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46章 射义

古代诸侯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燕礼;卿、大夫、士举行射礼,一定要先举行乡饮酒之礼。之所以先举行燕礼,是为了明确君臣的名分;之所以先举行乡饮酒之礼,是为了明确长幼的顺序。所以射箭的人,不论前进还是后退,左旋还是右转,动作一定要符合规矩。从内心来说,沉着冷静;从外表来说,身体挺直;然后才可以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把弓箭拿得紧瞄得准,然后才可以指望射中。所以说,从人的外部射箭动作就可以看出他的内在德行。

射箭时的节拍:天子射时,以《验虞》为节拍;诸侯射时,以《狸首》为节拍;卿大夫射时,以《采茹》为节拍;士射时,以《采繁》为节拍。《验虞》这首诗,是赞美朝廷百官齐备的;《狸首》这首诗,是赞美诸侯以时勤王而修职贡;《采薪》这首诗,是赞美卿大夫遵循法度;《采繁》这首诗,是赞美士的格尽职守的。所以天子用赞美百官齐备的曲子为节拍,诸侯用赞美按时朝王进贡的曲子为节拍,卿大夫用赞美遵循法度的曲子为节拍,士用赞美惜尽职守的曲子为节拍。所以明白了各自伴射歌曲的含义,从而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功业成就和德行树立。德行一旦树立,就不会有杀人越货、为非作歹的不轨行为了;功业成就,国家也就安定了。所以说,从射箭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人的德行如何。所以古时候的天子通过射箭比赛来选拔有资格参加助祭的诸侯、卿大夫、大。射箭,这是男子的事,所以才用礼乐来修饰它。所以说,在所有的事情当中,要寻一件既有礼乐的修饰而又可以经常进行并从而树立起德行的,非射箭这件事莫属,所以圣王很重视它。

所以古代的天子做出规定: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报告国计、贡献方物,还要向天子推荐人才,天子便在射宫里考核他们的箭术。其仪容体态合乎礼的要求,其射箭节奏合乎乐曲的节拍,而且射中得又多,那就有资格参加天子的祭祀。其仪容体态不合乎礼的要求,其射箭节奏不合乎乐曲的节拍,就没有资格参加天子的祭祀。获准参加祭祀的次数较多,夫子就有奖励;获准参加祭祀的次数较少,天子就要责备。奖励的次数多了就增加他的封地,责备的次数多了就削减他的封地。所以说,射箭比赛这件事,关系到诸侯的黝险荣辱。所以诸侯君臣对箭术都非常用心,对于练习射箭的礼节、练习射箭的乐曲也非常用心。诸侯君臣在练习礼乐上如此尽心而导致被流放、被灭国,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所以有篇逸诗说:“身为宗室的诸侯,’当燕礼进行到四度正爵献过之后,有德行的君子,从大夫到众士,不论官大官小,都不要呆坐在官衙内,都到国君那里去侍候。既参加燕礼,又参加射礼。既获得国安,又获得名誉。”诗的意思是说,君臣都对射箭非常尽心,对练习射箭所需的礼乐也非常尽心,所以不但获得国安,而且获得声誉。所以天子制定了射礼,而诸侯认真实行。.这就是天子为什么能够驾驭诸侯而不用武力,而使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办法。

孔子在矍相的泽宫演习射礼,围观的人很多,形成了一道人墙。射前先举行饮酒礼,到了该射箭的时候,孔子叫子路手持弓矢出列延请射箭的人说:财而过继给他人作儿子的人都有资格进来参加比赛“败军之将、便国君亡国的大夫、为了贪,没有资格进来参加射箭比赛。其他的。”听到这话之后,有一半人自以为合格而留下,另外的一半人都走开了。一比赛结束,到了旅酬的时候子又叫公周之裘和序点举起酒杯对在场的人讲话。孔公周之裘举杯说:“幼年壮年时能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到了老年还讲究礼法,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而至死不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就请在宾位落座。”听到这话之后,人又走了一半。序点又举杯说:“爱好学习而不厌倦,爱好礼法而不改变,活到了八十九十乃至一百岁也言行毫不糊涂,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就请在宾位落座。”听到这话之后,人差不多就走光了。

