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二 孝经

  因说孝经是后人缀缉,问:"此与尚书同出孔壁?"曰:"自古如此说。且要理会道理是与不是。適有问重卦并彖象者,某答以且理会重卦之理,不必问此是谁作,彼是谁作。"因言:"学者却好聚语孟礼书言孝处,附之於后。"〔士毅〕

  问:"孝经一书,文字不多,先生何故不为理会过?"曰:"此亦难说。据此书,只是前面一段是当时曾子闻於孔子者,后面皆是后人缀缉而成。"问:"如'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恐非圣人不能言此。"曰:"此两句固好。如下面说'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则岂不害理!傥如此,则须是如武王周公方能尽孝道,寻常人都无分尽孝道也,岂不启人僣乱之心!其中煞有左传及国语中言语。"或问:"莫是左氏引孝经中言语否?"曰:"不然。其言在左氏传国语中,即上下句文理相接,在孝经中却不成文理。见程沙随说,向时汪端明亦尝疑此书是后人伪为者。"〔广〕

  古文孝经亦有可疑处。自天子章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便是合下与曾子说底通为一段。只逐章除了后人所添前面"子曰"及后面引诗,便有首尾,一段文义都活。自此后却似不晓事人写出来,多是左传中语。如"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是季文子之辞。却云"虽得之,君子所不贵",不知论孝却得个甚底,全无交涉!如"言斯可道,行期可乐"一段,是北宫文子论令尹之威仪,在左传中自有首尾,载入孝经,都不接续,全无意思!只是杂史传中胡乱写出来,全无义理。疑是战国时人斗凑出者。又曰:"胡氏疑是乐正子春所作。乐正子春自细腻,却不如此说。"〔〈螢,中"虫改田"〉〕

  古文孝经却有不似今文顺者。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又著一个"子曰"字,方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兼上更有个"子曰",亦觉无意思。此本是一段,以"子曰"分为二,恐不是。温公家范以父子兄弟夫妇等分门,却成一个文字,但其间有欠商量未通行者耳。本作一段联写去,今印者分作小段,无意思。伯恭阃范无伦序,其所编书多是如此。〔贺孙〕

  孝经,疑非圣人之言。且如"先王有至德要道",此是说得好处。然下面都不曾说得切要处著,但说得孝之效如此。如论语中说孝,皆亲切有味,都不如此。士庶人章说得更好,只是下面都不亲切。〔赐〕

  问:"向见先生说'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天',非圣人之言。必若此而后可以为孝,岂不启人僣乱之心!而中庸说舜武王之孝,亦以'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言之,如何?"曰:"中庸是著舜武王言之,何害?若汎言人之孝,而必以此为说,则不可。"〔广〕

  器之问"严父配天"。曰:"'严父',只是周公於文王如此称才是,成王便是祖。此等处,侭有理会不得处。大约必是郊时是后稷配天,明堂则以文王配帝。孝经亦是凑合之书,不可尽信。但以义起,亦是如此。"因说:"孝经只有前一段,后皆云'广至德','广要道',都是凑合来,演说前意,但其文多不全。只是谏诤五刑丧亲三篇,稍是全文。如'配天'等说,亦不是圣人说孝来历,岂有人人皆可以配天!岂有必配天斯可以为孝!如礼记煞有好处,可附於孝经。"贺孙问:"恐后人凑合成孝经时,亦未必见礼记。如曲礼少仪之类,犹是说礼节。若祭义后面许多说孝处,说得极好,岂不可为孝经?"曰:"然。今看孝经中有得一段似这个否?"〔贺孙〕

  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此说如何?"曰:"此自是周公创立一个法如此,将文王配明堂,永为定例。以后稷郊推之,自可见。后来妄将'严父'之说乱了。"〔赐〕

  问:"配天,配上帝,帝只是天,天只是帝,却分祭何也?"曰:"为坛而祭,故谓之天;祭於屋下而以神祇祭之,故谓之帝。"〔宇〕

  "明、察",是彰著之义。能事父孝,则事天之理自然明;能事母孝,则事地之理自然察。〔道夫〕

  《朱子语类》 宋·朱熹

猜你喜欢
  周书·冏命·佚名
  桓公(元年~十八年)·左丘明
  法言義疏十七·汪荣宝
  厚黑别论自序·李宗吾
  附语录抄七则·张载
  饶饶者易缺·孔子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林语堂
  卷七·沈廷芳
  卷六十八·乾隆
  卷四十八·乾隆
  卷二·梁益
  (九)·钱穆
  卷八十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八卷·宝亮
  大云经祈雨坛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五十一·洪迈

