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东海徐陵字孝穆撰)    夫凌□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其中有丽人焉。其人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亦有颍川、新 
-                 洞玄金玉集卷之十○二郎神慢应仙举。便下手、先除色慾。好玉洁冰清大丈夫。更休任、泥拖水漉。一失人身难再复。莫等闲、把前程失误。今略诉。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听取。第一要、涤除念虑。第二要 
- 树上的叶子说:“这来又变样儿了,
你看,有的是抽心烂,有的是卷边焦!”
“可不是,”答话的是我自己的心:
它也在冷酷的西风里褪色,凋零。
这时候连翩的明星爬上了树尖;
“看这儿,”它们仿佛说,“有没有改变?”
“看这儿,”无形中又发 
-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通鉴释文行于世有史炤本有公休本史炤本冯时行为之序公休本刻于海陵郡斋前无序后无防直寘公休官位姓名于卷首而已又有成都府广都县费氏进修堂板行通鉴于正文下附注多本之史炤间以己意附见世人以其有注遂谓之善本号 
- 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壬申朔礼部言宁府宸濠既以反诛其大宗宗庙已毁小宗支属犹存始封之王不可无祭而已毁之庙不当复建此所谓礼之变而当议处者也始本部议请献惠二庙每一易世钦定一郡王奉祀盖即本有之庙而定祭祀之礼将以息觊 
- 列传元 【八】○元八董俊【文蔚  文用  文忠】  汪德臣【良臣惟正】董俊汪德臣△董俊董俊字用章真定槀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佑间边事方急槀城令哩迪募兵拔俊为将将所募兵迎敌岁乙亥国王穆呼哩 帅兵南下俊峰己 
- 宋 袁枢 撰肇忠用事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夏六月戊辰魏追尊皇妣高氏为文昭皇后配飨高祖增修旧冢号终宁陵追赐后父飏爵勃海公諡曰敬以其嫡孙猛袭爵封后兄肇为平原公肇弟显为澄城公三人同田受封魏主素未识诸舅始赐衣帻引见 
- 禮十九 ○禮十九 軍二 △軍二 親征 命將出征 凱旋郊勞 受降 獻俘 受俘 馬政【馬祭附】 日月食救護【直省附】 ·親征 (臣)等謹按杜典載周禮天子將出征類宜造禡并祭所過山川各條皆屬親征之禮歷代亦未能具舉也伏惟我朝武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七	嘉礼一	朝会	总叙	周天子之朝有四一曰外朝以听讼二曰中朝以见羣臣三曰内朝以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国有大事致万民而询之於是後世有常朝与大朝会之礼焉汉高祖用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考【臣】?谨按马端临作征榷考自征商关市以暨杂征歛?门阜财足用之道固已详言之矣顾征榷之法行之自古积久不能无弊宋初立法务从简便南渡以降 
- 丁未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以朴長遠爲刑曹判書,趙復陽爲吏曹參判,李慶徽爲兵曹參判,李慶億爲大司憲,尹文擧爲右副賓客,李時術爲兵曹參知,李翊、沈梓、李有相、洪萬鍾爲春坊兼官,尹趾善爲說書,金澄爲掌令,吳斗寅爲校理,洪重普加輔 
-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 
- 毛诗谱汉郑氏撰        唐孔颖达疏周南召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山之阳地名疏【正义曰禹贡雍州云荆岐既旅是岐属雍州也緜之篇説大王迁于周原閟宫言大王居岐之阳是周地在岐山之阳也孟子云文王以百里而王则周召之 
-        〔释文〕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          〇典案:高山寺古钞本无「楚」字,与释文或本合。反。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注〕夫与四时俱者无近功。          〔疏〕大穰,丰也。洒,微惊貌也。居 
-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精舍中止。晨朝整服呼语阿难。汝请诸明士除恶众及无著履迹等来。今日当有上问异要。于是阿难受敕。应时遍宣如来教于四辈人。时有除恶无著履迹众。凡五千万人诣如来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白言。云何如来。佛告苾刍。我昔因地为菩萨时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四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下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广大佛事。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世间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