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宗大意

正果法师著,本书为正果法师在中国佛学院、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处多次讲授禅学的讲稿。法师认为,在菩提达摩之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其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同时,禅宗与法相唯识也有密切的关系,达摩所传禅法并不轻视经典,楞伽师所学历然有据。法师考证,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禅的教法,是用公案来推动和弘传的。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后,历代祖师承继了传法付衣的真传。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差别,南宗惠能以下有五家七派之分,五祖旁出尊宿之血脉与正传是一统的。后世“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就是对两宗参禅方法差异的评论。法师始终坚信,参禅是学佛人修行办道的正行正道,见性是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是参禅的入门方便。禅定一行,最为神妙。修禅之法,以结跏趺坐为要道。修禅之人,须植诸善根,领会三玄三要心法,心性无染,方可悟道而成为“见性成佛”的无位真人。

《禅宗大意》全部章节目录

(1)自序
(2)目录
(3)一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4)二 禅宗的创立
(5)三 禅宗的传法授衣
(6)四 中华五祖旁出尊宿简介
(7)五 禅宗门下的楞伽师
(8)六 禅宗的五家七派
(9)七 调和五事助参禅
(10)八 参禅的入门方便
(11)九 参禅宜观心
(12)十 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
(13)十一 见性成佛
(14)十二 公案的启示
(15)十三 顿悟渐修
(16)十四 《心灯录》谈三玄三要
(17)十五 漫谈参禅

猜你喜欢
  普陀洛迦新志·王亨彦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贤劫经·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佚名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大慧度经宗要·元晓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佚名
  迦叶结经·佚名
  人天宝鉴·佚名
  宗门玄鉴图·佚名
  列祖提纲录·呆翁行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下·由云龙

    王君逸塘在津门创采风社,网罗海内诗家,亦尝录及鄙作。岁丁卯,闻有东山复起消息,寄之以诗,颇寓敦逸之意。君答诗云:“新诗奇到已花时,老树何曾有丑枝。充耳怕闻天下事,祗今国论乱如丝。”国论蜩螗,羽毛自惜者,咸裹足不

  • 第二折·郑光祖

    (外扮刘文静引卒子上,云)小官刘文静是也。自从唐元帅与众将征伐洛阳去,未见回来,左右门首看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袁天罡同众将上,云)某袁天罡是也。俺众将星夜来到咸阳,火速临朝,先见刘文静去。可早来到也

  • 序·康熙

    御选唐诗序古者六艺之事皆所以涵养性情而为道德之助也而从容讽咏感人最深者莫近于诗故虞廷典乐依永和声帝亲命焉成周时六义领在乐官而为教学之先务自三百篇降及汉魏六朝体制逓増至唐而大备故言诗者以唐为法其时选本如

  • 淳熙稿卷十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二 宋 赵蕃 撰 五言长律 初五日呈潘提举时祷雨应而未洽 潦退旱随至吏忧民足伤陂塘待天雨饘粥仰官仓事势胡能久收成亟所望关心厪汉节用意格穹苍忽已云霓合兼之雷电将骤来能点点快落遂浪浪未

  •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脱脱

        兴宗一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圣宗长子,母曰钦哀皇后萧氏。上始生,齐天皇后取养之。幼而聪明,长而魁伟,龙颜日角,豁达大度。善骑射,好儒术,通音律。三岁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

  •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却说忽必烈奉敕北归,至京兆地方,闻有阿拉克岱尔及刘太平二人,奉蒙哥汗命,鉤考诸路财赋,京兆所属官吏,相率得罪。忽必烈道:“此处官属,归我管辖,大半是我所派遣,难道都贪婪不成?这次我出师西南,距主太远,朝右定有谗佞,说我短处,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附录·谢蕡

    谢蕡后鍳録三卷 闽县人正徳辛巳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争大礼劾张桂出知直隷太平府録皆正徳时诸叛逆爰书也(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纪之书·千顷堂书目) 谢蕡复旧河疏 谢蕡谨题为复旧河杜夷患

  • 卷十二户婚律·窦仪

    【十门】律条十四并疏令式敕条十五起请条一脱漏增减户口疾老丁中小僧道私入道父母在及居丧别籍异财居丧生子养子立嫡放良压为贱相冒合户卑幼私用财分异财产别宅异居男女户絶资产死商钱物诸蕃人及波斯附卖口分及永业田

  • 庄公卷九(起二十八年,尽闵公二年)·何休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伐不日,此何以日?(据郑人伐卫不日。)[疏]注“据郑人伐卫不日”。○解云:在隐二年冬。按彼文虽在十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之下,不蒙其日月,故得据之。至之日也。(用兵

  • 孟子精义卷十三·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十三 宋 朱子 撰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章 伊川曰心具天德心有不尽处便是天德处未能尽何缘知性知天尽己心则能尽人尽物与天地参赞化育赞【一本无赞字】则直养之而已 或问人之形体有

  • 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佚名

    第一 诫品[一]第一 可怖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尔时,世尊言诸比丘……世尊如是言曰:三“诸比丘!利得、供养、名誉,甚可怖、激烈、粗暴,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四诸比丘!然则,应如是

  • 三四 十上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住瞻婆伽伽池侧。于此,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诸比丘答尊者舍利弗:“友!”尊者舍利弗如是曰:“十上法我当说 为涅槃之逮得 为

  • 印学管见·冯承辉

    亦称《古铁斋印学管见》。印学论著。清冯承辉撰。一卷。论述治印下笔、结字、运刀、构思的内在矛盾。指出“古朴”与“秀气”、“疏落”与“整齐”、“光洁”与“锋芒”、“直”与“曲”、“虚”与“实”、“出”与“

  • 太上灵宝天尊说延寿妙经·佚名

    灵宝延寿天尊劝人诵经斋醮,以请注算、记名、落死、上生等神王保护安宁。

  • 解人颐·钱德苍

    此书共计八卷二十四集,分为懿行集、嘉言集、远观集、陶情集、旷怀集、遣兴集、寄感集、萦思集、博趣集、涤烦集、消闷集、寓意集、达识集、高致集、敦伦集、惊奇集、树德集、博雅集、超群集、寄怀集、群蠹集、说言集、

  • 戏鸥居词话·毛大瀛

    清代词话著作。1卷。毛大瀛辑录。此书主要辑录清代词家的有关本事。当时著名的词人,如陈其年、尤侗、朱彝尊的部分作品赖以保存。作者受唐宋以来本事词的影响,专辑文人与某女子相关的风流韵事,不讲究思想内容,也不重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