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一

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

春秋左氏传僖公

经元年公败邾师于偃注偃邾地【四字脱】

传公出节注故无深浅常准【案准本作凖宋避冦忠愍名省文作准】疏元年至礼也○故以礼居之【居字疑】

公败邾师节注故公要而败之【脱公字】

经二年灭下阳节音义见贤遍切【遍误遄】

盟于贯疏以其逺国降而称人也【脱人字】

传保于逆旅疏舍于逆旅嬴氏【嬴误从羊】

盟于贯节注始来服齐故为合诸侯【合误今】

经三年徐人取舒疏故曰胜国通以灭为文也【故曰下疑脱灭故二字】

或用少师而不顿兵劳力则直言取【少误小顿毛本误烦】

传会于阳谷节注二年楚侵郑故【二年误三年】

经四年盟于召陵疏许其不为君使【许误详】

伐陈疏故不言主帅【帅毛本误师】

传风马牛疏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此毛本误牝】

五侯节音义夹古洽切【古监本误占】

包茅节疏泲之以茅【泲误从束】

昭王节疏陨于汉中【陨吕覧作抎同】又反振祭公【脱又字】

不谷节疏孤寡不谷王侯之谦称也【约老子语非成文】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徼当依释文作儌从亻○廵徼之徼居啸切后并同】齐侯説音义説音悦【音监本误】

晋献公节疏灵厌之【灵误虚】周礼筮人云【筮周礼作簭后引者不更出】

从筮节疏有数以上皆十五年传云【有误筮云疑作文】故引传文证之若以至理而言【以字误在传文下】

一薰节疏薫香至难除○十是数之小成【十毛本误于】牛夜鸣则□【防误□】

公田节注明公之惑【之惑字误倒毛本疏内同】

曰子节音义被又皮绮切【皮毛本误反】

经五年晋侯节疏此传不言书曰【曰毛本误日】

郑伯逃归节注逃其师而归也【也误之】

传凡分至节音义重直用切【直误有】

疏周正至南极○厯家大率三十二月耳【二月毛本误三月】视朔至得礼○至十九年闰余尽【余毛本误月】审别隂阳寒暑不失其时也【失监本误夫】

分春至其职○云物谓气色灾变也者【脱灾变也三字云误言】士蔿节疏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周礼拜作稽作防后引不出】战栗变动之拜【下脱吉拜二字】

尨茸音义莫江切【江误红】

及难节疏郑玉藻注云【玉毛本误王】

会于首止疏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弟误氏】

郑伯节注孔叔郑大夫【案顾氏炎武云孔叔觧已见三年此重出】

一之谓甚【谓误为】

辅车注车牙车【案牙车字见素问】

疏辅颊也【广雅作辅谓之颊】可以辅持其口【可释名作所】或谓颔车也【案释名云或曰颔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案顾氏炎武云虞仲是呉仲之误】