      七言  看花           罗邺  花开只恐看来迟及到愁如未看时家在楚乡身在蜀一年春色负归期  桞絮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鳯凰  云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

  • 卷三百四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饮冰诗集宋庆之字元积一字希仁永嘉人咸淳进士有饮氷诗集兰溪道中朝买兰溪船暮泊香头市如何十月天复此连夜雨朔风寒似铁晓色暗如土道行不见人路哭疑

  • 卷八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五唐受命谶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太原童謡 创业起居注云隋主恒服白衣幸江都拟於东海以应之 後高祖起事衆请法周武执白旗帝兼绦杂半续之焉】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

  • 提要·吴景奎

    药房樵唱 元 吴景奎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药房樵唱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按药房樵唱三卷附録一卷元吴景奎撰景奎字文可兰谿人力学有文年三十海道万户刘贞为浙东宪府掾尝辟为从事明年贞去景奎亦归久之用部使者荐署兴化路儒

  • 志第五 礼仪五·魏徵

    舆辇之别,盖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随时而变,代有不同。梁初尚遵齐制,其后武帝既议定礼仪,乃渐有变革。始永明中 ,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尚书左丞荀万秋议,金玉二辂,并建碧旂,象革木辂,并建赤旂,非时运所上,又非五方之色。今

  • ●卷二十四·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四。   起宣和七年十二月十日丁未,尽十五日壬子。   十日丁未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陷燕山府。   陷燕纪曰:十日金人立旗帜城上十二日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邀蔡公已下当日於球场相见令东向拜传言曰:大

  • 卷第六·徐鼒

    壬寅(十五日),明福王即皇帝位于南京。戊戌(十一日),群臣劝进笺三上,王许之。礼部请祀地祇,命俟郊天日一并举行。己亥(十二日),修奉先殿。壬寅(十五日),王即位武英殿。诏曰:『我国家受天鸿祚,奕世滋昌,保大定功,重熙累洽。自高皇帝龙飞奠

  • 卷三十七词曲·何良俊

    昔师旷吹律而知南风之不竞。有人弹琴,见螳螂向鸣蝉,欲其得之也。蔡中郎闻其音而知有杀心。隋炀帝将幸江都,作《翻调安公子曲》,王令言知其不反。唐章怀太子作《宝庆曲》,李嗣真闻而知太子废。古之审音者,其神妙如此。今世律

  • 赵国材·周诒春

    赵国材 字月潭。年三十八岁。生于上海。湖南籍。永久通信处。上海张园张叔和君转交。已婚。女一。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安徽凤阳道署英文文案。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光緖三十四年。得

  • 卷一百四 朱子一·黎靖德

      ◎自论为学工夫   某自丱读四书,甚辛苦。诸公今读时,又较易做工夫了。〔敬仲〕(以下读书。)   后生家好著些工夫,子细看文字。某向来看大学,犹病於未子细,如今愈看,方见得精切。因说:"前辈诸先生长者说话,於大体处固无

  • 卷十·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十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图先天图【此图明隂阳自然相生之象】康节先生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子部,儒家类,性理群书句解,卷十> 邵子

  •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一·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行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菩萨万二千。一切大圣十方来会。众德具足得诸总持。无所不博辩才至真。决一切疑入大神通。分剖慧义诸度无极。济于彼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二卷广释心性本净不与贪俱 四句释贪义有心共贪俱生不共贪灭等德王品之第八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心善解脱慧善解脱案。僧亮曰。凡九法声闻。求佛次第也。初四法。分段因果中。三法修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二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十二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今此略明持戒之相。始自诸根。任持密护。饮食知量。减除睡眠。常乐尊重。修诸梵行。闻昔受乐。不喜思念。复

  • 第九品·佚名

    第一章 功德论今称功德论。此处&ldquo;于自宗,以见诸行为过患,见涅槃为功德者许有结断&rdquo;。然而&ldquo;其二中之一方取自说,唯见功德其人有结断&rdquo;者,乃安达派之邪执。一(自)于见功德者有结之断耶?(他)然。(自)以作意诸

  • 江苏省通志稿度支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度支志。江南通志有食货志,近今方志有财政志,今拟立度支志。自晋南迁,储蓄粮馈,苏为根本。盐法大兴,淮之运行及六七省,莫之与京。其后关榷亦复日盛,雷氏创厘,东南之平,其原在

  • 法华义疏·吉藏

    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之立场注释法华经。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讲大智度论、法华经,且引用多数经律论疏加以注释。全书初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义玄

    全一卷。简称《临济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唐代三圣慧然编集。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法语之集录,临济宗奉为最重要之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内容分成语录、勘辨、行录等三部。语录叙述四喝、四宾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