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十四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二年。癸丑。十一月。丙寅朔。谕刑部、自古帝王、钦恤民命。务期狱无枉纵、谳决明允、以成刑措之治。朕每于秋决重犯、特为详慎、惟恐一夫有冤、以伤和气。向来朝审之例、先期进呈招册。然后九卿科道、会审覆奏完结。乃各省秋审奏本内、止有节略。观览未能明晰。又有秋审后续到者、不及入覆奏案内、以致留俟来年、殊为不合。以后各省秋审、应令照在京朝审例、豫期造册进呈。亦着九卿科道会同覆核、奏请定夺。其造进呈招册、及奉上□日结案行咨、俱应限定日期。尔部一并详议定例具奏

  ○丁卯。故明宗族朱议潨、孑身流落、以蓄发拏获。刑部论绞。得上□日、朱议潨、系愚民无知。着免死、归镶白旗汉军旗下。给与妻室、地亩、房屋、安插

  ○戊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以大理寺卿赵祥星、为山东巡抚

  ○升狭西西宁总兵官王可臣、为湖广提督

  ○己巳。平西王吴三桂疏言、臣部下官兵家口、三十年来、蒙恩豢养、生齿日众。恳将赐拨安插地方、较世祖章皇帝时、所拨关外至锦州一带区处、更加增廊。庶臣部下官兵、均沾浩荡之恩矣。得上□日、王所属官兵家口、迁移远来。自应安插得所、俾有宁居、以副朕怀。此所请增赏地方、着速议具奏

  ○庚午。遣侍卫阿尔赛、同太医院官孙之鼎、往盛京视将军阿穆尔图疾

  ○谕户部、自古国家久安长治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大之休。见行垦荒定例、俱限六年起科。朕思小民拮据开荒、物力艰难。恐催科期迫、反致失业。朕心深为轸念。嗣后各省开垦荒地、俱再加宽限、通计十年、方行起科。其所司官员、原有议叙定例。如新任官自图纪叙、掩袭前功、纷更扰民者、各督抚严行稽察、题参治罪

  ○壬申。谕侍读学士喇沙里曰、朕在宫中、博观典籍、见宋儒周敦颐太极图、义理精奥。实前贤所未发。朕尝极意探索、究其指归。可命学士熊赐履、编修叶方蔼、张英、修撰韩菼等、各撰太极图论一篇。朕亲览焉

  ○升王府长史雅木布、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甲戌。发湖广郧阳等府县仓谷、赈江陵等十三州县饥民

  ○己卯。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庚辰。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贺

  ○辛巳。复设浙江驿传道缺

  ○壬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裁江南徽宁道缺

  ○甲申。以翰林院侍读沈荃、充日讲起居注官

  ○乙酉。免直隶霸州、宝坻等十二州县、河间一卫、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丙戌。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畨韩文子韩佐周、袭职

  ○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丁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翰林院侍读学士杨正中、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辅国公绰克托、为宗人府右宗人

  ○旌表直隶烈妇、邓国柱妻于氏、给银建坊如例

  ○戊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奉天府府尹陈洪明、为大理寺卿

  ○己丑。免江南六安、虹县、灵璧、三州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庚寅。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辛卯。裁工部都水司、汉主事四员

  ○壬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免江南赣榆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癸巳。升湖广武昌道徐惺、为河南按察使司按察使。河南管河道崔维雅、为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

  ○甲午。免浙江仙居县、本年分旱灾额赋有差

  ○飞牙喀地方头目伊得图鲁等、进贡貂皮。赏赉如例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勒备、格尔古德、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乙未。升左佥都御史耿效忠、为奉天府府尹

  十二月。丙申朔。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丁酉。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崔蔚林、修撰韩菼、充日讲起居注官

  ○免湖广浏阳等三县、本年分旱灾额赋十之三

  ○戊戌。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予故奉国将军吴立浑、祭一次

  ○己亥。谕内阁、朕奉太皇太后慈上□日。世祖章皇帝博尔济金氏三妃、及董鄂氏妃、久在宫闱。敬谨夙着。宜加封号、以表令仪。朕恪遵慈谕。今尊皇考妃博尔济金氏曰、皇考恭靖妃。皇考妃博尔济金氏曰、皇考淑惠妃。皇考妃博尔济金氏曰、皇考端顺妃。皇考妃董鄂氏曰、皇考宁谧妃。着会同礼部、详议典礼以闻

