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27章 哀公问

哀公问于孔子说:“大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君子在谈到礼的时候,为什么态度是那样地恭敬?”孔子回答说:“我孔丘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没有资格来谈论礼。”哀公说:“不要客气。请您一定讲一讲。”孔子说:“本人听说:人活这一辈子,最要紧的就是礼。没有礼,就无法按照一定的规矩敬奉天地之间的鬼神;没有礼,就无法辨明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无法区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姻亲、朋友之间交情的厚薄;因此之故,君子在谈到礼的时候,就态度十分恭敬。然后才尽其所能来教导百姓,使他们不失时节地按礼行事。有了成效,然后再讲究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宫室雕刻、用什么样的族旗、穿什么样的礼服,以区别尊卑上下等级的不同。百姓既都顺从君子的领导,然后给他们讲解丧葬之礼,使他们准备好鼎姐之类的祭器,准备好猪肉干肉之类的祭品,修建宗庙,逢年过节,虔敬地按时祭祀,并借以排好族人的辈分。此后,就教导他们在合适的地方安居,穿适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住的房子不要太高大,乘的车子不要雕饰什么图案,用的器物不要雕饰什么花纹,吃饭也不要太讲究,不但教导百姓如此,君子自己也不能奢侈,以与民同利。从前的君子就是这样行礼的。”

哀公听了这话就问道:“现在的君子为什么不这样作呢?”孔子说:“现在的君子,好色之心满足不了,品行恶劣而不知自律,荒淫怠惰傲慢,搜刮民财而没有限制,强奸民意而征伐有道之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从前的君子对百姓是按照前一段话去做,现在的君子却是按照后二段话去做,所以说,现在的君子是不讲究礼的呀!''

孔子陪坐在哀公身边。哀公问道:“请问,在做人的所有道理之中,哪一条最重要?”孔子听了以后肃然动容地回答道:“您问到这句话,真是百姓的福气。所以虽然我知道得很少也敢于不加谦让地回答:在做人的道理中,‘政’这一条最重要。”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为政’?'’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就是‘正’的意思。国君自身正,那么老百姓也就跟着正了。国君的所作所为,就是老百姓的榜样。国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去做。”哀公又问:“请问应该怎样去为政呢?”孔子回答道:“夫妇有别,父子相亲,君臣相敬,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着做好了。”哀公说:“寡人虽然不肖,却很愿意听一听做好这三件事的办法。可以讲一讲吗?”孔子回答说:“古人的为政,把爱护他人看得最重要。要做到爱护他人,礼最重要。、一要做到礼,敬最重要。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大昏的曰子来到,‘要戴着礼帽穿着礼服亲自去迎娶,这是表示亲她的意思。所谓亲她,实质上就是尊敬她。所以君子以尊敬为亲,抛开尊敬也就是抛开了亲。没有爱也就没有亲,没有敬也就没有正。爱与敬,大概就是为政的根本问题吧!”

哀公说:“寡人想插问一句话。戴着礼帽穿着礼服去亲自迎娶,这是不是显得太隆重了?”孔子肃然动容地回答说:“大昏是为了撮合两家的好事,传宗接代,以继承先圣的事业,以为天地、宗庙、社樱的主人,您怎么说这样作是太隆重了呢?”哀公说:“寡人孤陋寡闻。如果不是孤陋寡闻,也就听不到您这一番高论了。我还想问,但又不知如何措辞,请您继续讲下去吧。”孔子就接着说:“阴阳不互相交合,万物就不会出生。大昏就是要传宗接代,继承万世之业,您怎么说这样作是太隆重了呢?”孔子接着说:“大昏以后,在家庭内,夫妇共同主持宗庙祭祀之礼,其身份足以与夭地之神明相般配;在朝廷上,夫妇共同发布政令,足以确立上上臣子出了错误,可以用礼纠正;国君出了错误,可为政要把礼放在首要位置,礼大概就是为政的根本敬救尊补的礼用下以问题吧!”孔子又接着说:“从前三代贤明天子的为政,一定要尊敬他的妻与子,这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妻,乃是供养父母生前身后的家庭主妇,敢不尊敬吗?所谓子,乃是父母的后代,敢不尊敬吗?君子无所不用其敬,但尊敬自身却是最重要的。因为自身乃是父母生出的枝叶,敢不尊敬吗?不能尊敬自身,也就是伤害自己的父母。伤害自己的义母,也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伤害自己的根本,枝叶也就跟着死掉。自身、妻、子,这三者也是百姓的象征。由尊敬自身推广到尊敬百姓的自身,由尊敬自己的妻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妻,由尊敬自己的子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子,国君如果能够做到这三条,则普天之下人人都可以受到尊敬了。从前的太王就是这样做的。能这样做,国家就好治理了。”

