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仲尼篇第七

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汏,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汏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于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雠,遂立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立以为仲父,而贵戚莫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贵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幸也,数也。

然而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五伯,是何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诈心以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彼王者则不然:致贤而能以救不肖,致强而能以宽弱,战必能殆之而羞与之斗,委然成文,以示之天下,而暴国安自化矣。有灾缪者,然后诛之。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于成王,则安以无诛矣。故道岂不行矣哉!文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纣舍之,厚于有天下之埶,而不得以匹夫老。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雠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埶,是其所以危也。

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广施,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也。虽在贫穷徒处之埶,亦取象于是矣。夫是之谓吉人。诗云:“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此之谓也。

求善处大重,理任大事,擅宠于万乘之国,必无后患之术,莫若好同之,援贤博施,除怨而无妨害人。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如是,有宠则必荣,失宠则必无罪。是事君者之宝,而必无后患之术也。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孔子曰:“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同,必胜;知而好谦,必贤。”此之谓也。愚者反是: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妒贤能,抑有功而挤有罪,志骄盈而轻旧怨,以吝啬而不行施,道乎上为重,招权于下以妨害人。虽欲无危,得乎哉!是以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可立而待也,可炊而竟也。是何也?则堕之者众,而持之者寡矣。天下之行术,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立隆而勿贰也。然后恭敬以先之,忠信以统之,慎谨以行之,端悫以守之,顿穷则从之疾力以申重之。君虽不知,无怨疾之心;功虽甚大,无伐德之色;省求多功,爱敬不倦;如是则常无不顺矣。以事君则必通,以为仁则必圣,夫之谓天下之行术。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埶不在人上,而羞为人下,是奸人之心也。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说必不行矣,俞务而俞远。故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

猜你喜欢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
  第三十三卦 遯 天山遯 乾上艮下·佚名
  春秋释例卷十五·杜预
  第二十七章·王夫之
  春秋大全卷十·胡广
  卷五十二·冯复京
  卷十四下·王天与
  卷之八·邵经邦
  卷九·僧祐
  卷五百七十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七·唐慧琳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信卷第五(六章)·优昙普度
  卷二十七·佚名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卷第二·佚名
  为师胸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229_1 【哭严仆射归榇】杜甫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   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卷229_2 【宴戎州杨使君东楼】杜甫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礼乐三   ○郊祀乐章   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   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   惟皇上帝,监德昭明。祀考承天,治底隆平。孝思维则,禋祀荐诚。神其降格,万福来并。   黄

  • 第五十九回 阻内禅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诛·蔡东藩

      却说陈友谅僭称帝制,适狂风骤至,江水沸腾,继以大雨倾盆,连绵不已,弄得这班亡命徒,统是拖泥带水,狼狈不堪。大众在沙岸称贺,不能成礼,连友谅一团高兴,也变做懊丧异常。忽接朱元璋麾下康茂才来书,促他速攻应天,愿为内应。茂才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微子开者【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也为纣卿士】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滛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徐广曰音耆】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

  •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林语堂

    蘇東坡由現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夫,由氣質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藏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淨盡,此人的本相便呈

  • 一六四 北大感旧录十·周作人

    十四,钱玄同 钱玄同的事情真是说来话长,我不晓得如何写法好,关于他有一篇纪念文,原名“最后的十七日”,乃是讲他的末后的这几天的,似乎不够全面,要想增补呢又觉得未免太苏了,那么怎么办才好呢?刚好在二月十九日的《人民日报》

  • 耶律海思传·脱脱

    海思,字铎衮,隋国王释鲁之庶子。机警而能言善辩。会同五年(942),太宗下诏征求直言。当时海思十八岁,穿着羊裘,骑牛来见皇上。有司问道“:你为什么前来?”海思回答“:应诏言政事。倘若不因我贫贱而年少见弃,也可以做个候选直言

  • 潮海传·宋濂

    潮海,扎刺台族人。由国子生开始当官,任靖安县达鲁花赤。至正十二年(1352),蕲、黄人民起义,潮海与县知事黄绍募民兵抵御。不久,起义军数万由武宁来攻,绍向行省救援,潮海则率兵迎战,在象湖大破义军。潮又起用进士胡斗元、涂渊、

  • 一四一、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考·钱穆

    《吕氏春秋?应言篇》:“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喜。龙曰:窃意大王之勿为也。王曰:何故?曰:日者大王欲破齐,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其卒果破齐以为功。今大王曰我甚欲偃兵,士之在大王之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

  • 黄启明·周诒春

    黄启明 年三十岁。生于广州。未婚。初毕业于广州岭南学校。任该校教员。著有最新小学算术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出版。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师范科。习教育。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得官费。民国三年。

  • 提要·袁仁

    【臣】等谨案尚书砭蔡编一卷明袁仁撰仁字良贵号蓡波苏州人与李本同时相善故解经亦往往似本是编纠蔡沈书传之误所论如粤若越若之前后异训三百六旬有六日乃宋厯非古厯方命当从蜀志晋书所引梅赜事不出晋书宣夜有汉郗萌所

  • 卷六·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六长洲余萧客撰毛诗上毛诗序垂世立教孔安国序【北堂书钞十】解诗歌讽谕之声也郑六艺论【北堂书钞九十五】自书契之兴朴畧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諌不为谤君臣

  • 第九章 6·辜鸿铭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辜讲有一个国家的部长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

  • 大论第五十九·桓宽

    【题解】&ldquo;大论&rdquo;,即《盐铁论》的大概,犹如其他书籍末尾的&ldquo;要略&rdquo;的意思。本篇是全书的总结。大夫除强调法治以外,还对儒家学派的老祖宗孔丘加以揭露和批判,而文学则为孔子辩护。大夫曰:呻吟槁简①,诵

  • 卷九十五·道世

    △病苦灾第九十五(此有六部)▲述意部第一夫三界遐旷,六道繁兴,莫不皆依四大相资,五根成体。聚则为身,散则归空。然风火性殊,地水质异,各称其分,皆欲求适。求适之理既难,所以调和之乖为易。忽一大不调,四大俱损。如地大增,则形体膖

  • 佛说十二头陀经·佚名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著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迦叶。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

  • 卷之九·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九 诸般佛事门 散花文 切以风恬籁悄。斗转星移。乃圣贤降鉴之时。正凡庶投诚之际。道场冰洁。法侣云臻。宜散天花恭陈佛宝。是花也。善根种植。心地栽培。发生不假於阳春。开谢无关於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