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十号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阿难白言。云何如来。佛告苾刍。我昔因地为菩萨时历修众行。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今得菩提涅槃一切真实。以八圣道正见所证。名为如来。如过去正等正觉。调伏息心得至涅槃故。名如来。

  云何应供。佛言。昔在因位所行善法威仪戒品。十善根力修令增长。如是修习圆满至究竟位。证涅槃时断尽一切烦恼。令身口意清净无染。永害烦恼。如断多罗树头永不生芽。复次贪嗔痴等烦恼尽故。一切诸趣永不结生。超过四难生老病死苦果之法。惑苦二种而永不生。立应供号。

  复次令彼世间所有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果。及天上人间最上之物。供养于佛。获得最上富贵吉祥之福。是名应供之号。

  云何正等觉。佛言。如来具一切智。于一切处无不了知。以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十二缘生。四谛法等如是之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令起智断惑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具三明六通。复于大乘作意思求历修诸地。断尽结习成无上觉。此名正等正觉。

  云何明行足。佛言。明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行足者。为如来身口意业。善修满足正真清净。如有大衣钵等自在观照而无爱著。于自愿力一切之行。修令满足。号明行足。

  云何善逝。佛言。即妙往之义。如贪嗔痴等引诸有情往彼恶趣。非名善逝。如来正智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往佛果。故名善逝。

  云何世间解无上士。佛言。世间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地狱饿鬼傍生等类。各具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及彼六识所缘境等一切诸法。名曰世间。正觉正知名世间解。又彼世间所有二足四足多足无足。欲色诸天。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若凡若圣。一切有情之中。唯佛第一最上无等。名无上士。

  云何调御丈夫。佛言。佛是大丈夫。而能调御善恶二类。恶者起不善三业。而作诸恶堕地狱饿鬼傍生而得恶报。善者于身口意而修众善。得人天福果。此之善恶皆由心作。佛以第一义善涅槃之法。显示调御令离垢染获得最上寂灭涅槃。是故得名调御丈夫。

  云何天人师。佛言。非与阿难一苾刍为师。所有苾刍苾刍尼。乌波塞乌波夷。及天上人间。沙门婆罗门。魔王外道。释梵龙天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佛子。故名天人师。

  云何名佛。智慧具足三觉圆明。是故名佛。

  佛告阿难。我昔经行之次。有婆罗门而来问我。何故汝之父母为汝立名呼为佛邪。佛即答言。世所知者我能了知。世所观者我亦能观。所得灭者我亦得灭。我具一切智一切了知。我从无数劫。种种修行远尘离垢。今得无上菩提。故立佛号。

  云何世尊。佛言。我于因地自审观察所有善法。戒法心法智慧法。复观贪等不善之法。能招诸有生灭等苦。以无漏智破彼烦恼得无上觉。是故天人凡圣。世出世间咸皆尊重。故曰世尊。

    佛说十号经

猜你喜欢
  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佚名
  卷一·佚名
  卷第三十·呆翁行悦
   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胡兰成
  卷第三十·雷庵正受
  出家品第十五·佚名
  第三十一卷·佚名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宗密
  第二十二卷·佚名
  持信品第二·佚名
  目次·佚名
  卷第二十九(弥沙塞)·佚名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四·佚名
  禅宗决疑集·智彻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五·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六·唐圭璋

    ○贺圣朝野僧归后,渔舟才缆,绿桧生烟。对寒灯、潇洒枕书眠。听石漱流泉。丹炉火灭,琴房人静,风自调弦。待孤峰顶上月明时,正一梦游仙。此首前尚有贺圣朝夕阳沈后一首亦未注名氏,案此乃丘处机词,见磻溪集○行

  • 山中白云词一·张炎

    南浦春水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渌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馀情渺渺。茂

  • 张枢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枢(生卒年不详)字斗南,一字云窗,号寄闲。张俊五世孙,张炎之父,以善词名于世。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下:“云窗张枢字斗南,又号寄闲,忠烈循王五世孙也。笔墨萧爽,人物酝籍,善音律,尝度《依声集》百阕,音韵谐美,真承平佳公

  • 本纪第十 昭宗 哀帝·欧阳修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也。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始封寿王。乾符三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僖宗遇乱再出奔,寿王握兵侍左右,尤见倚信。 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渐,群臣以吉王长,且欲立之。观军容使杨复恭率兵迎寿

  • 卷一七九 隋紀三·司马光

      起上章涒灘(庚申),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開皇二十年(庚申,公元六OO年)   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揚州總管司馬河內張衡為行軍總管,帥步騎五萬討平之。   賀若弼復坐事下獄,上數之曰:「公有

  • 上卷·裴庭裕

      孝明郑太后,润州人也,本姓朱氏。李锜据浙西反,相者言于锜曰:「朱氏有奇相,当生天子。」锜取致于家。锜既死,后入掖庭,为郭太后侍儿。宪宗皇帝爱而幸之,生宣宗皇帝,为母天下十四年。懿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又七年,崩。以郭太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三·焦竑

      義人   ◆義人   何潤傳   蔡子英傳(睦■〈木挈〉)   杜環小傳(宋濂)   李疑傳(宋濂)   樂枅傳(烏斯道)   程先生平傳(汪叡)   葉伯巨鄭士利傳(方孝孺)   張飛卿墓志銘(宋濂)   賈克明傳   王稌傳   友

  • 纲目分注补遗卷四·芮长恤

    杖中使求赂遗无所忌惮宰相常贮钱于阁下每赐一物宣一防无徒还者岀使所厯州县移文取货与赋税同皆重载而归上素知云云极言中使取赂之弊放滥不收至德宗而悉改其旧可见上之率下防于风草彼元振朝恩之恣横皆不杖之所致耳沈既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八·徐乾学

    宋纪十八【起柔兆涒滩六月尽疆圉作噩十二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至道二年六月庚辰温州言永嘉县民陈侃五世同居内无异防侃事亲至孝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粟帛帝谓侍臣曰徳安陈旭一族

  • 卷二十二·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二十二宋 张九成 撰万章章句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髙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

  • 卷十·张九成

    <经部,四书类,孟子传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爲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正月丙寅朔 上不御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子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朝觐官及四夷贡使诣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宴赐节钱钞○戊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景陵○癸酉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

  • 卷之四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二     婺源江永撰政事上   通禮十一補洪範九疇次三曰農用八政【八政曰農所以厚生也】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食者民之所急貨者民之所資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戴圣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原文】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②,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③,喟然而叹④。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5),与三代之英(6),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大下为公。选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四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四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第一教示三归趣入之始。自下第二教其中道趣入之终。于中初先法说以教。如因乳下喻说以教。法中有四。一许教趣入。二若我住下正教趣入。三我与无我性无二下结劝

  • 卷第一百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五问如说菩萨经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罗蜜多而得圆满。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当言

  • 金光明经玄义·智顗

    二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义、光明玄。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就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叙说其玄义,共立释名、出体、明宗、论用、教相等五重。释名分教义释、观行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