  ○庚子。谕礼部、太常寺、坛庙禋祀、理宜虔肃。今观祭祀执事之人过多、殊为烦杂。应酌量裁减、务令肃清

  ○辛丑。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吏部、兵部、国家用人、宜先沉静之才。人臣服官、首重廉耻之节。迩来文武官员、或因不得升迁、或因不与差遣、輙称冤抑、纷纷控告。不过图便己私、原非从公起见。纵属应升应差、而自为辨白、希求荣利、廉耻之道已亏。岂能修举职业、克副任使。理宜严禁、以肃官常

  ○召八旗都统、副都统、及六部满尚书等、谕曰、满洲、乃国家根本。宜加轸恤。近见满洲贫而负债者甚多。赌博虽禁、犹然未止。皆由都统、副都统、佐领等、不勤加教育之所致也。且满洲习于嬉戏、凡嫁娶丧祭、过于糜费、不可胜言。蒙古惑于喇嘛、罄其家赀、不知顾惜。此皆愚人偏信祸福之说、而不知其终无益也。我太祖、太宗时、亦此满洲也。是时都统、副都统、佐领、诸臣、以今较之、相去何如。彼时行兵出猎诸役、亦未尝少于今时也。然而不致负债、食用饶裕者、人能节俭故也。尔等若能各修厥职、不负委任。禁嬉戏无益之事。劝善惩恶、则自然感化矣。近见以佐领争讼者甚多。但知希图荣贵、而爱养所属之道、全然不知。又或佐领下另户之主、不令披甲。听徇情面、令家人披甲者甚多。俱宜严行禁止。或二三佐领、或四五佐领、酌量归并。将闲散满洲、令其披甲。则满洲壮丁、各得食粮、庶可稍资生理。从来有治人、无治法。尔等其详议以闻。寻都统图海、尚书明珠等议奏、兵丁习于嬉游。凡丧祭婚嫁服用等事、实为过费。此皆臣等不能统率教训所致。今敬遵谕上□日、此后各当严加训诫。满洲、蒙古、都统下、每一佐领、除留一百三十人以上、一百四十人以下外。其余丁另合为佐领。以后新买喀尔喀蒙古之人、停其充入满洲数内。从之

  ○免江南高邮卫、本年分水灾额赋十之三

  ○壬寅。大学士图海、以病请解阁务。慰留之

  ○癸卯。刑部遵谕议覆、直隶各省秋审册籍。自康熙十三年起、定限七月十五日以前到部。如逾限、即将该督抚议处。其定拟奉上□日后、行咨直隶各省、亦应分别道路远近、着为定限。沿途倘有迟误、该管督抚、即行题参。从之

  ○甲辰。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乙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禁直隶各省官吏、毋得私税市货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四川夔州副将陈福、为狭西宁夏总兵官。狭西甘肃永固城副将王进宝、为狭西西宁总兵官

  ○己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予故礼部尚书龚鼎孳祭葬、谥端毅

  ○庚戌。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内阁学士穆诚额、以疾乞休。允之

  ○辛亥。命赒恤浙江仁和、钱塘二县、被火灾民、二千一百余家

  ○壬子。皇后千秋节。照例行礼。停止筵宴

  ○升兵部督捕右侍郎姚文然、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癸丑。谕吏部、礼部、致治之道、首重人才。储养之源、由于学校。必衡鉴得人、厘剔有法、乃能革除积弊、遴拔真材、以彰文治之盛。近闻直隶各省学差。沿袭陋规、隳废职业。营私作弊、考试不公。以致真才沦弃、文治不光。今应作何整饬。差遣何官。及磨勘考核之法、何以尽善。务期允革弊端。着九卿科道、会同详确议奏

  ○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畨张映斗子张弘先、袭职

  ○甲寅。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议覆、山西道御史马大士疏言、各部堂官奏事时、应令满汉司官、一体随班入奏。从之

