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一
[一]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緣品第一
歸命一切智。
所有世俗勝義二諦本無所行.若無所行攝化有情事卽當捨離.菩薩爲開示故造
此中論.然此不同一切外道所說緣生.佛說緣生法爲令覺悟多慢心者生極淨信。
於諸論中此論宗重.謂緣生義卽無滅等句最勝緣生顯明開示.是故論初讚歎世
尊.如本頌言.
不滅亦不生 不斷亦不[二]常。
釋曰.滅者無常性故名滅.發起名生.斷生死故名斷.擇滅涅槃常時性故名常.如有
人言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常住此緣生者亦卽是常。一者無差别義如所說離
注:
[一]原刻譯號作宋三藏朝散大夫試鴻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詔譯.今刪正.
[二]勘中論頌本.次有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二句.今譯未牒.
********************
此卽是爲緣生之法.何所生耶謂種種義如其所說從因所生生已有果.來者向此
名來.若無來義轉時此卽無去.無去義轉時卽無過去世所行。非今有滅此卽無滅.
此法如是說.餘生等亦然。[一]若取著言詮卽爲戲論.如其言詮於如是性執有性者彼
皆息滅此卽名爲滅諸戲論.離諸嬈惱性分則自性空已乃名寂靜。今此如是無滅
等十種句義如前所說十種對治此中皆止.周盡是論皆說此義。此如是義成餘一
切論中皆同此緣法.今此義中若此因若彼緣如薪生火.而彼所取如是應知常不
斷義.如前句所說發起之義此所說成。若因中有故設因壞時後還不離.果起無前
後時性故.如澡沐已受食此非緣生。若言無生.自語相違。不和合對治.此卽世俗緣
生不和合故.若勝義諦所生此中止遣.世俗諦識中體性不和合.勝義諦體性此中
止遣。何等是世俗.何等是勝義。若勝上所說相續義性以世俗諦伺察時此不和合.
以彼現證非涅槃所得.此所作性不異勝義諦故亦不止遣。若智所成卽彼世俗諦
不異勝義諦.如瓶等色等而此一類色受等法決定境界智不許可.彼智無性故。譬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頌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二句.今譯未牒.
********************
如瓶等墮世俗有性.雖無所取非世俗無.此中所說世俗所取之義是自非他如理
應知。世俗者卽是世俗所取故.如樹林等非極微許而有所取道理可得.若方分分
别差别分别等性而彼決定世俗有性此非道理。以物體徧計有樹林等對礙而識
中有彼樹林等爲所表故.然識中物性非無道理.由是樹於彼識而爲所緣.如是能
表識中得有所表.是故非物體樹於識中有。此如是說故餘說亦然.於能表所表中
徧計無體亦無所成。何法可成耶.謂如諸佛境界色等決定。此何不成.如彼諸佛境
界此亦然有。非如識中徧計生等此中止遣.識中物體若有性者此非道理。若彼勝
上如來之智如所說義故名勝義.餘皆世俗不實性故。此說最上.謂佛所說善文善
義.是故頌曰.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釋曰.若文義二無著智性.唯佛大師而善宣說。何所說耶.謂說無生性。今爲證成無
生性故.彼無滅等諸差别義亦如是證成.如是建立無生法故。或有人言.所說生者
********************
我知差别之性如是自生.爲遮遣彼說是故頌曰.
諸法不自生.
釋曰.所言生者本無今有之别名.自者我性義.彼如是說互相損惱自語相違不和
合對治。或如瓶等卽不見有自生之法.如前瓶等自體無性故.諸生法無性生已復
生亦復無性.如是眼等決定和合.若爾卽有對治過失。若有如是因卽有如是果.彼
果體有生.以因果二法無别異性故.若言自生此應思擇。又復泥團離瓶瓶離於因.
此中色等當云何有。若離泥團.果因二種無别異性.若泥團離瓶而此果體卽不和
合.泥團若壞瓶有所得卽非果時有因性故。此僧佉人言.譬如色等非果因二法有
别異性.色等自體亦如離瓶先無有性.若彼決定實無所成所說無異.如瓶所作杖
輪水等。非此所闕彼等無别異性.因果二無性故何名無别異.謂不見因自體能作
如是果.有所作亦復不得無異性故.若無所作何名因果決定自體無别異性.若因
無作彼無作時果不和合。有異人言.我知差别諸法從他性生.爲對遣彼說是故頌
********************
言.
