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猗古於戈反後并同下四句平上逋韵】

兴也 毛传奥隈也绿王刍也竹篇竹也猗猗美盛貌 朱注淇水之旁多竹所谓淇园之竹也 毛传匪文章貌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瑟矜庄貌 许氏曰僴武貌 毛传赫有明德赫然咺威仪容止宣着也谖忘也

毛传武公质美德盛有康叔之余烈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 孔疏武公能学问自修而成其德美如此故民称之久不能忘也 苏氏曰君子之平居所以自修者至矣切磋琢磨日夜去恶迁善以求全其性然不可得而见也徒见其外之瑟然僴然赫然咺然人之见之者皆不忍忘也是以知其积诸内者厚也 李氏曰磋者切之至磨者琢之详自粗以及精也 陈氏曰切是穷究事物之理逐一分析有伦有序磋是讲究纯熟道理莹澈琢是克去物欲之私使无瑕纇磨是磨礲至极纯粹处也 黄氏曰切磋者知之功琢磨者行之功瑟僴严敬之内存赫咺辉光之外着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兴也 毛传青青茂盛貌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弁皮弁也 郑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如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日视朝

孔疏此言威仪服饰之盛有其德称其服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寛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兴也 毛传箦积也 郑笺金锡链而精圭璧性有质四者道其学而成也 程氏曰寛弘裕也绰开豁也 陆氏曰猗依也 毛传重较卿士之车 陆氏曰较车两傍上出轼也 朱注善戏谑不为虐者乐易而有节也

孔疏武公器德已成链精如金锡道业既就琢磨如圭璧又性情寛绰入相为卿士倚此重较之车实称其德也 郑笺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庄而时戏谑 朱氏曰有德之人严而泰和而节 许氏曰盖动作之间无往而非容德之盛也 朱注按国语武公年九十有五犹箴儆於国曰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髦而舍我必恪恭於朝以交戒我遂作懿戒之诗以自警而宾之初筵亦武公悔过之作则其有文章而能听规谏以礼自防也可知矣 孔丛子孔子曰於淇奥见学之可为君子也

淇奥三章章九句

虞惇按首章绿竹猗猗注云绿色也据尔雅绿作菉菉王刍舍人曰菉一名王刍又诗终朝采绿则绿与竹自别草不得即以绿为竹色二章绿竹青青方言竹之色若绿既为色青青又为色语意重?不成文理矣孔疏以淇水比康叔以隩内比卫朝以绿竹比武公质美德盛固滞穿凿不可从也

考盘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竆处虞惇按诗序辨诗未有见弃於君之意不得为刺庄公序说失之窃意贤者退而竆处即是其君不能用贤诗人盖隐而未发也 申公说考盘美隐者之诗

考盘在涧硕人之寛独寐寤言永矢弗谖【平去通韵】赋也 毛传考成盘乐也山夹水曰涧 郑笺在涧独寐觉而独言 朱注弗谖自誓其不忘此乐也孔疏穷处山涧之间而能成其乐者乃大人寛博之德故独寐而觉独言先王之道长自誓不敢忘也美君子执德弘信道笃 严氏曰虽在寂寞之滨而无枯瘁之色戚戚之意易所谓肥遯也

考盘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赋也 毛传曲陵曰阿薖寛大貌 朱注弗过所愿不踰於此若将终身焉

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赋也 吕氏曰尔雅高平曰陆 苏氏曰轴盘桓不行之意 朱注寤宿寤而犹宿也弗告自得其乐不以告人也

孔丛子孔子曰於考盘见遯世之士而无闷於世考盘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此诗毛传殊简孔疏引王肃说训之王盖述毛意也郑笺云贤者誓不忘君之恶誓不过君之朝誓不告君以善词气愤激殊伤温厚程氏杨氏诸家又云贤者心在朝廷寤寐不忘亦非遯世无闷之意今参欧阳氏及朱注而考盘之训仍从毛

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於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

春秋传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平上去通韵】

赋也 毛传颀长貌 郑笺言庄姜仪表长丽佼好颀颀然 毛传锦文衣也 郑笺褧禅也国君夫人翟衣而嫁衣锦者在涂之服也尚以褧为其文之太着 孔疏东宫太子所居之宫系太子者明与同母所生之贵也 毛传女子後生曰妹妻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夫曰私 孔疏邢谭皆国名

