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45章 乡饮酒义

乡饮酒礼的含义是这样的:主人走出乡学门外迎宾,并向宾行再拜礼;主人与宾入门后,彼此先后行了三次作揖之礼才来到堂阶前;在升阶之前,主人与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然后才主人升堂,宾也升堂。这都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谦让。洗过手以后再洗酒杯,然后才举杯饮酒,这是为了表示清洁。宾至而主人拜迎,主人洗酒杯而宾拜洗,主人献酒而宾拜受,宾接受献酒而主人拜送,宾饮酒毕而主人拜谢干杯。这些都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彼此尊重和谦让,饮食清洁卫生,互相致敬,君子的交往就应当如此。君子彼此尊重谦让,就不会有争斗之事;饮食清洁、\互相致敬,就不会有怠慢之事。没有怠慢,一没有争斗,自然就不会有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没有斗殴和打官司一类的事,自然也就没有暴乱的灾祸了。这就是君子避免人为灾祸的办法。所以圣人才制订了乡饮酒礼。

乡大夫、州长、党正以及卿大夫在举行乡饮酒礼时,酒壶放在东房门与室门之间的地方,这是表示宾主共同享用此酒。两只壶中有一只壶盛的是玄酒,这是表示看重玄酒的质朴。菜肴从东房端出,而东方是主人之位,这表示菜肴是主人提供的。在东边屋檐下设洗,这表示本来是主人自己洗手洗脸的用具,现在也拿来敬事宾客了。宾与主人,象征天与地。介与撰,象征阴与阳。众宾之长三人,象征曰月星。彼此谦让三次才一齐升堂,这象征月朔后三曰方重现光明。主人、宾、介、撰四面对坐,象征四季。天地之间的严凝之气,从西南方向开始,而到了西北方向最为强盛,这是天地之间的尊严之气,是天地之间的义气。天地之间的温厚之气,从东北方向开始,而到了东南方向最为强盛,这是天地之间的盛德之气,是天地之间的仁气。主人为了表示尊敬来宾,所以将宾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而将介安排在西南的席位上以辅助宾。所谓宾,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点是义,所以被安排在西北的席位上,以与义气相应。所谓主人,在接人待物上的突出特点是仁厚德厚,所以在位子东南的席位上就坐,以与仁气相应;而让撰坐在东北的席位上以辅助主人。仁义互相交接,宾主各得其所,待客的姐豆合乎要求的数目,这就叫圣明。在此圣明的基础上又持之以敬,这就叫礼。以礼作为规范,使大家都能身体力行,这就叫德。所谓德,就是这种身体力行的所得。所以说,古时学习道艺的人,就是要在身体力行上有所得。所以圣人都努力去实行。

主人向宾进献酒食,先献脯酸,宾取脯酿以祭先人;又献酒,宾取酒以祭先人,这是表示敬重主人之礼。宾又尝一尝肺,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敬意。宾又尝了一口酒,表示成就了主人的献酒之礼。宾在尝酒时,坐在席的末端,这是表示此席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吃吃喝喝,而在于行礼,这是重礼轻财的表现。宾的干杯是在西阶上,也是表示坐在此席之上并不是只为了吃吃喝喝,这是先礼后财的表现。人人做到了先礼后财;人民就会兴起恭敬谦让的风气,而没有争斗之事了。

乡饮酒之礼:六十岁以上的人坐着,五十岁的人站着侍候,听候使唤,这表示对年长者的尊敬。六十岁的人上三个菜,七十岁的人四个菜,八十岁的人五个菜,九十岁的人六个菜,这表示对老人的奉养。百姓懂得尊敬年长者,懂得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在家里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敬事兄长,到社会上才能尊敬年长的人和奉养老人,然后才能形成教化。形成了教化,然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教导人们做到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办法,并不是挨家挨户地每天不断地去耳提面命,而是只要在举行乡射礼时把人们召.集起来,把乡饮酒礼演示给他们看,就可以培养他们养成孝顺父母、敬事兄长的风气。孔子说;“我参观过乡饮酒礼以后,就知道了王者的教化得到推行是很容易的事。”

