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兰品第十五

如是菩萨,广肩长臂,安徐详雅。师子应步,诣阿兰问,生死出要。

意欲断坏,生死门阃,遥见阿兰。与门徒俱,聚会而坐,讲论梵典。菩萨德重,喻如天帝,迎接问讯。与坐谈论,坐须臾已,善意相视。

菩萨慈意,慰劳阿兰,阿兰对曰:久承德化,所以出家,不甘尊荣。裂坏爱著,结缚之网,强壮勇猛。犹如大象,舍弃尊号,转轮王位。

譬如智者,舍避毒饭,昔转轮王。不足为奇,壮过衰老,舍家入林。转以王位,授其太子,犹如萎花。转授与人,吾今所疑,仁壮盛美。

六情所欲,未至充足,应受广博。自然荣乐,舍此美号,谁不怀疑。欲知太子,事之审实,必当成为。大法最器,以精进德,寻智慧舟。

当速疾度,生死海渊,於是菩萨。闻阿兰言,含笑怀喜,而答之曰:吾事未成,故来到此,今汝自保。事必当成,犹如冥中,忽见光明。

喻若迷者,得人引路,譬欲渡江。遇舟济渡,故来相求,以为善师。幸垂顾屈,所以见教,若受为徒。当事以师,老病死苦,当何从度。

愿以此理,而见告示,於是阿兰。谓世导师,以谛审听,我梵志法。生死展转,周旋回行,上下颠倒。犹如轮转,有八私事,号曰内法。

又有十六,疑乱诸事,缘此当知。其人意强,一切世间,因是起灭。如是五性,识著第六,意则第七。犹豫第八,凡有五情,又有五欲。

又当复觉,有六误乱,晓知是者,名曰觉业,赤仙与位,皆共觉知。梵天号曰,一切普知,审知是者,名泥洹业,生死根熟,牵连缚著。

但谛觉是,馀不决定,吾等於此。方便求了,是吾泥洹,仁所欲觉。或有智者,谓是泥洹,或云禅报。谓之泥洹,今相教已,出生死路。

合意当勤,如病求药,古仙灌胜。有名知足,有名定行,久暴露形。是等皆从,日所行道,又复更有。求解脱者,尔时菩萨,闻是语已,

回意思惟,探察事元,菩萨累劫。所觉智慧,觉其瑕已,即告梵志。已闻汝等,深奥智慧,所谓觉业。出生死者,如我所觉,此事不然。

犹如有种,必当出生,诸情各别。谓是解脱,若对来至,复还结缚。地水节气,又复无种,所以不生。因缘错之,若种与对,相遇会者,

必当更生,吾了如是,行净垢保寿命延长,意呼以脱,谓是泥洌菩萨不然,阿兰是法,於是复诣。迦兰问法,为说八意,菩萨即了。

微识故著,觉有是瑕,体解其意。是必还法,菩萨是故,舍迦兰法。於是便至,尼连禅江,修治净行。求禅处坐,金色之身,光影照曜。

犹如莲花,照之於日,日进一麻。半粒粳米,日日省食,久羸形体。身血竭尽,脂肪枯乾,气力羸顿。形体疲索,普世众生,不能堪忍。

如是羸困,具满六年,菩萨如是,暴露形体,未能还服,甘露法药。意退念来,道德无是,昔阎浮下。亿善意是,亦不能已,是羸瘦形。

逮及是事,自致成道,诸天空中。劝进饮食,气力充盈,然後得道。意居尊重,如须弥山,求佛之意。甚大重事,意虽坚固,强喻金刚。

饮食不充,体不自胜,觉知是已,菩萨便起,增进饮食,长育其身。侍使五人,见菩萨食,舍弃避去。至他闲处,於是便受,喜悦喜力。

二女乳糜,甘露之施,即便行诣。微妙道树,安详徐步,定出生死。严饰巍巍,功德积聚,以足触地。即大震动,於是大黧,众龙之王。

闻足触地,震动好声,意怀便疑。熟自思惟,久复乃闻,是震动声。世之将导,众师之师,其足触地。震动如是,地神欢喜,跛?我如舞。

震声隐隐,如有所舍,以世导师。将欲出现,地肃肃动,踊跃若笑。因震动声,即从水出,其身体大。如黧黑山,种种珠宝,璎珞其身。

犹如黑雲,饰以电光,变若干头。普覆空中,体放光明,如杂烟火。犹如水雲,来近日侧,龙以是像。礼菩萨足,起执心敬,叉手而叹。

我见前佛,兴出世时,今之祥瑞。如过去佛,维卫以来,复至迦叶。眼见六佛,兴世之瑞,尊今第七。现瑞如彼,如观光相,明曜於世。

