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 拾遗癸
五,外国小说 我学外国文,一直很迟,所以没有能够学好,大抵只可看书而已。光绪辛丑(一九〇一)进江南水师学堂当学生,才开始学英文,其时年已十七,至丙辰(一九〇六)被派往日本留学,不得不再学日本文,则又在五年后矣。我们学英文的目的为的是读一般理化及机器书籍,所用课本最初是《华英初阶》以至《进阶》,参考书是考贝纸印的《华英字典》,(虽然其实是英文注汉字的,)其幼稚可想,此外西文还有什么可看的书全不知道,许多前辈同学毕业后把这几本旧书抛弃净尽,虽然英语不离嘴边,再也不一看横行的书本,正是不足怪的事。我的运气是同时爱看新小说,因了林氏译本知道外国有司各得哈葛德这些人,其所著书新奇可喜,后来到东京又见西书易得,起手买一点来看,从这里得到不少的益处。不过我所读的却不是英国的文学作品,只是借了这文字的媒介杂乱的读些书,其一部分是欧洲弱小民族的文学。当时日本有长谷川二叶亭与升曙梦专译俄国作品,马场孤蝶多介绍大陆文学,我们特别感到兴趣,一面又因为《民报》在东京发刊,中国革命运动正在发达,我们也受了民族思想的影响,对于所谓被损害与侮辱的国民的文学更比强国的表示尊重与亲近。这些里边,波阑,芬阑,匈加利,新希腊等最是重要,俄国其时正在反抗专制,虽非弱小而亦被列入。那时影响至今尚有存留的,即是我的对于几个作家的爱好,俄国果戈理与伽尔洵,波阑显克微支,虽然有时可以十年不读,但心里还是永不忘记。陀思妥也夫斯奇也极是佩服,可是有点敬畏,向来不敢轻易翻动,也就较为疏远了。摩斐尔(Morfill)的《早期斯拉夫文学小史》,勃阑特思(Brandes)的《波阑印象记》,赖息(Emil Reich)的《匈加利文学史论》,这些都是四五十年前的旧书,于我却很有情分,回想当日读书时的感激历历如昨日,给予我的好处亦终未亡失。只可惜我未曾充分利用,小说前后译出三十几篇,收在两种短篇集内,史传批评则多只读过独自怡悦耳。但是这也总之不是徒劳的事,民国六年来到北京大学,被命讲授欧洲文学史,就把这些拿来做底子,而这以后七八年间的教书,督促我反覆的查考文学史料,这又给我做了一种训练。我最初只是关于古希腊与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一部分有点知识,后来因为要教书编讲义,其他部分须得设法补充,所以起头这两年虽然只担任每周六小时功课,却真是日不暇给,查书写稿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可是结果并不满意,讲义印出了一本,十九世纪这一本终于不曾付印,这门功课在几年之后也停止了。凡文学史都不好讲,何况是欧洲的,这几年我知道自误误人的确不浅,早早中止还是好的,至于我自己实在却仍得着好处,盖因此勉强读过多少书本,获得一般文学史的常识,至今还是有用,有如教练兵操,本意在于上阵,后虽不用,而操练所余留的对于体质与精神的影响则固长存在,有时亦觉得颇可感谢者也。
六,希腊神话 从西文书中得来的知识,此外还有希腊神话。说也奇怪,我在学校里学过几年希腊文,近来翻译阿波罗多洛斯的神话集,觉得这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可是最初之认识与理解希腊神话,却是全从英文的著书来的。我到东京的那年(一九〇六),买得该莱(Gayley)的《英文学中之古典神话》,随后又得到了安特路朗(Andrew Lang)的两本《神话仪式与宗教》,这样便使我与神话发生了关系。当初听说要懂西洋文学须得知道一点希腊神话,所以去找一两种参考书来看,后来对于神话本身有了兴趣,便又去别方面寻找,于是在神话集这面有了阿波罗多洛斯的原典,福克斯(W.S.Fox)与洛兹(H.J.Rose)的专著,论考方面有哈理孙女士(Jane Harrison)的《希腊神话论》以及宗教各书。安特路朗则是神话之人类学派的解说,我又从这里引起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兴趣来的。世间都说古希腊有美的神话,这自然是事实,只须一读就会知道,但其所以如此又自有其理由,这说起来更有意义。古代埃及与印度也有特殊的神话,其神道多是牛首鸟头,或者是三头六臂,形状可怕,事迹更多怪异,始终没有脱出宗教的区域,与艺术有一层的间隔。希腊的神话起源本亦相同,而逐渐转变,因为如哈理孙女士所说,希腊民族不是受祭司支配而是受诗人的支配的,结果便由他们把那些粗材都修造成为美的影象了。“这是希腊的美术家与诗人的职务,来洗除宗教中的恐怖分子,这是我们对于希腊的神话作者(Mythopoios)的最大的负债。”我们中国人虽然以前对于希腊不曾负有该项债务,现在却该奋发去分一点过来,因为这种希腊精神即使不能起死回生,也有返老还童的力量,在欧洲文化史上显然可见,对于现今的中国,因了多年的专制与科举的重压,人心里充满着丑恶与恐怖而日就萎靡,这种一阵清风似的祓除力是不可少,也是大有益的。我从哈理孙女士的著书得悉希腊神话的意义,实为大幸,只恨未能尽力绍介,阿波罗多洛斯的书本文译毕,注释恐有两倍的多,至今未能续写,此外还该有一册稍为通俗的故事,自己不能写,翻译更是不易。劳斯博士(W.H.D.Rouse)于一九三四年著有《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他本是古典学者,文章写得很有风趣,在一八九七年译过《希腊现代小说集》,序文名曰“在希腊岛”,对于古旧的民间习俗颇有理解,可以算是最适任的作者了,但是我不知怎的觉得这总是基督教国人所写的书,特别是在通俗的为儿童用的,这与专门书不同,未免有点不相宜,未能决心去译它,只好且放下。我并不一定以希腊的多神教为好,却总以为他的改教为可惜,假如希腊能够像中国日本那样,保存旧有的宗教道德,随时必要的加进些新分子去,有如佛教基督教之在东方,调和的发展下去,岂不更有意思。不过已经过去的事是没有办法了,照现在的事情来说,在本国还留下些生活的传统,劫余的学问艺文在外国甚被宝重,一直研究传播下来,总是很好的了。我们想要讨教,不得不由基督教国去转手,想来未免有点别扭,但是为希腊与中国再一计量,现在得能如此也已经是可幸的事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一 慶曆七年(丁亥,1047)·李焘 东都事略卷二十一·王称 第四十四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蔡东藩 第一篇 关外经营时·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第十一卷 漕运一·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三·杜大珪 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传·沈约 彭城王元勰传·李延寿 顾宪成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十六·杨一清 卷四十二·杨士奇 卷十一·黄训 卷一百八十七·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