亦不從他生.
釋曰.他生者别異義.如他性瓶等不生眼等.由如是故自緣旣不生他性亦然.若止
遣諸法自相應知有過。此中或有彼不和合如是所作非勝義諦中他緣能生內六
處等.以他性故.此如瓶等。此中他性瓶等如內六處緣勝義諦中生無性可得.世俗
諦中亦然生無性可得.相違義性無因生性及共生等若有所得皆他義故。如是所
有中論成就究竟義中離不和合對治等法.若復如是世俗諦中有所得者決定如
前對治相違.世俗緣生有所得故此亦非所得。如是有所成卽和合無性.成已見邊
二不和合如是卽於諸所成中有共過失.若别異所成當知自有差别過失.此廣文
不書恐繁且止。非中論所說如前對治.何以故.後對治亦爾.無此中所成和合道理。
有異人言.取彼實有泥團隨有杖等諸作用法共生瓶等.此異意樂故頌止言.
共生亦無性.
********************
釋曰.彼增上所作言非二法共生.若爾有言說對治過失。有異人言如所意樂諸法
如是無因而生.爲遣彼義是故頌言.
亦不無因生。
釋曰.如他所說無因生性有所得者卽時處等彼相離性決定有生可得.彼時處性
能不相離.此若止遣對治過失。此中或有生性諸論皆說是有漏義.如是有性各各
繫屬諸性有生此中皆止.若有所作卽與阿含相違。如佛所說有四種緣能生諸法.
而此四緣諸經論中皆如是說.何等爲四.[一]謂因緣所緣緣次第緣增上緣.如是四緣
無第五緣.諸異宗中有執我者執極微者何所以耶。此中若有常因者彼時處性卽
能相離彼一切果乃有同生.現見時處等不相離性次第生法.彼同作因卽不相離
因性可得此無過失.是故同作諸因此中非因。彼說如是生無有性.若有因故決定
有果.彼同作諸因決定因性此本有故。若同作因此相離者.卽如前說對治相違.以
本和合故.而彼諸因如是建立差别因無性。然彼處等有相離性可同生者.此之分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二句卽第二頌.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今誤譯爲長行.
********************
位如士夫等.由如是故非士夫等因本無和合性.士夫等句義亦如自體.亦非定有
士夫等本性和合所有因性如種子等。以士夫等本來分位或離所作性.如種子等
因有所得或無所得.此復云何.若本來分位離所作性或有所得卽是無常.若不離
所作自相亦卽無因如前已說.非諸士夫如彼種子能生於果.若如是見此非道理.
彼徧計性故.是故前說無第五緣。亦非斷滅世間所有諸執無因惡因諍論亂意之
者.爲攝化彼故如其分位於世俗諦開示宣說諸因緣等.此卽非勝義諦。或有問言.
自果於緣中爲有耶爲無耶.物體第三分别無性.故頌答言.
如諸法自性 不在於緣中.
釋曰.譬如瓶衣非卽有故亦非異故.如是眼等自性若自緣若他緣若共有而彼諸
緣非卽非異。若離自體卽無有果.由自力能卽有諸緣.此無異性應當思擇.由如是
故因果二法無别異性何所以耶。若離是因果不能成彼能作因其義亦然.若定有
異性而彼自果於諸緣中卽無所生。是故頌言.
********************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
釋曰.若有此二卽互不相離.若見有他性如此彼二.非緣時中有果非果時中有緣。
若他性隨生卽因果二法非俱時有.剎那性故。若生不生二所作性二俱無性.若不
壞因未來有果.此智所安立乃說他性然.若取著他性非勝義諦有。或有人言.諸經
論中皆說他緣能生諸法.云何此說非他性生.若諸緣中他性不生豈可無自性諸
法於緣中住.若爾緣卽是非緣.若自性無所有者果從他緣生卽非道理。故頌答言.