朱注极称其族类之贵见其为正嫡小君庄公所宜亲厚也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赋也 毛传领颈也蝤蛴蝎虫也?犀?瓣 郑笺螓蜻蜻也 朱注蛾蚕蛾也 严氏曰手之柔如荑之新生肤之滑白如脂膏之凝领白而长如木中蝤蛴之虫齿白而整如瓠中之子额广而方如蜻蜻之首眉细而长曲如蚕蛾之眉 毛传倩好口辅盼白黑分也

郑笺此言庄姜容貌之美所宜亲幸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萧肴豪韵本通不必叶】

赋也 毛传敖敖长貌 孔疏说舍也 毛传农郊近郊也 朱注四牡车之四马 毛传骄壮貌幩镳饰也人君以朱纒镳扇汗且以为饰 孔疏镳马衔外铁也尔雅镳谓之钀 毛传镳镳盛貌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茀蔽也 孔疏妇人之车前後设障因以翟羽为之饰盖厌翟也礼玉藻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後适小寝释服

朱注言庄姜自齐来嫁舍止近郊乘是车马之盛以入君之朝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宜早退无使君劳於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也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掲掲庶姜孽孽庶士有朅【曷屑韵本通不必叶】

赋也 朱注河在齐西卫东北流入海 毛传洋洋盛大也活活流貌 朱注施设也 毛传罛鱼罟朱注濊濊罟入水声也 毛传鱣大鲤也鲔鮥也发发盛貌葭芦菼薍也掲掲长也 郑笺庶姜侄娣也毛传孽孽盛饰也庶士齐大夫送女者朅武壮貌

郑笺此言齐地广饶士女佼好礼仪盛备而君何为不答夫人也

硕人四章章七句

虞惇按郑笺说于农郊说当作襚衣服曰襚郑氏好改经文以就已说皆此类今从毛列女传谓庄姜始至操行衰惰傅母作诗不可为据也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

虞惇按失身於人见弃而悔不得为反正序语烦赘盖说经者附益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於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谋音媒丠古去其反俱不从叶】

赋也 毛传氓民也 吕氏曰谓之氓者初见之不知其为谁何也 毛传蚩蚩敦厚之貌布币也 朱注贸买也贸丝盖初夏时也 郑笺即就也 苏氏曰假贸丝而就之谋为私奔也 毛传?一成为顿?愆过也 郑笺将请也 虞惇曰许之而不遂往托以无媒之故更与之为後期也

欧阳氏曰此妇人被弃怨悔而追序之辞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赋也 毛传垝毁也 苏氏曰复关氓之所在也郑笺盖托以号其人 孔疏涟涟泣貌 郑笺用心专者怨必深 毛传龟曰卜蓍曰筮体兆卦之体也郑笺尔尔复关也信其卜筮皆吉故径从之 毛

传贿财迁徙也

孔疏上二章女初奔男之事下四章困而自悔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葚耽平上通韵不必叶】

比也 朱氏曰沃若润泽貌喻容色美盛情好欢洽时也 毛传鸠鹘鸠也 孔疏葚桑实也鸠食葚过则醉 毛传耽乐也 郑笺说解也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妇人无外事惟以贞信为节 孔疏此深自愧悔之辞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陨贫汤裳爽行皆平上通韵不必叶】

比也 毛传陨堕也 朱氏曰桑之黄落喻色衰而爱弛也 郑笺徂往也 孔疏食贫贫於衣食也毛传汤汤水盛貌 孔疏渐渍也 郑笺帷裳童容也 孔疏妇人之车饰 毛传爽差极中也

孔疏自我往尔之家三岁之後贫於衣食而见困苦忆初为尔所诱涉深水至渐车童容而来今乃见弃非我有差忒乃士贰其行也 朱注言过不在已而在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妇古房以反後并同与寐遂知之韵通章隔句韵亦平上去通韵】

