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敬达传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小字生铁。年少时因善骑射在唐庄宗部下当厅直军使。明宗时,当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州刺史,升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

清泰二年(935),契丹多次侵犯边境,废帝派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兼任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总管,屯兵忻州,士兵在一起吵嚷围住敬瑭喊“万岁”,敬瑭杀了三十多人才制止住。废帝怀疑敬瑭有二心,就派敬达为北面副总管,用这种办法分散敬瑭的兵力。第二年夏,徙敬瑭镇守天平,用敬达为大同、彰国、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都部署,敬瑭因此造反。废帝即用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六月,率兵包围太原,敬达用长城连栅,云梯飞炮进攻,城栅将要造成,被暴风雨大水冲坏。

敬瑭向契丹求救。九月,契丹耶律德光率军从雁门入,旌旗相连五十余里。德光先派人告诉敬瑭说“:我想今天破敌行不行?”敬瑭派人回报说:“大军远来,贼势正盛,重要的是成功,不必速战。”使者未到,两军已经交战。敬达在西山设阵,契丹派精骑三千,革鞭木革登,人马都不穿甲胄,进攻唐军。唐军骑兵冲出契丹兵速退,追到汾曲,契丹伏兵齐出,把唐军隔断为二,在北者死了一万多人。敬达收军守晋安,契丹军包围敬达,自晋安寨南长一百多里,宽五十里,敬达从军中望去,但见帐篷相连,如同土山冈,四面用皮绳牵着,挂着警铃,纵犬往来。敬达军中有夜间出去的人,多被契丹军捉去,因此关门不敢再出。延寿等人都有二心,没有援救敬达的意思。敬达还有兵五万人,马万匹,时间久了,粮尽,削木筛粪喂马,死马用来吃,不久,马吃完了。副招讨使杨光远劝敬达降晋,敬达自以为不忍心背叛唐而且救兵快到了,光远不断催促,敬达说:“诸位何必逼迫呢?为啥不杀了我然后去降?”光远就杀敬达去投降。契丹耶律德光听说敬达死了,可怜他是忠臣,派人把他安葬了。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四·杨仲良
  第十八回 二百年曹操起汉室三分·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恶家庭之黑幕·李定夷
  卷二十九·萧常
  通志卷一百五十六·郑樵
  一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文津阁所缮《盐铁论》遗漏处询问纪昀情形片·佚名
  卷十九·鄂尔泰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刘毅传·房玄龄
  岁时广记卷三·陈元靓
  弇山堂别集卷七·王世贞
  李照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离騒草木疏卷三·吴仁杰

    (宋)吴仁杰 撰橘后皇嘉植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言橘生江南徙种北地则化而为枳屈原自比志志如橘亦不可移洪庆善引广异志云橘为木白华赤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仁杰按山海经荆山多橘櫾櫾与柚同尚书厥包橘柚锡贡孔安

  • 卷二十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四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四【格诗凡八十六首】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後【并序】 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过女几山下刻石题诗末句云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果如所言克期平贼由是淮

  • 卷七·沈德潜

    高叔嗣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苏门五言,冲淡得韦苏州体。王元美评云:“如高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良然。王敬美云:“徐昌穀、高子业二君,诗有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 卷八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成廷珪【字原常广陵人元统至正间隐居不仕四方士之过淮东者必主其家所与游多至尊显以廷珪性甘隐退亦遂无荐用之者生平读书好古尤工於诗临川危素序其

  • 卷四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一元稹杏园【此後并校书郎已前诗】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门前本是虚空【一作空虚】界何事栽花误世人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酬哥舒大少

  • 张绍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绍文(生卒年不详)字庶成,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张榘之子。《江湖后集》卷一四载其词四首。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 淮山隐隐。 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 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

  • 第一節 詞的種類·王力

    詞最初稱為&ldquo;曲詞&rdquo;或&ldquo;曲子詞&rdquo;,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ldquo;

  • 卷一百五 天聖五年(丁卯,1027)·李焘

      起仁宗天聖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壬寅朔,上率百官上皇太后壽於會慶殿。   黎明,百官並常服并契丹使班庭下,內侍請皇太后出殿後幄,鳴鞭,升坐。又詣殿後皇帝幄,請服肆袍,於簾內皇太后前再拜稱賀,皇太后曰:「履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万历四年四月甲子朔 上躬享 太庙○乙丑应天抚按宋仪望唐炼皆言安庆卫军粮旧额四万石因减二万石济边不足支用乞将嘉靖三十三年原派应天等府米一万三千七百九十石并饶州府米八千六百三十六石南康府米四千四百六十八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三·阿桂

    十二月辛夘丰升额舒常奏言【臣】等于俄坡山梁探得路径一处虽山险林深向来未从此进俟索伦兵到突往攻撃可期一鼓而克【臣】等又于宜喜达尔图地方暗跴道路据报达喜达尔图南首山下林中似有贼畨声息夜闻防露火光查此处距三

  •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五人物志五十五大臣传四十一【满洲正蓝旗一 达珠瑚 达海苏噜迈 逹尔汉 阿山 萨璧翰 鄂莫克图 布当 鄂罗塞臣 觉罗郎球 阿尔津 科

  • 卷六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二宋 陳祥道 撰大宗小宗喪服小記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宗其繼高祖者也是故祖遷於上宗易於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禰也大傳曰别子為祖繼别為宗繼

  • 卷二十三·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二十三天子之孝均慈爱【臣】按仪礼言兄弟四体也盖二手二足在身之傍众子在父之傍上下左右合为一体故人之爱手足必无上下左右之异者人之爱其子亦无支嫡长幼之异者也大学之齐家也首曰之其所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念常

      唐。  ⊙(乙巳) 敬宗湛(穆宗长子。母太后王氏。游戏无度狎匿群小。性复遍急。为克明弑之。年十八崩。葬庄陵。在位二年)改宝历。  ⊙八月。遣中使诣天台采求灵药诏道士刘从政。入宫资质仙事。署光禄卿。别号

  • 宗镜录卷第十七·延寿

    夫成佛之理。或云一念。或云三祇。未审定取何文。以印后学。答。成佛之旨且非时劫。迟速之教。属在权宜。故起信论明。为勇猛众生。成佛在于一念。为懈怠者。得果须满三祇。但形教迹之言。尽成方便。楞严经钞云。劫者

  •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先应结毗卢遮那佛印。次印相者。二手内相叉。并竖二大指即成。诵真言七遍顶上散。真言曰。曩莫三满多没驮南阿尾罗吽欠次结摩利支菩萨根本真言印。次印相者。以二手内相叉。竖合二

  • 注解大六壬指南·陈公献

    《大六壬指南》成书于明末清初,着录于《清史稿·艺文志》,由[明]陈公献、程起鸾、庄公远等数人编撰而成,最后由清陈公献定稿。全书共分为五卷,立意高远,举重若轻;理论简约,言简意赅;课例精妙,字字珠玑。是书乃是继宋代邵彦和《

  • 六一词·欧阳修

    又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词别集。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原有词集《平山集》盛传于世,后佚。今存有南宋杏州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一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