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首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首九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章句音韵

孔氏曰自古而有篇章之名与诗体俱兴也故那序曰得商颂十二篇东山序曰一章言其完是也句则古者谓之言论语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左氏曰臣之业在扬水卒章之四言矣及赵简子称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秦汉以来诸儒各为训诂乃有句称论语注云此我行其野之句是也句者局也聨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章者明也总义包体所以明情者也篇者徧也言出情铺事明而徧者也然字之所用或全取以制义关关雎鸠之类也或假辞以为助者乎而只且之类也句必聨字为言一字不制也以诗者申志一字则言蹇而不会故诗之见句少不减二祈父肇禋之类也三字者绥万邦屡丰年之类也四字者关关雎鸠窈窕淑女之类也五字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类也六字者昔我先王受命有如召公之臣之类也七字者如彼筑室于道谋尚之以琼华乎而之类也八字者十月蟋蟀入我状下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也其外不见有九字十字者摰虞流外论云诗有九言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是也徧检诸本皆云泂酌三章章五句则以为二句也顔延之云诗体本无九言将由声度阐缓不协金石仲治之言未可据也句字之数四言为多亦有二三七八者将由言以申情惟变所适播之乐器俱得成文也诗之大体必须依韵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上字为韵之者左右流之寤寐求之之类也兮者其实七兮迨其吉兮之类也矣者顔之厚矣出自口矣之类也也者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之类也乎者俟我于着乎而伐檀且涟漪之篇此等皆上字为韵不为义也亦有即将助句之字以当声韵者则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之类也章者积句所为不限句数也作者陈事须有多少章总一义意尽而成故累句为章一句不可二句得为之卢令及鱼丽之下三章是也三句则麟趾甘棠驺虞之类也其多者载芟三十一句閟宫之三章三十八句自外不过也篇之大小随章多少风雅之中少犹两章以上即驺虞渭阳之类也多则十六以下正月桑柔之类也唯周颂三十一篇及那烈祖玄鸟皆一章者以风雅叙人事刺过论功志在匡救一章不尽重章以申殷勤颂着太平德洽之歌述成功以告神直言写志不必殷勤故一章而已鲁颂不一章者鲁颂美僖公之事非告神之歌论功颂德之诗亦殷勤而重章也立章之法不常厥体或重章共述一事采苹之类或一事疉为数章甘棠之类或初同而末异东山之类或首异而末同汉广之类或事讫而更申既醉之类或章重而事别鸱鴞之类何草不黄随时而改色文王有声因事而变文采采芣苢一章而再言宾之初筵三章而一发或篇有数章章句衆寡不等章有数句句字多少不同皆由各言其情故体无恒式也东山序云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不谓末章为卒章左传曰七月之卒章又扬之水卒章者东山分别章意从一而终於四故不言卒章也左传言卒章者卒终也终篇之章言卒者对始也终篇为卒章则初篇为首章矣故郑注礼记云缁衣之首章是也然则武惟一章而左传曰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者以耆定尔功是章之卒句也大司乐注云驺虞乐章名在召南之卒章正谓卒篇也谓之章者乘上驺虞为乐章故言召南之卒章也定本章句在篇後六艺论云未有若今传训章句明为传训以来始辨章句或毛氏即题或在其後人未能审也

熊朋来氏曰赓歌虞诗也每句有韵五子之歌夏诗也隔句有韵其四章两韵一换商颂商人之诗也诗韵之例尽在是矣那之首章隔句用韵两韵一换至绥我思成下又每句有韵篇末别出尝将二韵结之烈祖以祖祜所三韵起中间申锡无疆开下文连句之韵似以三无疆为之节後人交互用韵始此商颂多每句用韵玄鸟长发殷武皆然玄鸟六换韵长发前六章皆每句有韵惟卒章两韵一换殷武每句有韵惟第四章交互相韵其末别出国福二韵结之五章以翼极二韵起而下文连句有韵卒章又通章连句用韵自後作诗者用韵皆以商颂为格例