为文节疏既盟则贰之【既毛本误一】而得有二虢之勲【毛本二字阙】

如是节音义使所吏切【吏误史】

虞不腊矣疏汉改爲腊【改为二字监本误骛毛本误】秦汉改曰腊【秦误言】

鹑之节注兼而志之【下脱以为鍳戒四字】

其九月节注谓夏之九月十月也【脱之字】

罪虞且言易也【且误公】

传六年蔡穆侯节音义罢皮骂切又皮买切【皮通志堂本作□】许男靣缚【缚误从专】音义贽一音置如字【案贽释文本作质故又读如字】武王节疏襄二十九年公临楚丧【脱楚字】

传七年有宠节注我不以汝爲罪衅【脱我字】

不奸音义奸音干【干监本误于】

狄伐晋节注明期年之言騐【脱騐字】

不祔于姑【祔误从衣后并同】

疏寝小至致也○二年五月始塟【二年毛本误一年】

经九年晋侯佹诸卒【佹误诡下同】

传宋桓公节注子者系父之辞【系误继】非诸下所得书【下误夏疏误王】疏防谓闇昧也【昧毛本误暗】

齐侯节疏涉级聚足【涉礼记作拾注拾当为渉声之误也】是进一级【级读通觧作等】

天威节疏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中监本误申】

陨越节注颠坠也【坠释文作队后并同】

以遗节注拜堂下【拜误自】

疏大史氏右【氏觐礼作是注古文是为氏也】

秋齐侯盟诸侯于葵丘【上○监本误作注毛本误传】

东略之不知注言或向东【或误复】

耦俱无猜注两无疑恨【疑误猜】

晋郤芮注郤芮郤克祖父从夷吾者【案顾氏炎武云宜在六年伐屈条下】经十年晋里克节注卓已免丧【已误以】

传及期节疏贞之不报也【脱也字】大命其倾【大误天】其靡有微兮【微误征】君之冢嗣其替乎【冢嗣误家祀】

丕郑之如秦也【上脱○】

冬秦伯使泠至报问【上衍○】音义泠力丁切【丁监本误下】传十一年受玉节疏执玉卑替其质也拜不稽首无其王也【国语质作挚无作诬下同】孔鼂云【鼂监闽本作晁】

同伐节音义拒俱宇切【宇毛本误于】

让不节疏楚白公杀齐管脩【白误曰】

传十三年且谋王室也【下○监本误注字】

经十四年沙鹿崩疏林属于山为鹿沙山名也【鹿沙二字误倒】昔春秋沙鹿崩【鹿汉书作麓】

传沙鹿崩疏亡之征也【亡下衍国字】

经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疏又不知今之展氏其人是谁【知误以】震霹雳振物者【案説文作劈歴徐氏云今俗作霹雳非是】

