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利得与供养相应
第一 诫品
[一]第一 可怖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二
尔时,世尊言诸比丘……
世尊如是言曰:
三
“诸比丘!利得、供养、名誉,甚可怖、激烈、粗暴,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
四
诸比丘!然则,应如是学:‘我应舍既生之利得、供养、名誉,于未生之利得、供养、名誉、不执于心而住。’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第二 钩针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名誉甚可怖,激烈、粗暴者,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
三
诸比丘!譬如渔师,以肉为饵之钩针,投入深水沼中,鹈见之为一鱼,而将其吞下。诸比丘!如是鹈吞彼渔师钩针之鱼,陷于祸、陷于灾厄,而渔师达其所欲。
四
诸比丘!渔师之意者乃此恶魔波旬。诸比丘!钩针之意者,乃此利得、供养与名誉。
五
诸比丘!任何比丘,对既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不舍而望求者。诸比丘!此比丘乃鹈吞恶魔之钩针者,陷于祸,陷于灾厄,达波旬之所欲。
六
诸比丘!然如见,利得、供养与名誉,甚可怖、激烈、粗暴者,为到达无上安稳之障碍。
七
诸比丘!然则,应如是学:‘我对既生之利得、供养、名誉、为应舍,对未生之利得、供养、名誉、不执于心而住。’
八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第三 龟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可怖……障碍。
三
诸比丘!往昔沼中,龟,亦为其大家族之所永栖处。
四
诸比丘!尔时,一龟向他龟作如是言曰:‘爱龟!勿往彼处。’
五
诸比丘!然而彼龟却仍至其处,则被猎师以绳索所附之鱼叉所射。
六
诸比丘!尔时,彼龟则走近他龟。
七
诸比丘!彼龟见其龟由远处来。见已,对其龟作如是言曰:‘爱龟!汝何故去至其处耶?’‘爱龟!我至其处矣。’
八
‘爱龟!何故未被刺射,未被射中耶?’
‘爱龟!我未被刺射,未被射中。但然我身有绳索,乃由后方所结附者。’
九
‘爱龟!然确被刺,确被射中。爱龟!因于此猎师,汝父与祖父皆陷于祸,陷于灾厄者。爱龟!汝今可往矣,汝今非属我等者矣。’
一〇
诸比丘!猎师寓意此恶魔波旬。诸比丘!附于绳索系之鱼叉,既意示此利得、供养与名誉。系绳索意为喜贪。
一一
诸比丘!任何之比丘,对既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不舍而愿望者。诸比丘!此比丘将为猎师附于绳索之鱼叉、陷于祸、陷于灾厄、达波旬之所欲。
一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一三
诸比丘!汝等应如学。”
[四]第四 长毛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其可怖……障碍。
三
诸比丘!譬如有长毛之牡羊,将走入有刺之薮中。彼触及此处与彼处,扭著于此处彼处,被缚于此处彼处,陷祸与灾厄于此处彼处。
四
诸比丘!同此,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清晨着衣、持钵、为托钵入村或街,彼比丘,触于此处彼处,扭著于此处彼处,被缚于此处彼处,陷祸与灾厄于此处彼处。
五
诸比丘!然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五]第五 粪虫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是可怖……障碍。
三
诸比丘!譬如粪虫,食粪、充塞于粪、为粪所埋,于彼之前有粪堆。
四
彼因此:‘我为食粪者,充塞于粪、为粪所埋,于我之前有此大粪堆。’以他之粪虫为贱。
五
诸比丘!同此,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清晨着衣、持钵,入村或街,彼食于其处,为翌日之请,欲充满彼钵。
六
彼行往园中,于比丘众中告曰:‘我之食,为明日之请,充满我钵,我得衣、钵食与床座,及病所需之药物、资具。然此等他之诸比丘,因功德少、力少、不得衣钵食、床座、病所需之药物、资具。’
七
彼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生眩惑,对他之优秀比丘生贱视。诸比丘!实长夜之不利与苦,乃在于彼愚人。
八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是可怖……
九
汝等比丘!应当如是学。”
[六]第六 雷电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障碍。
三
诸比丘!落雷与尚未达心,利得、供养与名誉,未完成之有学者如何耶?
