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子語類門目

  理氣

  太極隂陽凡形於法象者二卷

  鬼神

  其别有三在天之鬼神隂陽造化是也在人之鬼神人死為鬼是也祭祀之鬼神神示祖考是也三者雖異其所以為鬼神者則同知其異又知其同斯可以語鬼神之道矣故合為一卷

  性理

  論性不論氣不備故先總論人物之性而繼以氣稟之性為一卷古人之學必先明夫名義故為學也易而求之不差後世名義不明故為學也難盖有終身昧焉而不察者又安能反而體之於身哉故以性情心意等之命名者為一卷仁義禮智等之命名者為一卷共三卷

  學

  先之以小學為一卷總論為學之方為一卷次論知行為一卷次專論讀書之法為二卷乃致知之一端也次則及夫持守為一卷又次則終以行事為一卷共七卷朱子教人之序如此因敢次第之即大學致知而后誠意正心脩身誠意正心脩身而后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也從上聖賢相承定法不容變易如近世之逞虚言而不實踐乃學者之罪正原於知之未致非教之失也苟或懲此别立一法後致知而先行事則其始雖若有近效而其終之獘必至廢書而流於異端不然所見不充規模狹隘不過於循黙自守而已所謂經綸大經則無矣非理學之功用也

  大學五卷

  論語三十二卷

  孟子十一卷

  中庸三卷

  易十三卷

  易類悉本卦爻次第上下繫說序卦亦本古注分章(今從本義)惟綱領三卷則畧為義例氣數雖並行然有氣而後有數故先隂陽而數始次之物受形於氣數故圖書次之易本圖書而畫故伏羲六十四卦次之而原易之作則本教天下之占故卜筮次之而所以教天下之占者則假竒偶之體以象吉凶故象次之此伏羲之易朱子所謂本義也此則為二卷易始無辭更文王周公孔子而辭始備故三聖之易越千有餘年至程子而始演易之理邵子而始明易之數又至朱子而始推易之占故繼以三子之易然後總論夫讀易之方與夫卦爻等義可以類推而通者而復終之以人事以明易為人事用也凡後世之言易者其得失畧次于後使學者有考焉此則為一卷上經四卷下經二卷下繫三卷說序雜卦一卷

  書二卷

  詩二卷

  孝經一卷

  春秋一卷

  禮八卷

  樂一卷

  孔孟周程張邵朱子

  自孔子及顔曾弟子至孟子以周程張子共附為一卷周程所以上繼孔孟也然後分周子之書為一卷程子之書為三卷凡係入近思者皆依卷次第别為二卷其非入近思者以類而從别為一卷文集附焉張子之書為二卷亦别入近思者邵子之書為一卷程子門人為一卷楊氏尹氏門人為一卷羅氏胡氏門人為一卷朱子自論學工夫為一卷論注書為一卷(已上諸經存者不入)外任一卷内任一卷論治道一卷論取士一卷論兵刑一卷論民財一卷論官一卷訓門人九卷

  吕伯恭一卷

  陳葉一卷

  陸氏一卷

  老莊一卷

  釋氏一卷

  本朝六卷

  歴代三卷

  戰國漢唐諸子一卷

  雜類一卷

  作文二卷

猜你喜欢
  卷十五·郑玄
  诰志第七十一·戴德
  名實論·谢绛
  卷十二【起僖公六年尽十四年】·杜预
  论语集解义疏卷四·皇侃
  第六章 21·辜鸿铭
  卷十八·毛奇龄
  卷八·刘敞
  卷一·欧阳修
  卷三十三·康熙
  第59章·老子
  卷三上·王应电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后序·佚名
  阿陀那识论·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中·叶梦得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然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则三尺律、

  • 汪兆镛·龙榆生

    汪兆镛字伯序,号憬吾,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生。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举於乡,两应礼部试,不售,遂南归,为人佐治。辛亥后侨居澳门,闭户撰述。尝受业陈澧门下,治经、治史,一以师说为归。民国

  • 二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一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戊辰一】元旦曈曨祥旭肇开晨便觉韶华应律新仙木骈罗屏镂宝瑞霙稠叠阁翔银?万户同民乐玉帛千方与物春保泰持盈心倍切钦哉自朂朂臣邻

