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有看而喻者,命意之深浅、结构之疏密是也;有读而喻者,音响节奏之抑扬抗坠是也,然读之功尤倍于看。或问:"如何能祛哑弱棘涩之病?"曰:"把杜工部排律诗,如《谒玄元皇帝庙》等篇熟读之,令如瓶泻水,下笔自然高浑,不作细响。"晚唐惟小 
-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四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一	【建安诗高华胜而况挚稀物色繁而情性寡 汉人修耸魏氏铺排 诗以婉而深婉则多风直则寡致建安多坐此病】	武帝【姓曹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举孝亷为郎历位丞相封魏王後 
-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着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 
-   起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丁亥盡是月辛卯   八月丁亥,刑部言寶文閣待制章衡知真定府,衡以罪落職,法當檢舉。詔更候二期取旨。   吏部尚書孫永言:「故天章閣待制周孟陽事英宗藩邸,神宗朝嘗為侍從,死京師,貧不能歸葬。一子定 
-   《邵氏闻见后录》30卷,内容比《邵氏闻见录》琐杂,但关于诗文的评论比《邵氏闻见录》丰富。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较集中地记述宋代著名文人轶事,以苏轼为详,王禹□、欧阳修、梅尧臣、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辙等次 
- 【臣】等谨案元明事类钞四十卷国朝姚之骃撰之骃有后汉书补逸巴著录是编盖摘取元明诸书分门载亦江少虞事实类苑之流而核其条目则实类书也其所纂述大抵典则可观如元代故实载于説部者最少是书志疆域则引刘郁西使记以证 
- 《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索隐》:“西河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学堂是也。”《正义》则云:“西河郡今汾州也。子夏所教处,《括地志》云: 
-                     ▲戒滥纵之失 《周书吕刑》曰:惟时苗民匪察于狱之丽(附也),罔择吉人观于五刑之中,惟时庶威夺货,断制五刑以乱无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 蔡沈曰:“苗民不察于狱辞之所丽,又不择吉人俾观 
-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一     宋 卫湜 撰杂记上第二十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杂记者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於别録属丧服严陵方氏曰此篇虽以记丧为主下篇又兼言三患五耻观 
-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三安溪李钟伦撰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灋授酒材注式灋作酒之灋式作酒既有米麴之数又有功沽之巧疏酒正辨四饮则浆之政令亦掌之浆之灋式及浆材亦授之矣功沽谓善恶凡 
- 此篇与祭义略同,惟后两章不类,疑后人窜入者,详后。(卷八二,页一)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五经」即五品之常经,郑氏执周礼吉 
-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阿难。我今禅定。怜伤世人不知佛道正真弘深。而以浅伪轻薄之言。欲设嫉心谤毁道根。妄作穷难。难吾弟子。汝当正心知此罪人。或是邪妖恶师。或是不 
- 弘赞法华传卷第十  蓝谷沙门慧详撰书写第八·齐太祖高皇帝·齐竟陵文宣王并世子·北齐释道超故弟子·隋河东练行尼·隋杨州严恭父子·隋客僧救同学·隋司空窦杭弟琎&mid 
-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二嗣法门人幻敏重编上堂师受请住石砫三教寺入院。三门 谓是孔圣之门不见数仞垣墙谓是老氏之门又无虚无妙徼谓是释迦之门妙庄严路何有但进一步无拘彼此。接引 
- 诗文别集。金王寂著。“拙轩”乃作者斋名,因以名集。元好问《中州集》卷二《王都运寂小传》称寂“著有《拙轩集》传于世”。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予以著录。原本久佚,今本乃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总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南宋白玉蟾、兰元白传授,孟煦编集。约成书于嘉定年间(1208-1224)。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原书卷首有宝庆乙酉(1225年)盂煦所作《传》文,称此书上卷名《金华冲碧丹经》。乃白玉蟾传授弟子彭耜, 
- 清初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称《台湾外纪》、 《台湾外志》、 《赐国姓郑成功全传》。三十则。康熙五十二年刊求无不获斋刊本,三十卷,后来的坊刻本亦题“求无不获斋刊”,并为十卷,嘉庆六年谢氏修辑之手抄本,为五十卷一百 
-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略称为佛顶放光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于密教杂密经轨之成就法。本经之缘起,系佛于睹史多天宫时,为救济忉利天摩尼藏无垢天子之苦恼,乃为诸天子宣说二则陀罗尼及其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