顾大韶氏曰诗经有上文叶韵而末句不叶者麟趾驺虞之类是也有下文叶韵而首二句不叶者瞻彼洛矣之类是也有首句自与第三句叶第二句自与第四句叶者兎罝鱼丽之类是也有首句与末句叶而中二句不叶者决拾既佽之章是也有用中州韵叶者左右芼之叶钟鼓乐之烝然罩罩叶式燕以乐之类是也有通章不叶韵者如大雅其在於今一章及周颂维天之命昊天有成命时迈其邦等篇是也详知其例方可读诗顾炎武氏曰古诗用韵之法大约有三首句次句连用韵隔第三句而於末句用韵者关雎之首章是也凡汉以下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用韵者源於此一起即隔句用韵者卷耳之首章是也凡汉以下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不用韵者源於此自首至末句句用韵者若考盘清人还着十亩之间月出素冠诸篇又如卷耳之二章三章四章车攻之一章二章三章七章长发之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五章是也凡汉以下诗若魏文帝燕歌行之类源於此自是而变则转韵矣转韵之始亦有连用隔用之别而错综变化不可以一体拘于是有上下各自为韵若兎罝及采薇之首章鱼丽之前三章卷阿之首章者有首末自为一韵中间自为一韵若车攻之五章者有隔半章自为韵若生民之卒章者有首提二句而下分二节承之若有瞽之篇者此皆诗之变格然亦莫非出於自然非有意为之也

虞惇按诗人用韵错综不同如熊氏及二顾氏之说畧见大端此外更有一句中自为韵如柏舟日居月诸北风其虚其邪商颂猗与那与之类有一句两韵二句中各自为韵如匏有苦叶之次章弥与鷕韵盈与鸣韵之类有三句一韵如采芑前三章之类亦有三句一韵而三句中又疉用韵如采芑二章三章後六句之类有上下总一韵而中间复自为韵如大雅思齐二章之类有下三句各与上三句为韵如桑柔卒章之类麟趾驺虞末句不用韵而合三章为韵瞻彼洛矣起句不用韵而合三章为韵更有後三章复承前三章为韵如鱼丽之类更有合全篇为一韵如泂酌三章之类皆变化因心自然合节乐记所谓声成文谓之音举一反三可以类推也○又按古人之文大率用韵易书中多有用韵者诗为乐章被之咏歌尤须依韵而成所谓声依永律和声是也诗之韵自虞廷赓歌始其後有五子之歌三百篇而下讫於後代诗无不用韵而用韵之法古今不同古韵寛而今韵严今韵起於梁沈约而律诗用之梁陈以来古体诗亦皆通韵如东之通冬鱼之通虞不尽拘沈韵也唐诗以韩杜为宗五言古体皆用古韵杜之彭衙行真文元寒删先通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质物月遏黠屑通用韩之此日足可惜东冬江阳庚青通用元和圣德诗语麌哿马有通用如此之类更仆未易数今人作古体诗尚通用古韵岂有三百篇而反限以今律诗之韵之理朱子泥於今韵遂创为叶韵之法凡诗之不合於今韵者俱从而叶之就其所叶之韵亦多有未可通者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不同韵则以采叶友可也以友叶采可也今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将以何韵为凖乎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居御不同韵则以居叶御可也以御叶居可也今居叶姬御反御叶鱼据反又以何韵为凖乎更有不必用韵而亦叶韵者如谁谓女无家于嗟乎驺虞之类是也有本同一韵而亦叶韵者如麟之趾振振公子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之类是也更有上下各自为韵而必叶为一韵者亦有决不可通之韵本不入韵之字而亦必叶为韵者附会牵合支离烦碎几於无句不叶殊非声成文谓之音之义也又古人四声通用亦始於虞之赓歌降为屈原之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则平去通韵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委絶其亦何伤兮哀衆芳之芜秽则上去通韵衆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则去入通韵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则平入通韵自楚辞至汉魏乐府皆然何独於三百篇而必强为一声又必强为一韵乎三百篇之诗皆被之乐无不可歌者歌有扬抑抗坠轻重疾徐宛转之节一唱三叹音韵自然而协不必以今韵之平上去入拘拘叶之今之词曲通用四声按节而歌何尝不协俗乐尚不必限以一声岂古乐反欲拘以一韵由此推之不特朱子之叶韵可删而吴才老之韵补亦俱可废也故今於经文之下畧其通韵之说而於朱子之叶韵悉删去之於以正本音存古韵使承学者知所依据云○又按今世韵书乃元初黄公绍所编依宋平水刘渊定本非沈约之旧本也并唐韵二百六部为一百七部至今用之然其中有可通用者有不可通用者宋郑庠定古韵总分为六部一东冬江阳庚青蒸二支微齐佳灰三真文元寒删先四鱼虞歌麻五萧肴豪尤六侵覃盐咸或又并鱼虞歌麻萧肴尤为一部共五部以韩杜诗考之则五部之说亦未为无据也然庠本以支微鱼虞萧肴三部为但有平上去无入声窃恐未必然夫五方之音有重轻一人之言有徐疾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此天籁之自然非人所能损益也公羊庄二十八年传曰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曰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大抵平上去之音长而入之音短一伐也而读之有长短则自有平上去入之不同安在其为某韵有入声某韵无入声哉明章黼韵学集成分配四声以屋沃觉为东冬江之入质物月曷黠屑为真文元寒删先之入药为阳之入陌锡职为庚青蒸之入缉合叶洽为侵覃盐咸之入若确不可移者崑山顾炎武力排其说谓小戎以屋韵驱馵则其不协於东董送可知也扬之水以沃韵凿襮则其不协於冬肿宋可知也他如术转为遂则不应承真曷转为害则不应承寒药不应承阳锡不应承青皆据六书象形谐声为说而参以三代经传之文足以破五百年来承学传习之误其所作音学五书详博而精核按之诗易及楚辞乐府无不合者世有桓谭必能知而好之故余於此书多援以为证也○又按顾炎武音论云古音止有十部一东冬锺江二支脂之微齐佳皆灰咍三鱼虞模侯四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僲五萧宵肴豪幽六歌戈七阳唐八耕清青九蒸登十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宋齐以下作韵书者於此十大部固不必分而分其支韵字半入脂之半入歌戈麻韵字半入歌戈半入鱼虞庚韵字半入阳唐半入耕清尤韵字半入脂之半入萧宵宋声以下作韵书者於此四小部又不当合而合上去二声仿此入声之中别多舛错随条正之其所云十部与郑庠六部亦小异大同而其所分支麻庚尤四韵之字则斟酌精当援据确核迥非他韵书所能及也但其所云十部之中亦以东冬真谆歌戈阳唐耕清蒸登六部为有平上去无入声则愚未敢以为然四声出於天?有一字即具有四声今西北人语多无入声盖由土风使然非字之本无入声也郑以质物月曷诸韵为真文之入而支微则无入声顾以质物月曷为支脂之入而真谆则无入声虽得失互殊而大旨则一至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并四声而为三声更失天地自然之正不足以言音学矣

