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言
十三经注疏正字例言
一唐太宗诏国子祭酒孔頴逹等撰定五经义疏凡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中贾公彦始撰周礼仪礼义疏宋真宗景德中因判国子监李至请命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等讐挍二传二礼孝经论语尔雅七经疏刋刻布下明神宗万厯中并孟子彚为十三经令国子监刋本即今国子监本也焦氏经籍志谓唐定注疏始为十三经略言之耳
一十三经所见者有四本一监本一监本修板修板视原本误多十之三一陆氏闽本一毛氏汲古阁本闽本及旧监本世藏较少故据监本修板及毛氏本正焉释文则从徐氏通志堂本校
一字一本误者曰某本误并误者曰某字误某误而无可考曰当某字误可商曰疑某字误不可知曰某字疑或脱或衍或误而不能定则概曰疑
一字有形误有声误上下互易左右跳行前脱者后重初衍则中落甚者以释文羼注以传注并经或疏存而经亡或彼疏而此注诸如此例难可因仍若疏中标目自某至某间有缪讹经注可考则从省略
一字乖六体已见宋玉山毛氏六经正误至于加埸成减作锡祗去下以同却易旁而殊却各为音义非可混淆若监本以士衡名更陆玑为机毛氏縁熹宗讳改学校作挍是处多同则从间出
一注疏引经字体不一或文有假借或本有异同俱载原文兼述义训惟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士人覊丱诵习所引异同概不标出至史传诸子义异圣言引归体要其于详略不尽以本文正焉若夫纬候之缪言湮沉之古册无可攷挍抑又略诸
一书有因校而误者如郑志中孙皓康成弟子也后人误以皓为归命侯而改郑志作吴志误史起为呉起而改魏襄王为魏文侯此因校得误也极知梼昧未敢莽卤至于参伍考校未能尽正尚以俟好古博学之君子云
十三经注疏正字例言
猜你喜欢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孟子 卷十一 善说·刘向 卷一百二十一·陈祥道 ●四、经学极盛时代·皮锡瑞 卷十·程端学 卷五十八·康熙 卷六·佚名 抱朴子內篇卷之九 道意·王明 《尸子·广泽》白话译文·尸佼 昭公·昭公三年·左丘明 庄公·庄公六年·左丘明 碧岩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灵隐寺弥勒殿碑·太虚 覆净性居士书·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