赋也 毛传有舅姑曰妇 苏氏曰靡室劳者不以室家之劳为劳也 严氏曰靡有朝者无朝不然也苏氏曰言既遂矣至於暴矣者昏姻既成而遇之

以暴也 孔疏咥笑貌 朱注淫奔见弃不为兄弟所恤惟自痛悼而已

刘氏曰下章言总角之宴则此女未笄而已奔矣又言老使我怨则至老而後见弃也所谓三岁为妇三岁食贫者言其在夫家勤劳之岁月也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平上通韵俱不必叶】

赋也 郑笺及与也泮坡也 孔疏总角女子未笄结髪为两角也宴安也 毛传晏晏和柔也 朱注旦旦明也 郑笺反复也

朱注始也将与汝偕老今老而反使我怨淇则有岸矣隰则有泮矣而我总角之时与汝宴乐言笑成此信誓曾不思其反复以至於此也传曰思其终也思其复也思其反之谓也妇人失身於人人所贱恶至於无往不困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可不戒哉

氓六章章十句

虞惇按于嗟鸠兮郑笺云於时国之贤者刺此妇人见诱故于嗟而戒之上下文意全不相蒙此曲说也桑之沃若桑之落矣喻男女情好盛衰而笺以未落为仲秋既落为季秋谓复关以季秋车来迎已亦曲说也其他文义传注皆得之淇水汤汤从传靡室劳矣从注注盖本之苏氏云

竹竿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

朱注卫女嫁於诸侯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此诗严氏曰妇人以夫为家者也卫女嫁异国而思卫国之乐其於异国必有不得其所者矣此虽不言其夫之不见答而思归之切如此则其情可知此风人之辞也 逸斋曰在异国而思卫作诗以寄宗国采诗者得之卫地故系之卫焉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虞惇曰赋而兴也 毛传籊籊长而杀也 朱注竹卫之产淇卫水也

欧阳氏曰思国俗之乐而叹其远莫能致也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右古音以後并同不从叶】

赋而兴也 朱注泉源百泉之源也 王氏曰百泉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故曰左淇在卫之西南而东流与泉源合故曰右

朱注思二水之在卫而自叹其不如也 严氏曰女子出适於人虽父母兄弟之亲且疎远矣安得复至少时游戏之所乎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平上通韵】赋而兴也 朱注瑳鲜白色也笑而见齿其色瑳然毛传傩行有节度也

李氏曰思游笑於二水之间者其乐如此也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赋而兴也 毛传滺滺流貌桧栢叶松身楫所以櫂舟也

虞惇曰皆思而不得见之辞

竹竿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郑泥序不见答之语其取物比事皆失本旨盖求诗之过也今从注而参严氏之说诗四章皆赋而兼兴非直赋其事也注云赋亦非是

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

孔疏春秋传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杜预云盖年十五六

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兴也 孔疏芄兰草名蔓生枝叶柔弱 朱注支枝同 严氏曰喻幼弱不能自立也 毛传觽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人君治成人之事虽童子犹佩 朱注知智也其才能不足智於我也容兮遂兮舒缓放肆之貌 毛传带绅也 朱注悸带下垂之貌郑笺言其德不称服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兴也 毛传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 孔疏玦决也挟矢时着右手巨指以钩弦用象骨为之 朱注甲长也其才能不足长於我也

张氏曰再言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而其骄慢无所知之气象盖莫可掩矣

芄兰二章章六句

虞惇按集注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今从序序云刺惠公盖必有所本也其训释文义则从集注容兮遂兮不作容刀佩璲解嫌与佩觽佩韘相复非立文之体也

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郑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止也 孔疏夫人为先君所出其子承父之重与祖为一体母出与庙絶不可以私反故义不得也 严氏曰卫都河北宋都河南自卫适宋必渡河鲁闵公二年狄入卫戴公始渡河而南诗云谁谓河广是作於卫未迁之时宋襄公犹为世子也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虞惇曰兴也 毛传杭渡也 严氏曰跂举踵也言其近

苏氏曰河广矣宋远矣而言如此者所以缓其思宋之心也盖曰虽在卫犹在宋耳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兴也 郑笺小船曰刀不容刀喻狭也