哀公问道:“请间什么叫做尊敬自身呢?”孔子回答说:“君子说错的话,老百姓就会当作圣旨;君子做错的事,’老百姓也会当作榜样。君子如果能够不说错话,不作错事,老百姓就会不待命令而做到恭敬。如此这般地做了,就是能够尊敬自身了。能够尊敬自身,也就是给父母脸上争光了。”

哀公问道:“什么叫做给父母脸上争光?”孔子回答说:“所谓‘君子’,是人的一种美名。百姓送他这样一个称呼,说他是、‘君子之子’,这也就是使其父母成为君子了,这就是给他的父母争得美名了。”孔子又接着说道:“古人的为政,把爱人看得最重要。不能爱人,人将害己,这样就不能保护自身。不能保护自身,就不能安居乐业。不能安居乐业,就难免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就不能成就自身。”

哀公问道:“请间什么叫做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说:“凡事都不做错,就叫成就自身。”哀公又问道:“请问君子为什么那祥地看重天道呢?”孔子回答说:“看重它的永不止息,就好像曰月的东升西落永不止息,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开通无阻,保持永久,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无所作为而万物皆成,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万物皆成而又明明白白,这就是天道。”

哀公说:“寡人愚蠢不开窍,这是您心里有数的,所以请您多加指教。”孔子闻听此言就连忙离开座位惭愧不安地说:“仁人凡事不犯错误,孝子凡事不犯错误。所以仁人的孝敬父母如同孝敬上天。敬爱上天如同敬爱父母,所以孝子能够成就自身。”哀公说:“寡人很高兴听到您这一番高论,只是担心以后再犯了错误怎么办?”孔子回答说:“您能讲出这样的话,真是作臣子的福气啊!”

猜你喜欢
  论语学案卷五·刘宗周
  读礼志疑卷三·陆陇其
  第十三章 28·辜鸿铭
  卷十七·卫湜
  卷二十四·山井鼎
  春秋亿卷一·徐学谟
  卷二十四·陈启源
  卷二十六·林之奇
  卷二百四十·秦蕙田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大雲初分得转生死业烦恼健度第六·佚名
  卷三十四·道世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九·唐慧琳
  答净心长老冕甫居士融高法师书·太虚
  世运之转机·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陈衍

    一、乙酉之春,郑苏堪(孝胥)归自金陵。尝借余锺嵘《诗品》,因谓余曰:“盍仿其例,作《唐诗品》?”后数年,旅食上海,闻蜀人宋芸子(育仁)撰有《唐诗品》,从叶损轩(大庄)处翻阅之,非吾意中之《唐诗品》也。又数年,戊戌客武昌张广

  • 新婚与旧鬼·徐志摩

    "The Hour and the Ghost"新娘 郎呀,郎,抱着我, 他要把我们拆散; 我怕这风狂如虎, 与这冷酷的暴烈的海; 看呀,那远远的山边, 松林里有火光炎炎; 那是为我点着的灯台。 新郎 你在我的怀里,我爱, 谁敢来将你侵犯; 那是北极的星芒灿

  • 卷二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谢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赐诗直道何曽较尺寻昔贤垂范到斯今臯谟勉勉歌元首说诲年年沃朕心幸遇千龄开圣治顷尘三事愧宵箴奎文衣被真难报