  ○礼部、太常寺议覆凡祭坛庙、执事之人、及乐舞生、今已遵上□日、酌量裁减。再查会典、祭祀时、祗有监察御史侍立之例。其礼部汉堂官、应各按班次行礼、停其坛上侍立。得上□日、是

  ○乙卯。吏部议、广东琼州道、向兼摄学政。今琼州道范养民、非由科目出身。其琼州学政、应归广东学道管理。从之

  ○以故二等阿思哈尼哈畨戴青子恩克尔、袭职

  ○丙辰。差往贵州备办吴三桂夫船刍糗事务、兵部郎中党务礼、户部员外郎萨穆哈、驰驿到京。奏称云南贵州总督甘文焜、向臣等言、吴三桂、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杀云南巡抚朱国治、以所部兵反。前差往搬移吴三桂家口侍郎折尔肯等、被留。臣等星夜驰驿来京。上召议政王大臣等、面谕曰、今吴三桂已反。荆州乃咽喉要地、关系最重。着前锋统领硕岱、带每佐领前锋一名、兼程前往、保守荆州、以固军民之心。并进据常德、以遏贼势。前往官兵、若沿途住歇秣马、必至迟误。着派户部贤能司官、于每日宿处、齐备草豆应付。其陆续遣发大兵征剿之处、着议政王大臣等、速议具奏

  ○议政王大臣等、议派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前锋各一名、护军各七名、骁骑各十名。汉军每佐领、骁骑各五名。官员酌量兵数派出。从之

  ○丁巳。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疏报、吴三桂反。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甲寅为周王元年。贵州提督李本深、叛应之。前同党务礼等、差往贵州兵部主事辛珠、与笔帖式萨尔徒、不及行、俱不屈死。云南贵州总督甘文焜闻变、仓卒出贵阳府。将十余骑自随、日夕行数驿。十二月初八日、至镇远府。镇远桥守将、已应贼、率兵围之。甘文焜度不免、手刃其子、遂自刎。笔帖式亚图、华珊、亦自杀。贵州巡抚曹申吉降贼、贼兵遂逼镇远。渐入楚境。疏入、报闻

  ○蔡毓荣又疏言、先经云南贵州总督甘文焜、手书与臣、密报吴三桂反状。臣随调沅州总兵官崔世禄等、疾赴贵州守御。令彝陵总兵官徐治都、永州总兵官李芝兰、各率兵继进。复虑楚省兵单、檄南汝总兵官周邦宁、赴楚应援。下兵部知之

  ○礼部议覆、兵科给事中齐什疏言、请将盛京满洲、蒙古、汉军旗下子弟、与民童一体应试。从之

  ○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召梁清标、陈一炳、还

  ○谕兵部、云南提督桑峨、调为湖广提督。总统协镇兵马鄂善、暂留湖广、与蔡毓荣、商酌机宜。力图剿御。以固地方

  ○以广西境邻贵州。授孙延龄为抚蛮将军。以线国安为都统。令统兵固守

  ○命西安将军瓦尔喀、进四川。谕曰、四川与滇省接壤。今吴三桂已反。尔可率副都统一员、悉领骑士、选拨将领、星驰赴蜀。凡自滇入川险隘之地、俱行坚守。大兵不日进剿云南。俟我师临境、贼势渐分、倘有可乘之机、尔即与提督、相机进讨。至西安等处、朕当刻期遣发禁旅、前来驻防

  ○吏部等衙门遵上□日会议、磨勘学差试卷之法。直隶各省、学臣所解之卷、不能无改誊润色且因解卷、以致请托、亦未可知。相应停其解卷磨勘。俟三年期满。督抚以称职荐举者、照例以参议道用。以公明尤着保举者、照例内升京堂。若有徇情溺职等弊、应听督抚指名题参。若督抚徇情不参、被科道纠参、或有别官首出、将督抚一并议处。从之