读诗质疑卷首九

 

猜你喜欢
  微子第十八·朱熹
  孤愤第十一·韩非
  大学衍义卷六·真德秀
  孟子音义原序·孙奭
   四 中庸之道·林语堂
  卷二十七·胡广
  卷二十八·魏了翁
  卷九·朱朝瑛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佚名
  卷三十·道世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佚名
  卷二十·普济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五·念常
  卷第二十·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淮海词 全文·秦观

      忆仙姿(旧刻如梦令五阕今増入二阕)  门外鸦啼杨栁,春色着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消痩,消痩,还是褪花时候。  又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又 

  • 卷二·詹安泰

    鹧鸪天·二首·乙亥二月积雨初晴,胶柏街楼居作积雨春昏气不舒,劣晴云浪散天衢。幽禽啼日还思乳,老树临楼渐着鬚。花市远,酒盃疏,为谁辛苦此城居。未须长作还家梦,春草池塘待种鱼。旧梦和灯阁浅塘,山城二月始

  • 卷十·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十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寄张学士【舜民】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谯郡亳州也】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难【退之诗曰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理极那须说【世说何晏闻王弼名因条胜理

  • 第七歌 隔壁阿姐你为啥面皮黄?·刘半农

    (女工的歌。一个女子问,一个女子答。)“我说隔壁阿姐为啥来面皮黄?”“你阿姐勿晓得我一日到夜做纱忙。我朝起起来黑眬眬里就要上工去,夜里家来还要替别人家洗衣裳。”为啥=为何。人工纺纱曰摇纱,在纱厂中作工曰做纱:以厂中分