  • 江湖长翁诗钞·吴之振

    陈造寄二孙忆昔初抱孙,双鬓飒已秋。眼看与我长,岁月如许遒。我以薄宦西,汝为守舍留。梦辄来后前,岁律欻再周。想今与乃父,长我更半头。天姿粹而温,整整静不浮。六经如取携,八面自优游。落笔动万言,颇能如翁不?如翁何足道,抗志须

  • 淳熙稿卷四·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四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咏古 按陶渊明传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廼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渊明为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是年三月渊明犹为建威参军仲秋

  • 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脱脱

        ◎兵十二   ○马政   国马之牧,历五代浸废,至宋而规制备具。自建隆而后,其官司之规,厩牧之政,与夫收市之利,牧地之数,支配之等,曰券马,曰省马,曰马社,曰括买,沿革盛衰,皆可得而考焉。   凡御马之等三,给用之等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九·杨仲良

      仁宗皇帝   唐介劾张尧佐   皇祐三年十月丁酉[1],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初,张尧佐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力争,又请王举正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顷之,复除宣徽使、知河阳。

  • ◎上海之真国庆·李定夷

    五年之双十节,乃共和后第一之真国庆。各界对于此次祝典,极为热闹。兹将所见所闻,汇录于左。 护军使署就大厅陈设礼堂,中供今大总统肖像,分列海陆军旗。所有署门以至礼堂,均悬灯结彩,满扎松柏鲜花,扎成“国庆纪念”字样,并用五

  • 八二○ 谕内阁着派诸皇子同总师傅为总裁纂辑《明名臣奏议》·佚名

    八二○ 谕内阁着派诸皇子同总师傅为总裁纂辑《明名臣奏议》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历代名臣奏疏,向有流传选刻之本,四库全书内,亦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

  •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楚元王刘交者,【正义】:年表云都彭城。高祖之同母【集解】:徐广曰:“一作‘父’。”【索隐】:按:汉书作“同父”。言同父者,以明异母也。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集

  • 近思録集注卷十二·江永

    【朱子曰此卷改过及人心疵病】濓溪先生曰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防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通书】○伊川先生曰徳善日积则福禄日臻徳逾于禄则虽盛而非满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丧败者也【泰九三传

  • 弘道书·费密

    上学人成都费密谨述统典论尚书圣绪肇录二典十翼本始羲农绍休太古邃渺历数绵络元睿土德天命垂御启礼赡器覆泽蒸黎开弘渍渐累代褒宣尧舜陟位哲文恭浚光格裔海三王咸享国久远治化敦淳承遗谟训周监二代王道克茂风教隆溢孔

  •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爱尊爵;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巧伎勇力,不为爱重禄;聪耳明目,不为爱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征,千里遍知

  • 佛说宝雨经卷第十·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云何菩萨善能舍离恶求利养。善男子。菩萨不为利养故身心行恶。身行恶者。为利养故驰走来往而犯尸罗。心行恶者悕求利养。若见余人所得利养及同梵行者。兴心损坏。是名菩萨舍离恶求利养。云何菩萨

  • 华枝春满·李叔同

    1.南闽十年之梦影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不出一个时间来,心里又怕负了自己的初愿,只好抽出很短的

  • 四集·佚名

    一〇〇(四、一)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净手之乞者,最后身之婆罗门,为无上之内科医、外科医。汝等为我实子,由口生、由法生,依法为法之后继者,非财之后继者。诸比丘!此等有二施,为财施及法施。诸比丘!此等二施中,

  • 郭公案·佚名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最著名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以及窦二墩的故事,即出于本书。

  • 阀阅舞射柳蕤丸记·佚名

    无名氏作。《也是园书目》著录。今存有脉望馆抄校本、《孤本元明杂剧》本。剧写番兵将领耶律万户屡次侵犯宋朝边境,宋朝大臣韩琦与范仲淹等八府宰相商议对策,御史唐介保举女真人延寿马,葛监军不服,吕夷简遂建议延寿马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