  ○奸民扬起隆、诈称朱三太子。纠党谋叛。约于京城内外、放火举事。镶黄旗监生郎廷枢家人黄裁缝。正黄旗周全斌子周公直家人陈益等、与焉。是日、郎廷枢察知其事。随拏其家人黄裁缝等四人首告。周公直亦呈首、有素不识面凶恶之徒、三十余人、在于伊家。正黄旗都统图海、祖永烈等、亲领官兵、围周公直家。镶黄旗副都统纪哈里等、亦亲领官兵往捕。贼陈益等、放火拒捕。镶黄旗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孙、首先入内。官兵继进。拏获陈益等。复广为搜捕、共获贼数百人。杨起隆逃去。所获贼党、俱下三法司勘问

  ○戊午。谕吏部、兵部、吴三桂背恩反叛。其原系伊藩下文武官员人等、在直隶各省出仕、及闲住者。恐因吴三桂反叛、心怀疑畏、致罹法网、有负朕抚育好生之意。伊等原系朕之官民。叛逆之事、与伊等并无干涉。虽有父子兄弟、见在云南、亦概不株连治罪。自今以后、各宜安心守职、无怀疑虑。尔部通行晓谕

  ○谕户部、前出征兵丁、各给银十两。今出兵甚速、不比往时。恐有穷困兵丁、称贷办装。除给银十两外、再各增给十两。委署章京之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护军、拨什库、甲兵、弓匠以上、各给银二十两。铁匠等、亦各增给银十两

  ○除江南邳州、滨河水淹地亩额赋

  ○己未。命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诸将。多罗贝勒察尼、都统觉罗朱满、鄂内、伯宜理布、觉罗巴尔布、护军统领伊尔度齐、额司泰、前锋统领硕岱、参赞军务。并都统范达礼、王国诏、副都统鲁西巴图鲁、托岱、穆舒浑、希福、阿晋泰、肯齐赫、苏虎济、根特、祖泽纯、宜思孝、柯彝、赵赖、同往

  ○赐大将军王、贝勒、大臣等、袍服、貂裘、白金、马匹、甲胄、有差

  ○议政王大臣等议奏、钦奉上谕、以吴三桂属下、散处直隶各省官员、不知逆情、概从宽宥。今除此等不议外。至吴三桂子吴应熊、见在京城。其随从官员、知情亦未可知。此等与在外官员不同。不便从宽。应请拏问。得上□日、朕意本欲宽宥。尔等既以为不便从宽、着暂行拘禁。事平、分别请上□日定夺

  ○以苏尼特故杜楞郡王公额子牢张、袭爵

  ○庚申。谕议政王大臣等、大兵进征楚蜀。若须援兵、自京发遣、难以骤至。且致士马疲劳。兖州地近江南、江西、湖广。太原地近狭西、四川、均属东西孔道。可发兵驻防、秣马以待。所在有警便即时调遣。可令副都统马哈达、领兵驻兖州。扩尔坤、领兵驻太原

  ○辛酉。命直隶各省巡抚、仍管兵务。各设抚标左右二营

  ○壬戌。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诏削吴三桂爵。宣谕云、贵、文武官员、军民人等曰、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款投诚、授之军旅、锡封王爵。盟勒山河。其所属将弁、崇阶世职、恩赉有加。开阃滇南、倾心倚任。迨及朕躬。特隆异数、晋爵亲王、重寄干城、实托心膂。殊恩优礼、振古所无。讵意吴三桂、性类穷奇。中怀狙诈。宠极生骄。阴图不轨。于本年七月内、自请搬移。朕以吴三桂出于诚心、且念其年龄衰迈、师徒远戍已久。遂允奏请、令其休息。仍敕所司安插周至、务使得所。又特遣大臣前往、宣谕朕怀。朕之待吴三桂、可谓礼隆情至。蔑以加矣。近览川湖总督蔡毓荣等疏称、吴三桂径行反叛。背累朝豢养之恩。逞一旦鸱张之势。横行凶逆、涂炭生灵。理法难容、神人共愤。今削其爵。特遣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禁旅、前往扑灭。兵威所至、刻期荡平。但念地方官民人等、身在贼境。或心存忠义、不能自拔。或被贼驱迫、怀疑畏罪。大兵一到、玉石莫分、朕心甚为不忍。爰颁敕上□日、通行晓谕。尔等各宜安分自保。无听诱胁。即或误从贼党、但能悔罪归诚、悉赦已往、不复究治。至尔等父兄子弟亲族人等、见在直隶各省、出仕居住者、已有谕上□日、俱令各安职业、并不株连。尔等毋怀疑虑。其有能擒斩吴三桂头、献军前者、即以其爵爵之。有能诛縳其下渠魁、及以兵马城池、归命自效者、论功从优叙录。朕不食言。尔等皆朕之赤子。忠孝天性、人孰无之。从逆从顺、吉凶判然。各宜审度、勿贻后悔。地方官即广为宣布遵行

