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休源,字庆绪,会稽山阴人也。晋丹阳太守冲之八世孙。曾祖遥之,宋尚书水部郎。父珮,齐庐陵王记室参军,早卒。休源年十一而孤,居丧尽礼,每见父手所写书,必哀恸流涕,不能自胜,见者莫不为之垂泣。后就吴兴沈驎士受经,略通大义。建武
◎文学上 ○萧韩家奴 李澣 辽起松漠,太祖以兵经略方内,礼文之事固所未遑。及太宗入汴,取晋图书、礼器而北,然后制度渐以修举。至景、圣间,则科目聿兴,士有由下僚擢升侍从,骎骁崇儒之美。但其风气刚劲
哲宗皇帝 常安民罢察院 绍圣二年三月丁酉,试中书舍人林希权礼部尚书。监察御史常安民言:『希在史局八月,岂有端坐不下笔之理?况《实录》成书,希同迁一官矣。比众人皆得罪,希既置而不问,又复峻迁偏秋,如此何以服
【章皇帝】 〔长歌短章,下笔即就,每遇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其绘事亦入神品。〕 宣庙为皇太孙日,端午节,成祖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自皇太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良吏。○高丽太祖初定三韩事尙草创未遑置州县官。 成宗始分十道定郡县置守令。 自是厥后遣廉问黜陟之使屡下劝农 租之诏宜若良吏辈出而今见
昭成皇帝有九个儿子,庶长子是萛君,次为献明帝,其次为秦王翰,其次为阏婆,其次为寿鸠,其次为纥根,其次为地干,其次为力真,其次为窟咄。 萛君性情愚昧,经常干些不仁义的事情。昭成帝晚年,苻坚派他的行唐公苻洛等前来进犯南部边境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二圣驾发曲阜晚驻跸于兖州府之西关谕大学士明珠曰周公古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今庙在曲阜应行致祭此系重大典礼尔衙门防同礼部翰林院详议来奏各该衙门议得道统之传上自尧舜逮于周孔我皇上备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三十一恩赉五【蠲赋三】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臣】蒋陈锡谨题为皇恩溥博如天万姓欢呼动地吁请代题恭谢天恩事
【原文】易曰:“趋吉避凶。”夫祸患之来,如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注释】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读解】 应该见义勇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凡例卷上明 王樵 輯即位第一啖氏曰凡天子崩諸侯薨既殯而嗣子為君康王之誥是也未就阼階之位來年正月朔日乃就位南面而改元春秋所書是也凡先君正終則嗣子踰年行即位禮穀梁云繼正即位正也此說是也【文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二十颂四集传颂者宗庙之乐歌大序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盖颂与容古字通用【许氏愼曰颂貌也】故序以此言之【孔氏颖达曰颂之言容歌成功之容
譬马调能软,随意如所行。信戒及精进,定法要具足。获法第一义,利用故无穷。一心行和忍,得免轮回苦。忍和意得定,能断诸苦恼。从是得住定,如马善调御。断恚获无漏,如马能自调。弃恶至平坦,後受生天乐。不恣在放恣,於眠多觉悟。如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作者作業品第八 或有人言.前品所說破一切法諸有所作有爲不成故何得有無爲.若作此說何故 與彼阿含相違。如佛世尊於契經中有說頌言.應修善法行勿修惡
大唐于阗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菩萨法云地第十之一 净居天众那庾多 闻此地中之胜行 空中踊跃心欢喜 悉共虔诚供养佛 不可思议菩萨众 亦在空中大欢喜 俱燃最上悦意香 普熏众会令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圣通无碍悉皆应真。漏结已解生死已断。秽冥已索慧明独存。菩萨二万神通圣达。统都三界总摄诸法权慧无方。逮佛神德住无所住。尔时世尊。游于王
医方著作。元·沙图穆苏撰。约刊于1326年。在元代泰定时期任江西省建昌太守,其间研究了名医方书、采集民间药方,于1326年集为《瑞竹堂经验方》。《瑞竹堂经验方》原有15卷,元明两代曾多次修订刊行。原本失传,现流传版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