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猜你喜欢
  门人薛侃录·王守仁
  伸蒙子卷上·林慎思
  思辨録辑要卷十四·陆世仪
  卷三·朱熹
  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孔子
  怎样才算是好学?·孔子
  卷七十·卫湜
  春秋讲义卷四下·戴溪
  卷四十八·江永
  卷六十七·乾隆
  春秋经觧卷五·孙觉
  卷二十八·易祓
  建立法品第十六·佚名
  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楞 伽 大 旨·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米芾·唐圭璋

      芾字元章,太原人。自号鹿门居士,又号海岳外史。徙居襄阳,又徙居吴。生于皇祐三年(1051)。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大观三年(1109)卒,年五十九。或云元年

  •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陈端生

    第七十四回娶新人翁姑心乐诗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孟光举案庆眉齐。今朝父母共安乐,惟愿螽斯蛰蛰兮。一到初六七这两天,皇甫府中十分忙乱。太皇妃要料理两处行盘,一般无二。老千岁要着人外面挂灯结彩,小王爷又要铺设麟凤宫。

  • 卷三百五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玉楮诗藳岳珂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罇与猨分橡子为鹿长禾孙白昼云归屋黄昬雨打门忽懐杨司马烟霭隔重阍步壑斗堪摘登楼云与齐未

  • 卷六·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六宋 范成大 撰次韵温伯谋归官路驱驱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随风片叶乡心动过雨千峰病眼明一脔何须尝世味寸田久已废吾耕羡君早作归欤计屈指从今几合并次韵温伯雨凉感怀穷士病且饥古今同一流身

  • 卷一百五十三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判國子監余靖言:「臣伏見先降敕命并貢舉條制【一】,國子監生徒,聽學滿五百日方許取應,每十人之中與解三人。其諸路州、府、軍、監並各立學及置縣學,本貫人並以入學聽習三百日,舊

  • 卷十四·吴广成

      康定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夏四月,西蕃磨毡角谋攻凉州。  磨毡角与父角厮罗猜阻,虽各治一城,别立文法,然终不能统摄诸蕃。宝元中,中朝欲兼抚之,命为顺州团练使,磨毡角感恩上表,言有兵二万,愿取西凉,请遣使护,仁宗诏嘉

  • 卷之六·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秋七月。丙戌朔。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启言、凡土寇率众归顺者。应赦罪勿论。缚渠来献者。应分别叙功。就抚之众。州县官编置牌甲。令安故业。无恒产者、设法安插。请颁谕各镇道府、以便遵行。摄政

  • 谢承后汉书卷一·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灵帝纪○○一灵帝善鼓琴,吹洞箫〔一〕。(孙。王。汪)──御览卷五八一○白帖卷六二 〔一〕天游按:隋书经籍志曰谢承书「无帝纪」。孙志祖据此云:「谢书无本纪,此及伏后二条,当是志传中语。」然汪辑有灵帝纪、伏后

  • 石天应传·宋濂

    石天应,字瑞之,兴中永德人,善于骑射,豪爽不羁,好读书。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天应率众归附,木华黎授天应为兴中府尹、兵马都提控,令他随大军南征。天应督造的军器灵活多变、敏捷如神,因功而拜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右监军,戍

  • 卷一百·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歌颂【二十】万夀恭拟连珠三十二首【谨序】内阁学士【臣】玉保粤惟太极函三布懿纯于夀宇乾元用九昭茂育于贞符累洽重熙照世炳洪晖之耀含淳咏德垂裳

  • 樊山政书卷十三·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朝邑县曾令禀批龙王庙僧清和恳词批临潼县详批临潼县李令禀批西安府详批咸长两县留养局清册批临潼县词讼册批宜君县周令禀批卸署岐山县教谕罗云霄禀批华州详批兴安府劳守禀批华州褚牧词讼册批鄠县陈令

  • 卷七·班固

    ○文质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尚书》:“辑五瑞,觐四岳。”谓舜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诗》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言汤王天下,大小国诸侯皆来见,汤能通达以礼义也。《周颂》曰:“烈文辟公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道体类论道即本之説未安答张南轩此段谓道体中自有要约根本处道即本也却恐文意未安盖莫非道也而道体中又自有要约根本处非离道而别有本也如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此所谓本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则是本既立而道生矣

  • 弱民第二十·商鞅

    题记:本篇围绕民弱与国强的关系进行阐述。人民不敢抗拒法律,国家就强,人民敢于触犯法律,国家力量就弱,所以治理得法的国家一定要使人民不敢抗拒法令。人民朴质,就不敢触犯法律;民众放纵就敢于恣意妄为。不敢触犯法律就会守法

  • 卷三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二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依本性空教授教诫诸有情类令勤精进。作是言:善男子,汝於善法当勤精进。若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时。於此诸法勿思惟二及不二相。若修四静

  • 释慈航救国方案序·太虚

    慈航盖一热肠古道魁奇磊落之人也!昔尝从余问学闽南院,旋就任安庆迎江寺方丈,以精进遭俗忌,去而至南洋印度,于仰光大得人信仰。此其讲辞也;其稿虽未获一观,大致为从佛教立场以言救国之义欤!太虚,二三,一,十六。(见慈航画报第三十一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八(之三)·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六交报二。一总标。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造业既从六根而出。受报还归六根。因与果交。故云交报。又下一根受报备历六根。根根皆尔。故云交报。此云六识造业者。且

  • 学易笔谈·杭辛斋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