宋人节音义邳蒲悲切【蒲误满】

传晋侯节疏晋献公娶于贾【娶毛本误婆】

且曰节注宣二年传曰【二误三】

卜徒父筮之疏卜人当卜而今用筮【当卜毛本误当占】

千乘节疏亦有秦胜晋之卦也【有疑是误或卦为象字之误】

岁云节注周九月夏之七月【周毛本误则】

小驷音义驷音四【四误士】

将与人易注变易人意【变易误变化】

饥食节音义年末注同【末误未后可知者不出】

苟列节注得囚为幸【为误谓】

拔舍音义蒲末切【蒲误满】

晋大夫节音义防于寅切抗苦浪切【寅误耕苦监本误若】

免服音义又作絻【絻误才】

上天节注亦所以抗絶【抗误杜】音义自曰至加也【三十字误入注凡此上疑脱至字四十七字七当二字误寻误晁】鄠音户【户监本误尸】

只以成恶【只误从衣旁作后同不出】

诸侯节音义丧息浪切后注同【脱注字】

疏周礼乡大夫云云【乡误卿】

其曰士刲羊亦无也【误繇役字下同】

疏上爻与三其位相值【三误二】仰无所承下又无应【又误文】则刲羊而无血【下脱刲羊而无血五字】

归妹节疏后脱之弧【脱经作説音脱】

侄其从姑疏是谓我侄者我谓之姑【谓我误为我】

及惠公节音义复扶又切【下脱下同二字】

疏韩简至何益○卜以用灼以出兆【卜以当卜之误】

诗曰僔防背憎【僔毛诗作噂】音义邪似嗟切【嗟误差】

疏背则相憎【憎监本误僧】

不惮音义徒旦切【旦误惮】

舍之音义如字又音拾【如字又三字误字又切】

传十六年退而节音义错七各切【误落切】

传十七年晋大子节音义妻七计切【计误许】

卜招父音义上遥切【通志堂本作之遥切案招字有昭韶二读未审孰是】

少卫姬音义诗照切【诗误计】

公与节疏此人为雍官【官误宜】

冬十月乙亥注乙亥十月八日【十衍字】

传十九年用鄫子于次睢之社【睢毛本误从且下同】

注东经陈留梁谯沛彭城县入泗【经释文作径音经后经某并同】疏欲以属东夷○齐桓以德云云【一十三字于文不属疑下传齐桓属诸侯疏错误】雎水至用祭○汉书之例为然【例毛本误倒】

司马节疏校人春祭马祖【校毛本误挍后同】

小事节疏杂记言衅庙用羊【记毛本误纪】皆是不用大牲也【不误以】而溃音义户内切【内误外】

经二十年新作南门疏言新有故木言作有新木【木并误在】经二十一年盟于薄疏自谓前已歴序【谓当为字误】

传大旱节疏穆公召县子而问焉【焉礼记作然注然之言焉也】任宿须句颛风姓也【上脱○】音义羲本或作戏【下脱又作牺三字】

蛮夷节注叔孙婼曰邾又夷也【婼误豹出疏】

传二十二年平王节注周幽王为犬戎所灭【犬毛本误大】巾栉音义侧乙切【乙误巳】

诗曰恊比其邻【协毛诗作洽】

疏毛传云洽合【洽误治】

命不易哉注周颂言有国宜敬戒【国毛本误四】

先王节疏其小者谓之蠮螉【蠮误】

音义蠭本又作虿字林作防【误从冬防仍作虿误】

门官殱焉疏周礼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脱虎字贲监本误贵】且今节疏前敌无问彊弱【弱毛本误言】

明耻节注明设刑戮【设毛本误杀】

金鼓节疏是金有止鼓之时【鼔当众字误】

郑文夫人芈氏云云【芈误芊后同】音义劳力报切【力误刀】楚子节疏师蠲师触之类【脱上师字】

见兄弟不逾阈疏柣谓之阈【柣误从禾下柣门限同】

庭实旅百疏与餐礼略同【餐当依监本作飱下同】鲜鱼八【八监本误人下八十筥同】膷鼎一【膷误脚】子男八十筥【十毛本误千】其实栗云云【栗经作防】茒菹麇臡【麇误麋】葵菹蠃醢【蠃中误从羊】豚拍鱼醢【拍毛本误从木旁作】箈菹鴈醢【毛本箈字阙】

传二十三年子文节音义任音壬【下毛本衍同字】

防名委质注屈膝而臣事之【臣误君】

已则节音义逞本亦作呈【下衍之字】

不书名节音义重直用切【直误而】

狄人节音义下文皆同【四字衍】

获其节音义鯈直由切【下脱本又作儵音同六字】

乞食节疏十有二年必获此土【脱有字】必获诸侯【必获误获于】及齐节疏而知文公之安齐有终焉之心【国语作而有终焉之志也】懐与安实败名【与误其】

欲观其裸【裸监本误从示下同】音义骈胁并干也【脱干字从疏挍今説文无】臣闻天之所啓【下监本衍注字】

将建节疏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敬误故】怨乱育灾【育国语作毓】未必取同姓者皆灭姓也【未监本误木】

晋公子节疏卿才三人从之可谓贤矣【矣误乎】

奉匜音义柄中有道可注水湔又音賛【又通志堂本作王注监本误注】公子惧节疏乃归女而纳币且逆之【脱之字】

公子赋河水【案韦氏昭云河当作字相似而误其诗曰彼流水朝宗于海海以喻秦也】公赋六月注故言赋诗断章也【故误欲】

疏杜言全引诗篇者【者误首】

传二十四年及河节疏马则执靮【靮误从句】系马系狗皆得称绁【狗误驹从闽本挍】

戊申节注高梁在平阳杨县西南【案顾氏炎武云觧见九年此重出】吕郤畏偪注吕甥郤芮【芮监本误从丙下同】

今君节疏何有恩义于君焉【焉毛本误为】

遽见音义其据切【据误处】

生原同屏括楼婴【楼误从手旁作注同】音义屏步丁切【丁误平】郑之入滑节注入滑在二十一年【一衍字】

不聼音义吐定切【定误郑】

其次节注推恩以成义【成误行】

邘晋节注应国在襄阳城父县西南【脱南字】

凡蒋节音义茅芒交切【芒误于】

疏昔周至也○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文武误武王】周当成王即政之后【周当固字误】

十六至县东○非武王时十五而周公加一也【一误之】周公之邢国见在隠五年觧讫【误乱五误七】

鄂不韡韡【韡误下同】外御其侮【侮诗作务笺云务侮也】

疏常棣至韡然○古之人语有声而倒者【声疑】

桃子音义本或作姚亦冝音桃【宜毛本误官】

取栎音义力狄切【力毛本误音】

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上脱○】

王出适郑处于泛【泛误汜除成四年取汜祭之泛已旁作外余文俱从水旁防】音义凡【误几】郑子华节疏似燕绀色【绀误组】尉佗献文帝翠鸟千【千误毛】聚此鹬羽以为冠也【上疑有脱字】

