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焚香記    明初舊本。未知誰作。王魁桂英焚香盟誓。故名。事實全據魁傳。中間陽吿陰吿。皆大關目。陽吿本傳所無。桂英重生與魁偕老。則作者不得不然也。此等事後來頗多。宋滿少卿早年落魄。焦大郞以女贅之。 
-              【慢】(丑上)仔儿今旦得成双,银台蜡烛(腊烛)满厅红。有缘千里终相见,无缘对面不相逢。昨暮日(莫日)海阳(海洋)知县送聘礼来,说今旦伯姆同仔婿卜来★(上毛下火)我仔共伊返去。不免分付益春,安排筵席等接。(贴)水浊未知 
-   起哲宗元祐元年三月己卯盡其月   三月己卯,朝議大夫孔宗翰為鴻臚卿,度支郎中劉奉世為左司郎中,左司郎中兼著作佐郎林希為起居舍人、修實錄檢討官,馬軍都虞候、雄州團練使、知熙州劉昌祚徙知渭州,四方館使、英州刺史 
-    却说清廷拟简放江督,廷臣多推胡林翼,独肃顺奏称林翼未可轻动,不如任用曾国藩。肃顺以骄恣闻,推重楚贤,是其特识。咸丰帝从肃顺言,遂命国藩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国藩奉旨,即具奏道:  目下安庆一军,已薄城下,为克复金 
-  (明)徐纮 撰行省叅政陶安传  失名陶安字王敬姑孰人少敏悟有大志博渉经史尤深于易元季尝试于有司为明道院山长再调髙节书院秩满避乱家居沉涵道艺赋咏自乐若将终身乙未夏六月太祖起兵自和州渡江取太平路安与耆儒李习率 
- 七六○ 谕内阁《总目提要》办竣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等交部从优议叙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会总目提要》现已办竣呈览,颇为详核,所有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着交部从优议叙,其协勘查校 
- 金佗稡编後序岳鄂忠武王之孙有名珂者彚习王之丰功茂绩着为金佗稡编凡若干卷其版旧刋之嘉禾岁久版脱坏无存其文藏诸民间者又遗阙而无全书宥府经历朱君佑之乃为之徧求四方得其残编断简参互考订合其次第始克成书复得续集 
- 振宇连跑了几次,逼我抄出志摩的日记。我一天天的懒,其实不是懒!是怕,真怕极了。两年来所有他的东西我一共锁起,放在看不见的地方,总也没有勇气敢去拿出来看,几次三番想理出他的信同日记去付印,可是没有看到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即能诵诗,十八岁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翪、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等都在户部供职,慎中同他们 
- 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职零陵知县。剿杀洞庭强盗,将祁阳有盗名的大土匪治罪,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后调任溧水知县。万历三年(1575)升为御史。张居正执掌国事,傅应祯是他的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 
-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七      明 黄佐 撰议礼上祖宗时凡国家礼乐制度皆命本院儒臣议而行之咸取自上裁洪武元年二月壬寅朔中书省臣及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曰圜丘曰方丘曰宗庙曰社稷各具沿革安等奏天子大社必 
- 《世家》:“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家语》:“孔子二十岁生伯鱼。”《家语》未必可信,姑据以为说,则伯鱼之卒,孔子年当六十九也。史不书颜子卒年,今《家语》作三十一。《索隐》及《文选 辨命论 注》引 
-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八十四雍正七年闰七月上谕四十道初一日谕大学士九卿等易经云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虽分而其理则一天下之人但知仁主於慈义主於断仁主於寛义主於严以 
-     龙树菩萨造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归命一切佛诸有智者。应当如实了知诸法。此中云何。谓一切性从无性生。亦非无性生。一切性若有生者。彼性是常。是性无实。犹如空 
- 王国维《文学小言》共17则,最初发表于《教育世界》第139号(1906年12月)。结构上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13则论抒情文学,后4则论叙事文学,堪称是王国维早年的一部文学总论。 
- 二卷。题宋无名氏撰,其人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小序一篇,称作者息轸多年,小有纪录。因斋前有木笔一丛,遂以定书名。今检其书,皆杂抄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之文。吴子良原书八卷,今传本四卷,此书仅摘抄二卷,多论诗评文之语,又记 
- 辞赋名篇。西晋潘岳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本文作于元康六年,为亡妻送殡之辞,描写了作者和亲属哭别、送葬、安葬、归来哭祭的一天殡葬活动。清晨,嫂侄慈姑、作者自己及送殡者,“咸惊号兮抚膺”;拆席送葬时, 
-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憍睒弥国瞿师罗林。尊那尊者问无尽功德?佛答以七种布施,七缘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