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十三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郑谱曰桧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陂之南居溱洧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其国北邻於虢周夷王厉王之时桧公不务政事而好絜衣服大夫去之桧之变风始作 苏氏曰周衰桧为郑桓公所灭其世次微不传故其作诗之时世不可得而知也 顾氏曰膝薛之无诗微也虢桧皆为郑灭而虢独无诗陈蔡皆列春秋之会盟而蔡独无诗有司失其传尔 虞惇曰桧灭於西周之终天下无王也曹灭於春秋之终天下无霸也乱极则思治故终之以豳

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絜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於政治故作是诗也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赋也 苏氏曰缁衣羔裘诸侯之朝服锦衣狐裘其朝天子之服也桧君以朝服燕而以朝天子之服朝许氏曰服其服尸其位而已 毛传国无政令使

我心劳

范氏曰所事唯在衣服之间则其怠於政治可知矣此贤人所以去也夫臣之事君言不用而去之不得已也其心岂舍君哉故忧之而伤悼也

羔裘翺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赋也 毛传堂公堂也

羔裘如膏曰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赋也 孔疏如膏光泽也

严氏曰凡人忧劳戒惧则不暇於外饰禹恶衣文王卑服卫文大布之衣是也桧君絜其衣服逍遥暇豫而一无所为是偷安岁月坐而待亡也能无中心之悼哉

羔裘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传狐裘不言色玉藻狐裘黄衣以裼之又曰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又曰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绡衣以裼之是狐裘非一色也於礼狐白裘最贵故为朝天子之服郑笺云大蜡而息民则有黄衣狐裘桧君以朝服燕祭服朝今云锦衣狐裘朝天子之服者从苏氏说也

素冠刺不能三年也

郑笺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赋也 毛传庶幸也素冠练冠也棘急也 朱注丧事欲其总总尔哀遽之状也 毛传栾栾瘠貌慱慱忧劳也 郑笺忧不得见是人也

孔疏礼三年之丧至朞而练至祥乃除练後常服此冠故为练冠也 张氏曰不能三年至期而除则未始用练冠 郑笺时人皆解缓无三年之恩於其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觊幸一见素冠急於哀戚之人形貌栾栾然膄瘠也 辅氏曰庶见素冠而继之以棘人栾栾言服与情之相称也不然服於外而忘於内则亦何以为哉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赋也 毛传素冠故素衣 朱注同归者爱慕之辞也

庶见素韠兮我心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赋也 朱注韠蔽膝也以韦为之冕服谓之韍其余曰韠韠从裳色素衣素裳则素韠矣藴结思之不解也 钱氏曰如一守而不变也

毛传子夏三年之丧毕见於夫子援琴而弦衎衎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夫子曰君子也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於夫子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夫子曰君子也子路曰敢问何谓也夫子曰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於礼故曰君子也闵子骞哀未尽能自割以礼故曰君子也夫三年之丧贤者之所轻不肖者之所勉

素冠三章章三句

虞惇按毛以素冠为练冠郑以素冠为大祥之冠王肃孙毓皆以笺说为长而朱子从之惟东莱读诗记则从毛今按宰我谓钻遂改火期可已矣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於己乎大抵不能三年者皆服一岁服唯其不能三年是以嗟伤不见既练之冠若除丧之缟冠虽使短丧其除丧亦必服之不必庶见之也若云丧礼始终无韠遂以三章素韠为疑则二章之素衣於礼亦无文礼朝服缁衣素裳无素衣既衣可从裳则韠亦可从裳不必援丧服小记为难也故今仍从毛二章与子同归毛以为归已之家郑以为归彼之家观其居处说皆太拘今不取

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慾者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毛传兴也苌楚铫弋也猗傩柔顺也夭少也 严氏曰沃沃生意盛也

吕氏曰苌楚枝条柔弱至於长而牵蔓盖如人之多欲者矣反思始茁其牙未有牵蔓之时生意沃然可爱此所谓赤子之心也此桧君未有知识未有室家之时也曰无知无家无室者盖疾其君之多慾故其辞过而激

苏氏曰君子幸其少而柔和不乐其有知而恣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兴也 毛传家室家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兴也

隰有苌楚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乐子之无知郑云知匹也非是陆玑草木疏云苌楚其枝茎弱过一尺引蔓於草上而郑云始生正直及其长大不妄寻蔓草木亦非也朱注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不如草木之无知盖本申培说也又云子指苌楚也苌楚可言无知不得言无家室有狐之之子注亦即指狐狐无衣裳苌楚无家室说皆未可通今取吕氏说

匪风思周道也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虞惇曰兴也 毛传发飘风也偈疾驱也 朱注周道适周之道也 毛传怛伤也

苏氏曰匪风也而发发然匪车也而偈偈然言恶政之及民也 严氏曰反顾昔曰周道之盛心自伤怛伤今而思古也 汉书王吉传诗云匪风发兮匪车偈兮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是非古之车也偈偈者盖伤之也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平上去通韵】兴也 毛传回风曰飘嘌无节度也吊伤也

