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君子篇第二十四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告至备也。天子也者,埶至重,形至佚,心至愈,志无所诎,形无所劳,尊无上矣。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之谓也。

圣王在上,分义行乎下,则士大夫无流淫之行,百吏官人无怠慢之事,众庶百姓无奸怪之俗,无盗贼之罪,莫敢犯上之大禁,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不可以为寿也,皆知夫犯上之禁不可以为安也。由其道则人得其所好焉,不由其道则必遇其所恶焉。是故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世晓然皆知夫为奸则虽隐窜逃亡之由不足以免也,故莫不服罪而请。书云:“凡人自得罪。”此之谓也。

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爵当贤则贵,不当贤则贱。古者刑不过罪,爵不踰德。故杀其父而臣其子,杀其兄而臣其弟。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分然各以其诚通。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刑罚綦省,而威行如流,政令致明,而化易如神。传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之谓也。

乱世则不然:刑罚怒罪,爵赏踰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论罪也。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诗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此之谓也。论法圣王,则知所贵矣;以义制事,则知所利矣。论知所贵,则知所养矣;事知所利,则动知所出矣。--二者是非之本,得失之原也。故成王之于周公也,无所往而不听,知所贵也。桓公之于管仲也,国事无所往而不用,知所利也。吴有伍子胥而不能用,国至于亡,倍道失贤也。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惇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不矜矣,夫故天下不与争能,而致善用其功。有而不有也,夫故为天下贵矣。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猜你喜欢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晏婴
  太极通书·周敦颐
  春秋释例卷五·杜预
  第十四章 思想的艺术·林语堂
  卷九·范处义
  今之教者(1)·戴圣
  扬权·韩非
  管子輕重十五·马非百
  卷三十二·佚名
  卷二·佚名
  卷七十四·道世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玄奘
  答王静山问·太虚
  观音义疏卷下·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孔平仲·唐圭璋

      平仲字毅父,武仲之弟,清江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元祐二年(1087)召试,授集贤校理。仕至提点京西刑狱。坐党籍,谪惠州安置。徽宗即位,召为户部员外郎、迁金部郎中,出使陕西、帅鄜、延、环、庆。党论再起,罢职卒。有清江集。

  • 诗(三首)·林徽因

     给秋天正与生命里一切相同,颠倒密切中牵连着除却严冬铁样长脸阴雾中,偶然一见。等到太晚的那个早晨等候着把你残忍的摧毁!笑脸向着晴空竟未觉察凄厉的夜晚稚气,豪侈,你没有悲哀。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果然没有把我惊醒

  • 卷二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九刘邓州祖谦【三首】祖谦字光甫安邑人承安五年进士歴州县有政迹拜监察御史以鲠直称其不能俯仰世好葢天性然也正大初为右司都事除武胜军节度副使召为翰林修撰家多藏书金石遗文

  • 卷三百六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一刘禹锡和思黯忆南庄见示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迹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酬思黯见示

  • ●卷一·徐锡麟

    盛京长白山为我朝发祥之地,高二百余里,绵亘千里。山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明中叶,有望气者言其地将生圣人,统一诸国。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湖里。相传有天女名佛库伦浴于池,浴竟,有神鹊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佚名

    正德九年春正月乙丑朔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天下朝觐官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赐文武群臣假五日免宴赐以节钱钞○改刑部左侍郎黄珂为兵部左

  • 一百四十一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臣目下现在扬州造具钱粮销引各款清册,料理事竣,即星驰入都,叩觐天颜。 今将江宁十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其杨州晴雨录,恭呈御览。其扬

  •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七五一 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详查不应销毁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正月二十一日署理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恭折覆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着传谕各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八·佚名

    晋宣帝 武帝宣帝谋魏【子由】傅玄谏止持文帝三年之丧【温公】武帝无贻厥孙谋之道【温公】武帝以太子母弟秦王柬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子由】贵戚专杀【东坡】裴楷谄对【东坡】卫瓘拊床【东坡】为惠帝娶妇【东坡

  • 高勋传·脱脱

    高勋,字鼎臣,晋北平王信韬之子。生性通达聪慧。在晋国担任阁门使。会同九年(946),与杜重威一道前来投降。太宗入汴京,授四方馆使。喜好结纳权贵,服持职事勤劳,大臣们大多对他推奖美誉。天禄年间,任枢密使,总揽汉军事务。五年(

  • 卷三十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五宋 陈经 撰无逸【周书】昔者三代之王以天下为艰难后世之昏主以天下为逸乐惟其以天下为艰难故无事之时常为有事之虑惟其以天下为逸乐故安其危利其菑乐其所以亡然则人主以至尊备天下之奉

  • 卷一·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广听録卷一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予七岁受尚书是时当崇祯之末经师苐授宋儒蔡沈注本无余事也稍长闻有为古今尚书辨者而疑之然是时守功令赴试虽稍稍旁及他说而究无成学旣则丁国变流离走四方偶有论及亦无书

  • 卷十七·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七宋 吕本中 撰成公【名黒肱宣公子定王十七年即位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泰山孙氏曰周之二月夏之十二月无冰冬温也武夷胡氏传寒极而无冰者常燠也案洪

  • 卷三十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三十四宋 魏了翁 撰防服经传七朋友无亲皆在他邦则免朋友皆在他邦免归则已注谓服无亲者当为之主每至时则则去冠代之以免旧説以为免象冠广一寸已犹止也归有主则止也主若防小则未止小记曰大功者

  •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周梦颜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

  • 佛说弥勒下生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过去诸佛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

  • 还丹复命篇·薛道光

    古代内丹术书。简称《复命篇》。宋薛式撰。以诗词形式论述道家修炼内丹之法,包括诗词五十五首、《丹髓歌》三十四首。内容为内丹功法口诀及修炼时的体会。收入《道藏》第七四二册。

  • 吕祖金华宗旨阐幽问答·佚名

    问:先天之学,心也;后天之学,迹也。欲免轮回,须从无形做功夫? 答曰:无从做功夫。究竟何以做?将谓静中可得,动则失。不知动之所以失,由静之无以得。夫静无得,动有失,皆未达道也。汝所云,形而上,止言其当然,未识其所以然,刻下惟于有迹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