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谢蕡后鍳録三卷 

闽县人正徳辛巳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争大礼劾张桂出知直隷太平府録皆正徳时诸叛逆爰书也(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纪之书·千顷堂书目) 

谢蕡复旧河疏 

谢蕡谨题为复旧河杜夷患以安地方事伏见福建地方僻在一隅依山濵海与琉球日本诸夷相接我朝创制立法沿海设备倭之戍巡海有专任之官其虑患周且宻矣但诸夷之变诈无常而中国之思患不可不审苟非防之于无事之时又安能制之于有事之日耶且琉球入贡必由东海而入至闽县柔逺驿安歇乗风顺潮数日可到縁本省城池自晋改造以至于今海门潮汐繇闽安镇厯闽县鼓山归善崇贤髙惠四里计有三十六湾周流萦廽扺河口水部门散入城中诸河譬如人血脉周流于身营卫自有条里以故夷人入贡番船必候风潮撑驾曲折数日然后可以至驿纵有他变不能飞渡安斯民于袵席保城池如金汤也弘治十一年间镇守邓太监利夷贡之便改易从古旧河竟将上王地方凿透大江名曰新港是若人之一身塞其血脉之周流惟此咽喉之直致贡船虽便其往来地方多为其亏害姑以其要言之水势直达江河无别抑或夷性无常如近日寜波倭夷之仇杀非惟居民受其荼毒而省城难保其固也此其为害一也新港之开将本州膏腴民田凿断一顷有馀以致浮粮在户累年赔纳粮差此二害也又港门水急舟楫往来即为激破桥梁累为衝塌递年辄费有司脩理此三害也夏秋之间洪水泛涨濵河田土被其崩陷贫民赔租税此四害也南台河口临江人家房屋多漂流数年之内十室九空此其为害五也旧河三十六湾之水迂逥纡缓逺近田土资其灌溉者约万馀顷今水利不通田皆荒芜齐民将弃业而逃矣此其为害六也载观昔八闽志所晋郭璞迁城记有曰逢兵不乱逢饥不荒昔乃乐土也一自新港之开旧河巳塞水失故道禾稻损伤仓无馀积库无馀财迩年强军作乱几陷城池议者皆归咎于新港之伤也本县耆民冯骥等累将此害赴愬镇巡屡有准行者或惜于工费嵗月因循莫有任其责者矣今旧河不复新港不塞苐恐水势难移终无止极非惟桑田变成沧海而外夷窥觇之祸强军倡乱之谋或生萧牆之内矣然新港之塞横濶只有数十馀丈为力甚易旧河之复除水道尚流外其壅者只有四里之馀少加疏濬则潮汐往来水由故道近功亦可成焉计其成功杜其后患此先事者之所必忧也臣生长于斯目击其害深为地方之虑辄敢冐陈伏望皇上轸念逺方勅工部转行福建镇巡官设法将旧河疏通新港填塞则外夷之祸患不生生民之乐业以遂而城池巩固边方无虞臣无任悚惶待命之至(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巻六十九) 

谢蕡 

字维盛闽县人正徳辛巳进士擢礼科给事中嘉靖初疏諌乳媪刘氏及宫人孙氏滥封因劝世宗节恩泽戢内侍又论救翰林吕柟悉见嘉纳会册中宫有阍寺女姪入选蕡按其世籍劾罢之南京灾疏请勉力行修徳政以荅天心复陈科举之弊乞崇经术以去邪説革宿弊以求实学严约束以节民财又请正体统戒聪察寛三公诘责畧九卿诖误复谏官体庻职戒近习禁报复诸所建白皆闗国体大礼议起蕡与都给谏张翀曰吾礼臣当以死诤力排张孚敬桂萼之议连章诣左顺门素服待罪夺俸三月一日有旨取议臣疏蕡当直以朝议进再索复进三下而三进之世宗怒曰直科者谁也左右以蕡对蕡附奏曰皇上燕閒清旷故敢以朝议进兾垂观覧若议臣之言久当圣心臣故不敢进也因疏乞归田不允已而召百官至左顺门勅谕去本生直考兴皇蕡与诸给舍遮百官伏阙泣谏诏杖阙下几毙寻转右给事中福州海门潮汐旧迂廻东山下为三十六湾折入河口水部门海寇内窥者不得扬帆至内港弘治间镇守邓太监惑番舶厚利于上王地方凿新港径趋大江旧河淤塞河口以东民日敝至是蕡上疏陈新港六害乞塞之以甦地方弭海寇诏下镇廵兴工填塞被命覈楚粤边储蕡自湖南上言天下藩臬以下用刑太酷民命无措自权奸煽祸以来所在荼毒生民遭霜之叶不可以风垂疾之病岂容再汗世宗可其奏诏锓版颁谕天下为当路者所忌出知直隷太平府未任卒隆庆改元録嘉靖言事诸臣赠太常寺少卿(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福建通志卷四十三) 

谢蕡(一首) 

