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强国篇第十六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彼国者,亦强国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彼国者亦有砥厉,礼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礼义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爱利则不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黭然而雷击之,如墙厌之。如是,百姓劫则致畏,嬴则敖上,执拘则[最]聚,得间则散,敌中则夺,非劫之以形埶,非振之以诛杀,则无以有其下,夫是之谓暴察之威。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谓狂妄之威。--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

公孙子曰:子发将西伐蔡,克蔡,获蔡侯,归致命曰:“蔡侯奉其社稷,而归之楚;舍属二三子而治其地。”既,楚发其赏,子发辞曰:“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臣舍不宜以众威受赏。”

讥之曰: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夫尚贤使能,赏有功,罚有罪,非独一人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恶恶之应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古者明主之举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则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禄。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今子发独不然:反先王之道,乱楚国之法,堕兴功之臣,耻受赏之属,无僇乎族党,而抑卑其后世,案独以为私廉,岂不过甚矣哉!故曰:子发之致命也恭,其辞赏也固。

荀卿子说齐相曰:处胜人之埶,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处胜人之埶,不以胜人之道,厚于有天下之埶,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桀纣是也。然则得胜人之埶者,其不如胜人之道远矣!夫主相者,胜人以埶也,是为是,非为非,能为能,不能为不能,并己之私欲,必以道,夫公道通义之可以相兼容者,是胜人之道也。今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相国之于胜人之埶,亶有之矣。然则胡不驱此胜人之埶,赴胜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如是,则国孰敢不为义矣!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贤士愿相国之朝,能士愿相国之官,好利之民莫不愿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相国舍是而不为,案直为是世俗之所以为,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众庶百姓皆以争夺贪利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国乎?今巨楚县吾前,大燕(鱼酋)吾后,劲魏钩吾右,西壤之不绝若绳,楚人则乃有襄贲开阳以临吾左,是一国作谋,则三国必起而乘我。如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两者孰足为也!夫桀纣,圣王之后子孙也,有天下者之世也,埶籍之所存,天下之宗室也,土地之大,封内千里,人之众数以亿万,俄而天下倜然举去桀纣而奔汤武,反然举恶桀纣而贵汤武。是何也?夫桀纣何失?而汤武何得也?曰:是无它故焉,桀纣者善为人所恶也,而汤武者善为人所好也。人之所恶何也?曰:污漫、争夺、贪利是也。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今君人者,譬称比方则欲自并乎汤武,若其所以统之,则无以异于桀纣,而求有汤武之功名,可乎?故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凡得人者,必与道也。道也者,何也?礼义、辞让、忠信是也。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修政矣。今已有数万之众者也,陶诞比周以争与;已有数百里之国者也,污漫突盗以争地;然则是弃己之所安强,而争己之所以危弱也;损己之所不足,以重己之所有余。若是其悖缪也,而求有汤武之功名,可乎!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说必不行矣,愈务而愈远。为人臣者,不恤己行之不行,苟得利而已矣,是渠冲入穴而求利也,是仁人之所羞而不为也。故人莫贵乎生,莫乐乎安;所以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愚莫大焉。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亡一焉而亡。诗曰:“价人维藩,大师维垣。”此之谓也。

力术止,义术行,曷谓也?曰:秦之谓也。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力术止也。曷谓乎威强乎汤武?汤武也者,乃能使说己者使耳。今楚、父死焉,国举焉,负三王之庙,而辟于陈蔡之间,视可司间,案欲剡其胫而以蹈秦之腹,然而秦使左案左,使右案右,是乃使雠人役也;此所谓威强乎汤武也。曷谓广大乎舜禹也?曰:古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诸侯也,未有过封内千里者也。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是乃江南也。北与胡貉为邻,西有巴戎,东在楚者乃界于齐,在韩者踰常山乃有临虑,在魏者乃据圉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赵者剡然有苓而据松柏之塞,负西海而固常山,是地遍天下也。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广大乎舜禹也。然则奈何?曰: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与之参国政,正是非,治曲直,听咸阳,顺者错之,不顺者而后诛之。若是,则兵不复出于塞外,而令行于天下矣。若是,则虽为之筑明堂于塞外而朝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务也。

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

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县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县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箸焉,可以时托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凡奸人之所以起者,以上之不贵义,不敬义也。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今上不贵义,不敬义,如是,则天下之人百姓,皆有弃义之志,而有趋奸之心矣,此奸人之所以起也。且上者下之师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犹响之应声,影之像形也。故为人上者,不可不顺也。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然则凡为天下之要,义为本,而信次之。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堂上不粪,则郊草不瞻旷芸;白刃扞乎胸,则目不见流矢;拔戟加乎首,则十指不辞断;非不以此为务也,疾养缓急之有相先者也。

猜你喜欢
  卷四 士昏礼第二·郑玄
  厚黑丛话卷五·李宗吾
  卷二十五·湛若水
  卷九·陈祥道
  和与礼的辩证法·孔子
  经济文衡续集卷三·佚名
  七经小传目録·刘敞
  第十三章 21·辜鸿铭
  卷一百七十三·秦蕙田
  第三十六卦:《明夷卦》·佚名
  卷六·吕本中
  第七 揣篇 1·王诩
  僖公·僖公三十二年·左丘明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摭遗·段克己

