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致士篇第十四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奸誉、奸愬,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川渊者,鱼龙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于小人。”此之谓也。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诚信如神,夸诞逐魂。

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故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

猜你喜欢
  卷十二(僖元年,尽五年)·孔颖达
  卷五 圣治章第九·邢昺
  ●救难鉴第十(二十七案)·徐谦
  儒志编·王开祖
  第十章 7·辜鸿铭
  卷三十四·毛奇龄
  卷一百五十五·山井鼎
  左传折诸卷十二·张尚瑗
  卷十一·吕祖谦
  任子遗书·任不齐
  卷二十八·佚名
  志 行 自 述·太虚
  卷二·佚名
  卷第五十七·佚名
  百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补注杜诗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补注杜诗三十六卷宋黄希原本而其子鹤续成之者也希字梦得宜黄人登进士第官至永新令尝作春风堂於县治杨万里为作记今载诚斋集中鹤字

  • 卷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云类四言古卿云歌          古逸诗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吹云赞         【魏】曹 植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卿云赞         

  • ●卷十七·邵博

      嘉六年三月,仁皇帝幸后苑,召宰执、侍从、台谏、馆阁以下赏花钓鱼,中觞,上赋诗:“晴旭晖晖花尽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胃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纹波时泼刺,莺流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欢游近侍陪。”宰

  • 第五十四回 李重进涉水扫千军 赵匡胤斩关擒二将·蔡东藩

      却说蜀主昶致书乞和,周主虽不答复,却为着南讨兴师,暂罢西征,令各将振旅言旋,别命宰臣李穀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州行府事,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副,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一十二将,一齐从征,向南进发,并先谕淮南州县

  • 第五节 义师之初兴·陈匪石

    东山凤已去,西野麟未归;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征声间作,忽触吾耳,歌曰:噫嘻!我所爱之祖国兮!夕阳犹是兮,江山已非!噫嘻!我所爱之生父兮,燕山之东兮,燕山之西兮,胡茄呜呜胡不归!噫嘻!我所爱之慈母兮!泉州城上兮乌南飞,泉州城下兮麋鹿追随,儿身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杨士奇

    宣德三年三月癸巳行在礼部尚书胡濙言天下岳镇海渎社稷山川风云雷雨城隍旗毒等神及历代帝王陵寝先圣先贤忠臣烈士有功德及民载在祀典者每岁春秋致祭所以崇德报功为民祈福今各处庙宇坛壝颓毁不修祭器损坏不备有亏事神之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高阳王高..传·李延寿

    高阳康穆王高..,神武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天保元年(550)受封,天保十年,迁任尚书令。因滑稽多智,善于奉迎受到文宣帝的喜欢。他拿着一根木杖站在文宣帝的左右,专门打其他各王,太后很不喜欢他。他的妃子的父亲是护军长史张宴之,

  • 记大明通行宝钞·吴晗

    元末钞以无本滥发而废不能用,转而用钱,而钱之弊亦日甚,官使一百文民用八十文,或六十文,或四十文,吴越各不同,湖州嘉兴每贯仍旧百文,平江五十四文,杭州二十文,法不归一,民不便用。又钱质薄劣,易于损坏[406]。钞钱俱不能用,遂一退而

  • 卷十二·陈天祥

    <经部,四书类,四书辨疑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辨疑卷十二    元 陈天祥 撰孟子离娄下惠而不知为政○注谓私恩小利经中无该私恩小利之文惠止当解为恩惠孔子称子产其养民也惠谓有养民之实惠也详此一事亦是偶见渉者之

  • 九经辨字渎蒙卷十一·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异音异义周易亨【説文作高许两切献也 大篆作亨玉篇俗作享有】公用亨于天子【本义】亨春秋传作享谓朝献也 【随】王用亨于西山【本义】亨亦当作祭享之享 【升】王用亨于岐山【释文】注作享通也马郑陆王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卷七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七   宋 王与之 撰矢人为矢王昭禹曰夏官有槀人司弓矢而冬官又有矢人者盖槀人则掌以财赍弓矢之榦所以给矢人之用者也司弓矢掌弓矢之法则以藏矢人之成者也

  • 八力品第五·佚名

    於是舍利弗问宝女曰:菩萨大士。承何威力无所秽厌。宝女答曰:唯舍利弗。菩萨八力无所患厌。何谓为八。一曰慈力无所加害。二曰哀力不舍群黎。三曰和性之力不为下劣。四曰慧力离於尘劳。五曰权力心无所厌。六曰德力行无所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性深等编杂咏下梅花百咏梅种遗来嘉实木天然嬴得色香一着先枝叶奇从个里发溪山何处不堪传种梅为爱闻香霜雪前多培岩下与溪边个中含尽未生韵发干成花任岁年丐梅久慕

  • 射经·王琚

    古代射箭术专著。唐王琚著。王琚(约685—746年),有才情,博通经史,曾助唐玄宗李隆基平太平公主之乱,因此升为户部尚书,很得玄宗赏识,但因性格豪侈,又不肯阿附权贵,屡屡遭贬,后受李林甫诬陷,于天宝五年贬死于江华郡。此

  • 儿科萃精·陈守真

    八卷,陈守真著,1930年汉口汉康印书局石印本,中医儿科著作。

  •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佚名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系早期上清派重要经典。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真诰》提到“紫度炎光,夜照神烛”“流金之铃”等,《云笈 七签》卷9释《紫度炎光神玄变经》,该经为六朝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