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涌泉寺约我为该寺僧伽培训班作短期讲学。预定内容讲完之后,学员们要求我讲讲禅宗,我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手边没有参考书,只好凭记忆及随身带去的一本禅学笔记,写出一份禅宗提纲的讲稿,大约四五千字,学员们把它刻写油印出来。这就是《禅宗大意》的雏形。

一九八二年,为了给中国佛学院的学员讲“禅宗概论”,遂根据在鼓山讲的禅宗提纲,又看了一些有关的参考书,写成《禅宗大意》,油印成册,除发给中国佛学院学员参考外,各地佛学院、培训班以及留心禅悦者,纷纷来信索阅,已无存书。佛学院准备再油印一次,以结法缘。

去冬病中,《法音》编辑部净慧法师来看我,提出他们准备将《禅宗大意》编入《法音文库》出版流通。我当即表示同意。病愈之后,又将原稿重新校对了一遍,并把《修心诀》全文和《心灯录》关于谈三玄三要的一段作为附录,成了现在印出来的这个小册子。

《修心诀》一文对初学参禅者可以起到因指见月的作用,这一点禅师们大概是可以同意的;至于《心灯录》谈三玄三要的一段文字,或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文字禅、葛藤禅虽是虚妄分别,但分别熄灭之后,心空及第,壁立万仞,人法双亡,心机泯绝;正凭么时,佛语、祖语、魔语、文字禅、葛藤禅,都没交涉。善恶无记三心绝,是个什么?你在什么地方?道着错!

我从出家之年(十九岁)开始,就喜欢静坐。一九五○年冬至一九五三年夏,在北京菩提学会闲住,书不读,无事问,终日参究,追问审虑自己的本来面目是谁?有时亦孤明历历,不续前念,不引后念,当体孤立,对境无心。甚至废寝忘食,如痴如呆,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在这当中,时有境界现前,好坏善恶,奇形怪状,种种现前,都不贪著,亦不欣厌,一切置之不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因而未堕魔境。只是平淡无事,无依无住,亦无迷悟,如是而已。

至道无难,唯嫌简择。若欲成佛,莫染一物。取一法不成佛,舍一法不成佛。请诸位读者以此观点对《禅宗大意》给予批评、指正,这是我的愿望。

这本小册子的出版,禅协有关部门的同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为这本书复核引文,校对资料,联系印刷事宜,承办发行业务,对此,我深表感谢!

正果一九八六年春时年七十有四

猜你喜欢
  因明概论·太虚
  卷第三·佚名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佚名
  大般若經第五分品目·欧阳竟无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七卷·佚名
  卷第一百十五·李通玄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卷·佚名
  卷十三·佚名
  止观坐禅法要记·智顗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佚名
  卷八·性音
  禅林宝训卷第三·净善
  卷二十六·佚名
  卷十六·赜藏主
  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召衅·许自昌

    【缑山月】〔生上〕忠信涉波涛。行矣莫徒劳。似孤云无定鹤辞巢。盼梁山在望。乡关在念。转自牢骚。〔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霄。障泥未解玉騘骄。东风泪零多少。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

  • 秦竹村·隋树森

    秦竹村,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双调】行香子 知足 壮岁乡闾,养志闲居,二十年窗下工夫。高探月窟,平步云衢。一张琴,三尺剑,五车书。 【庆宣和】引个奚童跨蹇驴,竟至皇都。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笑取。

  •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臧懋循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元)吴昌龄撰●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长眉仙遣梅菊荷桃 正名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第一折〔冲末扮陈太守

  • 卷八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杜 本【字伯原临江之清江人博学善属文江浙行省丞相呼喇穆尔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力荐於武宗尝被召至京未几归隐武夷山文宗在南邸时闻其名及即位以

  • 天台续集卷上·李庚

    宋 林师蒧等 编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宋真宗混元为教合醇精视之无迹听无声唯有达人臻此理逍遥物外事沉防浮云舒巻絶常势流水方圎靡定形乘兴偶然辞涧戸谈真俄尔谒王庭顺风已得闻宗防枕石还期适性情玉帛簮缨非作重长謌聊

  • 郑觉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郑觉斋生平待考。《全芳备祖》和《阳春白雪》录其词共三首。 ●扬州慢·琼花 郑觉斋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 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 向滈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自幼能诗,从王庭珪游,绍兴间官萍乡令。《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谓其“才调极高,贫窘则甚”。杨万里尝赏其“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之句。又谓妇翁恶其穷,夺其妻以

  • 一一三○ 湖北巡抚吴垣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佚名

    一一三○ 湖北巡抚吴垣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十一部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湖北巡抚臣吴垣跪奏,为遵旨抽改《纲目续编》,恭折汇奏,仰祈圣鉴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

  • 卷十五·王溥

    后唐天成元年十月三日,尚书考功条奏格例如后:一、准考课令,诸司外文武官九品已上,每年当司长官考其属官,应考者皆具录一年功过行能,议其优劣,定九等考第。京官,九月三十日已前校定。外官,去京一千五百里内,八月三十日已前校定;三

  • 卷八·郑玄

    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宫而濯扌既,为?盛。(扌既,拭也。为犹差择。○扌既,古爱反。拭,音式,清也。)[疏]“世妇”至“?盛”○释曰:此妇人所掌,祭祀谓祭宗庙,宾客谓飨食诸侯在庙,丧纪谓大丧朝庙、设祖奠与大遣奠时。为此三

  • 榕村语录卷二十八·李光地

    治道二问韶至何时始失传曰其晋之东乎汉髙庙中尚有之五代乱至二三百年秦炬所不尽者至此始灭絶无遗问古乐似皆以诗为主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之始终条理备矣诗所以言志而诗之言必抑扬髙

  • 卷一百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一祀孔子春秋哀公十六年左氏传夏四月己丑孔丘卒【注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崇其圣德殊而异之四月十八日乙丑无己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延寿

    夫身受心法。俱无自性。了不可得。即四念处。观善不善法从心化生。即四正勤。心性灵通。隐显自在。即四神足。信心坚固。湛若虚空。即五根五力。觉心不起。即七觉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眼如乃至意如。心

  • 卷第二十五·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五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山家教典志第十一智者高座以纵辩。章安直笔以载书。所谓以文字广第一义谛。是犹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荆溪有云。文即门也。即文以通其理。岂非门乎。至若

  • 卷第三十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 (临济) 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嗣南院)师在郢州李史君衙内度夏。普请大会。

  • 清微玄枢奏告仪·佚名

    清微玄枢奏告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明时清微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本篇科仪用于启奏清微真元妙化天帝、清微紫宸大华天帝、清微太初天君,以及清微派诸位祖师神灵,祈求保命延年,消灾度

  • 评书药石论·张怀瓘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进御之作,约二千四百七十余言。是论为当时进御之作。泛言书道,多所例解。如以学文章为譬,言“深酌古人之意,不录其言”,“语新而意古者为上才。习书之道亦然,需不凝滞于物,通得其法,

  • 论衡校释·黄晖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