[一]亦非緣生果。
釋曰.然生法所作有果可成.爲總止餘義是故頌言.
果不從緣有 有無果生止.若說生法時 無依無所生。
釋曰.前說果不生無所成者.以能生果者自亦無性。若能生所生及彼生法定有別
異生法可得者.卽彼所作說爲能生.此中别異生法卽無所成.若果離於緣卽所生
生法云何得成.他所繫屬故。或有人言.所作如是從緣所成非物體自性成故.是故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上有果爲從緣生爲從非緣生是緣爲有果三句.今譯未牒.
********************
非眼等六處能成緣法.有此意樂故頌答言.[一]果不從緣生此果緣中生。釋曰.若彼決
定别異生法爲可有者.彼無生法中間所作若生.而彼眼等決定生法互相離性或
如是生亦何不成.如是說者彼無自性法此中有過失.此異宗說是故有過。若從緣
生果彼果性無依.緣亦無常相.離性中果云何成。如有頌言.果若别異解無道理可
依.若一法作成果體不可立。如本頌言.
非無緣有果 無緣果亦無.如是世俗中 常住不可得。
釋曰.若或無緣果卽不成.若有果故彼諸法體卽有所得.彼等諸法亦非先有性故。
是義當知從緣所生.若離緣生虚無有果.譬如芽等何能和合。若言從種生芽卽能
生所生二和合故.亦非種子等緣一向能生.以餘法成卽能有果.由如是故果非常
有。或有人言.從緣有果此卽非常亦非無常.如是性中能生得成。釋者言.如汝所說
此有法故卽此所成.如是決定勝義諦中非無緣有果非無果有緣俱不見故.眼等
諸法此中亦然.於其緣性若止遣者定知有過。是故當知從緣有果.諸果體生謂從
注:
[一]勘中論頌本無此二句.似釋家複牒上頌.今誤譯爲異文也.
********************
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生故.以諸緣分别果體差别如是得成譬如已成熟果.
而諸因體差别分别.是故能作所作此中分别。此如是說決定有果.決定之言卽印
持義.此中有果其義顯明。世俗諦中果法增勝卽有所得.然無分位可著.若果性有
著卽他宗義.謂於緣中非實有果.若彼如是從緣生果互相所攝有果隨轉.彼雖分
位各别然有果生此說緣生.是故此等諸緣生已亦各别故。諸未信許言卽是不樂
說義.若此果不生卽彼無有緣.何等爲緣.謂隨所意樂.是故若無有緣能生於果此
無道理.若或無緣又復何有緣性可生。[一]復次此中或有異意.謂以剎那如是緣性可
成於果.雖非相續此無過失。是故頌言.
非有亦非無 緣義和合爾.
釋曰.所言無者如兔角等.緣亦何無。此中意者.如前說性此不可說不可伺察.謂以
彼因於分位中不能取故。所言有者諸緣於何性而有所說.是中無有少法而可施
作.若有彼因及作用事如上所說此卽爲有.如是果緣其義顯明.如瓶燈等此應思
注:
[一]以下原刻卷二.譯號與首卷同.品題作觀緣品第一之餘.
********************
擇。此中決定若有所離卽無所有亦非無有.緣不和合故.如所說果或果分位彼三
種功用能所性極成.彼若緣異卽無功用所施作故此說顯明.彼有所生此無所離
此說義成。此中無有少法不生及非有性如量增廣.體不生故.以無生法而可增故。
若諸緣有體性卽不和合生.此中無功用體性.止遣其有如是有性者。有人謂於彼
無功用不和合體性中亦有所成.如癡等體性.或量中減少或生中減少.非壞因而
有非常因而有.如瓶決定離别異性或彼境界智生.其理應思。若對治法起卽能遣
除冥暗.若彼二種決定爲有者於境界智中卽不成就.以世俗諦中譬如燈等及瓶
生因有所成故.是故應知亦無所離。或有人言.非有非非有生時緣成故.謂以生時
有作用性所發起故.此中雖有亦復不成決定生性.彼有卽是增上所作.是故頌言.