  ○谕狭西总督哈占、提督张勇王辅臣等、逆贼吴三桂、倘有伪劄伪书、潜行煽惑、当晓谕官兵百姓、令其举首上闻。尔等皆朕擢任股肱之臣、捍御边境、绥辑军民、惟尔等是赖。其悉知朕意

  ○命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率兵同将军瓦尔喀等、由汉中入蜀。护军统领胡礼布、为副将军、偕署前锋统领穆占、副都统颜布、同往

  ○癸亥。顺天府进春

  ○前锋统领硕岱、领前锋兵启行、赴荆州

  ○前同党务礼等、差往贵州、户部郎中席兰泰因驿马不敷、随后启行。于是日抵京

  ○谕兵部、遣发大兵、原为扫靖叛逆、以安百姓。凡兵丁厮役、于所在地方、恐有恃强、掠民财物、拆人庐舍、坏人器具、污人妇女、扰害生民、及损坏运河闸板桩木。统兵主帅、各宜体朕为民除叛用兵之意、申明纪律、严加钤束。倘有违禁妄行、从重治罪。着即速行晓示

  ○禁民间养马

  ○甲子。□山戊示□暮、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遣官祭太□山戊示□之神

  ○察哈尔和硕亲王布尔呢、巴林多罗郡王鄂齐尔、科尔沁多罗冰图郡王额济音、敖汉多罗郡王扎穆苏、扎鲁特多罗贝勒扎穆等朝正。闻吴三桂反、争请献所携马匹助军、复有愿率所部兵、随大兵进讨者。上谕之曰、吴三桂本为流寇所迫、势穷来归之人。朕推置心腹、委以重任、累进亲王。子为额驸。恩养至此、尚行反叛、负国已极。今已遣大兵进剿、吴三桂虽反、亦将安往。朕与尔等、亦同一体、如有需用尔等之处、可俟春回草青时、再听调遣

  ○乙丑。赐朝正外藩、察哈尔、巴林、科尔沁、敖汉、扎鲁特、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升正黄旗副都统倭内巴图鲁、为奉天将军

  ○旌表八旗节妇、满洲布颜图妻奚氏等九人、蒙古墨兑妻孙氏等二人、汉军马四妻程氏等四人、烈妇、满洲俄乐诺妻佛氏等八人、各给银建坊如例

  ○是□山戊示□、人丁户口、一千九百三十九万三千五百八十七。田、地、山、荡、畦地、五百四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七顷八十三亩。徵银、二千五百六万四千二百一十五两六钱有奇。米、豆、麦、六百二十四万三千三百八石七斗有奇。草、二百二十九万一千三百六十五束。茶、十六万八千三百四引。行盐、四百四十四万一千二百七十四引。徵课银、二百七十九万二千七百五两三钱有奇。铸钱、二万九千三百四十七万六千六百八十有奇

猜你喜欢
  郊问第二十九·王肃
  卷之一千二百三·佚名
  第三六三验充名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一二二○三--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 文苑传七·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纪昀
  中州人物考卷二·孙奇逢
  史纠卷五·朱明镐
  卷七·司马迁
  一八 女师大风潮·许寿裳
  符存审传·欧阳修
  叶旺、马云传·张廷玉
  第四讲·孙中山
  卷七十七·雍正
  卷十三下·雍正
  卷十一·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布衣濩(声之集)·顾嗣立

    濩字声之,三山人。尝以经学教授钱唐,鄜州刘汶师鲁与濩交最久,而兄事之。殁后,门人瞿士弘集其遗文如干篇,师鲁为序其首,金华黄侍讲晋卿跋其后曰:声之同时辈流人物,凋落殆尽,士弘得师鲁,以为声之不朽之托,独惜其所纂录殊有未备,以仆