今日必当,逮服甘露,今见尊行。躇足步步,斯地应时,肃肃震动。光明殊胜,超绝於日,今日必当。所愿充满,如观青雀,顺绕而飞。

犹青雲中,日现妙光,赍慈爱音。敬菩萨身,今日必当,逮得佛道。知见今日,清风顺时,众流澄渟。空中清明,飞鸟相和,柔软悲鸣。

今日十力,一切智成,观菩萨身。如莹金山,种种珍宝,以为严饰。视菩萨身,相好自缨,今日必当。成佛道器,圆光如轮,在其中央。

晃昱如日,五彩绛色,如今断除。世间厚冥,如是不久,佛日当出。相树皆动,布散名花,一切众花。同时而敷,树无心屈,倾如有心。

今日必为,一切所礼,犹如白藕。蒙月明开,日光明照,则芙蓉敷。菩萨今现,佛日月光,天人心开。如快乐花,如今观察,相已现矣。

甚难值遇,优昙钵花,如花难遇。佛亦甚难,两难值遇,俱现於世。今日当以,智慧利箭,必惊尘劳。王将军营,已迮及逮,过去佛处。

今日必当,服食甘露,如今观察。决定者戒,身体严以,八十种好。皆照诸天,现於身中,今日当为。天人所拜,骊龙如是,叹菩萨已,

历泉上过,行诣道树,遥见好树。如天庄严,犹如天上,昼度天树。吉祥持草,奉迎而进,菩萨问字。即便自名,众人见呼,名曰吉祥。

菩萨自计,吾必吉祥,即便从之。受柔软草,散金刚座,草皆齐整。结跏趺坐,志意坚固,内以心识。审谛决定,不度魔界,众劳欲尘。

坐是不起,亦不饮食,假令四大。舍其本性,日月堕地,须弥昇空。如是众事,可有变异,吾终不违。是愿要誓,叹誓愿已,诸天大喜。

菩萨发意,定欲降魔,犹如不然。外道异学,如为天人,诸龙所叹。愿使众生,蒙如所叹,十方众生。

逮得所愿。

猜你喜欢
  显扬圣教论 第一卷·无著
  荐福古禅师·惠洪
  因明入正理論·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白岩净符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七·唐慧琳
  卷第二十八·永觉元贤
  摄大乘论释论 第五卷·世亲
  卷第五·佚名
  上一上(并序)·元照
  神鼎諲禅师·惠洪
  卷第三十五·佚名
  刻雪峰语录缘起·雪峰义存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三·隐元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二卷·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皱水轩词筌·贺裳

    ○序余之於词数矣,顾词旃止掇芳蕤,未商工拙也。词榷止陈昭代,未及前朝也。因就尤所赏心,及当避忌者,漫列数端,谓之词筌。诚知一漏万,所冀达者三隅悟耳。夫词小技也,程正叔至正色责少游,晦庵夫子乃不免涉笔,正如烹鱼者或厌其腥

  • 卷八百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拾得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於国清寺初丰干禅师游松径徐步赤城道上见一子年可十岁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每贮食滓於竹筒寒山子来负之而去一夕僧

  • 第一出·徐渭

    (〔生扮玉通上云〕南天狮子倒也好堤防,倒有个没影的猢狲不好降。看取西湖能有几多水,老僧可曾一口吸西江。俺家玉通和尚的是也。俺与师兄见今易世换名的月明和尚,本都是西天两尊古佛。止因修地未证,夺舍南游。来到临安,见山