諸法無自性 非有亦非無。
釋曰.謂以生時種類所作或有或無.後亦如是不離有性無性或有所得如是有諸
緣.論中說是相非不有故.如兔角等亦有說相.此有說相卽世俗諦非勝義諦。能成
********************
彼果說名因緣.然彼亦無.諸法不有亦非不有.若其不有卽無法可成.若爾云何有
此能成之因而得和合。有若不成與成相違.無卽決定不成.無彼有性生故.譬如兔
角。亦有亦無決定不成.於一法中相違自性本不生故二俱有過.以如是因成如是
果豈得和合。若或於彼心心所法而有取著此卽說爲所緣緣法.如是決定彼不和
合.若勝義諦中如是眼識等有法可說彼法生時無言說性.是故此中非所緣法而
得和合.若有所說彼卽相違.無亦相違。若有所緣應知皆是世俗諦故非勝義諦.勝
義諦者此中止遣。若有法轉時卽諸相隨轉是卽所緣.此說是爲所緣緣法.是故頌
言.
[一]於此無緣法 云何有緣緣。
釋曰.若無緣之法生時云何復有所緣法生.彼體無成故。又若等無間滅法彼卽容
受所作爲等無間緣.此中決定如是分别.是故頌言.
若法未生時 卽不應有滅.滅法何能緣 故無次第緣。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上有如諸佛所說真實微妙法二句今譯未牒.
********************
釋曰.若法未生如石女兒死.若法已生諸法皆滅.是故無彼次第緣法而得和合。以
生滅性不和合故卽滅卽生.而彼滅緣當云何有.是故緣滅無說性可轉。如是則應
生時爲緣.若生時爲緣者生時已生又何用緣.生者起義.此不有故彼何有緣。若有
所成卽是增上緣法.此若決定起伺察時卽無所有.故此諸法皆無自性.若起言說
及伺察時實無自性可得成就。是故頌言.
諸法無自性 非有亦非無.此有彼法起 如是無所有。
釋曰.彼如是性非有性故乃有是緣.論中所說緣者說有彼果故.如佛所說諸緣法
者謂有士夫所作果增上果勝報果平等果.非無體性故如兔角等.或說有果.若如
實所說非勝義諦。[一]何所以耶.果若有若無緣中皆止遣.若如實觀察不卽緣有果不
離緣有果.是故頌言.
若謂緣無果 果從緣中出.是果何不從 非緣中而出。
釋曰.非緣中出者如砂出油.若或止遣緣生定知有過。復次頌言.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十一頌.略廣因緣中求果不可得.因緣中若無.云何從緣出.今譯未牒.
********************
若果從緣生.
釋曰.有異意樂若言有果從緣可生亦何不從非緣所成.以相似無性故。若正緣有
成非緣亦應成.若止其不生又定知有過。復次頌言.
是緣無自性.
釋曰.意謂若無自性彼云何能所作差别.此中謂顯果非自成故。復次頌言.
從無自性生 何得從緣生。
釋曰.此中意者如尊者提婆所說頌言.如衣因所成能成因别異.成法若自無别異
因何有.今此品中皆爲止遣如是義故。或有人言.
果不從緣生 不從非緣生.以果無有故 緣非緣亦無。
釋曰.彼生不能無性故.此中有言果由緣成.緣法者是果之種類.果無自成無自種
類.彼果決定從他性生而有所得。然爲止其定生性故無有緣成亦無非緣成.無緣
種類無非緣種類.無非緣種類果可有果生.無性謂因等及緣有果圓成.彼緣所成
********************
此果無性.果無性故緣與非緣復云何有。此中意者.若說生若說緣若說果應知唯
是世俗分别.如是皆非勝義諦境.今此品中皆爲證成如是義故。
觀去來品第[一]二
前品已止生義.今當次第勝義諦中諸有物體如是總聚差别之義而悉止遣.餘有
所觀次應發起.如前品餘所分别說諸有物體皆悉無性.謂先止遣彼生義已餘諸
句義亦然止遣。諸有所作雖復如是多種止已.然善巧智中有所生義還復發起.此
無過失。有人言去.此中去者去法勝義諦有.彼果此法有實性故.能作所作作法非
不和合.今爲止遣彼有能作所作及作法故此有品起。此中應問爲已去名去爲未
去名去.故頌答言.