范氏曰夫人之不往义也天下岂有无母之人欤有千乘之国而不得养其母则人之不幸也为襄公者宜奈何生则致其孝没则尽其礼而已卫有妇人之诗自庄姜至襄公之母六人焉皆止於礼义而不敢过也夫以卫之政教淫僻风俗伤败而女子犹知礼而畏义如此者则以先王之化犹有存焉故也 吕氏曰按说苑宋襄公为太子请於桓公曰请使目夷立公曰何故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不曰母而曰舅者恐伤其父之意也母之慈子之孝皆止於义而不敢过焉不幸处母子之变者可以观矣

河广二章章四句

虞惇按孔疏文公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窃意诗既以河广起兴当为渡河而然故今录严氏之说河广亦从兴不从赋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虞惇按郑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诗疑此时作然无明文可考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赋也 郑笺伯君子字也 毛传朅武貌 郑笺桀英桀也 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赋也 朱注蓬草名飞蓬喻髪乱也膏所以泽髪吕氏曰沐潘也春秋传遗之潘沐 毛传适主也妇人夫不在无容饰 孔疏郑在卫之西南言东者时从王伐郑兵至京师乃东也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比也 钱氏曰杲杲日色明也 郑笺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而复不来

朱氏曰思之不能已故虽首疾而不辞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赋也 孔疏谖忘也忘忧之草也 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痗病也 朱注心痗则病益深非特首疾而已

范氏曰居而相离则思期而不至则忧此人之情也文王之遣戍周公之劳归皆叙其室家之情男女之思以闵之故民悦而忘死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是以能成天下之务兵者毒民於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故圣王重之如不得已而行则告以归期念其勤劳哀伤惨怛不啻如在已是以治世之诗则言其君上之闵恤乱世之诗则录其室家之怨思以为人情不出乎此也

伯兮四章章四句

虞惇按伯兮朅兮传云伯州伯也今从笺

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虞惇按古者国有凶荒以下序诗者陈古之辞非诗本义也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朱注比也绥绥独行求匹之貌 毛传石絶水曰梁郑笺之子是子也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之为室家也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厉霁韵带泰韵本通不必叶】

比也 王氏曰岸近危曰厉 毛传带所以申束衣也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服蒲北反不从叶】

比也

有狐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毛传绥绥匹行貌朱注独行求匹貌朱说为长有狐绥绥喻无妻者之子无裳之子即无妻者也朱云托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又云在梁则可以裳矣是以之子即指狐恐於理未通忧狐之无裳正与忧蜉蝣之无归处相类皆不可训毛云裳所以配衣无室家若人无衣服亦衍说也

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春秋传闵公二年狄入卫宋桓公立戴公以庐於漕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漕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鷄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僖公二年齐桓公合诸侯城楚?而封卫卫国忘亡 国语卫人出庐於漕齐桓公城楚?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 胡氏曰木瓜有取焉善卫人之情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瓜古音孤後并同不从叶】

朱注比也 毛传木瓜楙木也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

朱氏曰琼琚之於木瓜重矣然犹不敢以为报也姑欲长以为好而不忘尔盖报人之施而曰如是报之足矣则报者之情倦而施者之德忘惟其歉然常若无物可以报之者而後报者之情施者之德两无穷也 李氏曰言人赠我以微物必有以厚报之况齐桓公之德如此其大则报之当何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比也 毛传琼瑶美玉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玖古音几後同不必叶】

比也 毛传琼玖玉名孔子曰吾於木瓜见苞苴之礼行焉

木瓜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木瓜之美齐桓见於史传者数矣注以为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此何说也凡注之有必不可从者此类是也

卫国十篇三十四章二百三句

读诗质疑卷五

 

猜你喜欢
  卷十二·汪克宽
  弘一法师经历概要·李叔同
  卷九·李明复
  初阳眩耀·胡兰成
  卷二十·严粲
  书义断法卷四·陈悦道
  卷五百九十六·佚名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七〈此卷首悔衆教罪之餘〉·欧阳竟无
  彌沙塞五分戒本·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佛 法 要 略·太虚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佚名
  第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朝新定诗体·崔融