  • 卷九·应劭

      ○怪神《礼》:"天子祭天地、五岳、四渎,诸侯不过其望也。大夫五祀,士门、户,庶人祖。盖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又曰:"淫祀无福。"是以隐公将祭钟巫,遇贼氏。二世欲解淫神,阎乐劫弑。仲尼不许子路之祷,而消息之节平。荀不从《

  • 列传第六十 哥舒高封·欧阳修

    哥舒翰,其先盖突骑施酋长哥舒部之裔。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故仍世居安西。翰少补效毂府果毅,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年四十馀,遭父丧,不归。不为长安尉所礼,慨然发愤,游河西,事节度使王倕。倕攻新城,使翰

  • 卷三百·列传第一百八十八·外戚·张廷玉

        ◎外戚   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而高、文二后贤明,抑远外氏。太祖访得高后亲族,将授以官。后谢曰:“国家爵禄,宜与贤士大夫共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三·佚名

    嘉靖四年七月戊午朔孟秋时享 太庙 命修理 社稷坛场垣○裁革广东博罗县沙河马驿○乙未○改山东巡抚蒋瑶于河南先是王尧封巡抚山东诏回院矣复有止留任故也○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宋冕为狭西左布政使○四川巡抚都御史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万历八年六月己亥朔裁革宣大威远参将及广灵大山口守备○庚子以户部左侍郎刘斯洁署总督仓场事○辛丑升福建左布政使劳堪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本处地方○升狭西右布政使张国彦为江西左布政使○山西抚按高文荐黄应坤清

  • 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

    光绪十四年十月奏为国势危蹙,祖陵奇变,请下诏罪己,及时图治,恭折仰祈圣鉴事。臣闻言事有越职之禁者,所以定名分也;辟门有传言之典者,所以采刍荛也。定分以靖臣下之心,采言以通天下之气。臣猥荷天慈,蒙被荫典,入监读书,虽复疏贱,

  • 卷之一百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 传第九十四 扎萨克多罗郡王额敏和卓列传 额敏和卓吐鲁番回部人祖素丕和卓为喀喇和卓阿珲父呢雅斯和卓为吐鲁番大阿珲额敏和卓嗣聚族居鲁克沁康熙五十九年大军抚吐

  • 卷三·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三明 黄训 编保治【正统】雷震奉天殿鸱吻奏请修省疏【刘球】臣谨按春秋而知君心之所感天心之所应有如响之答声影之随形而国家成败兴亡莫不系之董子所谓国家失道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

  • 卷二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一 朱批佟吉图奏摺 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佟吉图谨 奏为沥陈愚悃仰冀 照鉴事雍正元年七月初四日【臣】接到部文钦奉严旨随向北叩谢 天恩摘印缴 敕就鎻候解泣思【臣】受 皇上格外隆恩

  • 论语纂疏卷四·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论语纂疏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四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述而第七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

  • 无常品第一(二十有一章)·佚名

    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双品第一(有五经)(第五日诵名后诵)(有三品半合有三十六经)说智阿夷那拘楼明圣道东园论小空大空最在后(一八七)中阿含双品说智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道宣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一村中取非亲尼食戒 佛在舍卫。世俭谷贵饿死无限。莲华色尼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三日。并与比丘遂饿在道。面掩泥卧。俗人讥嫌。比丘举过白佛。诃制此戒。  

  • 内经药瀹·张骥

    内经药瀹[yuè] ,医经类著作。清张骥辑。十卷。骥字先识,双流(今属四川) 人。另辑有《内经方义》、《雷公炮炙论》等。是书刊于一九二三年。张氏认为《内经》中虽少提药名,但其理论对用药规律、药物性味归属等皆有纲领

  • 明镜公案·佚名

    明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集。一册七卷。封面题“精炼百家诸名公明镜公案,三槐堂梓行”。正文前则题:“新刻名公神断明镜公案”,“葛天民、吴沛泉汇编,三槐堂王崑源梓行”。上图下文。每卷含一至二类不等,共分人命、索骗、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