乡饮酒礼开始之前,主人亲自前往邀请正宾和介;至于众宾,则不须邀请,由他们自己跟着正宾和介而来。到了主人门外,主人向宾行拜礼,向介行拜礼;至于众宾,主人不拜,只是作一个揖,就请他们进来了。谁贵谁贱,由此不难看出。进门以后,主人与正宾彼此行了三次揖礼才来到堂阶前;升阶之前,主人与正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才一齐升堂;升堂以后,主人又拜谢正宾的光临;入席以后,主人要酌酒献宾,宾又回敬主人,主人又要先斟酒自饮而后斟酒劝宾再饮:你推我让的礼节非常复杂。至于主人对介的招待,礼数就减省多了。至于主人的招待众宾,那就更简单了、堂上没有他们的座位,他们只能登上西阶接受献酒,就在西阶上跪着祭,站着饮,饮毕也不用回敬主人就可下堂。招待规格的高低,由此不难看出。乐队进来,先由歌唱队员演唱了三首歌曲。演唱完毕,主人向歌唱队员献酒。然后吹笙的队员进来,吹奏了三首乐曲。吹奏完毕,主人向吹笙者献酒。然后堂上鼓瑟一歌,堂下吹笙一曲,这样交替地各自吹奏了三首。然后堂上的歌、瑟与堂下的笙、磐一齐合奏,各奏了三首。然后乐队的领队报告说:“应该演奏的歌曲都已演奏完毕。”然后就下堂立在西阶之东,’面朝北。这时主人的一个部下对宾举杯,表示旅酬就要开始。于是设立司正一人,负责监察饮酒失仪者。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既玩得高兴、和谐而又不流于放肆失礼。旅酬开始,宾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主人饮,主人又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介饮,介又先自饮一杯而后斟酒劝众宾饮,都是按照年龄的大小行事,直到侍候宾主盟洗的人为止。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无论长幼皆被恩泽而无所遗漏。撤姐之后,大家下堂脱掉鞋子,然后重新升堂入座。下酒菜端上来以后,大家就开始彼此劝酒,不计其数,尽兴为止。饮酒时间的掌握,以早上不耽误早朝、晚上不耽误办事为原则。乡饮酒礼结束,来宾退出,主人拜送于门外,自始至终,礼节毫无差错。由此可知,乡饮酒礼能够使大家玩得痛快而又井然有序。来宾中的贵贱分明了,招待规格的高低清楚了,和睦快乐而又不失礼仪,长幼皆被恩泽而无所遗漏,、玩得痛快而又井然有序。做到了这五条,就足以使自己不犯错误,国家得到安定。国家得到安定,天下也就自然安定了。所以孔子说:“我参观过乡饮酒礼以后,就知道了王者教化的推行是很容易的事。”

乡饮酒礼的象征意义:设立正宾以象征天,设立主人以象征地,设立介和撰以象征曰月,设立三宾以象征三光。古人在制礼时,以天地为原则,以曰月为总纲,以三光为辅佐,构成了政教的根本。乡饮酒礼的牲用狗,在堂的东方加以烹煮,这是效法阳气的发自东方。洗放在昨阶的东南,要用的水又放在洗的东边,这是效法天地的东方是海。酒蹲里装有玄酒,这是教育百姓不要忘本。正宾一定面南而坐。从五行上来说,东方是春的位置,所谓春,就是万物萌芽发生的意思,东方产育万物,这就是圣,也就是生。南方是夏的位置,所谓夏,就是大的意思。南方养育方物,使他长大,这就是仁。西方是秋的位置,所谓秋,就是收敛的意思。按照节令进行收敛进行杀戮,这就是守义。北方是冬的位置,所谓冬,就是中的意思,而中是收藏的意思。所以天子在站立的时候,总是左边傍着圣,面朝南而向着仁;右边傍着义,背朝北而依着藏。介一定面向东而坐,因为他要在宾主之间起沟通作用。主人一定要坐在东方。因为东方是春的位置,而春是萌动的意思,是生产万物的。主人之所以就东方之位,是因为招待宾客的一切饮食也是由主人提供的。月朔后三曰,月亮的阴暗部分才恢复光明,三个月才成为一季,所以宾主有互相谦让三次之礼,建国也一定要设立三个卿位。乡饮酒礼设立三位宾长,也是这个意思。这是政教的根本,也是制礼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湛若水
  孟子纂笺卷九·詹道传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孔子
  第十二章 3·辜鸿铭
  卷十一 古文孝经·钱时
  卷七十四·沈廷芳
  卷五十七·秦蕙田
  卷二十八上·朱熹
  曾子问·姚际恒
  象喻品法句经第三十一(十有八章)·佚名
  卷上·佚名
  大乘密嚴經卷中·欧阳竟无
  卷第十七·佚名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下·佚名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心泉学诗稿巻二·蒲寿宬

    宋 蒲夀宬 撰五言古诗舶使王防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頋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翠节摩秋云朱轓暎朝彩欣欣两賔主济济众僚寀此防良已希斯文固应在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结彼山下茅对此山上瀑白日成蹉跎长年