  • 卷八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祖龙学集景臣作亭于池上予名之曰梦艸赋诗以志新构俯涟漪名标谢客诗窗明溪雨过槛静竹风吹贺厦应容燕巢莲亦许何人倦漂泊此地好追随兀兀乗篮轝厌厌倒接

  • 眉山集补钞·吴之振

    唐庚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气举杯频。桂玉黄金尽,风埃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秧马拟向明时受一厘,着鞭尝恐老农先。行藏已问吾家举,从此驰名四十年。谪罗浮作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

  • ●卷二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   起靖康元年正月八日甲戌,尽十日丙午。   八日甲戌郑望之与金人吴孝民来。   上御崇政殿引见差知枢密院事李梲借工部侍郎郑望之为计议使副再使於斡离不(入作斡里雅布)军前。   郑望之奉使录曰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九月甲午朔宣抚处置使张浚奏边事上谓辅臣曰金人既去狭西必可经理荆楚以南亦须措画庶几形势相应有收复之渐秦桧唯唯奉训 中书舍人席益兼权直学士院熊克小历在八月盖因学士院题名也今从日历 给事中

  • 第六十八回 结丁零再兴燕祚 索邺城申表秦庭·蔡东藩

      却说谢石班师,还至建康,孝武帝按功加赏,进谢石为尚书令,谢玄为前将军,谢安为太保,他将亦各从优叙。惟玄固辞不受,有诏嘉奖,赐钱百万,彩锦千段。并封张天锡为散骑常侍,兼西平公,朱序为琅琊内史,行赦境内,中外解严。嗣由谢安上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二)·陈寅恪

    牧斋投笔集之命名,自是取班定远投笔从戎之义。此集第壹叠&ldquo;金陵秋兴八首己亥七月初一日作&rdquo;,(可参有学集诗注壹叁东涧集中&ldquo;秋日杂诗&rdquo;末一首&ldquo;旁行侧理纸,堆积秋兴编。发兴己亥秋,未卜断手年&rd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二月丁酉朔启蛰行祈谷礼于 玄极宝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徐阶行礼○戊戌祭 太社稷命英国公张溶代○己亥祭 帝社稷命成国公朱希忠代 添设怀柔永平二道兵备各一员调山按察司副使温景葵于永

  • 卷二十七·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七七月乙卯朔皇长子禔奏闻遵防颁行之事禔奏言【臣】于五月十九日留驻拖陵八旗兵汉军火器营兵到后宣父皇防谕领兵

  • 崔纵传·脱脱

    崔纵字元矩,抚州临川人。登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历任确山县主簿、仙居县丞,累升任承议郎、干办审计司。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向北行,高宗派遣使臣往来问候,朝廷大臣因前使臣相继被金人拘系,都不肯前往。崔纵毅然请行,于是授

  • 仁宗郭皇后传·脱脱

    仁宗郭皇后,其祖先是应城州金城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天圣二年(1024),被立为皇后。当初,仁宗皇帝宠爱张美人,想立她为皇后,章献太后阻拦了仁宗。后来郭皇后被立,却遭仁宗疏远。后来尚美人、杨美人都得到仁宗宠幸,多次

  • 小称第三十二·管仲

    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故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故先王畏民。操名

  • 卷十二·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十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十二>裘制周禮司裘掌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良善也良裘王所服也】季秋獻功裘

  • 神僧传卷第七·朱棣

    慧安释慧安。姓卫氏。荆州支江人也。其貌端雅绀^2□(音采)青目。修学法门无不该贯。大业中开通济渠追集夫丁。饥殍相望。安巡乞多钵食救其病乏。存济者众。麟德元年游终南山石壁而止。时所居原谷之间。早霜伤苗稼。安居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沙门赐紫法天译曩谟(去引)婆(去)誐嚩(无可反)帝(句)萨(转舌呼)嚩(无可反)怛[口*束*頁](二合引)路(引)枳野(二合二句)钵啰(二合)底(丁以反)尾始瑟吒(二合引)野(余何反下同三句)没驮(引)

  • 曲阜集·曾肇

    宋代诗文别集。4卷。曾肇著。曾肇《行状》载:所著有《曲阜集》40卷,《外集》10卷,《奏议》12卷,《元祐外制集》12卷,《庚辰外制集》3卷,《内制集》5卷等。杨时所作曾肇的《神道碑》中说:有《奏议》12卷,《西掖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