  • 第二折·郑光祖

    (外扮荆王引卒子上,诗云)高祖龙飞四百年,如今兵甲渐纷然。区借得荆襄地,撑住西南半壁天。某姓刘名表,字景升,本刘之宗亲,汉之苗裔。因见天下多事,兵戈竟起,某策马驰入仪城,取了南郡,皆蒯良之力也。如今南据江陵,北控樊邓,西占长沙,东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臧懋循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元)白仁甫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安禄山反叛兵戈举陈玄礼拆散鸾凰侣 正名 杨贵妃晓日荔枝香唐明

  • 厉鹗·龙榆生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康熙庚字(一七二○)举於乡。将入都,道经天津,查莲坡(为仁)留之水西庄,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乾隆初举鸿博,报罢。客扬州,有马氏藏书最富,延主其家,尽探其秘牒。大江南北,主盟坛坫

  • 五言巻二·洪迈

      五言  莎栅聨句        韩 愈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  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二十一咏  新亭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簟瓦影䕃龟鱼  流水  汨汨几时休从春复到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五五禀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三--一六·佚名

    吞霄街总理刘振德,禀缴联庄合约与淡水分府具禀台下竹南三保吞霄街总理刘振德,为遵谕佥议条约,造缴察核事。缘德等,荷蒙宪台谕,着清庄联络,防拿盗匪,肃靖地方等因;仰沐宪恩,爱民除盗之至意。该德凛遵,会同各

  • 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佚名

    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壬戌年正月初一日。汗率八旗诸贝勒大臣等,出城叩谒堂庙。然后,回衙门升座,八旗诸贝勒率群臣,叩祝汗长寿。次蒙古恩格德尔额驸、莽古勒额驸、古尔布什台吉率众蒙古人叩祝。次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

  • 吐谷浑传·欧阳修

    吐谷浑,位于甘松山之南,洮水之西,南面到白兰,地域达几千里。有城郭,但不居住,而是逐水草搭帐篷而居,以肉食为主。官吏有长史、司马、将军、王、公、仆射、尚书、郎中,这都是仰慕中华而效法的。民俗识文字,其王盘小髻蒙黑绸,其妻

  • 胡宗宪传·张廷玉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升御史职,巡视宣府、大同。皇帝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士卒聚众喧哗抗拒,宗宪单人独马前往安抚解释,同意不再迁徙,士卒这才安定下来。嘉

  • 张子语录后录上·张载

    遗事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不知旧日曾有甚人于此处讲此事”。以下并见程氏遗书。子厚则高才,其学更先从杂博中过来。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子厚闻皇子生甚喜,见饿莩者食便不美。

  • 提要·袁甫

    【臣】等谨案蒙斋中庸讲义四卷宋袁甫撰甫字广微鄞县人宝文阁直学士爕之子嘉定七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权兵部尚书諡正肃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所着有孟子解今未见传本殆已亡佚此书散见永乐大典中而史志顾未之及惟

  • 卷十二·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二明 王志长 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注建立也立天神地示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疏上单言邦据王言也以佐王

  • 我自己的长短·梁漱溟

    我的长处,归结言之,可有两点:一点为好学深思,思想深刻;一点则为不肯苟同于人。至于短处,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大概说来就是自己不会调理自己、运用自己。头脑好像一条长的绳索,发挥放射出去,就收不回来,如我之好犯失眠症即其显证

  • 三世因果·太虚

      佛出世的因缘,是为的甚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佛

  • 卷七·心圆

    揞黑豆集卷七 心圆居士 拈别 火莲居士 集梓 六祖下第三十六世 南岳高台不退行勇禅师 古杭钱塘韩氏子。自幼好佛。至年二十有一。亟欲出尘。父母不许。遂夜遁至界山。礼静主衍云披削。偕全庵进公。参大觉老人於报恩

  • 太平圣惠方·王怀隐

    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翰林医官五怀隐及副使王祐、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奉宋太宗诏令编纂。自太平兴国三年 (978)始,到淳化三年 (992) 完成。宋太宗赐名 《太平圣惠方》,并亲自为之写序,记述该书编撰经过。全书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