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对后继诸皇帝的训话集,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据《明史·太祖纪》记载: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六月,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鉴于此,太祖训导其后继诸皇帝在执法方面要做到“止循《律》(《大明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刺、剕(fei,古代砍脚的酷刑)、劓(yi,古代割掉鼻子的酷刑)、阉割之刑。”假设有的大臣不遵上述训导之辞,一意推行《大明律》和《明大诰》之外的酷刑,那么就将用“重典”治其罪,予以严惩。同年九月朱元璋将其以往训导子嗣和大臣之辞,集成《皇明祖训条章》,颁行中外,并庄重地宣布“后世有言更祖制者,以奸臣论”。《皇明祖训》虽曾发挥过巨大的威慑力,也曾使其后继皇帝敬畏遵守,但至明末,其训导之辞逐渐被盛行一时的“例”所取代,“祖训”逐渐为后人所遗忘。

《皇明祖训》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序
(3)首章
(4)持守
(5)严祭祀
(6)谨出入
(7)慎国政
(8)礼仪
(9)法律
(10)内令
(11)内官
(12)各监官职名
(13)奉天等门官职名
(14)各司官职名
(15)各局库官职名
(16)东宫官
(17)王府官
(18)公主府
(19)凡封爵
(20)凡王府官
(21)凡指挥使司
(22)兵卫
(23)亲王仪仗
(24)营缮
(25)供用

猜你喜欢
  闲燕常谈·董弅
  竹书纪年·佚名
  画墁录·张舜民
  东林列传·陈鼎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罗惇曧
  宾退随笔·罗惇曧
  轩辕黄帝传·佚名
  沂阳日记·佚名
  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努尔哈赤
  清异录·陶谷
  大金国志·宇文懋昭
  京口耆旧传·刘宰
  十国春秋·吴任臣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佚名
  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一·彭定求

        卷741_1 【景阳台怀古】陈贶   景阳六朝地,运极自依依。一会皆同是,到头谁论非。   酒浓沈远虑,花好失前机。见此尤宜戒,正当家国肥。   卷741_2 【石城怀古】刘洞   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几许六朝事

  • 三集目录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六十九戊子元旦元旦试笔陆治梅花水仙即用其韵题痕都斯坦双玉盘得十韵竹根如意叠旧作韵题陈栝墨戏十种生春二十首用元微之韵降旨加赈去岁被水偏灾各州县诗以志

  • 卷四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二治道舜歌南风赋【以能感和乐生  唐殖羣物为韵】杨 乃巍巍舜德于今人称居北极而惟大歌南风以敷?歌之伊何制丝桐而合奏风之至矣信长育而有徴兹可谓无为而自理天纵而多能美夫诚发深

  • 卷三·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文昌杂録卷三宋 龎元英 撰上御大庆殿会朝始用新仪开大庆门张旗帜兵部设黄麾仗五千人夹门填街太仆列五辂殿中省舆辇繖扇又复故事陈天下贡物百官冠服分为七等皆有司新制不佩劒不脱屦舄中书

  • 读礼通考卷八十八·徐乾学

    葬考七山陵一三秦记秦谓天子坟曰山汉云陵亦通言山陵言髙大如山如陵太昊伏羲氏帝王世纪葬南郡九域志单州有伏羲冢路史葬山阳【注帝冢在山阳髙平襄阳之境】文献通考葬宛丘【注在陈州】女娲氏戴延之西征记潼闗直北隔河望

  • 永宁土司传·张廷玉

    永宁,唐朝时称为蔺州。宋朝时,该地在泸州的江安、合江二个县的境内。元朝时,此地设置了永宁路,统领了筠连州和腾川县,后来此地又改为永宁宣抚司。明朝洪武四年(1371)平定了四川,永宁归附朝廷,朝廷在此设置永宁卫。六年,筠连州

  • 傅好礼传·张廷玉

    傅好礼,字伯恭,固安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任泾县知县,考核政绩为上等,进入京师为御史。曾陈明时政,请减少游玩、宴请,停止宫中操练士兵,停止外戚世代分封的制度,停止巡幸山陵,又奏提倡务实,防微杜渐等疏,言词恳切、直爽。巡按浙

  • 提要·王夫之

    【臣】等谨案尚书稗疏四卷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着録是编诠释经文亦多出新意其间有失之太凿者如谓虞书自戛击鸣球以下至庶尹允谐皆韶乐之谱以咏二字贯下祖考来格三句为升歌以配笙瑟之诗鸟兽跄跄为下管之所舞鳯

  •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佚名

      佛告阿难:&ldquo;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一]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緣品第一   歸命一切智。   所有世俗勝義二諦本無所行.若無所行攝化有情事卽當捨離.菩薩爲開示故造   此中論.然此不同一切外道所說緣生.佛說緣

  • 评精神不灭论·太虚

    此论乃德意志人海凯尔所著“宇宙谜”中之一章,是根据科学的唯物论的观察,对于基督教及其余各种死后灵魂不灭或精神不灭等说,下极严重之破斥,而主张死后人的身体和精神一齐断灭者也。或谓此有妨乎佛法三世流转、五趣轮回之

  • 近代人生观的评判·太虚

    ──九年春作──依照平常的做人习惯做去,在平常的人、对于做人本不发生什么问题,所以也用不著什么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生观;独到了依照平常人习惯有些做不过去的时候,于是遂发生了:做人是什么样的?做人是为什么的?何必要做人?人

  • 阿兰品第十五·佚名

    如是菩萨,广肩长臂,安徐详雅。师子应步,诣阿兰问,生死出要。意欲断坏,生死门阃,遥见阿兰。与门徒俱,聚会而坐,讲论梵典。菩萨德重,喻如天帝,迎接问讯。与坐谈论,坐须臾已,善意相视。菩萨慈意,慰劳阿兰,阿兰对曰:久承德化,所以出家,不甘

  • 新华严经论 第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随文解释者。如前挍量初发心功德四十段文中。最初一段帝释请。如文可知。第二文中。举初发心有十种广大难知法。如文可知。第三段中。正举供养广大。第四段中。正明将人所供不可挍量如歌罗分者。是

  • 卷第六十四·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四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尔时善财童子蒙善知识力。依善知识教。念善知识语。於善知识深心爱

  •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丁玲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创作于1920年代,阿英是一个通过赤裸裸的世俗追求来体现女性自主意识的形象,作为以妓女为书写对象的文本,丁玲的《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通常被看作一个鲜明的性别文本,通过妓女阿荚从早晨到

  •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佚名

    佛教典籍。定慧译(撰?)。一卷。由序言及八段韵文组成。序言称:菩提达摩自南天竺携《楞伽经》至东都,求那跋陀罗译出,其经“文字浩瀚、意义难知。和尚慈悲,广济郡(群)品,通经问道,识揽悬(玄)宗。穷达本原,皆蒙指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