    ○十体一形似体。二质气体。三情理体。四直置体。五雕藻体。六映带体。七飞动体。八婉转体。九清切体。十菁华体。一、形似体。形似体者,谓貌其形而得其似可以妙求,难以粗测者是。诗云:“风花无定影,露竹有余清。&rd

  • ●东征集卷二·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檄查壆甲流民  檄擒旧社红毛寮余孽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  檄南路营剿捕百壁寮  檄诸将弁大搜罗汉门诸山  檄北路将弁分搜小石门诸山  檄查大湖崇爻山后余

  • 卷之一千三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三二札光绪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一五○九--一五·佚名

    台北知府吉,层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饬新竹县缓查教堂及教士札新竹县特调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加十级、纪录十次吉为行知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蒙护理臬道宪唐札:「本年十一月初五日,奉闽浙总督部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七 宗室传十七·纪昀

    宗室传金 【五】○金五太祖诸子△太祖诸子景宣帝宗峻 【元】 宗杰宗干 【充 兖襄 衮】 宗望 【齐 文京】 宗隽睿宗宗辅宗弼 【亨】 宗强 【阿林 克实阿苏】 宗敏太祖十六子圣穆皇后生景宣帝豊王乌里赵王宗杰

  • 卢文伟传·李百药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文伟少时为孤儿,有志向,读了很多的经史书籍,喜好交游,年轻时便得乡里敬重。州郡辟举为主簿。年三十八,才被举为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劝说刺史裴俊依旧

  • 刘球传·张廷玉

    刘球,字廷振,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随后在家读书十年,听他讲学的人很多。后被授予礼部主事。胡氵荧推荐他侍奉讲经筵,参与编修《宣宗实录》,改任翰林侍讲。他的堂弟刘王比任莆田县知县,送给他一匹夏布。刘球封还给

  • 卷一三·邱濬

    △固邦本 ▲总论固本之道 《易泰》之象曰:天地交,泰。后(君也)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程颐曰:“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天地通泰之象,而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

  • 卷十三·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三安溪 李光坡 撰玉藻第十三疏曰鄭目録云以其記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為之貫玉為飾因以名篇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集說曰玉冕前後垂旒之玉也玉五采從上而下初以朱次白次蒼

  • 卷十四·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卷春秋经筌卷十四    宋 赵鹏飞 撰昭公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小国之朝大国以其势力足以庇小也鲁方自庇不暇何暇庇人小邾子及郯子来朝盖亦无益矣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

  • 卷一百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十三昭公二十九年传相与偕出请相与皆告正误皆当作偕考异足利本乃以帏裹之帏作帷永怀堂同注放此注以干侯至至作致 二十八年尹固与子朝俱奔楚

  • 卷二十八·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觧卷二十八宋 林之奇 撰康诰        周书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余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康诰史记管蔡世家曰武王既克殷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相

  • 卷第三十二·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二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请列职杂务提纲(修造 化主 发化主 监收) 五祖演禅师请修造上堂。白云今日权将大宋世界作一面碁盘。先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定却五

  • 黄金假面人·江户川乱步

    作者江户川乱步,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天才绅士侦探明智小五郎的侦探推理故事。一个杀人狂,一个盗窃古董的罪犯,和一个聪明的私人侦探,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外国大使、仆人、警察……到底谁是真正的黄金假面人……。

  • 读书说·胡承诺

    四卷。清胡承诺(1607—1681)撰。承诺字君信,号石庄,天门 (今属湖北省)人。是书系其读书杂论,内容庞杂,共九十八条。清王履谦作序称此书论理精赅,叙事准确,引证史籍丰富,考据经义详尽,且每叙一事立一题,层次分明,意义精深,对上足

  • 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金篇虎符真文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录《金虎》、《神虎》二符改编而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上清大洞真经》第二十二种著录《上清神虎上符消魔智慧》,为六朝上清经。本经除

  • 太上十二上品飞天法轮劝戒妙经·佚名

    题“太极真人传左仙翁”。元始天尊劝戒,以消十二大恶业

  • 大驾北还录·陆深

    《大驾北还录》一卷,明陆深撰。陆深,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中为太常卿,兼侍读。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本书记载明世宗南巡北还事,对了解嘉靖初年政治有所裨益。本书有明刻本等,今据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