  • 第九十六回 史天泽讨叛诛李璮 贾似道弄权居葛岭·蔡东藩

      却说贾似道既拘住郝经,仍然把前时和议,一律瞒住。他尚恐宫廷内外,或有漏泄等情,因此把内侍董宋臣,出居安吉州。卢允升势成孤立,权势也自然渐减;阎贵妃又复去世,宦寺愈觉无权;似道又勒令外戚不得为监司,郡守子弟门客,不得干

  • 第七十八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八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原档残缺】仍蒙父汗怜爱。如此养育之父,不为之效力,又孰为父效力乎?以汗之法秉公管理我所辖之一旗兵。不因好恶而徇情,不因亲戚而袒护,不因雠敌而欺压,善即为善,恶即为恶,皆告於父汗。若不如此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勲之碑赵雄上纉祚之十五年威行德孚丕冐海隅出日罔不畏服罔不愿为臣妾上益励精行健冀大有为闻鼓鼙而思勲臣于昕夕不忘乃二月甲午制曰韩世忠感会风云功冠诸将可特赐谥忠武盖太师

  • 卷三·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三宋 杨侃 辑更有三品【昭帝纪元凤四年 食货志四上】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贫者欲得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

  • 房伯玉传·魏收

    房伯玉,因其弟房叔玉叛逃到南朝而连坐获罪,被贬徙于北方边地。后来房伯玉也南叛,任萧鸾的南陽太守。高祖率军南伐,攻占了宛城的外城,令舍人公孙延景向房伯玉宣诏说:“天无二日,地无两王,因此我亲自总领六军,荡平、统一四海,宛城

  • 李景传·欧阳修

    李景初名李景通,是李繮的长子。即位后,改名王景。徐温死后,李繮专政,以李景为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次年(943),李繮镇守金陵,留下李景为司徒、同平章事,与宋齐丘、王令谋住在广陵,辅佐杨溥。李繮要篡国时,召李景回到金陵为副都

  • 卷一百二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四雍正十年十月上谕十二道初五日谕吏部朕每见月选知县内有由外省教职推陞者动经数月始能到京其云南远省竟有迟至一年者及由京赴任又需时日以致新选之地悬缺太久虽有署印之员

  • 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世职表二十正红旗蒙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十七><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

  • 卷06·吴缜

    《代宗纪》大历五年:“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今案《崔瓘传》云:“瓘,博陵人,以士行脩谨闻,累官至沣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寛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

  • 卷一百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四兵部九关津一廵检司福建福州府闽县  五虎门官毋屿廵检司闽安镇廵检司候官县 竹崎廵检司怀安县 五县寨廵检司福清县 壁头山廵检司牛头门廵检司泽朗

  • 李翼纯·周诒春

    李翼纯 年三十一岁。生于广州。兄扬庭。任香港中国电报局会计员。已婚。子三。女一。初学于广东高等学堂。及两广游学预备科。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辛博森学校。宣统元年。入康奈尔大学。习地质及矿学。民国元

  • 论语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九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山杨氏曰夫子对问仁多矣曰罕言者盖言求仁之方而已仁之本体则未尝言○朱子曰罕言者不是不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三·圆晖

      从此第三。明四念住。就中分二。一明别相念住。二明总相念住。且初明别相者。论云。如是已说入修二门。由此二门。心便得定。心得定已。复何有所修。颂曰。  依已修成止  为观修念住  以自相共相  观身受

  • 纂得确二集·石成金

    予曾将人事之好歹,两两并列,撰书一卷,令伥伥者读之而知所趋避矣。年来复见人之言行举止,不当于理,而犯天人之恶者,比比皆然。因又另续十类,各以“惜”字贯首。要知“惜”者,有怜爱痛惜之义存焉。惟人不知此“惜”也,所以易染种

  • 西池集·佚名

    盖闻干健统天,坤顺得主,资生之道,含二气以,交泰之和,统三才而埏埴。德言工貌,坤道云全。淑慎温柔,阃仪斯着。至于夙钟灵气,生具慧姿,锦织回文,犹受连波之憎。艳埋青冢,空归月夜之魂。

  • 道书援神契·佚名

    《道书援神契》,道教典籍,元代佚名道士撰述,一卷,明代《正统道藏》收入正一部。此书之序文撰于大德九年(1305年),其书考证道教名物之源,卷首有作者自言:书中援引儒家六经为据,考证道教宫观、醮坛、钟磬、香灯、神祗、饼果(附酒)、

  • 任氏传·沈既济

    唐代传奇小说。1卷。沈既济撰。据《类说》卷28,《异闻集》中收有本篇。《太平广记》卷452题作《任氏》,不注出处。本文篇末说明是沈既济撰,看来原曾单篇传世。《虞初志》、《绿窗女史》、《唐人说荟》、《龙威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