已去無有去.
釋曰.已去名謝滅.若有去法可去卽彼去法爲不極成.卽不和合自語相違。復次頌
言。
注:
[一]原刻次有之一二字.今刪.
********************
未去亦無去.
釋曰.未去未生.若有去法可去.卽如前所說自語相違不和合對治。復有人言.此言
去者總攝作用諸差别等.如所意樂去時有去.爲對彼異意故頌遣言.
離已去未去 去時亦無去。
釋曰.而彼去時或有所去卽不離已去未去二種法中.何以故.於一法中互相違性
彼不生故。此中若說諸法無性是義成就.若以是法於非法中有所成者卽去時去
又何不成.是故亦無去時可去。復有人言.現見世間舉足下足有行動相此往彼方
不離所觀有可去相.彼復謂言世所作事先由作者後有所作作事方成.去相亦爾。
復次頌言.
動處則有去 此中有去時.
釋曰.若復别異此云何有。復次頌言.
非已去未去.
********************
釋曰.彼異意者謂以去時有行動相乃說去時以成去義。復次頌言.
是故去時去。
釋曰.異意謂離已去未去去時有去。復次頌言.
云何於去時 而當有去法.以離於去法 去時不可得。
釋曰.於一去法中若有去時可和合者卽應二種去法有性.而此去法不可得故.如
是決定法止遣相離者此有過失。若此去法有去可和合者.卽非去時如是決定。[一]若
言去時去法彼和合者云何去時而有去耶.何所以耶.復次頌言.
若去時有去 則有二種去.一謂有去時 二謂去時去。
釋曰.若言去時得有去者此義不然.離已去未去無去時和合可去.是故若見有是
法還成過失。如所說過失者謂去時有去.若此二種决定有去理可成者卽彼去法
應於去時去可得耶.若爾卽有二法可得.一謂去法去二謂去時去。若爾此說還成
去法可去.若有二去法者此無道理.何以故.若去法去時有所成者彼何決定或有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四頌.若言去時去.是人則有咎.離去有去時.去時獨去故.今譯未牒.
********************
所得。此復云何.若或無所有.彼決定說云何有此去時可去.諸法亦然皆如是止。若
法決定應有如是去時可去.非已去未去無如是見.是故此中無二去法.若有卽成
别異過失。復次頌言.
若有二去法 卽有二去者.
釋曰.此何所以.如頌言.
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得。
釋曰.若如此說已餘皆亦然.無二去者可見亦非所樂。此復云何.此中如是無去者
去時去法可去.若有去時可去者非彼亦無去法可得.是故於其一去者中無二去
法.若有卽成過失。或有人言.於一去法中去者相離卽無所得.若有所作卽有去者.
此中若有所依卽去時去法或有可說.是故無二去法和合。如是若於如前所說過
失遣除卽無有少法可作.若有别異還成過失。復次頌言.
若離於去者 去法不可[一]得。
注:
[一]勘中論頌本.次有以無去法故何得有去者二句.今譯未牒.
********************
釋曰.去法若離卽俱時所起彼去作用卽當破散.是中何有去者可得.若無去者彼
去者性所作無性.此中去者若不相離而彼去法亦云何有。今此去者去法如實伺
察云何可說有去相耶.此去者中云何實有去者去法而可施作。又或去者若有别
異此復云何.復次頌言.
去者卽不去.
釋曰.何所以耶.謂法自相止遣。復次頌言.
不去者不去.
釋曰.謂如前所有相違法故。復次頌言.
離去不去者 無第三去者。
釋曰.以彼如是第三無性.是故此中無有去義。前言去者不去如其所說止法自相.
爲證成此義復次頌言.
若言去者去 云何有此義.
********************
釋曰.無有是義。此復云何.復次頌言.
若離於去法 去者不可得。
釋曰.以離去法去者不和合.若有如是去法與彼去者此中和合.亦無别異去法可
有.若或決定去有所作卽彼去法有去和合。復次頌言.