  • 卷之六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六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一经类第一【易 书 诗 春秋 国语 孝经论语 尔雅 经觧】易【古易 右经 章句  注 集注 义疏论説 类例 谱 考正 数 图 音防纬 拟易】连山十卷【夏

  •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魏收

    蒋少游,乐安博昌人。在慕容白曜平定东陽的时候,蒋少游被俘而到了平城,成为平齐人,后被发配到云中当兵。蒋少游性格机敏灵巧,擅长绘画和雕刻。他颇有文思,经常吟咏诗句,有时还写一些小诗。后来蒋少游寄居在平城,以代人写书信赚

  • 卷四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六凶礼列后丧礼由圣子皇帝主丧者初崩恭受遗诰命王大臣治丧事礼部内务府防疏丧仪皇帝成服皇子皇孙随成服皇后率妃嫔暨皇子皇孙福晋皆同时成服王公百

  • 卷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国用考蠲贷宋宁宗开禧二年六月蠲泗州租税三年时镇江都统制陈孝庆新复泗州故有是诏是月又罢旱伤州军比较租赋一年【臣】等谨按马端临谓宋以仁立

  • 平书卷一人事篇上·王源

    人事篇上齐宣王言好勇孟子亦言勇言好货好色亦言货色与管仲从君之欲奚以异曰孟子顺其病而药之言勇而勇得其正终非好勇言货与色而货与色得其正终非好货与色从人情之常引归天理之正即攻其邪心之善术也若管仲直纵君之欲与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告普勇菩萨言:汝今谛听我念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前。值遇十二俱胝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同名宝上我於尔时修勇施行。即以饮食衣服殊妙庄严珍宝璎珞及诸华鬘涂香等。一一供养彼等诸佛。时诸如来。皆与我授阿耨多罗

  •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要·太虚

    悬论 一 契理与应机  甲 契理之实义  乙 应机之对治 二 经题与译题 甲 释经题 乙 释译题释经 甲一 证信 甲二 正说  乙一 明世出世业果   丙一 就因明果   丙二 即果明因   丙三

  • 第六十一卷·佚名

    观天品之四十(夜摩天之二十六)复次第五闻法利益安乐一切人天。谓何等法。所谓说法。说于一切布施之法。说诸善法。一切尊中。闻法。最胜。能断一切憍慢根本。所谓说法。能调憍慢。说法闻法。尊敬重法。说于信法。说受

  •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先欲作印可入释迦定印。一道场印 二手檀慧内相交。以二水环。各以二空押二火甲。余度相拄头即成。明二十八品。二法华印 以二水二火内相叉。以檀度押力头。以风押智。以禅捻慧。即成咒曰(菱印也)。萨嚩达摩奔荼梨伽

  • 第五十七章 征服鲁哈那之敌·佚名

    名鲁伽住于玛伽库多鲁沙之将军为真实而刚勇之人,以挫周罗人之骄傲(一)[彼]熟知旧惯仪礼克脱民众,于鲁哈那地方即王位住于加奢罗村。(二)其时有名之器提大威力者之王子,谓彼代代[血]统有其他之荣华。(三)知名玛那之加沙婆王之[王]子为

  • 卷八·佚名

    第六篇第一章 阿瓦利耶品(渡守)三七六 渡守本生谭[菩萨=婆罗门]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渡守所作之谈话。此渡守为一无知愚钝之男,世间之人如是传说。彼既不知佛宝等三宝之功德,亦不知其他世俗贤者之功德;彼易怒、

  • 春秋经筌·赵鹏飞

    十六卷。赵鹏飞撰。赵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治今四川绵阳)人,宋代经学家。生平不详。除此书外,赵氏还着有《诗故》(已佚)。赵氏认为,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孔子本旨,所以此书主于据经解经。其《自序》云:“学者当以无

  •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智操

    20卷,清智操说,德昊编,(依驹本印)《寒松操禅师语录》当刻成于康熙中叶,智操去世后不久。智操生前曾梓行其师百愚净斯的全集,附人《嘉兴藏》。智操示寂后,其弟子德吴等编次其语录、机缘问答、偈颂、杂著等,并由众弟子德费、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