子臧节音义诒以支切【诒毛本误治】

夏书节音义施始豉切【始误茹】

天子有事膰焉【膰释文作防】

丰原节音义读则总为一句【脱字】

经二十五年荡伯姬来逆妇疏则此人氏荡也【氏误字】纳顿子于顿注不言遂明一事也【明误时】

传掖以赴外疏掖持臂也【案説文作以手持人臂投地也】

晋于是始启南阳【启误起】

阳樊节注苍葛阳樊人【阳樊字误倒】

秦人过析节注一名白羽【白毛本误曰】音义析俗作防【防监本仍作析误】乃降秦师【下脱秦师二字】

馁而音义奴罪切【奴误如】

经二十六年至音义一音似转切【似误以】

如楚乞师疏凡乞者深求过理之辞执谦以偪成其计【深误有计误讨从成十三年疏挍】曷为内外同辞【公羊传作曷为以外内同若辞】传使受命于展禽疏夫子之谥宜为惠乎门人从以为诔【诔误惠乎列女传作兮】

鲁人恐乎节音义恐丘勇切罄亦作磬【丘误立磬监本仍作罄误】疏榱椽在如县磬【磬误从缶下县磬磬在误同】

防子节疏计其间出有一千二百年【出疑】

经二十七年围宋疏齐人使隰鉏请成【鉏监本误钜毛本误从臣】此三事者云云【此毛本误比】

传不废丧纪疏乐记曰衰麻哭泣【记误纪】

秋入杞责无礼也【案释文无无字云本或作责无礼者非】

子文问之节疏夫有大功而无贵仕【无误为】

报施音义式豉切【豉误氏】

夏书节注赋纳以言【赋误取】

乃使节音义下将上将下皆同【将下脱下字】

入务节疏施舍分寡【寡误灾】通贾寛农【贾国语作商】

一战节注谓明年战城濮【谓误为】

经二十八年楚人救卫【当别起行头】

战于城濮节音义不与音预【不误下】

楚杀其大夫得臣注称名以杀罪之【名误君】

践土音义践似浅切土或一音杜【似误以杜误柱】

疏蔡在卫上时国次也【也误之】若无王官之伯则以大小爲序【伯疑宰字误为误无】

元咺音义况晚切【况毛本误兄】

疏然书官及氏为贵【然疑彼字误】今君陷罪【今毛本误令】

公会晋侯云云邾子秦人于温【邾子误邾人】

传二月晋郤縠卒【上脱○下晋侯齐侯盟于敛盂上同】

以説音义説如字王音悦【脱如字王三字】

不卒戍也注诈吿楚人【诈误谓】

晋侯患之疏今定本作谋【定误先】

报施也注报餐璧之施【餐当从监闽本作飱】

距跃节疏跃迅也【迅误退】

借之告楚注假借齐秦使为宋请【假误报】

使子玉去宋节注凡三十六年【三十误二十】

使宛春节音义竟音境【毛本脱竟字】

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乆乎【乎误矣】

背惠食言疏孟武伯恶郭重【郭误都】

以亢音义苦浪切【苦误若】

我曲节疏素训为直【直误上】

楚师背节疏前阻水泽【阻误左】

晋车节音义韅説文作□云着掖皮靷引轴也鞅颈皮也【脱引字案説文云着掖皮皮作鞥鸟合切辔鞈也颈皮作颈靼防热切柔革也引轴疏内误宏轴】王命节注叔兴父大夫也【夫毛本误天】

赐之节疏绦缨五就【绦经作条读绦】

玈弓矢千【玈字误下同】

疏以授射甲革椹质者【授误服】以授射豻侯鸟兽者【豻误豺侯毛本误防】谓之夹之属【考工记作】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伐【王制无专伐二字】秬鬯节疏秬黑黍释草文【文误云】