四
诸比丘!落雷者,即意为利得、供养与名誉。
五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七]第七 含毒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障碍。
三
诸比丘!以含毒之刺贯穿者,尚未达心,利得、供养与名誉,未完成者如何耶?
四
诸比丘!刺者意即为利得、供养与名誉。
五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八]第八 豺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障碍。
三
诸比丘!汝等于深夜闻豺之鸣呼叫耶?”
“大德!唯然。”
四
“诸比丘!有一为疥疮疾病所恼之老豺,彼不乐行于空闲,不乐行于树下,不乐行于露地,于行处、住处、坐处、卧处、皆陷于苦恼。
五
诸比丘!同此,有一比丘,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彼不乐行至空闲,不乐行至树下,不乐行至露地。彼比丘于行处、住处、坐处、卧处,皆陷苦恼。
六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七
诸比丘!汝等如是学。”
[九]第九 毗岚风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障碍。
三
诸比丘!于上空有名毗岚之风吹。若乌飞趣其处,此毗岚风则将彼鸟吹起,使脚、翼、头、身,吹散于诸方。
四
诸比丘!同此,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清晨着衣、持钵、为托钵入村或街,彼不守身、不守语、不守心、不住正念,对诸根不能制御。
五
彼于其处,见轻率着衣、或掩恶之女,见此轻率着衣,或掩恶之女,心为贪所袭,彼之心因为贪所袭,而舍学还俗,运衣、运钵、运床座、运清净之家,如鸟之被毗岚风所吹起。
六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七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一〇]第十 偈颂经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障碍。
三
诸比丘!我见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供养,心为所眩惑。身坏命终后,生于苦处、恶趣、无乐处、地狱。
四
诸比丘!我又见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不供养、心为所眩惑,身坏命终后,生于苦处、恶趣、无乐处、地狱。
五
诸比丘!我又见此处有一比丘,因败于供养与不供养此等之二者,心为所眩惑,身坏命终之后,生于苦处、恶趣、无乐处、地狱。
六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七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八
世尊如是说已,善逝仰此,师更言:
(一)受供养之时
不受供养时
二者不扰定
(二)精勤入定者
始得观妙见
乐于取灭者
始得谓善人
此颂曰:
可怖与钩针 龟长毛粪虫
雷电与含毒 豺与毗岚风
第二 诫钵品
[一一]第一 钵(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于此,我知如是:‘以我之心,把握某人之心。’此尊者为欲得充入白银粉之黄金钵,正心不说妄语。
四
其后,我见此人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正心而说妄语。
五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一二]第二 钵(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我知如是:‘以我之心,把握某人之心。’此尊者为欲得充满黄金粉之白银钵,正心不说妄语。
四
其后,我见此人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正心而说妄语。
五
诸比丘!如是之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一三~二〇]第三~第十 金环——地方之美人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于此,我知如是:‘以我之心,把握某人之心。’此尊者甚……
[一三]第三
为欲得黄金之环……
[一四]第四
为欲得上百之黄金环……
[一五]第五
为欲得自然金之环……
[一六]第六
为欲得上百之自然金之环……
[一七]第七
为欲得充满黄金之地……
[一八]第八
为欲得些细利益……
[一九]第九
为欲得命……
[二〇]第十
为欲得地方之美人、正心不说妄语……
三
其后,我见此人因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正心而说妄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此颂曰:
二钵二黄金 自然金亦二
地与些细利 命与地美人
第三 度量品
[二一]第一 女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对利得、供养与名誉,住于心眩惑者,勿住于女人使心为所眩惑。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二]第二 美人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对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者,勿住于田舍美人,使心为所眩惑。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三]第三 子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有一信仰之优婆夷对己所慈爱之子,如是正告之曰:‘爱儿!汝应如质多家主,或如阿罗婆迦之哈达伽伽家主。’
四
诸比丘!此质多家主,与阿罗婆伽之哈达伽家主,乃我弟子优婆塞中之度、量。
五
‘爱儿!汝若由在家出家而为无家,应如舍利弗与目犍连。’
六
诸比丘!此舍利弗与目犍连,乃我弟子中之度、量。
七
‘爱儿!汝宜热心诚学,不令达于利得供、与名誉,为彼之所障碍。’
八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九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四]第四 一女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有一具信仰之优婆夷,对己所慈爱之女,如是正告曰:‘汝应如拘誉多罗优婆夷,与难陀之母卫卢康达伽优婆夷。’
四
诸比丘!拘誉多罗优婆夷、与难陀之母卫卢康达伽,乃我弟子优婆夷中之度、量。
五
‘汝若由在家出家而为无家,应如谶摩比丘尼,莲华色比丘尼。’
六
诸比丘!此谶摩比丘尼与莲华色[比丘尼,]乃我弟子比丘尼中之度、量。
七
‘汝对诚于学,对利得、供养与名誉勿达令有也。’
八
诸比丘!若比丘尼热诚于学,得达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则为彼女之障碍。
九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一〇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五]第五 沙门婆罗门(之一)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利得、供养与名誉之味与祸乃至出离,不能如实知之者……应如是学。”
三
……“应知:‘当住于自知、实证。’”
[二六]第六 沙门婆罗门(之二)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利得、供养与名誉之集、灭、味、祸、出离,不能如实知者……应如是学。
三
诸比丘!任何之沙门、婆罗门,对利得、供养与名誉之集、灭、味、祸、出离,如实知者,为住于自知、实证。”
[二七]第七 沙门婆罗门(之三)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任何之沙门婆罗门,不知利得、供养与名誉之集,不知利得、供养与名誉之灭,知趣利得、供养与名誉灭之道者……应如是学。
三
……应知:‘为住于自知、实证。’”
[二八]第八 皮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为割截皮肤,割截皮肤已,割截皮膜,割截皮膜已,割截肉,割截肉已,割截腱,割截腱已,割截骨,割截骨已,彻至骨髓而住。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二九]第九 纽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是可怖……
三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为割截皮肤,割截皮肤已,割截皮膜,割截皮膜已,割截肉,割截肉已,割截腱,割截腱已,割截骨,割截骨已,彻骨至髓而住。
四
诸比丘!譬如力强之人,以强马之毛纽、卷束而摩擦脚部,将截其皮肤,即截擦真皮肤,亦将截摩其皮膜,即截擦其皮膜,亦将截擦肉,即截擦其肉,亦将截擦腱,即截擦其腱将截擦其骨,即截擦其骨将彻至骨髓而住。
五
诸比丘!同此,利得、供养与名誉,为截擦皮肤,截擦皮肤已,截擦皮膜,截擦皮膜已,截擦肉,截擦肉已,截擦腱,截擦腱已,截擦骨,截擦骨已,彻至骨髓而住。
六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七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〇]第十 比丘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我谓:虽是阿罗汉、漏尽者之比丘,而利得、供养与名誉,仍为其障碍。”
三
如是说已,尊者阿难白世尊言:“大德!如何漏尽之比丘亦以利得、供养与名誉,为障碍耶?”