蕡字维盛闽县人正德辛巳进士除礼科给事中以议大礼廷杖又劾张桂憸邪不可用夺俸寻命出知太平府未上官卒于道隆庆初赠太常少卿有给谏集 

白沙月下感怀 

野旷霜空万木凋岁寒孤櫂傍清宵江声永夜惊虚枕月色中天上逺潮千里风烟劳梦想十年心迹媿渔樵白沙翠竹情无奈玉宇琼楼望转遥(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明诗综卷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一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卷十七·邵伯温
  七国考卷七·董说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卷之七百六十二·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胡大且渠蒙逊传·沈约
  齐高帝本纪·李延寿
  五、孔子适齐考·钱穆
  卷十三上·雍正
  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六·纪昀
  卷01·吴缜
  韩玉麟·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金诗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一五言律诗三张琚移河中畊战连年废吾知有此行条山犹在眼渭水若为情饱肉豺狼喜倾巢燕雀惊西楼今夜月愁絶是空城秋夜人与年华老愁兼节物双高风梧堕砌久雨竹侵窗客簟悲秋卧僧钟数夜撞更堪衰鬓影

  • 89.秦韬玉:贫女·施蜇存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爱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中和二年(公元八八

  • ●卷二百三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五。   起绍兴三十年十月十七日丙辰,尽其日。   十七日丙辰金人入庐州以康定山知(庐州)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同知庐州驻泊兵马都监杨椿会兵入城杀康定山走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复庐州。   合肥野叟杨

  • 卷之五十四·佚名

    洪武三年秋七月丁亥朔续修元史成计五十有三卷纪十志五表二列传三十六凡前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一十二卷翰林院学士宋濂率诸儒以进诏刊行之人赐白金二十两文绮帛各二授儒士张宣等官惟赵埙朱右朱廉乞还田里从之○是日

  •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佚名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甲子年元旦卯时,汗往祭堂子,遂还家叩拜神主。辰时出御八角殿,大贝勒先叩头,其次恩格德尔额驸率众蒙古贝勒叩头,第三阿敏贝勒,第四莽古尔泰贝勒,第五四贝勒,第六阿济格阿哥,第七多铎阿哥,第八阿巴泰阿哥杜

  • 御制读汉书·班固

    御制读汉书父欲安刘刘未安子谋安吕吕为残其基高帝失长算平勃奚称智力殚张良进四皓非安刘实害刘此杜牧之卓识向曾屡见题咏兹不复缀夫辟疆非良之子乎乃以安吕之计教陈平平巧诈患失之小人也图脱祸而听其言吕氏权由此起设

  •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何平译注【说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之后,他又采取了一些厚今薄迸的措施,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

  • 庾准传·刘昫

    庾准,常州人。父亲光先,天宝年中(742)任过文部侍郎。准凭借门荫入仕,与宰相王缙亲近,缙马上引见他任郎中、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准文学知识很少,而凭借长相柔媚进朝,也不是属于儒人之流,被当时人们非常看不起。不久又调为御

  • 三年·佚名

    (庚午)三年大明隆慶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巳,吏曹判書朴淳辭疾免,以李鐸爲吏曹判書。鐸雅望,雖不及淳,而愛士好賢,有局量。及居銓部,務張公道,政事比淳爲優。二月2月1日○朔己亥,以全羅監司柳希春爲大司憲。○大司成奇大升,解職

  • 春秋正义序·杜预

    唐孔颖达着夫春秋者纪人君动作之务是左史所职之书王者统三才而宅九有顺四时而治万物四时序则玉烛调於上三才协则宝命昌於下故可以享国永年令闻长世然则有爲之务可不愼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则必尽其敬戎则不加无罪盟会

  • 论语集解义疏卷一·皇侃

    魏 何晏 集解梁 皇侃 义疏论语学而第一疏【论语是此书总名学而为第一篇别自中间讲説多分为科段矣侃昔受师业自学而至尧曰凡二十篇首末相次无别科而以学而最先者言降圣以下皆须学成故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 卷之十二·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二义君臣之义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束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太保暨茵伯咸进,曰:敢敬告天子皇天,

  • 往来品第六·佚名

    佛复告阿难。如来何故畅说菩萨为往来乎。於是菩萨入於佛道不可思慧。志求圣觉无量因缘。於诸愦闹无所兴造。设致大道慧断诸缘慕索佛明。求不乱禅越一切定释诸尘埃。乃逮致法等佛典籍。了一切经惟求此义。如来所护道德

  •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宗论卷第一之一【四十八愿】【受菩萨戒誓文】【刺血书经愿文(戊戌)】【书佛名经回向文】【为雪航檝公讲律刺血书愿文】【持呪先白文】【礼大报恩塔偈(同然香者一十五众)】【为母三周求拔济启】【为母发愿回向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六·湛然

    次释随智置于世人心所见者独明圣人所见二谛自为一番。于中为五。初立相。次如眼下举譬。三又如下引事。四毗昙下重以譬显二谛深胜。五故经下引教结名。佛居极位故举极位以证智胜以结得名。初文中悟理是见真复能了俗谛

  • 世载堂杂忆·刘成禺

    刘禺生著,钱实甫整理。本书为作者晚年回忆往事所写杂记。篇幅长短不一,惟以亲身闻见为主。所记多为清末民国人物轶事和典章文物考证,间有内幕材料披露,可补史乘之不足。然因记忆力之限制,记述常有讹误。中华书局1960

  • 喉舌备要秘旨·佚名

    清·光绪间印行,著者阙名。首列喉部及喉科证治四十三症,通论证治辨阴阳证诀,论 喉症治法二十一条,论分经治喉症药性,论用药变化歌,各种药方治三十六种喉散奇方。口 舌部,各类口舌诸病。牙部,各牙痛牙疳诸方,末附戒烟

  • 颐和园词·王国维

    七言古诗。近代王国维作。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烂的生活。颐和园为慈禧太后所建,亦象征慈禧太后时代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