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论语三十二
△尧曰咨尔舜章
林恭甫问:"论语记门人问答之辞,而尧曰一篇乃记尧舜汤武许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会文字。尝见说,尧曰一篇是夫子诵述前圣之言,弟子类记於此。先儒亦只是如此说。然道理紧要却不在这里。"〔义刚〕
杨问:"'简在帝心',何谓简?"曰:"如天检点数过一般。善与罪,天皆知之。尔之有善,也在帝心;我之有罪,也在帝心。"〔宇〕
问:"'虽有周亲',注:'纣之至亲虽多。'他众叛亲离,那里有至亲?"曰:"纣之至亲岂不多,唯其众叛亲离,所以不济事。故书谓'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是也。"〔宇〕
子张问章
问:"'欲仁得仁,又焉贪'?如何?"曰:"仁是我所固有,而我得之,何贪之有?若是外物,欲之则为贪。此正与'当仁不让於师'同意。"曰:"於问政及之,何也?"曰:"治己治人,其理一也。"〔广〕
问:"'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何以在四恶之数?"曰:"此一恶比上三恶似轻,然亦极害事。盖此人乃是个多猜嫌疑虑之人,赏不赏,罚不罚,疑吝不决,正如唐德宗是也。"〔大雅〕
"'犹之',犹均之也。均之,犹言一等是如此。史家多有此般字。"问:"'出纳之吝'是不好,所以谓之恶。"曰:"此'吝'字说得来又广,只是戒人迟疑不决底意思。当赏便用赏,当做便用做。若迟疑怠悆之间,涩缩靳惜,便误事机。如李绛劝唐宪宗速赏魏博将士,曰:'若待其来请而后赏之,则恩不归上矣!'正是此意。如唐家藩镇之患,新帅当立,朝廷不即命之,却待军中自请而后命之,故人不怀恩,反致败事。若是有司出纳之间,吝惜而不敢自专,却是本职当然。只是人君为政大体,则凡事皆不可如此。当为处,便果决为之。"〔僩〕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此圣人之大赏;"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此圣人之大罚。
不知命章
论语首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终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此深有意。盖学者所以学为君子者,不知命则做君子不成。死生自有定命,若合死於水火,须在水火里死;合死於刀兵,须在刀兵里死,看如何逃不得。此说虽甚粗,然所谓知命者,不过如此。若这里信不及,才见利便趋,见害便避,如何得成君子!〔闳祖〕
《朱子语类》 宋·朱熹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多士第十六·孔颖达 书解篇第八十二·王充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泉翁大全·樵语》序·湛若水 类感第五十·佚名 春秋释例卷三·杜预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五·周祖谟 程氏经说卷七·佚名 卷一百九十九·山井鼎 卷四十八【礼器图四】·鄂尔泰 (九)·钱穆 少仪·姚际恒 大雲初分如来涅槃健度第三十六·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