谁能亨鱼溉之釡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兴也 毛传溉涤也鬵釡属 郑笺桧在周之东朱注谁能亨鱼乎有则我愿为之溉其釡鬵谁将西归乎有则我愿慰之以好音 吕氏曰言有能兴周道者则已将归之也 程氏曰鱼人所欲善政人所思 毛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 吕氏曰匪风下泉思周道之诗独作於曹桧何也曰政出天子则强不陵弱各得其所政出诸侯则徵发之烦共亿之困侵伐之暴唯小国偏受其害所以睠怀宗周为独切也战国时房喜谓韩王曰大国恶有天子而小国利之以此二诗验之益信匪风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毛公与汉书王吉传正相合集注过於简捷遂失取兴之义今参用苏氏毛公亨鱼之说亦非诗本义而意旨殊妙故附録之

桧国四篇十二章四十五句

读诗质疑卷十三

 

猜你喜欢
  丧服四制·戴圣
  卷十四上 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孙奭
  卷二·佚名
  孟子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卷二·陈傅良
  第四章 13·辜鸿铭
  提要·王樵
  春秋亿卷五·徐学谟
  自然篇第五四·王充
  卷十三·惠士奇
  卷六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答九莲寺学生问(三则)·太虚
  佛说人仙经·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阮阅

      ●卷十九·隐逸门  世人渭(论)渊明,皆以其专用肥遁,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

  • 卷二·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林和靖集巻二宋 林逋 撰七言律诗湖上隐居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闲门自掩苍苔色过客时惊白鸟飞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湖山小隐二首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

  • 和清真词 全文·方千里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清真者,

  • 第五十五出 圆驾·汤显祖

    〔净、丑扮将军持金瓜上〕“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万岁爷升朝,在 此直殿。【北点绛唇】〔末上〕宝殿云开,御炉烟霭,乾坤泰。〔回身拜介〕日影金 阶,早唱道黄门拜。〔集唐〕“鸾凤旌旗拂晓陈韦元旦,传闻

  • 卷二·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二 (元)周权 撰 ○五言古诗 来故人 东林旦气白清旭含初景空斋松桂幽光动离离影俄聆剥啄音车马何炳炳我本黜世虑脱落如废井屏迹谢时彦兀坐息造请喜兹共萧闲妙论得新警夜凉月满川中流啸烟艇余

  • 卷三·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三(元)吕诚 撰和顾玉山诗韵春来世事益艰危怪底闲情强赋诗杨柳愁空陶令宅荷花吟徧白家池眼前陵谷惊迁变客里江山喜护持两度寄书烦慰藉相从深愧负幽期题庐山道士云松诗卷道人结屋云松间白云为室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辛酉朔 上至扬州府先是太监吴经至扬选民居壮丽者改为提督府将驻跸焉经矫 上意刷处女寡妇民间汹汹有女者一夕皆适人乘夜争门逃匿不可禁知府蒋瑶诣经恳免经大怒曰汝小官敢尔汝头顾欲斫邪瑶不为动徐曰小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正德二年三月 辰朔 孝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裕陵○乙巳命大兴左卫署都指挥佥事孙福守备偏头关地方○丙午复中书舍人孙伯坚大理寺右寺副沈锐司宾署署丞卢永春孙伯义司仪署署丞孙伯强原俸初以裁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选举考吏道宋宁宗嘉定七年七月诏省吏毋授参议官八年五月诏赃吏毋得减年参选着为令辽道宗太康九月十一月定诸令史译史迁叙等级金制省令史选取之门有四曰文资曰女直进士曰右职曰宰执

  • 卷四十饷需·冯煦

    支应局缘起发捻之乱,巡抚乔松年、英翰先后统率加募各军驻扎皖北防剿,随营设立粮台,管理军饷。省城克复后,因随巡抚移设省城。光绪初年改名军需局,嗣又改为善后防军支应局。现只称支应局。初委道员坐办,布政司总其成。二十年

  • 卷三十七·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七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尽心下不仁哉章总防 赛合注曰此举恵王之不仁以为战争者儆 按此章只是言不仁之祸其始及于疎而其终遂及于亲不重务本意不仁哉

  • 杂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二七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独静思惟。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从禅觉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下·佚名

    唐天竺三藏输波迦罗奉 制译分别道分品第十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为念诵人。说八圣道法为正见正分别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此是诸佛所行之道。念诵之人行此道者。真言乃成。于此报尽。复生人天胜上妙处。过去诸佛

  • 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十不二门者。本出释签岂须钞解。但斯宗讲者。或示或注著述云云。而事理未明解行无托。荆溪妙解翻隐于时。天台圆宗罔益于物。爰因讲次对彼释之。命为指要钞焉。盖指介尔之心。为事理解行之要也。聊备

  • 往生净土忏愿仪·遵式

    (沙门遵式辄采大本无量寿经。及称赞净土等诸大乘经。集此方法流布诸后。普结净缘)。原其诸佛悯物迷盲。设多方便而引取之。但谁安养净业捷直可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无不称美者也。若比丘四众及善男女。诸根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七·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問荅機緣師住護國,眾請結制,上堂,不允,惟任入室請益。一日,內外堅請上堂,師遂呵罵拄杖打出。有僧曰:請和尚說法。卻被打出。又一僧曰:這老漢全身為人。僧問:如何是宗乘?師曰:破草鞋。僧問:如何是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