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见义不为是胆小鬼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元勇也。”

【注释】

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读解】

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说,你是个“二百五”。

在古人看来,不应该祭祀的却去祭祀叫做“淫祀”。淫祀的目的是媚神求福,拍人家祖宗的马屁,所以圣人不齿,君子不为。

相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到车匪路霸应挺身而出;见到女青年落水应义无反顾,不待脱衣就跳下水去,救命要紧。否则,你就是胆小鬼一个。

猜你喜欢
  泰伯篇·孔子
  卷六 广要道章第十二·邢昺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首下·王顼龄
  汉书河间献王鲁共王传辨伪第四·康有为
  卷十·黄伦
  敬畏·魏裔介
  提要·车垓
  卷一百四十六·秦蕙田
  卷二十·张廷玉
  卷十五·朱熹
  卷一·王安石
  卷七·范家相
  管子轻重五·马非百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蓑衣道人·唐圭璋

      道人,淮阳朐山(今江苏省东海县)人。避乱渡江,举进士不第。居平江。考宗时,赐号通神先生。庆元六年(1200)卒。   临江仙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寸丝不著挂形骸。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

  • 丁集第十五·钱谦益

    李副使蓘四十四首【岐阳旅舍作】岐山烟茫茫,渭水从中泻。自三千年来,凤皇不复下。羸马厌空郊,冻禽啼永夜。高馆发长歌,王风慨沦谢。【晓梦陈晦伯十二韵】人皆竞荣达,君独嗜编撰。廿载历中外,蹉跎寡青眼

  • 沧浪集目録·严羽

    卷一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诗证【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卷二五言絶句七言絶句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古诗卷三楚词操吟引謡歌行词沧浪逸诗五言絶句五言八句七言絶句

  • 再休怪我的脸沉·徐志摩

    不要着恼,乖乖,不要怪嫌 我的脸绷得直长, 我的脸绷得是长, 可不是对你,对恋爱生厌。 不要凭空往大坑里盲跳: 胡猜是一个大坑, 这里面坑得死人; 你听我讲,乖,用不着烦恼。 你,我的恋爱,早就不是你: 你我早变成一身, 呼吸,命运,灵魂——

  • 御览诗·令狐楚

    ○刘方平【十三首】秋夜思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賖。晩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犭员〉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泛舟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晩,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八·李公焕

    与子●等䟽告●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冨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㫖发斯谈者将非穷逹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八·王祎

    汉孝灵皇帝建宁元年春正月壬午窦武为大将军【以本纪修】庚子解渎亭侯即皇帝位改元【以本纪修】陈蕃为太傅与窦武胡广参录尚书事【以本纪修】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以本纪修】段颎大破先零于逢义山【本纪】解题曰

  • 卷之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六·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隆平集卷六 宋 曾巩 撰 参知政事 刘熙古字义淳睢阳人唐仆射仁轨十一代孙少通经史避祖讳不应进士举後唐长兴中以三传赐第太祖领宋州节制熙古为节度判官及受禅累擢至参知政事求退

  • 御制题宋版前汉书·班固

    御制题宋版前汉书冠冕琳琅天禄收因刋书目阅从头【内府旧藏宋椠前汉书为天禄琳琅之冠兹因校勘四库全书总目复阅及之更觉其精妙罕匹】吴藏本自赵魏国楚得重归王弇州久入上方不知故【其书初为赵孟頫所藏入明则自陆顾两家

  • 食货五八·徐松

    赈贷下孝宗隆兴元年二月十八日,尚书户部员外郎、奉使两淮冯方言:「据高邮军百姓状:『自前年金贼犯顺,烧毁屋宇,农具、稻斛无余,归业之始,无以耕种。』欲乞就附近支拨常平及义仓米,委本路提举司,令高邮军措置借贷,抱认催索,趁此农

  • 帝系八·徐松

    公主国朝沿汉唐故事,皇祖姑、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主。所封或以国名,或以郡名,或以美名,亦有以县为名者。初封多择美名,进封乃以郡国名,至特恩始有兼两国者。初降月俸百五十千,遇恩庆稍增至二百千,至道(宗)[

  • 卷十三·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三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逹疏国风桧序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絜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笺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去音义【好呼报反下

  • 墙有茨·佚名

    ——宫廷之事很难说【原文】墙有茨①,不可埽也②。中篝之言③,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④中篝之言,不可详也⑤。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⑥。中篝之言,不可读也⑦。所可读也

  •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识阴十魔·印光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1],幽清扰动,同分生机[2],倏(shū)然隳(huī毁坏)裂,沉细纲纽[3],补特伽罗[4],酬(酬答)业(宿业)深脉(脉络),感应悬绝[5]。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最后的)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九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九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又如彼龙王  恭敬礼时庆河滨众飞鸟  环绕而行列逮希有寂义  将摧诸有者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此时菩萨。已到苦行源底知无义利。受

  •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彭绍升

    大乘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念者不觉也。佛者觉也。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念佛三昧者。以觉摄不觉。入于正觉海也。华严具诸佛一切三昧。而其间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中王。大莫过于

  • 宝祐四年登科录·佚名

    四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字号等事项。其中一甲第一名为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