所谓射,就是寻绎的意思,或者说是释放的意思。所谓寻绎,就是寻绎自己志向之所在。所以在射箭的时候,如果心平气和,身体端正,就可以把弓矢拿得紧、瞄得准;把弓矢拿得紧、瞄得准,自然就射中目标了。所以说,:做父亲的在射箭时,就要把远处的目标当作是自己作为父亲应该达到的目标;做儿子的在射箭时,就要把远处的目标当作是自己作为儿子应该达到的目标;做国君的在射箭时,就要把远处的目标当作是自己作为国君应该达到的目标;作臣子的在射箭时,就要把远处的目标当作是自己作为臣子应该达到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各人所瞄准的都是各自应该达到的目标。所以天子的大射叫做“射侯”。所谓“射侯”,也就是向诸侯应该达到的目标射去。射中目标就配当诸侯,射不中目标就不配当诸侯。

天子在举行祭祀之前,一定要先在泽宫演习射箭。泽宫之所以称“泽”,是因为要在这里选择可以参加祭祀的诸侯。在泽宫射毕,然后再在射宫中射。射中的诸侯可以参加祭祀,没有射中的诸侯不得参加祭祀。不得参加祭祀的诸侯要受到责备,并削减封地;可以参加祭祀的诸侯,将受到褒奖,并增加封地。受到褒奖的先进爵,受到责备的先削地。所以男孩子出生以后,要让射人用桑木之弓射出六只蓬草之箭:一箭射天,一箭射地犷四箭分射东南西北,表示敬天敬地,威服四方。有天地四方的雄心大志,乃是男子分内之事。一所以一定要先立下这样的雄心大志,然后才敢享用谷物,这就像是先干活而后吃饭那样。

比赛射箭这件事,其中含有求仁之道。射箭时先要求自己做到心平气和、、身体端正,自己做到了心平气和、身体端正之后才开始发射。发射而没有射中目标,则不应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应回头来检查一下自己。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在射箭比赛这件事上。虽然比赛结束时胜负的双方还是客客气气地揖让而升揖让而降,但最后仍免不了由胜者使不胜者饮罚酒。君子以不胜为耻,所以要争,而且不争就是没有君子风度。”孔子又说:“射箭的人怎样使射箭和音乐相配合?又使音乐和射箭相配合?这是难做的事。按照音乐的节拍发射,发射出去而正中靶心的,大概只有贤者才能做到吧!如果是不肖之人,他哪里能够谈得上射中呢?”《诗经》上说:“射箭时心中默祝一定要射中目标,以求不喝对方的罚酒。”祈,求也。祈求射中目标以免去罚酒。酒是用来养老的,用来养病的。祈求射中而免去罚酒,实际上就是免去了非老非病而受他人奉养。

猜你喜欢
  卷十三(僖六年,尽十四年)·孔颖达
  答周道通书·王守仁
  卷下·陈淳
  春秋辨义卷一·卓尔康
  卷十一·严虞惇
  第五章 6·辜鸿铭
  第四章 20·辜鸿铭
  卷四·山井鼎
  卷三十五·江永
  卷二十二·孔颖达
  卷二十三·朱熹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六·唐慧琳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澄观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一·知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厢记目录·崔时佩

    第一齣 家门正传第二齣金兰判袂第三齣 萧寺停丧第四齣 上国发轫第五齣 佛殿奇逢第六齣 禅关假馆第七齣 对谑琴红第八齣 烧香月夜第九齣 唱和东牆第十齣 目成淸醮第十一齣 乱倡绿林第十二齣 警传闺寓第十三

  • 卷一百四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外集第二 仙诗 九华安妃紫微夫人降杨司命诗二首 【九华安妃晋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二十五日夜与紫微王夫人降金坛杨羲家紫微曰此上真元君金台李夫人之少女也太虚元君

  • 卷四·林朝崧

    次韵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次和太岳病起之作闻槐庭东游,赋此寄赠桂斑竹醋油九月二十六日小妾举一男,坠地即绝。余年三十有六,尚无子嗣,怆然有感黄梅曲代寄外和黄西圃卖菊寒月闻角敬题吕曜初先生画像宿筱云山庄,怀厚庵钓龙台歌