[一]去法若欲去 非無去者去。
釋曰.若言如是異法有著卽離去法去者可見.去法不離去者體故彼皆無性.若復
止遣法自相者還成過失。[二]若定有彼去法可成如是卽有二去法可立乃成去者有
去.何等爲二.一者有動二卽去者.有異法可去如是去法卽成差别.此中無有去法
可取道理.若爾卽有别異去者别異去法.若無去者去法可立此無過失。有人謂去
有發起可說有去.此中若或去者已去有發起耶或别異耶.如是分位有所著故所
以頌言.
已去中無發.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上有若謂去者去是人則有咎二句.今譯未牒.
[二]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十一頌.若去者有去.則有二種去.一謂去者去.二謂去法去.今譯未牒.
********************
釋曰.已去者去.彼去作用而已謝故.此中何有去法發起。復次頌言.
未去中無發.
釋曰.未去者彼去作用未有生故.若離已去未去性亦無發起。復次頌言.
離已去未去 去時中無發。
釋曰.是故今時云何有去而得發起.所以去法發起無性.去者無性其義亦然.由是
當知勝義諦中去者去法分别悉無。[一]或有人言.此中應有如是去法.已去未去去時
分位因性可成。彼說不然.若或先有去法發起.卽有去時後亦復有去者發起.此中
無去法故卽無去作用.去時作用已謝滅故.如前所說去法發起卽無分位亦無去
時可有.若彼去時有所發者又離去法去時不有.云何當有已去未去。彼皆無性.如
是無去故云何如前去法有所發起.以彼去法發起無故去中皆止諸有體性.去無
性故卽不和合。此中決定說者.若無去故何有去法.以無去無去法故亦無彼去作
用發起.去云何有。復次頌言.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十三頌.未發無去時.亦無有已去.是二應有發.未去何有發.今譯未牒.
********************
去未去去時 云何有分[一]别。
釋曰.若不見有如是去法所發起故餘一切處其義亦然.已去未去去時分位因性
所成一切皆無去法可得.以彼如是發無性故。若有如是去法於勝義諦中如理思
擇分位對治悉無所有.云何當有已去未去去時分位。[二]復次頌言.
去者卽不住.
釋曰.於一同生法中相違所作叢雜無性。頌言.
不去者不住.
釋曰.去法止息名之爲住.今不去者去法無性不應止息。若或本有住法可得者.然
亦住法無二和合.若有二和合今應如實觀。是故頌言.
離去不去者 何有第三住。
釋曰.去不去者是二不住.此如是義卽如前說。復次頌言.
去者若當住 云何有此義.以離於去法 去者不可得。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有一切無有發何故而分别二句.今譯未牒.
[二]以下原刻卷三.譯號同前.品題作觀去來品第二之餘.
********************
釋曰.總止住法。復次頌言.
去未去去時 止息諸分别.
釋曰.若彼去時不住可爾.彼已去者應可住耶。此亦不然.已去者無别去法.去法已
壞是故無住.此中無有已去者住。今此住法如是止已.餘諸過失所說亦然.復次頌
言.
所有行止法 皆同去義說.
釋曰.此所說已餘法皆同.已去未去去時去法不生已去未去去時去法初發已去
未去去時去法止息.住法亦然.已住未住住時住法不生已住未住住時住法初發
已住未住住時住法止息.此中法自相等若止遣者則生過失。此中所有去者去法
二種於勝義諦中欲求實性者如理應知.一性異性諸有物體皆法性故.是中若有
所生皆客塵事世俗所行世俗所成然無異性.是故去者去法二無異性此應思擇。
此中應知風界動轉卽有去者.身等動發往方處相此乃名去.非去者去法二性别
********************
異.於自類中有異說者皆止是義。復次頌言.
去法卽去者 是事則不[一]然。
此復云何.頌言.
若謂於去法 卽爲是去者.作者及作業 卽一性可立。
釋曰.雖有作者作業二相.然彼作者作業互無異性.以彼作者作業自相息故。或可
一性和合.卽體用有相世俗所成世俗有性.以彼實無所成於世俗所作決定可得.
是故非無性非一性.此中若有所止還成過失。生法顯明.若止遣者卽無果體.亦無
往去方處動發等相。復次毗婆沙人及吠夜迦囉拏人言.去者去法有别異故.彼謂
去者能去非物體去.物體由去者故說有所得所作.如是能作亦然。復次勝論者言.
