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子道篇第二十九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命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则不幸不顺见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有言曰:‘衣与!缪与!不女聊。’今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无此三者,则何为而无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人邪?”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过也。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汝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

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仁且知,夫恶有不足矣哉!”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生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猜你喜欢
  三代改製質文第二十三·苏舆
  第四章 全地大同公政府政体·梁启超
  卷一 集醒·陈继儒
  卷三·陈士元
  (十一)·钱穆
  卷一 法戒录·周梦颜
  晓三界品第六·佚名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六十一(北齐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纪念佛诞的意义·太虚
  答陈伯达问(二则)·太虚
  复蔡育之先生书·太虚
  菩萨学处讲要(注一)·太虚
  宗镜录卷第七·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四回 移花接木诈何深 含垢蒙羞非其罪·萧晶玉

    且说寇公子奋志读书,恐误了工课,提着糕点,走至府门以外,只见兄弟云虎跳跳蹦蹦在那里玩耍,赶着公子叫道:“哥哥,你拿着什幺呢?”公子站住,把包儿放在马台石上,打开拿出几块,递与虎儿说:“拿到家里吃去罢。”遂往学中

  • 第二十六出 毕命·姚茂良

    〔末上〕一株小橹荡行舟。半载离人半载愁。一隔芦花江上月。几年心事上眉头。蒙夫人分付。唤下船只。要到杭州去。今已唤下。且待夫人出来。就此上船。〔丑扮船家随上老旦小旦上〕【凤凰阁】如醉如痴。这苦浑如梦&#6

  • 提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江湖小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江湖小集九十五卷旧本题宋陈起编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於睦亲坊亦号陈道人今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皆所刻也是集所録凡六十二家

  •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顺帝八·宋濂

        ◎顺帝八   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辛卯,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专率义兵以事守御,仍命各路达鲁花赤提调,听宣慰使司节制。丙申,监察御史哈剌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五·杨仲良

      仁宗皇帝   宗室迁官   景祐二年十一月乙未,祀天地於圜邱,以太祖、太宗、真宗并配。大赦,录唐、梁、后唐、晋、汉、周及诸伪国后、建隆以来臣僚将校没于战阵无子孙食禄者,于所属自言。宗室并与转官,仍自诸司使以下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六·徐乾学

    元纪四【起彊圉大渊献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六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四年夏四月宗王纳延反诸王纳雅等皆应之帝问侍卫士阿实克布哈计将安出对曰臣愚以为莫若先安抚诸王乃行天讨则叛者势自孤矣帝曰善卿

  •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一 六书略三·纪昀

    六书略 【三】谐声五假借六○谐声五(臣)等谨按谐声一曰形声郑志谓触声成字不可胜举是也然郑志所列诸字仍各分主子母引类载之则义例滋多而莫可统纪实 则谐声之最易见者无过许慎说文原注从某某声是则谐声之法毋庸别起类例

  • 南渡录·辛弃疾

    宋 辛弃疾○渡录大略靖康元年丙午三月初二日,金人围京城。三月初三日,金人北去。十月十九日,金人元帅粘罕再围京城。二十五日,京城陷。金人入城,求两宫幸虏营议和及割地事。二年正月十一日,粘罕遣人入城,请皇帝车驾诣军前议

  •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以报以德第二十八·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臣之报其君何以?”晏子对曰:“臣虽不知,必务报君以德。士逢有道之君,则顺其令;逢无道之君,则争其不义。故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

  • 春秋辨义卷首五·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书义二禘禘之説有时禘有大禘郊特牲曰春禘而秋尝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祭义曰春禘秋尝祭綂王制曰春礿夏禘皆时禘也然以上所记杂有夏商若周礼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

  • 卷三·曾国藩

    卷三暇心篇暇心者,李渔称为“闲情偶寄”,林语堂称为“生活的艺术”。仕途万事缠身,戎旅胜负难定,陶朱锱铢日较。曾国藩说古今能胜大任者,都是身心疲劳之人,因此必有暇心用来调适。苏东坡寄情诗文,西门庆征逐女色,高雅低俗足见

  • 苏悉地羯啰经卷中·佚名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扇底迦法品第十三  扇底迦法。补瑟征迦法。阿毗遮噜迦法。前虽通说。犹未能周。今更重宣广其义理。此三种法速成者。应当如法次第行之。若扇底迦念诵及作除灾护摩法者。归命三

  • 序听迷诗所经·佚名

    序听迷诗所经一卷尔时弥师诃说天尊序娑法云。异见多少谁能说。经义难息事谁能说。天尊在后显何在。停止在处其何。诸佛及非人平章天阿罗汉。谁见天尊在于众生。无人得见天尊。何人有威得见天尊。为此天尊颜容似风。何

  • 浙西水利书·姚文灏

    明代系统摘编的太湖地区水利文集。编者姚文灏,字秀夫,号学斋,江西贵溪人。明成化进士。弘治七年(1494)曾任常州通判,两年后又以工部主事提督浙西水利,对太湖水利有较深入的研究。为了借鉴历史经验,他于弘治十年编成此

  • 声无哀乐论·嵇康

    晋人嵇康著,从声音本性与情感特征的关联上研究音乐本质的著作。同阮籍一样,他们都去探究追寻“乐”的“自然”本体;与阮籍不同的是:嵇康从“养生论”角度去发掘,而“养生论”在阮籍的乐论中没有什么地位。嵇康认为音

  • 书小史·陈思

    十卷。宋陈思撰。该书以历代书家小传纂次成帙。书前有咸淳丁卯 (1267)天台谢愈修序,称陈思“趣向之雅,编类之勤,可谓不苟于用心”。书中所载,自伏牺迄于五代。凡纪一卷,载帝王五十一人,起于太昊伏牺,迄于宋顺宗。人物

  • 皱水轩词筌·贺裳

    词论著作。中国清代贺裳撰。裳字黄公,江南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工于词,著有《红牙词》1卷。《皱水轩词筌》共1卷,赖古堂集本为54则,今人唐圭璋又据《倚声集》、《词苑丛谈》、《昭代丛书》三书补遗13则,合之共67则。作者在论

  • 实验主义·胡适

    胡适撰。全文七个部分:先后发表于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4期)、《新教育》(第1卷第3期)和《新中国》(第1卷第2号)。为中国最早系统介绍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著作,亦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哲学主张。“实验主义”是胡适对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