虎贲节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伍监本误五】

三辞音义后例放此【后误从】

受防节注出入犹去来也【犹毛本误相】

卫侯节注自襄牛出【监本注字阙】

要言节疏余皆释言文【下衍注字上当脱俾使释诂文五字】

及而孙无有老防【而误其】

初子玉自为琼弁玉缨【上脱○】

注弁以鹿子皮为之【子监本误孟】

疏上公九侯伯七【侯监本误诸毛本衍一诸字】

先战节疏水草交为湄【水监本误氷】

奉夷叔以入守疏谥法安民好靖曰夷【民谥法觧作心】

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有监本误者】

祁瞒奸命注掌此二事而不修【二误三】

振旅恺以入于晋【恺释文作凯】

疏司马法曰得意则恺乐恺歌【法误注】

卫侯与元咺讼【上脱○】

武子节注故使鍼庄子为主【使下衍叔字】

杀士荣节注深室别为囚室【别误则】

仲尼节疏此亦假其失地之文【亦误一】

且明节音义泄息列切【列误例】

晋侯作三行注今复增置三行【今误合】

传二十九年会王子虎节疏且谋伐郑○文公诛观状以伐郑反其陴【反误及案唐氏虞云反拨也陴城上女垣】

以未见公故复来朝【以下监本衍其字】

传三十年酖卫侯疏渝盟先期入【渝误偷】亦不讨其使者【讨误计】冶厪音义古勤字也【古勤误音觐】

秦军泛南【泛误从已下并同】

疏刘云至郑南泛也【二十字疑衍文】僖二十四年泛下云【二十误三十】楚伐郑师于泛【伐误戍】晋伐郑师于泛【存考】寻讨传云【云疑文字误】行李之徃来疏训之为吏故为行人使人也【训误顺】飨有昌歜【案顾氏炎武云歜字误玉篇作徂敢切菖蒲菹也广韵亦作歜知此字唐人已误】疏歜盛气怒也【气説文作气后并同】

经三十一年取济西田疏取田取邑义亦同也【田监本误曰】免牲疏免牛亦然【牛监本误年】故节不必得恒在其月初而中气亦不得恒在其月之半【上得字疑衍下得字疑必字误】

犹三望注皆因郊祀望而祭之【脱因字从续通觧挍】

疏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土地之山川【案楚语无二王后及地字】卫迁于帝丘节音义顼许玉切【许误郭】

