皇上法驾频临勤旰宵而普资乐利元辰元日随春

  • 卷二·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二     明 胡广等 撰邶一之三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

  • 卷十七·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七   明 季本 撰彤弓经防曰此天子飨有功诸侯而赐以弓矢之乐歌也苏氏所谓其赐也行之以飨礼是己以君飨臣当为大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賔中心贶之钟鼔既设一朝

  • 卷三 昏礼·颜元

    议昏【与王子议:男子冠昏当在十八以上至二十,女子笄昏当在十六至二十。盖以十四五六犹有童气,不可责以成人及为妇之道也。】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温公曰:「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今令男年十五、女年十

  •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无所畏大力神通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无所畏力神通法门不悕乐根法门。宝聚法门。十有德法门。净浣法门。净光行法门。

  • 因明正理門論本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對勘.凡用兩種異本。(一)西藏金鎧等譯集量論釋引文.校註略稱集量金   本。(二)西藏寶持護等譯同釋引文。略稱集量寶本。兩種並擧則稱集量二本。   三.譯校凡有三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二复次长者。爱等诸法建立根本世间合集。斯苦甚大。爱根本法有其十种。何等为十。一者以爱缘故而起追求。二者追求缘故乃生贪著。三者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青琉璃最胜最妙。彼香台阁周匝。所有最胜天花彼等不种。以菩萨业报力故。自然出生彼台阁中。复有最胜最上妙鬘。间错围绕周匝四边。彼等一切于彼处所皆现出生

  • 胡非子·胡非

    一卷。周胡非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胡非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略。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云:“胡非氏,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因以胡非为氏。战国有胡非子,著书。”由此可知,胡非是战国时期人。郑樵《通志

  •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佚名

    梵名Vajras/ekhara -vima^na-sarva-yogayogi-su^tra 。全一卷。略称瑜只经。又称瑜伽瑜只经。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为密教五部秘经之一,自古与理趣经并称为秘经中之秘经。全经共有十二品。据胎藏界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