    双调大石调双调越调小石调仙吕双调仙吕中吕○双调乔木查乔木查对景对景海棠初雨歇杨柳轻烟惹碧草茸茸铺四野俄然回首处乱红堆雪么恰春光也梅子黄时节映日榴花红似血胡葵开满院碎翦宫缬 【 啸余谱作蜀葵开满院翦碎宫缬

  • 卷341 ·佚名

    苏泂 咏月 入夜金盆上,终宵玉镜悬。 气凉征戌骨,肠断别离缘。 皎洁宁伤性,虚明欲竟天。 平生看不足,兹夕更悠然。 苏泂 咏月 既雨中秋望,纖毫桂影分。 魄高疑压雾,香动欲冲云。 稍窘痴

  • ●樱桃园·沈泰

    (会稽澹居士编新安如道人评) 正目汪学士口传古字,魏书生病阻文场。 张女子一言梦报,欧状元千载名扬。 △第一折 【满江红】〔生儒巾上〕六尺青衫,秋水映丰神楚楚。受寒窗灯火,十年辛苦。宝剑床头声暗吼,霜毫梦里花争吐。笑

  • 列传第四十三 庾亮(子彬 羲 龢 弟怿 冰 条 翼)·房玄龄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传》。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礼节,闺门之内,不肃而成,时人或以为夏侯太初、陈长文之伦也。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

  • 建康实録卷二·许嵩

    吴太祖下黄武八年春正月公卿百司连上表劝王正尊号王犹谦让再三夏四月黄龙凤皇见武昌夏口并言之甲午公卿再请王曰羣臣百辟咸以寡人上副天心寡人敢辞甲申立坛于南郊即帝位柴燎告天礼毕法驾旋武昌宫陞太极殿大赦改元黄龙

  • 第八节石沪·佚名

    第一 现耕契字第一现耕契字立现耕契字人大赤崁社林整房子庚,有承继先伯父宗祧自己填筑石沪一口,在金屿,土号名西桥仔。沪东至金屿,西至港,南至到挂沪,北至金屿,四至填明为界。沪伙计六大份,着年轮巡,房应得半份,十二流轮巡一流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下·袁枢

    宋 袁枢 撰丁零叛燕晋武帝太元八年丁零翟斌起兵叛秦慕容凤及燕故臣之子燕郡王腾辽西段延等各帅部曲归之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九年慕容凤王腾段延皆劝翟斌奉慕容垂为盟主斌从之垂至洛阳斌帅其众来与垂防劝垂称

  •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三·佚名

    始皇二罢封建【朱敬则 栁州 范祖禹 曾子固 东坡 颍濵】罢封建朱敬则曰昔秦废五等崔寔仲长统王朗曹冏等皆以为秦之失余窃异之诚通其志云葢明王之理天下也先之以博爱本之以仁义张四维尊五美悬礼乐于庭宇置轨范于中

  • 卷一百十八·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十八 唐 张守节 撰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史记一百十八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张耳所都今邢州也】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

  • 卷四十二(昭二年,尽四年)·孔颖达

    【经】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夏,叔弓如晋。(叔弓,叔老子。)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书名,恶之。薰隧盟,子产不讨,遂以为卿故书之。○恶,乌路反。)[疏]“书名”至“书之”。○正义曰:传称子产数其罪,是书名为恶之也。往年传云“子?

  • 续孟子卷上·林慎思

      梁大夫一  梁大夫见孟子问曰吾闻夫子教王远利而易以仁义有诸孟子曰然大夫曰吾家有民见冻饥于路者非其亲而救之脱衣以衣之辍食以食之及已冻饿几死是其亲而不救之而何孟子曰噫是大夫从王厚利而薄仁义故也厚利率民

  • 卷二·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     宋 胡士行 撰大禹谟第三         虞书臯陶矢【陈】厥谟【九德之谋】禹成厥功【六府三事之功】帝舜申之【发暴白之使功与谟申而不屈于此见舜得君道焉林云申重也陶谟矣

  • 师旷论卫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佚名

    ——百姓也可以为国君上课 【原文】 祁师旷侍于晋侯①。晋侯曰:“卫人出其君②,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

  • 卷十八·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得净命。何等为十。一者远离谄求利养。二者远离为利养故矫现其相。三者远离为利养故虚言激诱。四者远离恶求利养。五者远离非法利养。六者远离不净利养。七者不耽著利养。八者不染爱利养

  • 如来生品第四·马鸣

    于时佛星,適与月合,吉瑞应期。从右胁生,犹如雲除,千日霍现。譬如久冥,炬光卒耀,东方为首。树为头发,华草为毛,莲花为面。青莲为眼,丹树为口,须弥为乳。四海为腹,中土为腰,南方为髋。私为垂珠,恒为香璎,西方为足。众宝为饰,诸转轮王,历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

  • 法华经传记卷第五·佚名

    讽诵胜利第八之三·释遗俗一·史呵誓二·僧玄秀三·僧道慧四·释道泰五·释普安六·释僧定七·隋沙弥八·释僧彻九·释僧衍十·岑文本十一&middo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梵名Aparimita^yur (-jn~a^na)-na^ma dha^ran!i^。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无量智决定王如来之陀罗尼及其功德。本经与宋代法天所译之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