传四卜郊节疏载弧防【防礼记作韣】

赵衰为卿疏胥婴将新下军【脱新字】正为赵衰作五军【为误谓】卜曰音义【卜误上】

传三十二年将殡于曲沃疏及塟与匠师御柩【柩周礼作匶】日中而塴【日误月】封塴窆声相近而字改易耳【塴监本误手旁作】殽有二陵焉【有毛本误在】

疏高平谓土地丰正【土毛本误王】

北陵节疏其阨道在两殽之间【阨误从尼】

经三十三年败秦师于殽注诸戎掎之【掎毛本误牛旁作】晋人败狄于箕下音义訾子斯切【四字当在上取訾娄经下】

疏晋讳而以微人告【人当者字误】有何耻讳而以微者告【有误又】

陨霜不杀草注周十一月今九月【十一误十二】

传秦师节疏摄叔为右【右监本误左】

超乘节疏左右皆下【下误不】

犒师音义苦报切【苦误若】

行则节音义遽其据切传张恋切【八字脱】

束载节音义秣音末谷马也説文作防云食马谷也【一十五字脱】齐国节音义贿呼罪切【贿误赠】

衅鼓音义许觐切【许误计】

狄侵齐因晋丧也【上毛本脱○监本误注字】

臼季节疏耨柄尺【柄误从内】耨锄妪薅禾也【耨下释名有以字】诗曰节疏释草云湏葑【下尔雅有苁字下一名葑下同】毛诗义疏云葑芜菁【芜误蔓】注故云上善下恶【注误诗】

阳子节注商臣怨子上止王立已【子上监本误于上】

塟僖公节音义编又布千切【千误于】

凡君节注特用丧礼祭祀于寝【祀衍文从续通觧挍】

疏凡君至于庙○文少详耳【少误小】礿祠烝尝【祠误祀】既塟至大夫○士虞记亦云卒哭明日以其班祔【案士虞记无卒哭二字当作既夕】

冬祭至于吉○则其余宗庙云云【则误而从续通觧挍】案传襄公十五年冬十一月云云【十一误十二】卜日而后行事【卜误十】刘云以正经无祫文也

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一

猜你喜欢
  周书·泰誓中·佚名
  文王丗子·戴圣
  力耕第二·桓宽
  夏官司马第四·佚名
  胡子衡齐卷四·胡直
  续娑罗馆清言·屠隆
  卷十七·陆九渊
  蟋蟀·佚名
  膝文公上·孟子
  春秋传卷二十三·胡安国
  天地之道(1)·戴圣
  卷四(惟净译)·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明 李蓘 编陆游九十四首明河篇明河八月转分明烱如素练西南倾年年嵗嵗见河汉坊坊曲曲闻砧声良人万里自征行砧声中有玉闗情遥知铁衣冷如水指防明河白发生碛中草死骆驼鸣万里却望长安城儿生

  •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鞬,左右驰

  •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六十·赵尔巽

      宗室奕山隆文 宗室奕经文蔚 特依顺 余步云   宗室奕山,恂郡王允昷四世孙,隶镶蓝旗。授乾清门侍卫。道光七年,从征喀什噶尔,擢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历伊犁领队大臣、参赞大臣。十八年,授伊犁将军。二十年,偕副都统关

  • 卷三十三·谷应泰

      ○景帝登极守御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召百官入集阙下,谕曰:   “皇帝率六军亲征,已命成阝王临百官。然庶务久旷,今特敕成阝王总其事,群臣其悉启王听令。”辛未,太后诏立皇长子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成

  • 卷五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二 吴臣 周瑜【子胤】 鲁肃【子淑】 谨案周瑜传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肃魁梧有壮节喜奇计知天下将乱乃学

  • 四五○ 谕内阁将海成交部严加议处其江西巡抚员缺着郝硕调补·佚名

    四五○ 谕内阁将海成交部严加议处其江西巡抚员缺着郝硕调补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乾隆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前因海成奏新昌县举人王锡侯妄作《字贯》一案,海成将大逆不法之书视为泛常,折内称其尚无悖逆。

  • 二〇二 拾遗寅·周作人

    十一,性的心理 性的心理,这于我益处很大,我平时提及总是不惜表示感谢的。从前在论“自己的文章”的一文中曾云:“我的道德观恐怕还当说是儒家的,但左右的道与法两家也都有点参合在内,外边又加了些现代科学常识,如生物学人类

  • 萧摩诃传·姚思廉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其祖父萧靓,梁右将军。父亲萧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到始兴郡,他数岁丧父,姑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收养了他。年龄稍大,他果敢坚毅勇力过人。侯景之乱,高祖赶赴京师援助,路养起兵拦截高祖,摩诃当时才十三岁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一明 俞汝楫 编祀法备考定郊庙祀法郊社宗庙议洪武元年二月朔中书省臣李善长傅瓛翰林学士陶安等进郊社宗庙议先是上勅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臣曰自昔圣帝明王之有天下莫严于祭祀故当有事内必

  • 212.陆游临终留诗·林汉达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jùn)做枢密使。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卷四九·邱濬

    ▲家乡之礼(上之上) 《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吴澂曰:“冠、昏、丧、祭四者家之礼也,乡、相见二者乡之礼也。《仪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丧礼》,士之祭有《特牲馈食礼》,乡

  • 卷二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谨按宋板与上合为一卷説命上考异古本经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不作弗罔作亡下文惟暨乃僚罔不同心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并放此注其名曰説下有也字使摄政下

  • 第七章 无私·林语堂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1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语译]自古至今,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的缘故,乃因它不自营其生,所以才能长生。

  • 卷三十八·佚名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一复次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作是观。何者是般若波罗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谁之般若波罗蜜多。此般若波罗蜜多为何所用。如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审谛观察。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佚名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四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义纳息第七之二云何名住对面念耶。答修观行者。系念眉间。或观青瘀或观膀胀。或观脓烂。或观破坏。或观异赤。或观被食。或观分离。或观

  • 秤星灵台秘要经·佚名

    秤星灵台秘要经,撰人不详。据卷首序文,作者应为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类着录窦子通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杂家类着录扶风隐者撰「通幽子灵台隐秘宝符一卷」,疑即此书。今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