如是能於物中有性故有去者用彼去法動發行往方處等相.此如是說餘皆亦然。
釋者言.不然.去法若爾作者功能於物體中爲有差别耶.無差别耶。此復云何.若有
差别者諸異力能或復别有齊等力能.於一能作中若成體性此卽是爲作者力能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有去法異去者是事亦不然二句.今譯未牒.
********************
非所作等功能.此若所作等力能卽非作者功能.是中云何如實決定。或言自相差
别.此卽還成不定.若或自相無差别者卽一切處應無差别性。今以物體如是增上
所依.火不能作地等事業.亦非無其事用.作者和合力能相應.故知物體如是非作
者功能此說義成。由如是故所有物體如是能作如是所作及此如是增上作用.是
中作者卽得和合.是故非彼功能差别.亦非自體差别所成。若或物體無有差别卽
功能可成.如是亦然.諸力能者互無差别一無異性。故知物體若一性是中亦無多
法所成.若異性是中亦無多法所成.云何二種功能而可成耶。或離所得卽彼如是
此之所作是善功能緣法差别.作者物體緣差别有此名勝上差别.長養是故.非作
者力能和合若或分位差别.如是作者分别是故。此說名爲作者若因果轉時彼能
作所作性分位差别卽不可得.彼非物體差别性故.若或施設彼有性等此不和合
故名去者。復次頌言.
去法異去者 是事亦不[一]然。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有離去者有去離去有去者二句.今譯未牒.
********************
釋曰.若離去法而彼去者卽不決定.若離去法不決定時無復别異去者可去。[一]此所
分别若有去者去法二種可得.卽去者去法有二可成.所以有去法故卽有去者有
去者故卽有去法.如因果二不相離性.此說義成.若因果同生卽無性可得如種生
芽。是故有去法故卽有去者.有去者故卽有去法.若一性所成若異性所成。然去者
去法二俱無有.勝義諦中此說成就.云何無所有.此義文廣恐繁且止.此中遮遣非
復引證.爲遮遣故如是表示.此所說已餘處應知。此後復當止遣何義.若因去法卽
知去者彼如是去.云何二種有其别異.若然云何和合。復次頌言.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是去.
釋曰.不作是義。此中應問無數義門從義界中出皆轉是義今云何言不作是義.故
頌答言.
先無有去法 故無去者去。
釋曰.爲彼如是去者所作何有少法而可去耶.由如是故世間所見何等法是先來
注:
[一]勘中論頌本.此下釋第二十一頌.去去者是二.若一異法成.二門俱不成.云何當有成.今譯未牒.
********************
已生有所去耶.何等法是後來生時有所去耶。復次頌言.
因去知去者 不能用異去.於一去者中 不有二去故。
釋曰.云何二去.一謂因去知去者故.一謂若有去者復用去法.此中止遣。復次頌言.
若實有去法 去者不用三.不實有去法 去者不用三。
此中云何.復次頌言.
去法有不有 去者不用三.
釋曰.若或實有若不實有.此中去者去法不用三去。若實有者卽去者去法和合.若
不實有者卽去者離去法.若亦有亦不有者二俱無性。或可實有者去者有故.不實
有者去者不有故.亦有亦不有者二無去法故.是故去者不用三去.所以不作是義。
若彼實有去者實有去法卽所作不有能作不和合.以不實有故卽無所作不有者
爲去不生故.亦有亦不有者亦無所作彼無性故以不有故。是故去者不用三去.何
以故.如是去者自無性故.若有不有悉無所作彼皆無性.若說去法此中皆是隨順
********************
所說。復次頌言.
是故去去者 所去處皆無。
釋曰.此說勝義諦中成就如是别異說有能作所作作法此中止遣.此中或說去之
作用如理應思。是故當知此中所說作者作業作法諸有分别皆無實體.爲證成是
義故此品生。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一
********************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二卷·佚名 卷九十五·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六卷·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七·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七·道宣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圆晖 电贺欧洲佛教大会·太虚 第四十九章 五王章·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卷九十二·道世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卷中·佚名 祖庭事苑卷第八·睦庵善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