  •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赵尔巽

      ◎孝义二   卢必升 李应麒 李中德 张文龄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礼 丁世忠 汪良绪 贾锡成 王长祚刘国宾 曹超   黎兴岕夏汝英 金国选 张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钱孝则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陆国安 徐守质兄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九·乾隆

      唐  徳宗皇帝  【甲戌】贞元十年春正月云南撃吐蕃大破之遣使来献捷韦臯遣其节度巡官崔佐时赍诏诣云南佐时至吐蕃使者数百人先在其国异牟寻令佐时衣牂牁【注见前】服而入佐时曰我大唐使者岂得衣小夷之服异牟寻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司马消难传·令狐德棻

    司马消难字道融,河内温地人。父亲司马子如,是齐神武的辅佐大臣,官至尚书令。司马消难自幼聪明,读过一点经史,喜欢故意做作,以求名声。最初担任著作郎。司马子如是当朝权贵,司马消难也喜好结交宾客。邢子才、王元景、魏收、陆

  • 仪制六·徐松

    臣奏事国朝旧制:凡近臣知制诰、待制、(二)[三]司副使、知杂御史以上,武班上将军以上,内职合门副使以上,及宣庆、宣政、昭宣使有事欲升(天)[殿]者,先奏取旨。京朝官使臣、大将军以下任大藩及制置、茶盐、转运、提点刑狱、安

  • 第三节 官 制(上)·吕思勉

    隋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寻亦省府及僚佐。炀帝即位,废三师官。唐复置,亦皆不设僚属。尚书省:隋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总吏部、礼部、兵

  • 詩經卷之四  朱熹集傳·朱熹

      小雅二。雅者、正也。正樂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說、又各有正變之別。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饗之樂也。正大雅、會朝之樂、受釐陳戒之辭也。故或歡欣和說、以盡群下之情、或恭敬齊莊、以發先王之德。詞

  • 救济类下·史洁珵

    黄汝楫,越人。宣和中,方腊犯境,乃尽瘗其财,将逃避。闻贼掠得二千人,闭之空室,邀金帛赎之。否则杀。黄乃悉发所瘗,直二万缗,输之贼营,以赎其命。二千人皆得归,诣黄谢。欢声如雷。夜梦金甲神从天而下,呼曰:「上帝有敕,以汝活人多,赐五

  • 须摩提女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阿那邠池。有一女名曰须摩提。此女久殖妙因。天殊奇特。受佛高行静心玄室。尔时满富城中有满财长者。远涉诸国募求精婇。因入舍卫城与邠池相见。披释

  • 进呈奏疏·纪荫

    续藏经 宗统编年清 纪荫编纂宗统编年进呈奏疏江南常州府武进县祥符寺(臣)僧(纪荫)谨奏恭惟皇帝陛下。道涵天地。德贯古今。睿智亶聪。谟训蔚虞周之盛。皇猷允塞。文章焕羲禹之隆。两仪之内。无物不仰赖生成。三教之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序·圆瑛

    夫佛法首重实证,非实证无以契真常。因一切众生,皆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盖妙理空寂,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即此义也。然众生之欲契入实相,必

  • 卷第六·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六嗣法门人德现编录住常州荆溪安乐禅院语录师于康熙癸丑冬在衍庆寺受请上堂拈疏云行行字挟风霜句句篇连锦绣要知锦上添花须向人前剖露。法座豁开户牖大座当轩且道是谁

  • 竹云题跋·王澍

    四卷。书论。清代王澍撰。是卷为王氏跋帖刻之作,考订渊源,探颐索奥,而其中自述临摹心得,尤臻精审,为学书者所珍。如跋欧阳率更《醴泉铭》云: “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全具,而后可为人书。”王澍长于书法,工于鉴

  • 清宫十三朝演义·许啸天

    现代长篇章回历史小说。许啸天著。分上、下册。上海国民图书公司1926年初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修订本。将原竖排版改为横排,加标点符号,分自然段,个别地方参照《清史稿》加以订正。删去原有的施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