四
“阿难!我对不动心解脱者,不谓利得、供养与名誉,为障碍。
五
阿难!然不放逸、热诚、住于专注,已达现法乐住者,谓利得、供养与名誉,为障碍。
六
阿难!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激烈、粗暴,是为到达无上安稳涅槃之障碍。”
七
阿难!然则应如是学:“我等应舍已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未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则心将不住于眩惑。
八
阿难!汝等应如是学之。”
此颂曰:
女人与美人 一子与一女
沙门婆罗门 皮肤纽比丘
第四 妄语品
[三一]第一 割截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为所眩惑之提婆达多,破坏僧伽。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二]第二 根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为利得、供养与名誉所败,心为所眩惑之提婆达多,乃至善根断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三]第三 法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为利得、供养与名誉所败,心为所眩惑之提婆达多,乃至善法断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四]第四 白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三
诸比丘!为利得、供养与名誉所败,心为所眩惑之提婆达多,乃至白法断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五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五]第五 离去
一
尔时,世尊于王舍城耆阇崛山,提婆达多离去后不久,而进住。
二
尔时,世尊有关提婆达多事,告诸比丘曰:
三
“诸比丘!为己之破灭,提婆达多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提婆达多因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而凋落。
四
诸比丘!譬如芭蕉,生果实,而为己之破灭,生果实,为己之凋落。诸比丘!为己之破灭,提婆达多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提婆达多因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而凋落。
五
诸比丘!譬如为竹,生果实,为己之破灭,生果实,而为己之凋落。诸比丘!为己之破灭,提婆达多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提婆达多因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而凋落。
六
诸比丘!譬如是苇,生果实,而为己之破灭,生果实,而为己之凋落。诸比丘!为己之破灭,提婆达多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提达多因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而凋落。
七
诸比丘!譬如牝驴,受胎,而为己之破灭,受胎,而为自己之凋落。诸比丘!为己之破灭,提婆达多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提婆达多因生起利得、供养与名誉,而凋落。
八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九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一〇
世尊如是说已,善逝仰此,师更说曰:
芭蕉为果灭
竹苇为果亡
牝驴受胎死
恶人为利殁
[三六]第六 车
一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养饵所。
二
尔时,阿阇世王子为提婆达多,朝夕率五百车前往,载赍五百之祭食,与供养之食。
三
时,众多比丘来诣世尊之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四
坐于一面之彼等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阿阇世王子为提婆达多,朝夕率五百车载赍五百之祭食及供养之食。”
五
“诸比丘!勿嫉提婆达多之利得、供养与名誉。诸比丘!阿阇世王子为提婆达多,朝夕率五百车,载赍五百之祭食,与供养之食,诸比丘!此乃为提婆达多所设,以待其破灭,于善法并无增大。
六
诸比丘!譬如击弄易怒之犬鼻,则彼犬更为忿怒。诸比丘!阿阇世王子为提婆达多,朝夕率五百车,运赍五百之祭食,与供养之食。诸比丘!此乃为提婆达多所设,以待其破灭,于善法并无所增大。
七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
八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七]第七 母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激烈而粗暴者,乃无上安稳之障碍。
三
诸比丘!于此,如是我知:‘以我之心,把握他人之心。’
此尊者,为母而正心,不说妄语。其后,我见彼为利得、供养与名誉所败,心为所眩惑,于正心而说妄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激烈而粗野者,乃无上安稳之障碍。
五
诸比丘!然则应如是学:‘我等已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应舍。未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心不住于眩惑。’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
[三八~四三]第八 父、第九 兄弟、第十 姊妹、第十一 子、第十二 女、第十三 妻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二
“诸比丘!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激烈、粗暴者,乃无上安稳之障碍。
三
诸比丘!于此我如是知:‘以我之心,把握某人之心。’此尊者
[三八]
为父……
[三九]
为兄弟……
[四〇]
为姊妹……
[四一]
为子……
[四二]
为女……
[四三]
为妻,于正心不说妄语。其后,我见此人为利得、供养与名誉所败,心为所眩惑,于正心而说妄语。
四
诸比丘!如是,利得、供养与名誉,甚为可怖,是激烈、粗暴者,乃无上安稳之障碍。
五
诸比丘!诚然,汝等应如是学:‘我等于已生之利得应舍、供养与名誉,对未生之利得、供养与名誉心当不住于眩惑也。’
六
诸比丘!汝等应如是学之。”
此颂曰:
截根法与白 离去车与母
父兄弟姊妹 以及子女妻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佚名 卷第五·佚名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先觉宗乘卷三·圆信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二·佚名 最上乘论·弘忍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目录·牧云通门 刻法华论疏序·吉藏 觉魔品第四十七·佚名 辯中邊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天台韶国师·惠洪 卷三·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疏第七余)·智周 第二 比丘尼分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