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白话文

是战国至西汉初儒家学者关于礼仪的散篇论著的汇编,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又称《小戴礼》、《小戴记》、《小戴礼记》。《礼记》在西汉出现两种辑本:一为戴德的辑本,其书共85篇,现存39篇:一为戴圣的辑本,其书共49篇。前者称《大戴礼记》,后者称《小戴礼记》。此为礼记白话文。

《礼记白话文》全部章节目录

(1)第1章 曲礼上
(2)第2章 曲礼下
(3)第3章 檀弓上
(4)第4章 檀弓下
(5)第5章 王制
(6)第6章 月令
(7)第7章 曾子问
(8)第8章 文王世子
(9)第9章 礼运
(10)第10章 礼器
(11)第11章 效特牲
(12)第12章 内则
(13)第13章 玉藻
(14)第14章 明堂位
(15)第15章 丧服小记
(16)第16章 大传
(17)第17章 少仪
(18)第18章 学记
(19)第19章 乐记
(20)第20章 杂记上
(21)第21章 杂记下
(22)第22章 丧大记
(23)第23章 祭法
(24)第24章 祭义
(25)第25章 祭统
(26)第26章 经解
(27)第27章 哀公问
(28)第28章 仲尼燕居
(29)第29章 孔子闲居
(30)第30章 坊记
(31)第31章 中庸
(32)第32章 表记
(33)第33章 缁衣
(34)第34章 奔丧
(35)第35章 问丧
(36)第36章 服问
(37)第37章 间传
(38)第38章 三年问
(39)第39章 深衣
(40)第40章 投壶
(41)第41章 儒行
(42)第42章 大学
(43)第43章 冠义
(44)第44章 昏义
(45)第45章 乡饮酒义
(46)第46章 射义
(47)第47章 燕义
(48)第48章 聘义
(49)第49章 丧服四制

猜你喜欢
  中庸·子思
  大戴礼记·戴德
  淮南子·刘安
  传习录·王守仁
  焚书·李贽
  正蒙·张载
  问辨录·高拱
  大学点睛补·智旭
  尊孟辨·余允文
  四书通证·张存中
  四书因问·吕柟
  四书集编·真德秀
  大学疏义·金履祥
  山公九原·冯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九齐己寄郑谷郎中【一作住襄州谒郑谷献诗】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自封修药院别埽着僧牀几梦中朝事依依【一作久离】鵷鹭行归雁塞门春已【一作亦】暖连影起苹风云

  • 卷二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五李岘李岘信安郡王禕之第三子乐善下士以门?入仕历京兆府尹天宝中杨国忠恶其不附己出为长沙太守时京兆雨灾米麦踊贵百姓謡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乾元二年拜中书侍郎

  • 附录·陆深

    史通会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巳著录深尝以唐刘知几史通刋本多误为校定之凡补残刓谬若干言又以其因习上篇缺佚乃订正曲笔鉴识二篇错简类为一篇以还之复采其中精粹者别纂为会要三卷而陮以后人论史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皇王大纪卷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帝尧陶唐氏元载甲辰论曰或传自开辟或曰自燧皇至于春秋获麟之嵗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六纪在包羲前三纪在包羲后而末纪流讫于黄帝者也谨按包羲始画卦造书契夫孰知其前之六纪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自包羲

  • 张敬达传·欧阳修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小字生铁。年少时因善骑射在唐庄宗部下当厅直军使。明宗时,当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州刺史,升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清泰二年(935),契丹多次侵犯边境,废帝派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任大同、

  • 卷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敬天宋哲宗元佑八年翰林学士范祖禹上奏曰臣前上仁皇训典愿陛下法则仁宗宜以至诚好学为先今因进讲月令圣人奉天之事臣窃以畏天者莫如仁宗故愿陛下先诚於事天臣闻圣人之

  • 卷三十五·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五绥藩服雍正元年癸卯正月丙戌上召来京叩谒梓宫之科尔沁达尔汉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滚布等入养心殿谕曰尔等先世俱在太祖时归诚効顺竭力同心谊若一家

  • 卽位年·佚名

    八月8月11日○戊子,上御勤政殿頒敎曰:恭惟太祖草創洪業,惟父王殿下纉承丕緖,小心翼翼,敬天愛民,忠誠格于天子;孝悌通於神明。中外乂安,倉廩富實,海寇賓服,文治以隆,武威以振,綱擧目張,禮興樂備、深仁厚澤,洽於民心;隆功盛烈,溢於史冊,

  • 卷十二·郑玄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郑司农云:“万二千五百家为乡。”)[疏]“乡大”至“禁令”○释曰:六乡大夫各掌其乡之政令及十二教,与五禁号令皆掌之。○注“郑司”至“为乡”○释曰:案上文五州为乡,故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 榕村语录卷二·李光地

    上论一论语想是门弟子如语录一般记在那里后来有一高手链成文理这様妙下字无一不浑学而一篇首在于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而后亲师取友讲学集益然不可为外物所移夺故以不求安饱处贫富及不患人知终焉首章为此篇之纲盖先之以学

  • 卷三·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三安溪李光坡 撰檀弓上第三疏曰鄭目録云名曰檀弓者以其記人善於禮故著名姓以顯之公儀仲子之喪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趨而就子服伯子

  • 卷二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三十四善现,一切法空清净故苦圣谛清净。苦圣谛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法空清净。若苦圣谛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法空清净故集灭道圣谛清净。集灭道圣谛

  • 宗镜录卷第十五·延寿

    问。既博地凡夫。位齐诸佛者。云何不具诸佛神通作用。答。非是不具。但众生不知。故华严宗云。诸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所以志公和尚歌云。日昳未。心地。何曾安了义。他家文字有亲疏。莫起功夫求的意。任踪横绝

  • 漆园指通序·净挺

    冲虚鸿烈与南华为倡和而犹龙之学不孤晋人喜读老易向郭注庄犹彦辅之于玄辅嗣之于易也不异人意云尔也夫易不尽于焦赣也夫诗不尽于韩婴也自京房谭易则任举之皆易自崖生说诗则任举之皆诗也云溪指庄何其合也云溪曰南华者奥

  •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佚名

    先天斗母奏告玄科,撰人不详。书中出现宋末元初神霄派道士莫月鼎名字,当出于元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篇内容为朝礼玄天斗姆祈禳科仪。内称先天斗姆为九天雷祖,统领群伦,接引众生超离诸苦。故众生可请道士醮斗姆,代

  • 准斋杂说·吴如愚

    二卷。南宋吴如愚撰。此书亦久无传本,唯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共得四十余篇,皆为研究理学之文,基本上恢复原貌。据《行状》记载,早年留心于道教,凡三四年既而幡然醒悟,尽弃所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